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化妝技巧 » 調色板化妝最早出現在哪裡

調色板化妝最早出現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4-05 12:17:41

1. 納爾邁調色板是做什麼用的 它和現在的調色板有什麼區別

調色板為化妝用具,但那爾邁調色辦很大,有64公分高,顯然也是為儀式製作的。調色板兩面都有精美的浮雕和文字,栩栩如生,藝術水平很高。驚人的是,該調色板的年代斷定為公元前3100年,為距今5千1百多年前的文物。
巨大的調色板顯然不具有使用價值,一定為儀式道具,紀念歷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那爾邁調色板》
李曉東
2009-03-19

2. 夏朝之前的歷史是什麼文明,為什麼很少有記載呢

夏朝(約公元前2049年)之前的文明在中華大地上僅僅存在傳說,民國史學家張蔭麟這樣說過“三皇五帝形象存在的功用就是把中國古代史大大簡化”。還是這首歌詞“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所以說這種象徵的精神對中華名族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與此同時,公元前2700年,印度也出現了“河谷文明”,摩亨佐·達羅遺址的考古發現,那時候幾乎所有的房子里都有帶噴頭的浴室和衛生間。腦洞一下,現在的印度到底是“進步”了嗎?

千年時光一晃而過,他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傳說。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進行了青銅的冶煉,建造出了大量的城市,輝煌的文明毋庸置疑。埃及人計算出了365天的太陽歷,坐上了有帆的船,建造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屹立世界數千年。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史詩》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最早的浪漫情書,現存的古埃及《亡靈書》更是見證了人性的善惡。

這也許就是人類文明最初的記憶。

3. 埃及是什麼時候統一的呢

2.上下埃及野鍵的統一

經過長期的戰爭和兼並,到了公元前4000年代中葉,埃及形成了南北兩個王國:北部王國崛起於尼羅河三角洲,南部王國崛起於孟菲斯和第一瀑布之間的區域。這也許就是上下埃及的起源,這種劃分在埃及歷史中成為了一個傳統。上埃及在尼羅河上游,也就是南部,而下埃及在尼羅河的下游,也就是北部。古代埃及早期國王所戴王冠的形式,反映了他所代表的政治勢力。古埃及的王冠包括紅冠和白冠,紅冠象徵著蛇神保護著的王權,是下埃及王冠,也是最古老、最受崇拜的王冠;白冠象徵著鷹神荷魯斯保護著的王權,前脊搏是上埃及的王冠。一個統一埃及的國王,應該既擁有紅冠,又擁有白冠,缺一不可。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確切的證據證明有一個國王擁有兩頂王冠,就可以證明當時埃及已經統一了。於是歷史學家們從考古的角度找到了證據,說明公元前3100年前後,第一王朝第一個法老納爾邁(美尼斯),也許就已經或者正在完成國家的統一。而這個考古學的證據是一塊調色板。

調色板是古代埃及人化妝時用來調色的石板,上面一般都會雕刻著圖畫。考古學家在埃及的希拉康伯里發現了一塊命名為納爾邁的調色板,這就是埃及統一的一個重要物證。

納爾邁調色板正面雕刻的內容是頭戴象徵上埃及白冠的納爾邁正手持權杖擊殺一個跪在他面前的俘虜。這個俘虜顯然具有下埃及尼羅河三角洲首領的含義,他的旗幟就是一把漁叉。在納爾邁的正前方,有一隻鷹(象徵鷹神荷魯斯,上埃及的保護者)站在象徵三角洲地區的一束紙草植物之上,一隻尖爪抓著一條繩子,套著一個三角洲居民的頭顱。在正面的最上面一欄中間寫著納爾邁的名字,最下一欄刻著兩個倉皇逃跑的敵人,顯然是戰敗者。這組圖畫表慧祥達的意思很可能是,在鷹神荷魯斯的保護下,納爾邁打敗了下埃及的三角洲國家。

在調色板的背面,不但雕刻著頭戴紅冠的納爾邁在侍從的陪同下檢閱兩排已經被砍頭的俘虜,而且還刻畫了一頭象徵國王強大力量的公牛正在用兩只角破壞敵人的城牆,在公牛的腳下,踐踏著一個戰敗者。國王的前面和最上一欄都刻著納爾邁的名字納爾邁在不同的場合,頭戴不同的紅冠和白冠,這或許可以說明,納爾邁已經統一了上下埃及。至少,納爾邁已經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在另一件文物——納爾邁權杖上面,也刻畫了相近的內容:頭戴紅冠的納爾邁站在九層的平台之上,在他前面有一頂轎子,轎子里坐著一位北方的公主。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反映了納爾邁通過武力征服以及聯姻來達到統一北方的目的。這種通過聯姻使自己的統治達到合法化的做法,在埃及歷史上是經常被採用的,很多王朝的開創者就是通過娶上一王朝的末代王後達到確立自己王朝的目的的。比如埃及第三王朝的開國君主涅布卡就是通過迎娶第二王朝末代法老哈謝海姆威的王後來建立第三王朝的,而這位王後和涅布卡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修建最早的梯形金字塔的喬賽爾。

納爾邁在建立了古埃及第一王朝後死去,他的繼任者叫作阿哈,意思是戰士,阿哈努力對外擴張,並且安撫剛剛兼並的北方下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三位國王叫作哲爾,哲爾曾經遠征現在的西亞地區,並且發動了對努亞和利比亞的戰爭。第一王朝在第五任國王登的時候達到了全盛,在薩卡拉發現的登王宰相海馬卡的陵墓就達到1500多平方米,甚至比現在已經發現的第一王朝的國王的墓都要大得多。在登王統治時期,第一次把象徵上下埃及的紅冠和白冠同時戴到了自己的頭上,並且第一次採用了上下埃及的雙重王銜。可以肯定地說,在登王統治時期,埃及就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專制王朝。

