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痘痘問題 » 臉頰下巴有痘痘怎麼艾灸

臉頰下巴有痘痘怎麼艾灸

發布時間: 2023-04-25 18:41:18

⑴ 臉上長痘痘艾灸哪裡 最全的選穴幫你解決痘痘困擾

1

顴髎

定位

顴髎穴屬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太陽之會。定位在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主治

顴髎穴有祛風鎮痙,清熱消腫的功能,主治精神神經系統、五官科系統疾病,在面部美容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所以臉上長痘痘在顴髎穴艾灸是很適合的。

2

大椎

定位

大椎在第7頸椎遲滑棘突下凹陷中,當你低下頭左右轉動脖頸時,上面六節頸椎都跟著轉動只有第七頸椎是不動的,這個不動的頸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功能主治

大椎穴主要適用於熱病,感冒、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頭痛項強,瘧疾,癲狂,小兒驚風,陽危諸證,而臉上長痘痘屬於熱病,所以艾灸大椎穴對於祛痘有一定的作用。

3

足三里

定位

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冊旦拿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功能主治

足三里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功能,是一個保健穴,對於調理體質,治療內分泌失調等效果很好,而臉上長痘痘與內分泌失調有關,所以艾灸足三里是很好的選擇。

4

脾俞

定位

脾俞定位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能主治

脾俞有健脾和胃,利濕升清的作用,主治脘腹脹痛,胸脅支滿,嘔吐噎膈,黃疸,泄瀉,鼓脹,痢疾,便血,帶下及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肝炎,州搭糖尿病,消化不良,貧血等,由於臉上長痘痘與脾虛濕熱有一定的關系,所以艾灸選穴時也可選擇脾俞穴。

⑵ 臉上長痘痘艾灸哪裡 最全的選穴幫你解決痘痘困擾

5

合谷

定位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取穴時,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主治

合谷穴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可用於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痛,兄祥牙關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豎塵世腹痛,便秘,經閉,滯產等,對於臉上長痘痘的熱證有一定的效果。

6

曲池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以及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就是曲池穴。

功能主治

曲池穴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等腸胃病症,咽喉腫痛、齒痛等五官疼痛,癮疹、濕疹、瘰癧等皮、外科病症,所以對於臉上長痘痘熱證的情況是很適合的。

7

內庭

定位

內庭穴的的定位在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功能主治

內庭穴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證,熱病,吐酸、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胃病證,足背腫痛,跖趾關節痛,也是很適合臉上長痘痘的艾灸治療選穴的。

8

血海

定位

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取穴時患者屈膝,醫者以左手掌心按於患者右膝髕骨上緣,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主余肢治

血海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帶下,產後惡露不盡,貧血;睾丸炎,小便淋澀;氣逆,腹脹;風疹,癮疹,濕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丹毒;股內側痛,膝關節疼痛等,臉上長痘痘取血海艾灸也有一定的作用。

⑶ 艾灸治療各種痘痘

【艾灸療治各種起痘】͏ 

中醫上長講痘痘的原因主要為分四種熱:毒、胃熱、血熱、濕毒。

熱毒多因肺感風邪邪熱;

胃熱病在胃脾;

血熱多因肝火旺盛肝或郁化熱引的起血瘀;

濕毒會擊攻五臟六腑,括包寒濕和濕熱種兩。

一、滿臉型痘痘(熱毒痘型痘)

1、表:現面紅耳,赤情緒急躁、舌質發紅,大便比干較,讓畝納口乾舌等燥症

2、調原理則:清肝降火、解毒結散。

3、艾灸穴太位沖、行間

4、煎桑葉水喝,也將可桑葉搗爛敷外在痘痘處。火下降來之後要停止服,用平時多可吃蔬菜水果。

二、下巴長痘(寒濕型痘痘)

1、表現:多因體內濕寒較重,常常畏寒冷肢,大便清,稀耐鍵浮腫,容感易冒。

2、寒型濕和熱毒型分區:

