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痘痘問題 » 面部起痘痘古代叫什麼

面部起痘痘古代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5-04 02:01:56

『壹』 古代人有沒長痘痘 滴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問題描述:

有沒長痘痘的.他們都怎麼稱呼痘痘和治療的呢???

解析:

有 而且古代的長的痘稱為天花 餓切死亡率很高

不過也出來了很多治病的良方

在中國,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出現於晉代葛洪(281~342年)所著的醫書《肘後備急方》。該書描寫了天花症狀及其流行情況。後來不少研究者根據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虜瘡」這句話,推斷天花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因戰爭俘虜帶來,故名「虜瘡」。古醫書中的「豆瘡」、「皰瘡」等都是天花的別名。

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天花病一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國古代人民在同這種猖獗的傳染病不斷作斗爭的過程中,於明代發明了預防天花的方法棗人痘接種法。清代的《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記載說:「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572年)寧國府太平縣(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我國發明的人痘接種法,歸納起來分為以下四種:

1.痘衣法。用得了天花的患者的襯衣,給被接種者穿上,使他感染。

2.痘漿法。用棉花蘸染痘瘡的瘡漿,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子里,使他感染。

3.旱苗法。把光圓紅潤的痘痂陰干研細,用細管吹入被接種者的鼻孔里。

4.水苗法。用水把研成粉末狀的痘痂調勻,再用棉花蘸染,塞入被接種者的鼻孔里。

上述四種方法,痘衣法和痘漿法比較原始,旱苗法和水苗法都是用豆痂作為痘苗,雖然方法上比痘衣法和痘漿法有所改進,但仍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有一定危險性。後來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如果用接種多次的痘痂作疫苗,則毒性減弱,接種後比較安全。清代的《種痘心法》中說:「其苗傳種愈久,則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這種對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完全符合現代制備疫苗的科學原理。它與今天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定向減毒選育、使菌株毒性汰盡、抗原性獨存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人痘接種法的發明,有效地保護了我國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國醫生來到北京學習種人痘的方法,不久又從俄國傳至土耳其,隨即傳入英國和歐洲各地。18世紀中葉,人痘接種法已傳遍歐亞大陸。人痘接種法的發明,是我國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據報載,去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布希為了預防生物武器的襲擊,帶頭接種了天花疫苗。因為天花病毒和炭疽臘檔碰桿菌一樣,如果被用做生物武器的話,具有十分強大的殺傷力,被稱為「窮人的核彈」。在我國,幾十年前就消滅了天花,現在不僅普通人對天花一無所知,許多醫生也是僅聞其名,不見其身。下面簡單介紹有關天花的知識。

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微米×300微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傳染性,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輪談,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兒在內,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而傳染,當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後,大約有10天左右潛伏期,潛伏期過後,病人發病很急,多以頭痛、背痛、發冷或寒戰.高熱等症狀開始體溫可高達41℃以上。伴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等。小兒常有嘔吐和驚厥。發病3~5天後,病人的額部、面頰、腕、臂、軀乾和下肢出現皮疹。開始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2~3天後丘疹變為皰疹,以後皰疹轉為膿皰疹。膿皰疹形成後2~3天,逐漸干縮結成厚痂,大約1個月後痂皮開始脫落,遺留下疤痕,俗稱「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並發症,如敗血症、骨髓炎、腦炎、腦膜炎、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產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天花病人要嚴格進行隔離,病人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徹底消毒。對病人除了采蠢橡取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以外,重點是預防病人發生並發症,口腔、鼻、咽、眼睛等要保持清潔。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天花的最有效辦法

『貳』 現在說的水痘在古代中醫叫什麼

還是水痘,因為這就是中醫名詞!!中醫本就是古老傳過來的!!