4. 化妝首先要化什麼,要需要哪些東西,

1.清潔面部皮膚:在未塗敷底色之前,必須將面部皮膚的不潔之物除去,才能開始化妝。除去面部油污的方法,一般有油洗和水洗兩種。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油洗,即選用洗面霜、清潔霜這類的油質皮膚清潔劑洗面。它的優點是,既能除去面部油污,使面部潔凈,又能保護皮膚,免除肥皂等鹼性物質對皮膚的不良刺激。
2.用爽膚水輕按面布和頸部,然後再加一層有色潤膚液,使未經化妝的面部潔凈、清爽而滋潤。這種有色潤膚液,不僅對皮膚有益無害,而且能增強化妝品效能,使妝容持久、均勻、細柔,色澤也不易改變。特別是夏季,使用潤膚液可使皮膚呈現天然的日曬色,有利於保護皮膚。
3.打底粉:用少量粉底塗在臉上,再用棉球或海綿將粉底仔細地抹勻,一直抹到鬢邊和胯下,以免出現痕跡。然後用少許油質眼影膏打底,它能將眼影粉的顏色表現得更加純正;顴骨上也可用少許油質眼影膏打底,用指尖在顴骨上輕輕抹勻。如果要遮蓋眼睛上部的黑圈或面部的暇疵,可先塗上遮暇膏,並用海綿抹勻。但應注意,千萬不要塗到眼下細柔的皮膚上。
4.清掃眼影粉:用毛刷清掃眼影粉,使不同顏色的眼影粉刷得更加均勻。然後,在眼險內側塗上較深的眼影,以襯托出鼻子的線條,這是我們東方人臉型常用的一種技巧。
5.畫眼線:用黑色眼線在上下睫毛線上畫眼線,這樣眼睛就
顯業得炯炯有神,使人增添腿力。
6.掃睫毛:用睫毛卷,從睫毛下側面上掃兩次,待干。當掃
下睫毛時,可先用睫毛捧掃一次,再用干凈的睫毛刷輕掃。
7.打腦脂粉:打上姻脂粉,能使整個臉部顯得柔美自然,也
能使顴骨顯得突出。然後再用同色姻脂粉輕掃太陽穴部位,便可使面部色彩顯得濃淡和諧。
8.畫唇形: 首先在原來的唇線上搽粉底,再打粉,然後用唇
筆畫出所設計的唇形。在上下唇中加上珠光唇彩,以增光澤。
完成上述幾個步驟後,日常妝就算化完了。化妝完畢的面容應毫無痕跡,並顯得典雅大方。這樣,就算達到面容化妝的預期效果。
7.晚間社交妝的化妝程序步驟?
晚妝與日妝相比,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特點:
妝色濃艷:由於晚間社交活動一般都在燈光下進行,且燈光
多柔和、朦朧,不易暴露出化妝痕跡,反而能更加突出化妝效果。如果妝色清淡,就顯不出化妝效果。因此,晚妝應化得濃艷些,眼影色彩盡可能豐富漂亮,眉毛、眼形、唇形也可作些適當的矯正,使其更顯得光彩迷人。
引人注目:晚間化妝,一般是出於應酬的需要,處在一種特
定的環境中,它給化妝創造了一種愉悅的心境和良好的氛圍條件,能使人產生一種夢幻般的感覺,這是施展個人化妝技能的極好時機。因此,化晚妝時可在不超越所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更具滋力,更引人注目。
清晰明麗:由於晚間燈光比白天弱,因此妝面要化得比白天
清晰、明亮些,否則就達不到化妝效果。
一般分以下幾步:
1.化妝之前,先在面部和頸部塗一層滋潤霜,以便發揮底粉的妝效。
2.底粉的顏色一定要比自己的膚色深,再仔細地用海綿撲打妝底粉,使其均勻遮蓋。如果眼下的眼暈很黑,應在打妝底粉前塗上蓋斑霜。
3.運用描影色和亮色的化妝技巧,將臉型修飾成橢圓。當然,這只是運用了人的視錯覺現象而已,並非真正改變了人的臉型。
4.在顴骨凸出處,塗上淺色的虹彩光的胭脂;在顴骨凹陷處,塗上深色的不泛光的胭脂。為了在夜間顯得更有光澤,還可以在顴骨凸出處原來塗有的淺色虹彩胭脂上面,再加一層白金色的眼影,使其增加亮度。
5.在上眼瞼部位塗上些眼影,並用眼影在眉骨與上眼瞼之間塗出分界線,再用淡色和虹彩色眼影,使眉骨部的色彩亮麗起來。
6.在上下眼瞼畫眼線,顏色要深。因為深色的眼線在夜間更能襯托出眼睛的明亮和深遂。但須注意的是不要將整個眼睛畫成二圈,這樣會使眼睛顯得小。在下眼瞼高出的地方,要用藍色的眼影或眼線筆塗上幾筆。
7.分次塗上睫毛油。塗完第一層睫毛油後,用眉毛刷梳開睫毛,並除去多餘的睫毛油,再用透明的蜜粉,刷在睫毛上,這樣刷上,爾後將顏色刷入眉毛。
8.刷眉毛。先將眉毛用眉毛刷整形後,沾些金色眼影在眉毛。
9.塗完口紅後,將珍珠色或金色唇膏塗在嘴唇上,使嘴唇顯 得更艷麗。
10.用淡色的眼影在鼻子、顴骨和下頜處,作最後的輪廓描 繪;用白色眼影修飾雙頰的頂端、鼻樑和下巴。最後用虹彩透明 的蜜粉定妝,再用粉刷整理。經過上述幾道程序後,一個艷麗的 晚妝便顯現出來了。 可以固定睫毛油。然後再塗上第二層睫毛油。
8.化妝水能光澤面容
要給予別人年輕而有活力的印象,看你的臉部是否光澤、紅潤便可一目瞭然。健康的女性,皮膚應是有彈性且有光澤感。
皮膚的光澤雖因人而異,但只要能對化妝水的用法稍作研究,即使是臉色不好的人,也可擁有鮮明而潤澤的肌膚。由於女性的皮膚會自己分泌油脂,當化妝水與油脂混合時,就能形成自然的光澤。
在使用化妝水時應盡量抹均勻,且切忌太油或太厚,如此才
能使皮膚進行適度的吸收,而不致因臉部的油分大多造成脫妝的現象。
9.化妝前需保養肌膚
化妝前先倒一些保養品在手掌中,均勻地塗抹於全臉,然後 用手掌按摩約20秒鍾,使肌膚潤濕,這樣可達到保養肌膚的效果。
12.如何進行日間化妝?
如果你和家人一起呆在家裡,只略施黛,讓面孔有一個呼吸的機會。僅搽一點爽膚膏,再稍稍撣上點腮紅。但如果出門,就沿用以下的日間化妝過程。
首先是底色,使膚色得以協調,並掩飾小小的暇疵。要是皮膚曬黑,陽光已替代了底色的作用,就可整個免去這道工序。當皮膚蒼白而無血色時,打底色就必不可少了。當然以淡為宜。隨著年齡的增長,臉上的底色還是淡比深好,盡管你忍不住想增加用量。許多女人企圖將底色打厚一點,來掩蓋歲月的痕跡,其實錯了。自然就是真實!假使你底色用得大多,就會滲進所有的皺紋和摺痕里,反而突出了衰老,而不是相反。
滿臉都打上底色,已經是舊時尚了,還是在所需之處適當使用,效果更好。對大多數女人來說,應當用在鼻子,下巴和前額上。目的在於協調深色部分,使之與整個臉面的色彩自然事例。比方說,鼻子上通常比其餘的五官部分紅一些,打上底色能減輕其紅。
找到適當的底色,能使你化妝效果十分理想,你去商店買底