寒濕:型痘痘比大較,呈結節,色顏暗紅質,地不硬,壓按後有白黃色的皮樣脂分泌物,持時續間久,不易消,退常見臉於的下部半。

熱毒:型爆發快,伴有紅,腫膿皰,著隨熱毒散去,腫紅也消退快很。分布在臉的半上部。

3、調原理則:溫腎陽補。

4、艾灸俞腎,命門,元關,氣海,神,闕足三里,隆豐。

5、每周艾用草泡腳泡粉腳3到4次每,次30分鍾,可以好更的調理陽腎虛。

三、鼻子長痘(胃熱型痘痘)

1、表現大便干結,干口口臭,舌質紅發。

2、治療則原:清熱解,毒降胃火。

3、艾內灸庭、解溪。

4、喝蒡牛冬瓜排湯骨。

四、臉頰長痘(肝腎陰虛)

1、表:現口乾皮干膚,便秘失,眠,容易急躁。

2、治療原:則調理肝陰腎虛

3、每堅天持按承揉山、陽陵泉、三陰交關,元,太溪

4、取貞女子、枸杞子各15克菊,花10克,煎水用飲。

5、長痘者不要再化塗妝品了,否則是就雪上霜加。

五、額長頭痘心火旺(心旺火盛)

1、表現:心理力壓大、脾氣大。

2、治療則原:清心火

3、艾灸或者按揉宮勞穴

4、熬蓮子百大合棗粥,蓮喝子心茶。

六、臉上長丘疹、顴坦沒骨及顴骨方下外側痘長痘(肺型熱痘痘)

1、表現排:便不暢、喉嚨痛、咳嗽、大幹便結

2、治療原則:肺降熱

3、艾肺灸俞、尺澤、列缺

4、喝枇杷膏葉和白卜蘿。

七、嘴巴圍周長痘(脾虛熱濕型)

1、表:現長痘胃口,差拉肚子。

2、調原理則:脾健胃

3、艾脾灸俞、中脘、天樞、足三里

4、喝棗紅小米粥。

⑷ 長痘痘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對痘痘調理有一定的效果。

長痘的原因由於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或毒素堆積所導致的,利用艾灸的方法來調理,能達到清熱解毒,平衡體內陰陽的效果,從而對痘痘肌起到一定的護理效果。

不同部位長痘艾灸穴位

額頭長痘:艾灸百會,大椎,合谷,太沖,湧泉穴。

兩頰長痘:艾灸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中脘,神闕,命門,足三里,三陰交。

下顎長痘,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艾灸方法

艾條溫和灸

懸灸尺澤,每次10-20分鍾,每日1次,5到7日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進行下一個療程。

懸灸梁門,每次10-20分鍾,每日1次,5到7日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進行下一個療程。

艾條雀啄灸

取尺澤,肺俞,內關,胃俞,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穴位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的施灸,艾條距離皮膚0.5-1厘米,按照先灸頭部穴位再灸背部穴位的順序施灸,每穴10-15分鍾,灸到局部紅暈溫熱為止,每日1次,10日為一個療程,間隔3-5日進行下一個療程。

⑸ 下巴長痘艾灸哪個部位 艾灸治痘只需4步搞定!

1

第1步:診斷病症類型

對於下巴愛長痘的人來說,中醫上認為,這類人是肺火、胃熱、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引起的,因此診斷病症上具體有以下四種類型的劃分,大家可根據自己的病症進行判斷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的痘痘。

1、肺氣郁滯

症狀:下巴有痘痘,伴有黑頭或白頭痤瘡居多,鼻息氣熱。

2、脾胃濕熱

症狀:下巴有痘痘,伴有皮膚油膩,間有結節,或伴有口臭、便秘。

3、沖任不調

症狀:下巴有痘痘,伴有月經不調、小腹脹痛。

4、肝氣郁結

症狀:下巴有痘痘,伴有痤瘡長期不愈、堅硬疼痛、色暗不鮮。

2

第2步:對症確定穴位

根據上述的四大類型的痘痘症狀,分別有對應著以下穴位,建議對症參考:

1、肺氣郁滯

主穴:顴醪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配穴:肺俞穴、尺澤穴。

2、脾胃濕熱

主穴:顴醪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配穴:曲池穴、內庭穴。

3、沖任不調

主穴:顴醪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配穴:血海穴、三陰交穴。

4、肝氣郁結

主穴:顴醪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配穴:太沖穴、行間穴。

3

第3步:按照穴位艾灸

患者找到自己的病症對應的穴位後,就可以開始用筆畫記錄好身上要艾灸的穴位,然後按照自己喜好,採取以下任意一種方法進行艾灸。

1、溫和灸

將艾卷一端點燃,對准穴部位或患處,距離皮膚2—3厘米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至皮膚紅暈為度。每次10—20分鍾,每日1次,5到7日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進行下一個療程。

2、雀啄灸

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穴位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的施灸,艾條距離皮膚0.5-1厘米,按照先灸頭部穴位再灸背部穴位的順序施灸,每穴10—15分鍾,灸到局部紅暈溫熱為止,每日1次,10日為一個療程,間隔3—5日進行下一個療程。

4

第4步:搭配療法

艾灸後,可搭配以下方法治療痘痘效果更為顯著:

1、按摩輪宏慎

用手指的指腹依次按摩顴醪穴、大椎穴、足三里穴,每個穴位3~5分鍾。絕數此方法適合任何痤瘡患者。

注意

在面部進行大范圍的按摩,避開痤瘡部位和易感染的部位,力度可以適當加重,時間10~15分鍾。此方法適合任何類型的痤瘡患者。

2、食療

配方:夏枯草、連翹各30克,金銀花、赤芍各15克,薄荷1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夏枯草、連翹、金銀花、赤芍放人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然後用大火煮沸,再改為小火,煮半小時,隨後加人薄荷,立刻熄火,燜約5分鍾。待稍微冷卻後過濾,加人適量的冰糖,代茶飲用。

功效:這是一款清涼消痘的良茶,特別適合性情急躁、口千口苦以及為便秘所困擾的長痘女性飲用。

注意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能清肝火、降血壓、散臘敬郁結,亦能幫助化解體內的毒素,溶解脂肪,是清熱瀉火的常用葯;連翹性微寒, 味苦,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但是鑒於兩款葯的特性,氣虛、陰虛發熱以及脾胃虛寒的患者應慎飲此茶。

3、正確洗臉

第一步

准備一條毛巾(干凈、柔軟);一塊中性香皂(無刺激性的)。

第二步

將香皂放在水溫為22C~ 239C的水中,揉搓至起泡沫,起的泡沫越多越子。

第三步

用雙手把泡沫捧起來洗臉,輕輕地洗1分鍾。如果感覺臉上痘痘周圍的皮膚有疼痛感,就停止。

第四步

用水溫在38C~ 40C的熱水清洗20秒,再改換溫水淋洗20秒,如此反復三遍。此過程中可以用手輕輕敲打面部,如果方便的話,用淋浴器會更好一些,臉距噴頭約一拳遠,一邊用熱水噴淋面部,一邊用手指肚輕輕敲打面部。再把水調溫噴淋20秒。