『叄』 我國古代對痘瘡症狀最早見於文字的記載是什麼

天花是一種烈性病毒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而且病性險惡。相傳是東漢建武年間(23~56),因戰事中由俘虜帶來,故名為「虜瘡」。葛洪《肘後備仔備嘩急方》對天花的症狀有詳細描述:「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後,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這是說,得這種病的滾頃患者頭面部和四肢發生豌豆大小的皰疹,短期內即可蔓延到全身;皰內有白漿,隨時會破念行,隨時又有萌發新皰的可能;若延誤治療時機,嚴重的多導致死亡,即使治好了,面部也會留下紫黑色的瘢痕,經過一年左右,顏色才漸漸消退。這是對痘瘡症狀最早見於文字的記載。

『肆』 古代長痘痘叫天花

不是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據報載,2005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布希為了預防生物武器的襲擊,帶頭接種了天花疫苗。因為天花病毒和炭疽桿菌一樣,如果被用做生物武器的話,具有十分強大的殺傷力,被稱為「窮人的核彈」。在我國,幾十年前就消滅了天花,現在不僅普通人對天花一無所知,許多醫生也是僅聞其名,不見其身。下面簡單介紹有關天花的知識。 天花病毒
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納米×300納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傳染性,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兒在內,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而傳染,當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後,大約有10天左右潛伏期,潛伏期過後,病人發病很急,多以頭痛、背痛、發冷或寒戰.高熱等症狀開始體溫可高達41℃以上。伴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等。小兒常有嘔吐和驚厥。發病3~5天後,病人的額部、面頰、腕、臂、軀乾和下肢出現皮疹。開始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2~3天後丘疹變為皰疹,以後皰疹轉為膿皰疹。膿皰疹形成後2~3天,逐漸干縮結成厚痂,大約1個月後痂皮開始脫落,遺留下疤痕,俗稱「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並發症,如敗血症、骨髓炎、腦炎、腦膜炎、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產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天花病人要嚴格進行隔離,病人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徹底消毒。對病人除了採取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以外,重點是預防病人發生並發症,口腔、鼻、咽、眼睛等要保持清潔。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天花的最有效辦法。
天花,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這種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氣中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假設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有3000人感染天花病毒,12天內病毒就會擴散到美國各地,殃及數以百萬人。
天花臨床表現主要為嚴重毒血症狀(寒戰、高熱、乏力、頭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體溫急劇升高時可出現驚厥、昏迷)、皮膚成批依次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膿皰,最後結痂、脫痂,遺留痘疤。天花來勢兇猛,發展迅速,對未免疫人群感染後15~20天內致死率高達30%。
由於天花病毒忪在人身上傳染,而且牛痘疫苗忯以有效地終身地防止天花的傳染,因此自1977年以後世界上沒有發生過天花,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天花有中特別的能力,它可以截獲免疫系統傳遞的信息,從而使免疫系統失效。決定保留一些樣本以供研究。