色時,可別在手背上試顏色,因為手背皮膚的質地與顏色均與你面孔上的皮膚有差別。相反,得把底色塗在指尖,再在面頰邊試一試。你還可以在旁邊再試用另一種牌子的底色,比較一下效果。還要注意商店內的光線,如果太呈粉紅或太刺眼,都會影響底色的反映和色彩。
如果瓶裝底色對你的皮膚太乾燥,可自己調制。將軟管中的乳性底色加上一點深色粘性化妝品。先將粘性化妝品抹在掌心,然後在上面擠一點點乳性底色,用手指調合,直至調出合適的顏色。然而用海綿把底色搽到臉上,往外方向輕輕
揉開。柔潤,這比面部粗糙顯得好看些。上底色要順乎汗毛生長的方向,這樣在皮膚上就顯得更加光滑平整了。如果你希望底色淡些潤些,不妨摻進一點你最喜愛的濕潤劑,再往臉上打。
打完底色,用一塊干凈的化妝海綿擦拭面孔。這樣一來,大
部分底色都被擦去,只留下一層柔和潤澤的光面,使臉上的底色淡薄而自然。
最後,再往臉上撲少許汗粉,定住底色,使之不閃閃發亮。然後再給眼睛化妝。
塗口紅和腮紅的小學問
打好底色,畫好眼睛,就該上口紅了——在嘴唇和臉頰上。紅色象徵激情和烈火。紅色對精神所能產生的作用,對面頰同樣也能產生。也許正如血和紅色之間的聯系一樣簡單,才使我們把紅看成是熱情和勇氣。因此,當你塗口紅和腮紅時,便有可能表達出些許的激情——當然,要含蓄。
如果在嘴唇上想體現的激情,必須隱抑些,而不是熾烈的火!不能用過於鮮明或深紅的顏色,否則所有的人只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的的嘴巴上了。口紅的顏色要根據你的
膚色而定。若你的唇色本來就比較深,使用含紫色的口紅時,嘴唇就誇張得嚇人了。而粉紅和米色的混合色在你的口唇上又光鮮又漂亮。
塗口紅之前就注意顏色的濃淡與服裝相配。不過沒必要過於強調衣著和化妝的一致性,但有些顏色,比方某些紅色與橙色——配在一起確實十分刺眼。不少人為了服裝和化妝之用,備有一塊調色板,結果就顯得自然多了。
有的人塗口紅直接握著口紅。口紅刷從來不用,不過有時用一支比口紅更紅一些的銅筆在唇邊勾上一圈。不管用不用鉛筆,都依照自然唇線塗口紅也不錯。
多數女人想到口紅時,腦子里所出現的每每是一張閉合的、看上去溫柔悅目的嘴,卻忘記了口紅的顏色必須協調於牙齒的顏色。這話聽起來好像小題大作,不過等你看到一位塗著鮮紅的口紅,卻長著一口黃牙的女人時,就會相信了。牙齒的顏色會發生許多種變化,不信你可以去問問牙科醫生。如果你的牙齒顯黃,千萬別用類似紫紅或傾向珊瑚色和桔紅色的口紅。最簡便的辦法就是每試用一種新口紅,就張開嘴笑笑。這樣,你不僅能確切地知道這種顏色是否適合你的牙齒,還能使櫃台後的營業員感到愉快!
有的人常常喜歡用特種口紅來充當腮紅。喜歡它們微微的光澤,所以常搽一點口紅在顴骨上。它使臉頰顯得紅潤潤的,同時和底色相得益彰,當然,與口紅也交相輝映。有時,也摻一點點別的顏色,使臉頰亮些暗些。但皮膚曬黑後,只需施薄薄一層即可。
總的來說,粉刷適用於乾性皮膚,而凝膠色在油性皮膚上保持得更久。一些現代的凝膠和粉能使皮膚顯得如同日光照曬過一樣逼真。一位朋友說過,如果你將腮紅撲在陽光容易曬到的部位一一額頭上呀、臉頰上呀,以及鼻樑和下巴上一那麼其效果是十分令人滿意的。不過腮紅要淡,而且要恰到好處地勻開來。
如何化妝你的眼睛?
一般會將睫毛油塗上3-4層,每層滿塗,第一層幹了之後,再徐第二層,每層幹了之後,再用小刷子刷一下,這樣可使睫毛油深淺適中,並且上下睫毛塗得均勻,在塗的時候,最好把鏡子放在額下使眼睛向下看,這樣塗睫毛油,可掌握好分寸
每周至少三次在眼睫毛上塗凡士林油以及保養睫毛。至於彩色睫毛油,比如:綠色、紅色、紫羅蘭、藍色、紫紅等,是去跳迪斯科時才用的,還可以在臉上用綠色眉筆畫上幾道,以便顯得滑稽、活潑。
淺談口唇化妝的幾點小經驗
1.保養口唇的方法:
應該每周用唇刷刷嘴唇 l一2次,再擦些唇油或凡士林油,這樣有助於使嘴唇顏色紅潤。
2.在嘴唇上塗點霜或粉後再擦口紅,會使口紅保持的時間更長久。
3.淺紅色同淺藍色的口紅混合使用,會使牙齒更潔白光亮,淺桃色、杏色、銹色、草莓色也都能令人滿意,鮮紅的嘴唇會使牙齒暗淡無光。
4.使用口紅刷和光澤鮮明的口紅會使雙唇紅潤,優美動人。
19.有關頭發保養的奧妙
由於頭發冬天乾燥,夏天則變得油膩,因此,當頭發乾燥時,就把很多軟化劑塗在頭發上,然後編成辮子,保持24小時,這種方法也特別適台於考試期間的保養,因為這時會專心學習而不去考慮頭發如何。把這種油劑洗掉後,頭發便光澤明亮,而且還能避免乾燥。有時,也可採用30分鍾家用軟化劑,另外加上一個雞蛋黃和少量蓖麻油混合,塗在頭上用塑料布包好,使頭發吸收,30分鍾後再用熱水和洗發劑輕輕沖掉。
如果頭發變得油膩而又沒時間洗,可用嬰兒香粉,將這種粉撤在頭發上,輕輕地梳,先低下頭往前梳,再加上一些粉,
用梳子均勻地分布在頭上,然後抬頭繼續梳,直到把多餘的油全去掉。
化妝的成功第一步--打好粉底
許多女性在化妝時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描眉、畫眼和塗口紅上,忽視了打粉底的作用。而有經驗的女性以及專業化妝師都知道。妝是否能化得好,關鍵在於打好底色。
打底色,使用的化妝品叫粉底霜,粉底霜的基本成分是皮膚不可缺少的「油分」和「水分」,同時,還有加強化妝效果的「顏料」。使用粉底霜,它可以使你的膚色顯得更美,質感更光滑、更豐滿、更滋潤,同時可以彌補臉上小小的缺陷。這就如同我們畫。圖畫,如果在一張光滑平整,潔白亮澤的紙上畫,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油性皮膚應選擇水質液態粉底霜;乾性皮膚應選擇油質液態或霜劑粉底霜;混合性皮膚最好選用水質粉底霜。如果你使用干、濕兩用粉底的話,油性皮膚應選擇乾粉底,而乾性皮膚則應選用濕粉底。
粉底大致說來有三種基本的顏色:深膚色粉底、淺膚色粉底、含有粉紅色調的粉底。膚色較黑的人使用深膚色粉底,膚色白凈的人使用淺膚色粉底,這樣臉部的基本底色才顯得自然、真實和貼切。粉紅色調的粉底比較適合少女使用。