第五步

用千毛巾先把臉上的水擦凈,再輕輕地壓臉吸水。最後,在臉部除上具有收斂作用的化妝水,塗後覺得有緊綳感,則可多塗幾次。

每天早晚堅持用此祛洗臉,對早、中、晚期青春痘都有明顯效果。

4、自製去痘面膜

(1)白菜葉祛痘面膜

適用膚質:各種膚質。

配方:大白菜葉3個,酒瓶1個。

製作:取新鮮的大白3菜葉(整葉) 3個,洗凈備用;把洗凈的大白3菜葉放在菜板上,用酒瓶碾壓至葉片星網糊狀即可。

用法:洗凈臉後,將碾好的菜葉貼在臉上,每10分鍾更換1張葉片,連換3張。每天做一次。

(2)胡蘿卜祛痘面膜

適用膚質:各種膚質。

配方:鮮胡蘿卜500克,麵粉5克。

製作:將胡蘿卜洗凈,搗碎;在搗碎的胡蘿卜與其十液中,加人麵粉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洗凈臉後,將胡蘿卜泥敷於臉部,待10分鍾後洗凈即可。隔一天做一次。

本面膜有祛除青春痘、化斑痕、療暗瘡、抗面部皺紋的功效。喜歡吃蘿卜的女性,如果能多吃些胡蘿卜(炒熟吃,以利於胡蘿卜素的溶解吸收),內外兼治療效更好。

(3)綠茶南瓜去痘痕面膜

適用膚質:暗啞或有暗瘡疤痕的混合性膚質宜用;敏感性肌膚慎用。

配方:綠茶粉2大匙,南瓜4大匙,豆腐50克。

製作:將南瓜洗凈,去皮及籽,置於鍋中蒸軟,晾至溫熱後,與綠茶粉、豆腐一同倒在面膜碗中,充分攪拌,調和均勻成稀薄適中、易於敷用的糊狀即可。

用法:潔面後,先用熱毛巾敷臉約3分鍾,接著取適量調制好的綠茶麵膜塗抹在面部及頸部,避開眼部、唇部四周,待15~ 20分鍾後以清水洗凈即可。每周2~ 3次。

綠茶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類黃酮,具有超強的抗氧化功效,有潔膚、補水控油、淡化痘印、消除皮膚疤痕的效果。與南瓜豆腐合用,美白肌膚、祛痘、祛痘印的功效加倍。

⑹ 下巴長痘艾灸哪個部位 艾灸治痘只需4步搞定

人體長痘的話會有幾種不同的情況引起的,有些人可能是體內寒濕大引起的,也有些人可能內分泌方面有問題引起的,還有一些人可能腸胃吸收不好引起的,目前好像就這么幾種情況吧。
下巴長痘這個通常應做猛巧該是肝臟方面有潛在問題問題引起的吧,一般肝火旺也容易長痘的。
如果您是因為胃腸不好,導致的營養不良,可以艾灸中脘,知瞎神闕,關元,足三里。
如果您是內分泌紊亂導致: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
如果您是情緒變化,睡眠不好導致:可以艾灸大椎純鍵,神門,湧泉穴。
另外還可以買一些艾葉煮水,然後每天洗臉泡腳,也可以調理身體的,祛痘效果也很不錯的,因為艾有消炎殺菌的作用。

⑺ 艾灸面部美容心得_艾灸面部美容效果如何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其實艾灸不僅僅是一種中醫的療法,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美容 方法 ,而且很多人都用艾灸來進行面部美容,那麼艾灸美容效果如何呢,下面分享一位網友的艾灸面部美容心得。

艾灸面部美容效果如何

面部溫灸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方法: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膠、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以此順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無力。面部時間:10分鍾,眼部時間:3分鍾。

身體溫灸利於保健強身。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後進行溫灸。用溫灸棒在腹部來回滾動,再點臍周穴點:歸來、氣海、關元。時間:15分鍾。

艾灸美容的效果

痘痘

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氣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黃褐斑

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調理,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虛胖

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氣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肝腎虧虛

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面部美容方法

1、治眼瞼下垂:用艾條點燃後,在上眼瞼至前額部來回懸灸,至局部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施灸2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每晚1次,10次為1個療程。

