當前位置:首頁 » 痘痘問題 » 痘痘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痘痘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布時間: 2023-04-04 03:05:42

⑴ 古代人有沒長痘痘 滴

有 而且古代的長的痘稱為天花 餓切死亡率很高
不過也出來了很多治病的良方

在中國,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出現於晉代葛洪(281~342年)所著的醫書《肘後備急方》。該書描寫了天花症狀及其流行情況。後來不少研究者根據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虜瘡」這句話,推斷天花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因戰爭俘虜帶來,故名「虜瘡」。古醫書中的「豆瘡」、「皰瘡」等都是天花的別名。

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天花病一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國古代人民在同這種猖獗的傳染病不斷作斗爭的過程中,於明代發明了預防天花的方法棗人痘接種法。清代的《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說:「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572年)寧國府太平縣(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我國發明的人痘接種法,歸納起來分為以下四種:

1.痘衣法。用得了天花的患者的襯衣,給被接種者穿上,使他感染。

2.痘漿法。用棉花蘸染痘瘡的瘡漿,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子里,使他感染。

3.旱苗法。把光圓紅潤的痘痂陰干研細,用細管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孔里。

4.水苗法。用水把研成粉末狀的痘痂調勻,再用棉花蘸染,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孔里。

上述四種方法,痘衣法和痘漿法比較原始,旱苗法和水苗法都是用豆痂作為痘苗,雖然方法上比痘衣法和痘漿法有所改進,但仍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有一定危險性。後來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如果用接種多次的痘痂作疫苗,則毒性減弱,接種後比較安全。清代的《種痘心法》中說:「其苗傳種愈久,則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這種對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完全符合現代制備疫苗的科學原理。它與今天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定向減毒選育、使菌株毒性汰盡、抗原性獨存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人痘接種法的發明,有效地保護了我國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國醫生來到北京學習種人痘的方法,不久又從俄國傳至土耳其,隨即傳入英國和歐洲各地。18世紀中葉,人痘接種法已傳遍歐亞大陸。人痘接種法的發明,是我國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據報載,去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布希為了預防生物武器的襲擊,帶頭接種了天花疫苗。因為天花病毒和炭疽桿菌一樣,如果被用做生物武器的話,具有十分強大的殺傷力,被稱為「窮人的核彈」。在我國,幾十年前就消滅了天花,現在不僅普通人對天花一無所知,許多醫生也是僅聞其名,不見其身。下面簡單介紹有關天花的知識。

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微米×300微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傳染性,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兒在內,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而傳染,當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後,大約有10天左右潛伏期,潛伏期過後,病人發病很急,多以頭痛、背痛、發冷或寒戰.高熱等症狀開始體溫可高達41℃以上。伴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等。小兒常有嘔吐和驚厥。發病3~5天後,病人的額部、面頰、腕、臂、軀乾和下肢出現皮疹。開始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2~3天後丘疹變為皰疹,以後皰疹轉為膿皰疹。膿皰疹形成後2~3天,逐漸干縮結成厚痂,大約1個月後痂皮開始脫落,遺留下疤痕,俗稱「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並發症,如敗血症、骨髓炎、腦炎、腦膜炎、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產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天花病人要嚴格進行隔離,病人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徹底消毒。對病人除了採取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以外,重點是預防病人發生並發症,口腔、鼻、咽、眼睛等要保持清潔。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天花的最有效辦法

⑵ 中國最早發明人痘接種法是什麼

今天,每一個新生的嬰兒都要種牛痘,以預防「天花」。1979年10月21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最後一名天花患者在索馬里南部已被治癒,天花從此在地球上絕跡,這是人類第一次征服一種烈性傳染病的光輝成績。戰勝天花要歸功於牛痘預防接種,正是預防接種免使人們感染天花。在發明接種牛痘之前,人們首先發明了人痘接種技術,該項技術是我國古人對世界醫學做出的重要貢獻。

我國自古就有以毒攻毒的治療方法。例如晉代的葛洪記述「療狂犬咬方,仍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復發」;隋朝巢元方談到治恙蟲的醫方,即殺恙蟎制散而服。種痘也是這個道理。

天花這種傳染病,大約是在漢代的時候由俘虜傳入我國,所以也叫「虜瘡」,後又稱豆瘡、皰瘡、登豆瘡、天行斑瘡等。明代以前,對這種病一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關於天花的流行,葛洪的《肘後方》已有記載,唐宋記載更多。自宋以後,已有人不滿足於療效不佳的醫法,開始探索預防天花的方法。種痘法至遲發明於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清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至於具體的方法,在張璐的《醫通》(公元1695年)中記有痘衣、痘漿、旱苗等法,並指出種痘法的推廣是「始自江右(寧國太平縣),達於燕齊,近者遍行南北」。

古代痘衣法是把天花患者的襯衣,留給被接種人穿用,使受感染。痘漿法是用蘸有瘡漿的棉花塞入被接種人的鼻孔里,使受感染。旱苗法是將痘痂陰干研細,用小管吹入被接種兒童的鼻孔里。也有先用水把痘痂乾粉調勻後使用,稱為水苗法。早苗法和水苗法都是用痘痂作為痘苗,雖然方法上比痘衣法和痘漿法有改進,但仍有一定危險性。

清代朱奕梁在他的《種痘心法》中記述一種經過接種多次的痘痴作疫苗,「其苗傳種愈久,則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這種對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完全符合現代制備疫苗的科學原理。

我國發明人痘接種法之後,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國首先派入「至中國學痘醫」(俞正燮《癸巳存稿》),不久又從俄國傳入土耳其。1717年英國駐土耳其大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學得種痘法,隨即傳入英國和歐洲各地。18世紀中葉,人痘接種法已傳遍歐洲大陸。

1796年英國人琴納發明牛痘接種法,1806年由葡萄牙商人傳入我國。因為牛痘法更加安全,從而逐漸取代了人痘接種法。

⑶ 「人痘接種術」的發明者

明末醫家聶尚恆
聶尚恆與人痘接種術的關聯證據目前主要有以下三條:

1. 明末方以智(1611―1671)1643年寫的《物理小識》,卷四「痘」條曰:「神痘法,丸痘汁納鼻,呼吸即中矣,發必中指冷,以包焦也。指視三關,要以脈驗。清江聶久吾(尚恆)悉矣。」這是目前已知中國記載人痘術最早的文字,其他的都在清朝以後。方以智文中明確說到聶尚恆對「神痘法」——也就是早期的人痘接種術知之甚詳,可惜目前對它關注的人很少。

2、張琰1741年《種痘新書》筆山伍士玉所寫的序言,談及種痘術的由來:「余乃問先生高術何自而傳?先生為余言曰:昔聶久吾先生蒞任寧陽,余先祖拜其門下,於痘科得其手書又兼口授,襲其裘者已三世矣。」書中明確提到了張琰的先祖是從聶久吾處學習到了種痘的技術。

3、張琰自己在《種痘新書》序言中說道:「余祖承聶久吾先生之教,種痘箕裘,已經數代。余讀父書,遍臨痘症幾及萬人。」張琰先祖跟隨聶尚恆學習,承繼他的事業,學習到了種痘的技術,家傳種痘已經好幾代了。張琰閱讀祖上傳下來的書,多年種痘,累計接近一萬人。

此外,人痘接種術流傳和傳播的證據鏈也恰巧符合聶尚恆的生活軌跡。

綜合以上證據相互參照,整個證據鏈可以說無隘無隙,圓融天成。因此,聶尚恆是中國人痘接種術的開創者。
(weibo.com)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70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3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6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5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8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1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