一般在上淺膚色粉底之前,先有臉上抹上薄薄一層綠色膚色修顏液(這在市面上都可以買到) ,然後再擦上少量淺膚色粉底,它能使黑色皮膚迅速變白。白凈皮膚的朋友,為了達到某種化妝效果,也可以使用深膚色粉底。總之,在現代社會的審美意識中,膚色白皙已經不是美麗的唯一標准了,強調個性的化妝技巧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欣賞。
塗抹水質或霜狀粉底時,首先用棉花棒取少量粉底放在手背上,然後用中指和無名指將粉底在臉上均勻地「按、擦」抹開,這里說的是「按、擦」,而不是「擦」,前者與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它能使粉底更易附著在皮膚上,使粉底保持的時間更長久。
塗抹乾、濕粉底的乾粉時,用粉底撲直接沾乾粉後先在手背上來回擦幾下,使粉底撲上的於粉比較均勻後再按擦在臉上;使用濕粉底時,你需用粉底撲沾少量水後蘸乾粉,同樣在手背上擦幾下,然後再按擦在臉上。使用過的粉底撲必須用香皂清洗,在陰涼處晾乾後再使用。
22.選擇粉底要掌握三個要訣
1.了解自己的肌膚類型,譬如乾性肌膚要選擇滋潤度高的粉底霜,油性肌膚則要選擇質地清爽不油膩的粉底霜。不過粉底霜的配方要隨環境、氣候及年齡做調整,譬如夏季容易出油出汗,即要改用清爽型粉底霜。
2. 要搭配膚色,粉底霜才能顯得自然。由於膚色也會因季節不同而稍有變化(冬天較白、夏天較黑),所以要留意使用最適合
目前膚色的粉底霜。
3. 搭配生活形態來挑選粉底霜,譬如平日處在空調的辦公環境中,要選擇具有保濕效果的粉底霜;假日到戶外遊玩,則要選擇具有防曬配方的粉底霜。
必須提醒女性消費者的是,膚質本身的狀況會影響粉底的效果,所以平日要留意肌膚的去角質工作,保持肌膚的光澤及滑順。卸妝的動作也不可忽視,因為肌膚上的殘妝污垢若清潔得不夠徹底,那麼肌膚比較容易受到傷害。
23.應該如何選購粉底?
1. 先試妝再購買
膚色因人而異,不只有白、黑的分別,也有黃或紅的不同。總之,要選擇適合自己膚色的粉底為佳。盡管每買一次化妝品就試妝一次是很麻煩的事,但這才是正確的購買方法。
2. 液狀、霜狀、粉未狀,何者較適合你的肌膚?
粉底大致分三種。選擇適合自己的粉底,不但要效用持久,而且使用之後也要看來自然。
乾燥肌膚以液體為宜,因為乳液的水分多具有透明感,看來較自然。更乾燥且無光澤的肌膚則以面霜為適當。普通肌膚或油性肌膚用粉質最佳,且可吸收皮膚上多餘的油脂。
選用化妝用品得當,不但可增加美感,也可保持化妝持久。
3. 適合你肌膚的粉底色
白色肌膚:
明亮的粉紅色系,可使白色肌膚看來生動活潑。
明亮的赭紅色系,臉色蒼白的人不妨用此色系增添紅潤的嬌媚。
古銅色肌膚:
暗赭紅色系。若不是自然黑膚,而是曬黑的緣故,因其頸部仍是白色,所以要特別注意,必須將化妝色系延伸至頸部才妥。
普通肌膚:
粉紅色系的中間色、暗赭紅色系的中間色、橄欖色的中間色。中性肌膚可由明、暗色系的中間色表現不同氣質。粉紅色系容易造成新切的氣氛,暗色系則能產生端莊的感覺。
臉色泛黃時:
粉紅色系的中間色。臉色泛黃,直接給人不健康的印象。此時比黃色強烈的色彩雖能適合肌膚,但應極力避免。一般粉紅色系,都能表現出肌膚的健康美。
帶紅的肌膚:
赭紅色系的中間色、橄欖色系的中間色。同樣是紅色,黃種人的自然膚色是白里透紅。橄欖色系有調合紅色的作用。赭紅色系橄欖色系都是不錯的調合色,可表現出健康。
要使面容無比明麗,精細把握打粉底的8個步驟。
·第一步是在臉上均勻拍上化妝水
洗臉後用棉花沾少許化妝水拍敷於臉上,再用乳液擦拭於 T字區域、兩頰和眼下多擦些。塗上粉底霜,別忘了要輕輕地擦勻。不然粉底會呈現顆粒狀。
·萬萬不可遺忘的步驟是遮蓋眼窩
不論多麼年輕貌美的模特兒仍然需要上妝掩飾眼窩。這部分 的妝不容易維持,最好選用既有潤濕效果又能遮蓋眼窩的冷霜。
·首先使用深色的粉底塗均勻
這是使用兩色粉底的基本常識。沿著下巴用深色粉底抹出輪廓,這層粉底若沒有塗勻會使另一層淡色的粉底使用時產生明顯的界線。深色粉底可以放心地塗到頸部,並不會造成骯臟的感覺。
· 淺色的粉底從前額塗起
開始塗淺色粉底時,由前額向兩頰整面地塗抹,細深處再以小指抹勻。如此則可防止不勻而結聚的疙瘩出現。
· 用海綿拍壓是化妝持久之道
用手指塗抹後一定還要再用海棉拍壓,這是使化妝持久的秘方。這方法可使額前及鼻子兩側未勻的粉底徹底塗散開來。記著,要不斷地拍壓。
· 撲上一層乾粉加強粉底的作用
請選用透明的乾粉,並准備兩個大粉撲,一個用來撲粉;一個則用來整飾用。在整張臉上勻稱地撲上千粉,特別是容易出油的 T字型區域,要輕輕地按。
· 用兩把刷子使面部呈現均勻
為了讓效果更好,要使用大小各一的刷子將多餘的粉刷掉。大刷用來刷大面積的部分,小刷則用來刷眉毛、眼臉、鼻子與細小的地方。若用手抹擦,必定會變得很愧。
· 噴上一層霧水是化妝不掉色的秘方
化妝持久之道有許多,但最有效的莫過於凝固其分子。在撲上粉後再噴上霧水可使得粉分子凝聚在一起,而顯得更細致、柔和。
25.塗粉底霜的高超技巧--拍與擦
一面輕輕拍開,一面將手滑向一邊塗開,「拍勻」的同時擴大塗抹的面積是打粉底和腮紅、影色等最基本的方法。
塗粉底霜、影色和亮色的時候,要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3個手指的指肚,採用「拍」與「擦」結合的手法,底色與皮膚溶為一體,看上去就和皮膚一樣,不僅外表自然、美觀,而且能夠持久。
一邊拍打著一邊將粉底液塗上去,粉底與皮膚結合得牢,附著力強,看上去自然,還不會使皮膚產生皺紋。對於掩蓋雀斑和傷痕效果奇佳。之後採用邊拍邊擦的手法,使粉底霜均勻、自然。
要想層次好,陰影或亮色或底色銜接自然,也用這種手法。 最後輕輕地將表面抹勻。如果從一開始就用這種手法,化妝 效果不會很好,而且很容易脫落,粉底霜看上去就像浮在臉上似 的。
此外,在顏色過多需要修整,或化妝品塗得過厚需要減薄時, 也可以用這種手法。
26.粉底上到哪才算正確?
粉底一直上到耳朵才正確
刻意地擦上粉底,仔細地拍上蜜粉,到頭來卻被嘲諷為像是掉進麵粉堆里的小丑,豈不是很悲哀嗎?
這個悲劇就在於你雖然注意到勿使臉、頭產生明顯的界限,卻忽略了耳朵也要上妝。專業化妝師的教訓:耳朵也要上妝,才會顯得自然和諧。
27.選用怎麼樣的粉底霜為好?
選用與皮膚類型相反的粉底霜