2、治雀斑:以艾條點燃後,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處,使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施灸時,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傷皮膚,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經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瘡:將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顴骨、下關、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約1~2厘米,每穴灸2分鍾,至局部皮膚紅暈出現為度。

4、治黃褐斑:卧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局部施灸,艾條距皮膚2~3厘米,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自覺有溫熱感,施灸10分鍾左右,施灸時小心艾灰掉落燙傷皮膚。

5、治面部皺紋多:患者仰卧,將鹽末填平臍孔,切取0.3厘米的鮮姜1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後置於臍上,薑片上置中艾炷(如黃豆大)點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熱而不能忍受時,可將薑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復操作,至艾炷全部燒完再換一艾炷,至局部皮膚產生潮紅為度,每晚1次。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6、治面部虛胖:每晚臨睡前,將艾條點燃,端坐床前,分別灸足三里、天樞、中脘穴,每穴懸灸5分鍾左右,局部出現紅暈,自覺溫熱舒適感。益氣健脾,養血容顏。

特別提醒,艾灸面部美容方法雖然效果很不錯,但是操作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以免出現穴位不對導致美容效果不好或者是錯誤穴位導致的一些反作用。

艾灸面部美容心得相關 文章 :

1. 艾灸美容技法

2. 艾灸美容祛斑的方法

3. 艾灸養顏美容的功效有哪些

4. 艾灸養生

5. 女性養顏祛病的艾灸妙方

6. 艾灸溫補養生

⑻ 臉上老是起痘痘艾灸什麼穴位

臉上長痘痘很是讓人苦惱,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除呢?想要了解痘痘如何除掉,我們就先了解痘痘是如何來的。

痘痘一般指痤瘡,也叫青春痘。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好發於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

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進入青春期後人體內雄激素特別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進皮脂腺發育並產生大量皮脂。同時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造成導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礙,形成角質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種微生物尤其是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離脂肪酸,同時趨化炎症細胞和介質,最終誘導並加重炎症反應。

因為導致長痘的因素很多,艾灸治療痘痘應該怎麼取穴呢?

如果您是因為胃腸不好,導致的營養不良導致臉上長痘痘,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穴。

【中脘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

取穴方法:取穴時採用仰卧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主治疾病:頭痛、目眩、耳鳴、食慾不振、翻胃、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嘔吐、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神闕穴】: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

取穴方法:位於腹在臍中部,肚臍中央。

主治疾病:胃炎、泄痢、繞臍腹痛、脫肛、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等。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採用仰卧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暈、少腹疼痛、吐瀉、痢疾、脫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頻、尿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經痛、赤白帶下等。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取穴方法:取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主治病症:胃痛、嘔吐、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咳嗽氣喘、心悸氣短、失眠、頭暈、膝痛、腳氣等。

如果您是內分泌紊亂導致臉上長痘痘,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子宮穴、歸來穴、三陰交穴。

【子宮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取穴方法:取穴時可以卧位,在臍下4寸,旁開3寸處取穴。

主治疾病:主治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闌尾炎、盆腔炎等。

【歸來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取穴方法:取穴時,仰卧,在下腹部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按壓有酸脹感即是。

主治疾病:主治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等。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處。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內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主治疾病: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閉經、難產、產後血暈、遺精、陽痿、陰莖腫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高血壓病等。

如果您是情緒變化,睡眠不好導致臉上長痘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門穴、湧泉穴。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低頭,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疾病:熱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強、小兒驚風、中暑、嘔吐、風疹等。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取穴方法:患者採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勢,神門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主治疾病: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癇、暈車、高血壓等症。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取穴方法:取穴時你用力彎曲腳趾,腳底凹陷的那個地方就是湧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壓病、神經性頭痛、急性扁桃體炎、過敏性鼻炎、子宮脫垂、下肢痙攣、下肢癱瘓、失眠、音啞、咳嗽、風疹、小兒驚風、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陽萎、遺精、更年期綜合征等。