『伍』 脖子上與腮邊長了小紅痘痘,什麼原因

痤瘡別名青春痘是一種與皮脂代謝有關的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症病變,因好發於青春期,所以老百姓俗稱為「青春痘」。中醫認為痤瘡是青年人氣血旺盛,加之陽熱偏盛,脈絡充盈,內熱外壅,怫鬱體表,外受風邪所致,又有內熱、肺熱、血熱、肝熱、陰虛內熱之分。膿皰等皮損屬於風熱、熱毒所致。中醫給葯草本膚康,中葯治療痤瘡。囊腫性痤瘡、聚合性痤瘡等炎性症狀不明顯,慢性過程,為寒瘡寒瘍之證。痤瘡的發病與皮脂的代謝有關,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會有皮脂代謝,所以就會有發生痤瘡的可能性,只是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病率而已,青春發育期高發。
痤瘡,俗稱青春痘、暗瘡,中醫古代稱之為面瘡、酒刺,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頭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主要表現。
除兒童外,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包括輕症在內)。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該病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孩子常見的皮膚性疾病,也是比較容易發病,如果處理不好它就會留下痘印痘疤。
痤瘡表現:
發炎後的表現:丘疹、膿皰、囊腫等。同一個人的臉上或身上可以長著各種不同形式的痘痘。非炎症的表現:粉刺。 痘痘的後遺症:紅色印跡、痘疤。
痤瘡的非炎症性皮損表現為開放性和閉合性粉刺開放性粉刺(又稱黑頭)表現為圓頂狀丘疹伴顯著擴張的毛囊開口。粉刺進一步發展會演變成各種炎症性皮損,表現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炎性丘疹呈紅色,直徑1~5毫米不等;膿皰大小一致,其中充滿了白色膿液;結節直徑大於5毫米,觸之有硬結和疼痛感;囊腫的位置更深,充滿了膿液和血液的混合物。這些皮損還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塊和竇道等。炎症性皮損消退後常常遺留色素沉著、持久性紅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臨床上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1級(輕度):僅有粉刺;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一些炎性丘疹;3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較多的炎性丘疹或膿皰;4級(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皰外,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
痤瘡 - 臨床症狀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1、基本損害為毛囊性丘疹,中央有一黑點,稱黑頭粉刺;周圍色紅,擠壓有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另有無黑頭、成灰白色的小丘疹,稱白頭粉刺。若發生炎症,粉刺發紅,頂部發生小膿皰,此時可影響容貌。破潰痊癒後,可遺留暫時色素沉著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形成結節、膿腫、囊腫及疤痕等多種形態的傷害,甚至破潰後形成多個竇道和疤痕,嚴重者呈橘皮臉。臨床上常以一、二種損害較為明顯,往往同時存在油性皮脂溢出而並發頭面部脂溢性皮炎,此時面部油膩發亮,還可發生成片的紅斑,且覆蓋上油性痂皮,常年不愈。
2、發病部位以顏面為多,亦可見於胸背上部及肩胛處,胸前、頸後、臀部等處(見下圖)。自覺可稍有瘙癢或疼痛,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新疹不斷繼發,有的可遷延數年或十餘年。
3、聚合性痤瘡病程長,多發於男性,常見丘疹、結節、囊腫、膿腫、竇道、瘢痕等多種損害混合在一起。此痤瘡分布廣泛。