化妝品的目的在於補充皮膚的不足。因此,選擇粉底霜要選用與皮膚類型相反的粉底霜。
乾巴的皮膚要用濕潤型的雪花膏型粉底霜;發乾的皮膚用稍稍濕潤的乳液型粉底霜;濕潤的皮膚則要用清爽型的香粉狀粉底霜。
本來皮膚就很滋潤,卻還要用濕潤型的粉底霜,這會給皮膚帶來麻煩。由於選錯了粉底霜而出現「掉妝」的情況不少。
選用接近脖子顏色粉底霜

從那麼多種顏色中選出一種與自己膚色近似的粉底霜是相當困難的。不妨把粉底霜塗在脖子上試一試,看顏色是否一致,這是一種簡單可靠的辦法。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年輕人脖子是脖子臉是臉,顏色截然不同,好象是戴著假面具,這是由於沒考慮到臉是脖子的鄰居。
廣而言之,在夏天,臉和脖子最好還是能和胸、肩一致。以任何一部分的膚色做為基準都是可以的,要領是人們視線集中的部位的膚色要一致,絕不要只把臉罩起來。
28.怎樣尋找與膚色相配的粉底?
很多人在選購底色時,都是把底色在手腕內部打一點兒,看看顏色是否合適,可是這種方法只能幫你找到錯誤的顏色。其原因很簡單——手腕上的皮膚和臉上的皮膚顏色不一樣。要想找到合適的底色,一個比較可靠的方法是,把底色在下顎線上輕打一點兒,再用手指塗勻。倘若你發現底色「消失」在皮膚上,那就說明這種底色和你的膚色相配。如果你能看到打過底色的地方與旁邊的皮膚略有不同,那你最好試用另一種底色。
29.如何讓粉底打出立體效果來?
高層次的化妝,要求粉底霜打出立體效果。化妝時要注意臉型的高低起伏,色彩的強弱明暗。臉部的陰影部分應用顏色較深的粉底,其餘部分用顏色較淡的粉底,深淺交界處也要過渡均勻、自然。在有皺紋的地方,最好薄薄地塗一層粉底霜。否則,不但不能掩蓋皺紋,還會使皺紋更加明顯。
有立體感的化妝需要雙色粉底,在處理發際和頸部時,除了使用比膚色稍白的粉底外,最好再選購一盒與原膚色相同的粉底,或者稍深的顏色也無妨。塗法就是用於臉龐兩側、眼臉以下至鼻樑凹陷處。若是不擅和較白的粉搭配使用的人,則可在臉上打上一層深色粉底後,再打上淡色的粉底。
粉餅妙用——省時省力添光澤
粉紅色、藍色、黃色等明色系的粉餅,都有增添明亮感的功
效。臉龐的棱度可藉腮紅加以修飾;但是過瘦的臉龐,就必須以奇妙的粉餅改善。
欲使化妝看來平和端莊,粉餅是必需品。利用粉餅打底可安定肌膚,有使化妝呈現自然的功用;大多的粉可用刷子刷開,但注意一定要抹均。補妝時使用粉餅式打底較方便,而且其最大的功用是節省時間。
有顏色的粉餅可用在眼部、兩頰、唇的四周和下顎部位。
有色粉餅的使用法很廣,重點式的運用,能顯出年輕俏麗的 神情。若欲強調眼睛四周,也可使用。
在唇下或下顎部位使用有色粉餅,能增添煥發的光彩。 稍用有色粉餅潤飾,可使臉部看來明朗健康。
紅潤的臉龐採用綠色系襯托。
蒼白的臉部及輪廓突出的臉部可用粉紅色或橘紅色掩飾。
晦暗的臉色可用紫色系增添光澤。