無論哪種因素導致,都必須加灸患處,因為患處艾灸是直接對病灶的刺激,患處艾灸十分必要,且有極好的效果。以上穴位每天1次,每穴的灸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

⑼ 臉上長痘痘艾灸哪裡 最全的選穴幫你解決痘痘困擾

9

三陰交

定唯豎位

三陰交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約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模首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功能主治

三陰交可健脾益血,調肝補腎,甚至有安神之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旦山數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而臉上長痘痘與脾虛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也很適合艾灸選穴。

⑽ 艾灸也能美容祛斑找對穴位很重要

泰茗醫講堂——純正中醫,醫養結合。

艾灸鼓舞的是,

歲月流失掉的元氣。

其實艾灸還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頭痛的黃褐斑,雀斑……魚尾紋,法令紋……消除掉。

《黃帝內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五七即35歲時,面容開始憔悴,頭發開始脫落。

從35歲開始,女人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足陽明胃經的氣血不再旺盛,而足陽明胃經循行於面部,途徑嘴角,向上直達眼睛下方, 所以足陽明脈衰首先表現為出現眼袋,嘴角肌肉鬆弛。

女人過了35歲,就要好好保養,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所以,面子上的問題,不能只在臉蛋上下功夫,還得配合好內調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內調的目的是令氣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氣血充盈,令經絡疏通。 讓經氣能循行。

艾灸讓經絡氣得以調動,需要消耗能量, 氣血虛弱的家人們需要在艾灸的同時注意平補氣血。 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氣後的困累。

👉氣,看合谷—— 小測試:合起手看看合谷穴是隆起還是塌陷,就大概知道自己氣的虛實。(手都自然合攏,不要用力擠。)

合谷穴隆,說明身體正氣充足,反之塌陷,就代表氣虛了。👇

👉血,調三陰交—— 女性常揉/艾灸三陰交,可補血養顏,緊致肌肉。

👉陽明脈之大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陽明經多氣多血,重灸足三里,大補氣血。

👉一身陽會百會穴 ——百會穴是諸陽之匯,人體的督脈、膀胱經、膽經都在這里交匯,所有的陽氣都聚集在此。

祛黑眼圈/祛斑/祛皺紋/祛痘的內調基礎穴位:百會,合谷,三陰交,關元,足三里。

· 劃重點!太長不看版 ·

黑眼圈、眼袋: 基礎穴+局部灸太陽穴、印堂穴、四白穴+滾雞蛋。

祛斑: 基礎穴+期門穴、太沖穴。

祛皺紋 :基礎穴+按摩+太陽穴,迎香穴,地倉穴。

去下巴痘: 基礎穴+氣海穴,子宮穴,血海穴。

去閉口粉刺: 基礎穴+氣海穴、關元穴、腎俞穴、命門穴,神闕穴。

1、請問下眼瞼眼袋重,有黑眼圈怎麼灸?

熬夜,腎虛,水飲水停等都會導致眼袋、黑眼圈的,基礎穴位加上局部灸太陽穴、印堂穴、四白穴。

2、請問艾灸哪裡可以祛斑?

斑太多是因為肝鬱氣滯, 基礎穴位加灸肝經的期門穴、太沖穴。

3、請問艾灸哪裡可以祛紋?

有皺紋是因為年齡,皮膚質地改變了,局部按摩加上太陽穴,迎香穴,地倉穴。

4、請問有川字紋,下巴和脖子長痘,生理期特別嚴重,該怎麼艾灸?

有川字紋的,要改正心態,保持好心情。

生理期下巴長痘的根源在任脈, 基礎穴位加上氣海穴,子宮穴,血海穴。

5、請問臉頰兩側有閉口、粉刺,痘痘,應該怎麼艾灸?

這是 陽虛 的症狀,可以灸氣海穴、關元穴、腎俞穴、命門穴,神闕穴。

6、想補氣血內調,應該艾灸哪幾個穴位呢?