4、炎症性皮損有多種表現: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丘疹膿皰型,這是最常見的是丘疹膿皰型痤瘡,這種痤瘡常常有粉刺和膿皰或丘疹,也就是說這種痤瘡通常會同時具有非炎症性和中度炎症性皮損。痤瘡的嚴重程度主要是由粉刺和丘疹及膿皰的比率來決定的。丘疹和膿皰越多,痤瘡就越重。這種痤瘡的症狀表現為紅色小包、包頭略帶黃色,發病很癢,但是不能撓,會留下疤痕。
痤瘡 - 類型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類型圖冊
1、點狀痤瘡
點狀痤瘡,多表現為黑頭粉刺。黑頭粉刺是堵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狀半固體,由於露在毛囊口的外端發黑而得名。如加壓擠之,可見頭部呈黑色,體部呈黃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瘡
丘疹性痤瘡皮損以炎性的小丘疹為主,小如小米,大如豌豆,較為堅硬,色澤呈淡紅色至深紅色,中央可有一個黑頭粉刺或頂端尚未變黑的皮脂栓。
3、膿皰性痤瘡
膿皰性痤瘡以膿瘡表現為主,小如穀粒,大如綠豆。一般為毛囊性膿皰和丘疹頂端形成膿皰,破後膿液較粘稠,平復後可遺留較淺的瘢痕。
4、結節性痤瘡
當發炎部位較深時,膿皰性痤瘡可以發展成壁厚的結節性痤瘡。結節性痤瘡的大小不等,有的位置較深,有的顯著隆起而呈半球形或圓錐形,色澤呈淡紅色或紫紅色。這種痤瘡可長期存在或漸漸吸收,有的化膿潰破形成顯著的瘢痕。
5、萎縮性痤瘡
丘疹性損害或膿皰性損害可破壞腺體,引起凹坑狀萎縮性瘢痕,即萎縮性痤瘡。潰破的膿皰,或者自然吸收的丘疹性痤瘡、膿皰性痤瘡都可引起纖維性變及萎縮。
6、囊腫性痤瘡
囊腫性痤瘡是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常繼發化膿感染,破潰後可流出帶血的膠凍狀膿液,而炎症往往不重,以後形成竇道及瘢前。
7、聚合性痤瘡
聚合性痤瘡是皮膚損害中最嚴重的一種,皮損多形,由很多的粉刺、丘疹、膿皰、膿腫、囊腫,以及竇道、瘢痕、瘢痕疙瘩集簇發生。
痤瘡 - 患病人群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痤瘡圖冊
雖然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但在發病年齡上,女性明顯比男性早,而且女性青春期後痤瘡的發生率高於男性。有人對10~18歲的中小學生進行調查表明,13歲以前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14歲以後則男性高於女性。 另有調查發現,青春期以前極少發病,性功能喪失或減退的人如古代宮廷被閹割的太監不發病,性功能降低的人,如應用睾丸酮可促使胡須的生長和痤瘡的發生,用促皮質素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疾病 時,常引起 痤瘡性皮疹,女性在月經前常有痤瘡發作。青春期後女性遲發痤瘡的發生率占該病總數的18.4%,而男性僅為8.3%.女性發病年齡早可能與女性的青春期限啟動較早有關。而女性青春期後痤瘡較多則可能與女性的卵巢、腎上腺或局部雄激素代謝等功能異常有關,還可能與女性面部化妝及美容按摩等因素有關。
在病因方面,男女亦有一定的差別。國內一項對痤瘡患者雄激素水平的研究顯示,男性患者血中雄激素水平高明顯於正常對照組,而女性患者只是略有增高。這表明男性患者的發病可能與血中雄激素的水平關系更加密切。但另有研究表明,痤瘡的發生不完全是由於血液循環中雄激素過多所致,而是與外周皮膚組織中雄激素的代謝紊亂有關。
痤瘡 - 中醫分類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1、肺經風熱證:表現為顏面潮紅,粉刺焮熱、瘙癢,或有膿皰,苔薄黃,舌紅,脈細數等症狀。一般面鼻及胸背部痤瘡屬肺,是由肺經風熱阻於肌膚所致;
2、脾胃濕熱證:皮疹紅腫瘙癢,常伴有大便不暢,消化不良,腹脹,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常由於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導致脾胃蘊熱,濕熱內生,熏蒸於面而成。
3、肝氣郁結證:多見於女子,皮疹反復發作,與月經周期有明顯關聯。一般年齡偏大的女性,伴有月經不調,屬於此類。
4、肝腎陰虛證:多見於30歲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紅不鮮,常見面色晦暗,色素沉著,神疲乏力,苔薄白,脈濡滑等症狀。
5、熱毒血熱型:青春之體,血氣方剛,陽熱上升,與風寒相搏,郁阻肌膚所致。