5. 關於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尼羅河文明

尼羅河文明一般是指古埃及文明,它不像兩河流域在不同 歷史 時期建立的多個文明那樣復雜。我們先看古埃及文明所在的地理位置。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橫跨亞非兩洲(其境內的西奈半島按現在的區域劃分位於亞洲地區)它北靠地中嫌信海,東鄰紅海,西邊是撒哈拉沙漠,南邊是努比亞。包括了現今埃及的全境,尼羅河自南向北貫穿古埃及全境,在靠近地中海附近形成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是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現今蘇丹境內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希臘 歷史 學家希羅多德曾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所以,在世人心目中埃及文明總是和尼羅河聯系在一起。

那麼我們從時間上對古埃及文明如何劃分呢?古埃及的 歷史 始於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32年。公元前4世紀,當時的王朝祭司曼尼托把古埃及 歷史 分為三十一個王朝,這也是現代學者研究古埃及經常沿用的 歷史 分期法。

一,第一第二王朝時期 (公元前3100—前2700年)還處於早期部落生活的埃及,出現了兩個大的王朝,一個是在上埃及、處於尼羅河流域,一個是在下埃及、處於三角洲地區。埃及史前時期稱為前王朝,即第一和第二王朝。在前王朝後期王權出現,區域性文化逐漸趨向統一。在此期間,納爾邁調色板,蠍王權標頭是最重要的見證。1897年在耶拉孔波利斯進行考古發掘中,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便是蠍王權標頭和納爾邁調色板。它們的出土為"誰是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納爾邁調色板不是那種用作研磨化妝品的小調色板,而顯然是這種很重要的東西,表達著埃及 歷史 當中重要的事件,納爾邁頭戴象徵上埃及的白色王冠,表現出征服北方的樣子,表明國王統一國家兩部分,上埃及和下埃及,即尼羅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區,國王顯然來自尼羅河流域,因為他頭戴上埃及的王冠。而在反面,他頭戴象徵下埃及的紅色王冠,所以在正反兩面,他分別戴著白色王冠和紅色王冠,它是埃及在公蘆者慶元前三千年第一次統一的 歷史 寫照。納爾邁調色板上出現的文字,成為了固定手法,成為以後古埃及幾千年中沿用的固定法則。

蠍王權標頭上面刻畫了一個國王造型的人物,頭戴象徵王權的白王冠,腰系牛尾,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似有帶領人民進行生產活動和對外征服的跡象,同時出現的還有奴隸勞動的情景和表示平民的田鳧標志。因此,很多學者認為這個國王便是納爾邁或者是奧哈,即美尼斯。

二,第三至第八王朝為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686—前2180年)

埃及最終完成和鞏固了政治上的統一,專制王權十分發達。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在這個時期王權強盛的標志,也是物質文明發展的最高體現。因此,古王國時期又被稱作金字塔時代。第一個建造金字塔作為王陵的是第三王朝的左賽爾,據說他的梯形金字塔是一個叫做伊蒙霍太普的人設計的,伊蒙霍太普後來被埃及人奉為醫葯之神。盡管第三王朝取得了輝煌的進步和成就,第四王朝則是陪握埃及 歷史 上王權強盛的黃金時期,在其間有三個最著名的金字塔被分別建在了吉薩(位於開羅的西邊)的郊外。

斯涅弗魯、胡夫、哈夫拉、門卡拉,他們分別是第四王朝的前四位國王,他們是同一家族的四代人,三代的金字塔一個比一個大。在後來的民間傳說當中,我們知道斯涅弗魯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國王,有幾點證據,一就是人們傳說他稱呼他的臣民為兄弟、朋友,還有一點證據就是在西奈的採石場銘文里邊發現,這位國王被後來的人、後來的工匠奉為神,而胡夫和哈夫拉在後來的人們心目當中卻是暴君的形象。最重要的一個證據就是古希臘 歷史 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 歷史 當中提到,胡夫為了建造自己的金字塔,讓自己的女兒去出賣肉體,換來金字塔所需要的石塊。