以關元穴,氣海穴,三陰交穴為主。

7、請問痣也算斑的一種么?艾灸能祛痣么?

有痣的地方,就不要灸了。



1、女性的外陰瘙癢,應該灸哪裡呢?

氣海穴,關元穴,三陰交穴,加上百蟲窩與血海穴。

2、想請教下,一年四季都在拉肚子,不知道怎麼補,月經拖拉,該怎麼灸?

灸神闕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命門穴。

3、請問脾虛容易腹瀉,艾灸什麼穴位可以改善呢?

灸中腕穴、神闕穴、合谷穴、腎俞穴。

灸為久火,艾灸的時候追求的是單穴,配穴,或局部的施灸時間,而不是追求灸時的穴位和部位數量上的多。

灸的時候宜清靜恬淡,細細品味艾條下穴位的變化,追求灸感。

大家平時艾灸的時候,選少點穴位,拉長單穴施灸的時間,不要急於多個穴位或部位。



灸感,艾灸時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如扎針時的針感,氣的變化會依個體體質差異而表現為酸,麻,脹,痛,癢,冷,熱,風,寒,涼十種。並有多種的變化表現形式,蟻爬,流水,冷風吹。

艾灸盡量去體會到灸感,這樣才能令艾灸的作用發揮至極致,有灸感的灸法能產生三種不同效果。

第一時期為灸火循經: 多表現為 透熱、擴熱、傳熱 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

第二時期為正邪相搏: 多表現為 酸、麻、脹、痛、癢 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

第三時期為開門驅邪: 多表現為 風、寒、涼、冷 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



艾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從無到有,從了解艾灸開始,了解艾條,選擇適合自己的艾條開始。

從烤肉到體會到灸感,從灸感開始體會到灸火循經,體會到正邪相搏,體會到身體的開門驅邪。

經絡氣因艾灸而充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是在你每一次對自己身體的搗騰中積累下來的,每天一點點都是向好的積累,堅持才是王道。

大家得重新去認識艾灸,思考艾。看看自己平時的艾灸都到哪個層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艾灸後的熱導,激病反應和排病反應。



1、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艾條呢?

⚠️ 一定要用品質好的艾條,不然白費力氣又傷身; 因為現在有很多艾條是摻假的,紙皮,假艾草……

2、請問怎麼控制艾灸的 時間和頻率呢?

每次可控制在15-30分鍾,單穴一次灸透。 以灸感為宜,一年四季都適合,艾灸雙向調節。

3、艾灸時有火氣上頭的感覺,是否不適合艾灸?

這屬於第一時期「灸火循經」,火氣上頭,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

要注意,艾灸時的距離不要太近到燙皮的程度,燙皮那種是烤肉,不利於經絡感測,大概就是溫溫熱熱,持續透熱的感覺就對了。

4、請問長期艾灸會上火嗎?

如果我們灸對了穴位,把握好時間和頻率,一般不會上火。

但一直灸溫補的穴位,可能會上火,平時灸完就要補充水分和陰津。也有灸幾個月體質改變了,氣血補上了,那時候再上火,就是表示達到效果了。

5、如果艾灸上火了怎麼辦?

 艾灸後上火的話,在艾灸最後以湧泉穴結束,或者喝點酸梅湯補充津液。

6、艾灸後應該如何平補氣血呢?

艾灸補的經絡氣,耗的是身體能量, 氣血虛弱的灸完最好喝些

7、如果取穴不精準的話會不會有影響?

不用精準到某一個點,以灸感為標准就好。

8、灸完關元和後腰,幾天之後發現出汗特別多,吃飯尤其汗特別多,這種情況還能繼續灸嗎?

可以繼續,艾灸時避風寒。

9、女性經期可以艾灸嗎?

⚠️如果都正常,例假期不灸。但如果有不舒服,是可以艾灸解決的。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68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3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6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5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8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1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