痤瘡 - 中醫辨證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中醫認為:尋常痤瘡為易復發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學屬「粉刺」范疇。多因青春期氣血陽氣偏盛, 風熱邪毒凝滯,濕瘀互結,聚積於面,阻塞毛竅而發疹。根據本病在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邪正演變,臨床分為濕重於熱、熱重於濕、濕熱瘀結三型。但縱觀痤瘡的發生發展,「熱」、「濕」、「瘀」始終貫穿整個病程,且相互交錯,相互影響。我們認為「濕熱瘀結」為其根本,因此治療上多採用京珠堂人參玉面膏等外用葯膏局部塗抹,以清熱除濕有效治療痤瘡。「熱」與「濕」互搏難解難分,纏綿難愈;「瘀」與「濕熱」互為因果,又加重「濕熱」;「瘀」不消,則「濕熱」難以祛除。確立清熱利濕、祛瘀化脂為治療原則。潔美保健露認為痤瘡是血中有血熱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臟蘊熱,注入血脈。另外經絡中血氣不和,外來濕邪、熱邪損傷人體血液,導致痤瘡。中醫在臨床上將痤瘡分:濕熱症, 內毒血熱症、血虛風燥症。中醫建議,濕熱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議使用中醫痤瘡凈配合治療,調節肌膚生理環境,恢復水油平衡,抑制多餘油脂同時促進痘痘的消褪,預防痘痘再生。給予肌膚全面細膩的保護,重現健康狀態。
痤瘡 - 病因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發病原理圖冊
1、痤瘡最主要的因素是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分泌率增加,在青春發育期,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性腺 、皮脂腺 發育良好,腺體肥大增生,分泌也會增加。因此 青春期的發病率會高一些,這就是「青春痘」的來由。
2、毛囊是管道系統,毛囊口如果出現問題,管道本身出現問題,管道關鍵地方出現問題,都要發生炎症的。雄性激素 影響毛囊皮脂腺腺體角化,毛囊細胞過度角化以後,在脫落的時候就會堵塞毛囊,使毛囊口變小,管腔狹窄、閉塞,皮脂淤積於毛囊口而形成脂栓。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長在臉上的白色小顆粒,稱之為白頭粉刺或粟丘疹 。
3、跟微生物的增多與聚集有關系,在人體的皮膚表面,皮膚及毛囊 內有一些常駐菌,本身並不致病,但這些微生物在痤瘡形成過程中,在特定環境下會發生問題,特別是汗液,皮脂是含脂類的物質,皮脂分泌多了,皮脂 很濃很稠的時候,加上環境污染的粉塵,脫落的角化細胞混合在一起,就會堵塞毛囊,這個時候毛囊的環境發生的改變是缺氧了。
4、遺傳。基本上有60%左右的患者跟家族史有關,有一些遺傳傾向。
5、跟葯物有關,特別是含碘劑、溴劑的葯物,還有長期吃激素也容易引起痤瘡,還有化妝品,某些化妝品加了激素成分在裡面,長期使用了帶有激素的化妝品,可以使皮膚變薄、毛囊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皮膚抵抗力就低下了。毛細血管擴張以後,血管的通透性增強,血管內的一些大分子物質容易漏出,因此容易發生過敏症狀,也容易發生感染和炎症。因此就需要有這種症狀的病人逐漸停用或減少含激素的葯物或化妝品。
6、是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大氣的污染,飲食結構的變化,粉塵的增多,激素的濫用,生活節奏的加快,都是我們發生痤瘡的誘因,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因素,精神因素非常重要。
致病菌
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稱痤瘡桿菌、瘡皰丙酸桿菌,是造成青春痘的主要細菌。基因組研究顯示該細菌的幾個基因能夠製造一些分解皮膚組織的酶和免疫原性的蛋白質。
痤瘡丙酸桿菌是一種革蘭染色陽性的厭氧短桿菌,細胞內寄生,屬於皮膚的正常菌群,一般寄居在皮膚的毛囊及皮脂腺中。隨著青少年的發育成熟,毛囊口出現角栓,皮脂腺分泌功能也明顯增加,因皮脂含有較多脂肪酸等成分,適合P. acnes的生長及繁殖,從而成為痤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
正常皮膚每平方時有104個本菌,在臨床標本中常可檢出,本菌能使皮酯中的類脂形成長鏈脂肪酸,刺激局部並引起皮脂管梗阻。本菌也是最常見的污染菌。
痤瘡 - 別名及註解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痤瘡圖冊
1、暗皰:皰,pao,亦「皮包」,指皮膚上長得象水泡一樣的小疙瘩。暗皰,即暗藏在皮膚里的小疙瘩,亦「痤瘡」;
2、暗瘡:瘡,指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瘡,暗瘡,即暗藏在皮膚裡面的瘡,亦「痤瘡」。一般在美容院將痤瘡多稱為「暗瘡」;
3、粉刺:痤瘡發病初期,由於毛囊過度角化而形成。一般分為開放性及閉合性粉刺兩種。開放性粉刺亦稱黑頭粉刺,皮損針頭大小,中央有明顯擴大的毛孔,皮脂栓阻塞於毛囊口,表面因皮脂氧化而呈黑色,易擠出白色脂栓。閉合性粉刺亦稱白頭粉刺,皮損頂端呈白色或淡紅色,針頭大小,很難看到開口;
4、丘疹:疹,指皮膚上發起的小顆粒,像小山丘,故稱為丘疹,形象叫法,亦痤瘡;
5、囊腫:內含液體或伴固體物質的囊皰,亦表皮囊腫,是痤瘡久治不愈形成的囊腫物;
6、米瘡:形似米粒大小,故名之,亦痤瘡;
7、青春籽:由於青春期體內雄激素分泌增高,面部產生的一種類似於米粒大小的皮膚病,亦「痤瘡」;
8、青春痘:因青春期發病率較高而得名,又名青春美麗痘;
9、痤瘡:亦尋常性痤瘡,屬皮膚病學標准名詞。痤:A、癤(jie)子,如痤痱(指痱子和瘡癤);B、痤贅(小癤);C、癰(yong),癰疽;
10、黑頭:是美容界的俗稱,又稱黑頭粉刺;
11、酒米:屬痤瘡范疇,指痤瘡在未形成黑頭前,毛孔中出現的黃黑色突出皮膚少許的微粒體。
痤瘡 - 病證分級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嚴重程度分級有助於正確地選擇治療方案,目前根據國際改良法進行分級:
1. 輕度(Ⅰ級):以粉刺為主,少量丘疹膿皰,總皮損小於30個;
2. 中度(Ⅱ級):有粉刺,中等數量的丘疹和膿皰,總皮損在30-50個;
3. 中度(Ⅲ級):大量丘疹和膿皰,偶見大的炎症性皮損,分布廣泛,總皮損數在51-100個之間,結節少於3個;
4. 重度(Ⅳ級):結節性、囊腫性和或性痤瘡,伴有疼痛並形成囊腫,總皮損多於100個,結節或囊腫多於3個。
痤瘡 - 鑒別診斷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根據患者多為青年男女,常伴有皮胭溢出,損害為多數散在丘疹或膿皰,好發於顏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對稱分布等,本病不難診斷。
本病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多於中年時期發病,好發於顏面中部,損害為彌漫性紅斑、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
職業性痤瘡
常發於與焦油、機油、石油、石蠟等經常接觸的工作人員,可引起痤瘡樣疹,損害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尚可見於手背、前臂、肘部等接觸礦油部位。
顏面擴散性粟粒狼瘡
損害為棕黃色或暗紅色半球狀或略扁平的丘疹,對稱分布於眼瞼、鼻唇溝及額部,在下眼瞼往往融合成堤狀,病程慢性。
痤瘡 - 痤瘡的危害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痤瘡嚴重影響的這些俊男少女的美貌,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痤瘡是在普通痤瘡的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這類的痤瘡症狀會比普通的症狀更為嚴重,也更加的難以操控。而痤瘡的病程一般來說是比較長的,患者也大多是男性,而且痤瘡的症狀會表現出丘疹、結節、囊腫、瘢痕等表現,痤瘡的分布也是格外廣的。對於中高度的痤瘡,這類的痤瘡不但體積比較大,數量比較多。而且持續的時間也是很長的,發病的時候還會伴有強烈的疼痛感,如果沒有很好的調理,很輕易有疤痕產生。
痤瘡 - 促使因素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1)雄性激素的支配。
(2)避免機械刺激:用手擠壓,或與羊毛,粗糙的紡織品接觸可使皮疹加重。
(3)某些葯物:加碘化物、溴化物、鹵化物可產生或加劇痤瘡。腎上腺皮質激素、苯妥英鈉、異煙肼等也可產生或加重痤瘡。
(4)環境過熱或潮濕可使痤瘡加重。
(5)過多的糖、脂肪、澱粉類及刺激性食物可使皮脂分泌量有顯著增加。
(6)微量元素鋅缺乏、胃腸功能紊亂,如便秘、遺傳因素等,都可以使痤瘡產生和加劇。
(7)月經和避孕葯:許多少女和青年婦女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長出痤瘡;還有一些女性在服用避孕葯以後長出痤瘡。
(8)化妝品使用:使用含油脂多的面霜或粉底可以產生閉合型粉刺,加重痤瘡。
(9)軟膏:使用含大量油脂的葯物性軟膏,同樣會加重痤瘡。
(10)精神緊張:經常情緒不穩定生氣或精神緊張會加重痤瘡。
(11)飲酒:我們平日所飲的各種酒里都含有不同濃度的酒精。酒精使血管擴張,血液被大量送往皮脂腺,促使皮脂腺分泌過多。
內在因素:
1.雄激素分泌過盛:是最主要的原因。特別是青春期男女雄激素分泌過盛是形成"青春痘"的主要原因。雄激素可直接刺激皮脂腺增多,促進毛囊的角化,堵塞毛孔引起炎症,造成粉刺,面皰的產生。
2.與女性生理周期有關:有些女性在月經來臨之前,面皰加劇。主要與激素分泌改變有關。
3.身體內在疾病或功能紊亂:如胃、腎、肝等臟器病變,特別是胃腸功能紊亂,便秘等會誘發痤瘡的產生。
4.精神緊張、疲勞過度、睡眠不足等。
5.過食油膩,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甜食。
外在因素:
1.清潔不當:致使毛孔堵塞,細菌感染引起。
2.亂擠、亂摳、針挑不當:有些人長了粉刺後,亂擠壓引起細菌感染。
3.應用劣質化妝品,如兩用粉餅、粉底等。
4.紫外線及某些化學物質等。
痤瘡患者應注意的不良因素有:
1.化妝品應用過多,尤其是粉劑、膏劑的化妝品,塗抹以後就會加重毛囊皮脂腺開口出的堵塞情況,因此,在痤瘡時期,盡量避免應用這類化妝品。同時,如果在溫熱的環境中,毛囊開放時,猛然進入溫度比較低的環境,會刺激毛囊痙攣性的收縮,也會加重毛囊口的堵塞。
2.洗臉的過度頻繁,在洗臉時水溫也不可太高,高溫會刺激皮膚分泌更多的油脂,要注意用溫清水清潔皮膚,盡量減輕毛囊口的堵塞,每日洗臉2次左右即可,切記過度按摩臉,肥皂或洗面乳也以中性溫和為宜。如果已經有點輕微脫皮,洗臉的次數就更應減少。
3.飲食及葯物的刺激,常吃麻辣燙、火鍋、甜點、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引起上火,加重痤瘡。還有一些葯物對痤瘡也有一定的刺激,我們平時吃的許多葯物都含有刺激性毒素,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毒素便積累到皮膚組織內,除了引起粉刺痤瘡外更會對原來已經長出的粉刺痤瘡起到催化作用,導致情況惡化,不愈。
4.不良的衛生習慣,不少人的日常衛生習慣存在很大問題,比如經常用手碰觸面部,再比如自己的毛巾換洗不勤等,這樣都會人為的給細菌或者蟎蟲在面部的滋生製造了條件,進而就長起了粉刺痤瘡,這也是最被人們所忽略的一點。長痤瘡,要格外注意衛生。
痤瘡 - 治療
認領機構:求醫網痤瘡專題

治療原則
1.綜合性治療由於痤瘡發病機制的多元化以及疾病不同階段主要矛盾的不同,因此治療方法需經常調整。

2.個體化治療應根據皮損性質、嚴重程度、葯物機制、既往治療史、經濟狀況以及發病機制綜合考慮,選擇適合患者本人的治療方案。

3.心理治療病人應了解痤瘡的病程、飲食、不良反應、如何使用護膚品和化妝品。

4.長期堅持治療。

用葯
(1)局部外用葯物 維A酸類(維A酸乳膏、阿達帕林凝膠、他扎羅汀凝膠)、過氧化苯甲醯、抗生素類(克林黴素、紅黴素、氯黴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劑等。(但此類葯物有很強的副作用,主要用於重度痤瘡患者,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口服抗生素 首選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其次為大環內酯類(紅黴素),避免選擇常用於治療系統感染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療程通常6~12周。
(3)口服異維A酸 對於嚴重的痤瘡,口服異維A酸是標准療法,也是目前治療痤瘡最有效的方法。療程以達到最小累積劑量60mg/kg為目標。
(4)抗雄激素治療 如口服避孕葯復方醋酸環丙孕酮片(商品名達英-35),適用於女性中、重度痤瘡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過高表現(如多毛、皮脂溢出等)或多囊卵巢綜合征。遲發型痤瘡及月經期前痤瘡顯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慮應用口服避孕葯。
(5)口服糖皮質激素 主要用於暴發性或聚合性痤瘡,遵循短期、小劑量、與其他方法聯合應用的原則。
(6)
(7)其他 對於不能耐受或不願接受葯物治療的患者,還可考慮物理治療,如光動力療法(PDT)、果酸療法、激光治療等。

食療葯方
飲食是防止痤瘡的一個基本方法。

1、忌食高脂類食物。高脂類食物能產生大量熱能,使內熱加重。因此,必須忌食如豬油、奶油、肥肉、豬腦、豬肝、豬腎、雞蛋等。
2、忌食腥發之物。腥發之物常可引起過敏而導致疾病加重,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擴大而難以祛除。因此,腥發之物必須忌食,特別是海產品,如海鰻、海蝦、海蟹、帶魚等。肉類中的性熱之品也是發物,如羊肉、狗肉等,可使機體內熱壅積而加重病情。
3、忌高糖食物。人體食入高糖食品後,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從而使痤瘡連續不斷地出現。因此患者忌食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紅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忌食辛辣之品。這類食品性熱,食後容易升火,痤瘡者本屬內熱,服食這類食品無疑是火上加油。忌服補品。有些家長生怕發育期的孩子營養不夠,於是拚命進補,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補葯大多為熱性之品,補後使人內熱加重,更易誘發痤瘡。

民間偏方
水牛角絲30克,生地15克,白芍2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紅藤20克,玄參20克,當歸6克,白鮮皮30克,絲瓜絡10克,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可內服(日1劑,分3次服)或擦洗面部。
取赤葯12克,丹皮10克,枇杷葉9克,生草9克,桑皮9克,菊花9克,苦參9克。將上述葯材全部置於鍋中,加水浸泡後煎煮至沸騰,濾出,服用。每日1劑。
取白芍3克,細辛3克,桃仁3克,通草2克,大棗2枚。將大棗掰開,然後將上述所有葯材放入一個杯口帶濾網的杯中,倒入滾沸的開水沖泡後服用。每日早七時下午四時服用為佳。

清腸排毒
痤瘡有多種發病因素,身體內分泌的變化、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胃腸障礙,精神緊張,等因素都是造成痤瘡的主要原因,其中大腸毒素堆積是主要誘發因素。人體產生大量代謝產物,如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部分堆積在毛囊皮脂腺內,以油脂攜帶的形式存在,就形成了痤瘡。抑制內分泌的西葯,雖然療效顯著,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服用時有效,停葯後馬上反彈,並且產生依賴性。長期服用,導致內分泌紊亂,並有導致抑鬱症的報道,因此不可取。定期使用舒泰清清腸,保持腸道暢通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解決之道。腸道吸收毒素減少,通過血液循環達到毛囊皮脂腺的毒素也會減少,痤瘡也會隨之減少。實踐也支持這一理論,大便通暢,便次多的人,很少長痤瘡。

『陸』 古代人長青春豆嗎

會長的,在古書里有記載。中醫古代稱面瘡,酒刺。

據古書記載,古人治療青春痘,以食療為主。皮膚上最多敷一些珍珠粉

『柒』 古代人管青春痘叫什麼

面皰
絕對沒錯

『捌』 古代人會長青春痘嗎

1、「青春痘」,現代醫學叫痤瘡,是一種青春期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拿寬症性疾病,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如握,好發於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其發病主要與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角渣敏慶化亢進、痤瘡丙酸桿菌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2、「青春痘」,古代的醫書上稱為「肺風粉刺」。古人用:枇杷清肺飲、顛倒散
治療。
3、它是一種青春期常見病。所以說與我們一樣,都長。

『玖』 古時候的人也有人長痘痘吧,他們管痘痘叫啥

古時候的人長痘痘,管痘痘叫面皰。隋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面皰候》:「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養生方》雲:『醉不可露卧,令人面發瘡皰。』」
面皰是細菌感染毛囊和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膚炎症,發生部位除臉部以外,也會長於胸部、背部等部分。由於皮脂排泄不暢,分泌物形成堆積,漸漸積聚阻塞住皮脂腺的出口。此時,如受灰塵、其它污物的粘連使毛孔堵塞,皮脂無法排除,外在清潔不當,使細菌侵入毛囊,刺激了形成嚴重膿皰症。

面皰分類
1、白頭粉刺也稱閉合性粉刺,表現為如針頭大小的賀錐形丘疹。呈正常膚色,不易看到毛囊開口, 白頭粉刺一般不易擠壓,若強行擠壓易並發感染,導致炎症丘疹形成。可通過去角質或使用去痘產品,使其消除。
2、黑頭粉刺也稱開放性粉刺,用肉眼可看到擴大的毛孔,並有黑頭從毛囊突出,若用粉刺針加壓治療,可擠出乳白色微彎的脂栓,有時也可自行脫落,有時可發展為膿皰。可用真空吸管吸出或離子導出機進行雜質導出治療,也可用粉刺針施壓治療。
3、丘疹性痤瘡皮膚上呈現米粒或綠豆大小的丘疹,頂端質地較硬,色呈淡紅,周圍伴有輕度炎症。皮損以炎症丘疹為主,丘疹中央偶爾有少許黑頭。炎症處可塗消炎朋,黑頭按黑頭粉刺處理。
4、膿皰性痤瘡皮損為膿皰與炎性丘疹共存。膿皰多發生於丘疹頂端,破潰後可流出粘稠的膿液,伴有輕度壓痛。治療首先要排出膿液,局部再塗消炎水。
5、囊腫性痤瘡由於皮脂過多,毛囊口被堵塞,囊內組織液化、壞死而成。壓之有波動感,可排出血性分泌物。此類痤瘡最好在醫院進行治療。
6、硬結性痤瘡當局部炎症較深時,膿皰性痤瘡可以發展成厚壁的硬結,大小不等,為淡紅或紫紅色,呈半球形隆起或圓錐形。有的長期存在,有的逐漸被吸收,有的化膿破潰而形成瘢痕。
7、聚合性痤瘡多種損害同時發生,通常泛發全身,有粉刺、丘疹、膿皰、囊腫等。
8、萎縮性痤瘡種種迫害壞了的腺體,而引起凹陷狀萎縮性瘢痕。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66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3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6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5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8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1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