到了古王國時期的五朝至八朝,古王國已經走向衰落。古王國衰落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是尼羅河水位低造成的自然災害,其次是地方勢力的發展,造成了對王朝統治的威脅加劇,其次還有對外商貿的中斷,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王朝的第六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培比二世,他在位的時間特別長,他統治了九十多年。這個國王從八、九歲的時候繼位,一直活到一百多歲,所以他長期統治就引起了種種的 社會 問題。最後導致古王國被中王國取代。

三,第九朝至十七朝為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81—前1567年)

中王國時期較為著名的兩個國王是,十二王朝國王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和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首創父子共治制。前者在宮中主持國內政務,王子是繼承人,是最高軍事長官,統率軍隊駐守邊境。一旦國王去世或在內亂中被謀殺,握有軍權的王子可以馬上即位,迅速穩定局面。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似有先見之明,為自己日後遭遇不測做好了准備,他後來死於謀殺。還有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允許亞洲移民進入三角洲地區以為他的采礦業和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但這些充滿雄心的水利工程和采礦活動,與他統治後期尼羅河經常泛濫聯系起來,透支了經濟,加速了國家衰落,在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3世紀左右,外來的亞洲移民開始控制三角洲地區,甚至建立了希克索斯王朝。

四,十八朝至二十四朝為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567—前1085年)來自埃及南部底比斯的十七王朝統治者將希克索斯人驅逐出埃及,埃及從此進入了對外擴張、發展帝國的時期。帝國的范圍向東北擴張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向南擴張到努比亞。十八王朝的圖特摩斯家族、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家族的許多國王,都是戰功赫赫。法老是埃及國王的稱號,原指王室成員居住的地方,就像中國古代稱皇帝為陛下一樣,都是從地名演變而來。從新王國開始,法老們開始以軍事英雄的形象出現,他的個人才能和戰功,都被戲劇化的誇張。第十八到第十九王朝期間,埃及與赫梯之間進行了斷斷續續一個世紀的爭霸戰爭。赫梯位於今天的土耳其,埃及與赫梯之間的恩怨糾葛已久。

直到埃及 歷史 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最終解決了與赫梯的爭端。這個過程歷時十六年,其間既有激烈的戰爭,也有復雜的外交策略。公元前1274年前的卡迭什之戰,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交鋒。公元前 1259 年埃及與赫梯最終締結了《埃及赫梯條約》規定兩國永久友好、互不侵犯、攻守同盟、相互引渡逃亡者等等。這是人類 歷史 上第一個真正體現平等原則的和約。

五,二十五朝至三十一朝為晚王國時期 (公元前1085—前332年)

在此期間古埃及文明徹底走了下坡路,古埃及一直非常富饒的國家,人口只有二,三百萬,國家大而富有,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四面受敵。周圍的國家都在等待機會,每當埃及國力衰弱的時候,就進行侵略,埃及曾被利比亞、努比亞和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敘利亞所佔領,發展到後來,所有周邊的國家都佔領過古埃及。公元前332年,最終由來自希臘文明圈的亞歷山大大帝將古埃及文明摧毀。

關於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廟建築:

在埃及保存下來的古建築當中。保存得最好的是兩種,一種就是墓葬,一種就是神廟建築。而當時平民所居住的房屋,甚至王宮都保存得非常差。因為當時的人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石材,去建造他們永久的居所,也就是陵墓,去建造他們供神的地方——神廟,而他們自己住的房屋,包括國王的王宮卻用泥磚建造。泥磚這種材料非常便宜,也容易製造,但是不容易保存,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古埃及保存至今的建築不是陵墓就是神廟,而民居和王宮卻幾乎沒有。

有許多關於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理論,考古學家近年來對埃及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它原來的高度是 146 米,現在是 137 米,因為它的頂尖部分已經被風化了)用的斜坡做出推斷,斜坡是向上推拉石塊用的,隨著金字塔增高斜坡也不斷增高,現在基本上有兩種理論,一種認為斜坡是直線式的,一種認為是螺旋式的。還有種傳言認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這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

哈夫拉金字塔東側就是斯芬克司巨像,阿拉伯人稱之為恐怖之父。一般認為它是用建造金字塔剩下的一塊巨石雕刻而成的。誰也不知道斯芬克司到底是什麼,普遍的看法是,它是國王哈夫拉,在附近採得石料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後,留下的一塊岩石。它看起來像是有著人頭的獅子,其實是用來代表有著獅子身的國王的臉,隨後的每一個國王都開始模仿,並把自己描繪成斯芬克司,但最早是如何起源的,至今無從考證。也不知道它在埃及神話中的意義。斯芬克司是什麼?國王可以把自己描繪成一頭獅子,但在埃及神話裡面它並沒有神力,也不是崇拜的對象。 歷史 上曾經有幾次清理被黃沙埋沒的斯芬克司巨像,最廣為人知的是圖特摩斯四世的傳說,據說當他還是一個王子時,一天夢到大斯芬克司,對他抱怨身上被沙土掩埋,如果能替它清理,就保佑他成為國王。年輕的王子清理了大斯芬克司身上的沙子,後來果然成為一位大有作為的國王,圖特摩斯四世令人把這段故事刻寫在石碑上。早年見過記夢碑的學者說,碑文中提到國王哈夫拉清理過大斯芬克司身上的沙子,但現在石碑上哈夫拉的名字已模糊不清了,所以根本無從考證。

古王國後期,金字塔建造中斷了約半個多世紀。在中王國重新統一後又恢復修建,進入短暫的復興期。新王國時期以後,王陵採取石窟墓的形式,金字塔從此絕跡。(採用石窟墓的原因眾說紛紜,有學者猜測是國力衰敗的原因,也有學者認為是為了防止盜墓)還有一個現象,所有的金字塔都是建在尼羅河的西岸,這是因為古埃及人認為西方是死後世界所在,就像太陽從西邊落下的道理一樣。

關於埃及的文字和木乃伊:

在1987年德國考古隊在阿比多斯發現了前王朝的一個統治者的墳墓,復原了幾百塊骨片,從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規模的埃及象形文字,骨片的年代經鑒定為公元前3150年。這是迄今為止被認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獻。

羅塞塔石碑是在1799年時拿破崙軍隊遠征埃及時,一名法軍上尉皮耶在埃及港灣城市羅塞塔無意中發現。1801年在英法戰爭之中,拿破崙戰敗,石碑輾轉到英國人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羅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又稱為聖書體,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間是32行埃及草書(又稱為世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埃及的紙莎草文書;再下面是54行古希臘文(代表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亞歷山大帝國之下,統治者要求統治領地內所有的此類文書都需要添加希臘文的譯版)其中有一半行尾殘缺。羅塞塔石碑是由一群生活於公元前埃及托勒密王朝時代的祭司所製作,作為當時的國王、年僅13歲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時的紀念,其上的內容主要是在敘述托勒密五世自父親托勒密四世處襲得的王位之正統性,與托勒密五世所貢獻的許多善行,例如減稅、在神廟中豎立雕像等對神廟與祭司們大力支持的舉動等等。

法國學者商博良則是第一個研究到,一直被認為是用形表義的埃及象形文,原來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這個重大發現之後成為解讀所有埃及象形文的關鍵線索。也正是因為這一緣故,羅塞塔石碑被稱為了解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關鍵基礎。後來商博良在前幾位文字學家研究基礎上從國王托勒密的帝號名印入手,前後用了近20年時間終於在1830年完全破譯了埃及象形文字,這對當時誕生不久的埃及學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古埃及人對來世的信仰,還反映在他們加工木乃伊的習俗上。對身體的保存是埃及人來世觀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埃及人認為死者的靈魂必須要能夠認得身體,然後返回,他們花了大量時間來試圖保存死者的身體,使其如同活著的時候一樣,這樣靈魂才能夠返回。用來保存身體的主要防腐物是泡鹼,它在埃及是一種天然鹽,木乃伊 mummy 一詞來自阿拉伯語 mumia 原意是瀝青,因為木乃伊的皮膚很黑,所以阿拉伯人把它當作瀝青,現在我們用的木乃伊 mummy 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死者從去世到下葬中間相隔七十天,在此期間要製作木乃伊和完成相關的儀式。首先屍體被送到制木乃伊之屋,在這里進行制木乃伊的第一步,墓室壁畫中常可看到木乃伊製作者的保護神——豺狼頭的阿努比斯在幫助加工屍體。製作木乃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脫水的過程。埃及人意識到屍體的軟組織由於屍體所含的水分的原因會腐爛。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屍體如何保存?首先把屍體切開,取出內臟,然後把它們放進四個蓬罐中。四個罐的蓋子各自不同,分別代表荷魯斯的四個兒子,依姆塞提守護肝,哈皮守護肺,杜瓦姆太夫守護胃,凱伯塞努夫守護腸子。空腔用椰酒和香料清理干凈,用乾燥的泡鹼干貯。他們讓屍體變干,就像處理一塊肉那樣。他們將內臟取出,用泡鹼干貯屍體,然後再次使用泡鹼,樹脂及其它天然物質,使屍體永久保存。完成這些需要四十天,接下來屍體被再次送到純凈之屋,在那裡用尼羅河水將屍體洗凈,然後整具屍體用熔化的樹脂塗滿,收住毛孔,保護表層,最後用亞麻布包裹屍體,這是十分精細的工作。用麻布精心地包裹屍體,使其顯得飽滿。因為在乾燥的屍體的時候,肯定會使屍體收縮,而用亞麻布墊襯使得他更像活著的時候,在羅馬時期這些有圖案的綳帶,成為木乃伊外表裝飾的很重要特點。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念誦咒語,每包裹一個部位念誦一段,到第 52 天時結束,第 68 天到第 70 天時入棺。古埃及人對來世的信仰非常地具體,這一點在他們的葬儀當中可以表現出來,葬儀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復活,就是讓死者的身體復活,那麼再體現在葬儀當中,就是有一個儀式叫作開嘴,有兩個祭司,一個祭司把裝著木乃伊的棺材抬起來,另外一個祭司拿著一種很奇怪的工具在這個木乃伊的嘴上碰一下,然後口中念著一些咒語,表示這樣做這個木乃伊就復活了,他在來世可以開口吃東西、說話。這么做使得他重新成為活人。然後全家共同享用一頓豐盛的大宴,有音樂和舞蹈在旁助興,似乎死者也正享受這一切,死者已經重新獲得了說話和吃東西的能力,會與家人一起參與這儀式,並與全家一起共享埋葬之前的最後一餐。在這酒宴之後,木乃伊被緩緩地放入墓室中,最後一位扮成圖特神的祭司清掃地板、擦去所有的腳印、所有接觸到木乃伊的東西、包括防腐材料都要收集在一起,在墓室不遠處掩埋起來,葬禮才算最終完成。

古埃及人把乾燥的沙漠留給了死者,把適合生存的尼羅河黑土留給了自己,所以古埃及文明又被稱為死亡文明或墓葬文明。正是由於他們對永恆來世的執著追求,使得金字塔和木乃伊成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徵。

6. 考古新發現讓古埃及文明再引世人關注

從2020年1月31日到2月19日,短短20天的時間里,埃及人給世界講述了三個故事,帶來了驚喜和期待。

1月31日,在埃及中部的明亞省發現了16座距今2600年的墓薯伏純葬,當地已經累計發現了35座古墓。2月13日,埃及考古隊在臨近地中海的埃及數咐北部代蓋赫利耶省烏姆哈勒金地區發現了83座古墓,其年代可以追溯到納卡達文化III期。2月19日,埃及前文物部長馬姆杜·埃爾達爾率領的考古團隊宣布,經過再次使用探地雷達勘測,他們發現了3300多年前埃及美女王後納芙蒂蒂墓葬的新線索。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埃及也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國,正如埃及民間諺語所說:在埃及居民區隨便挖出一塊石頭,都可能有著上千年的 歷史 。「埃及考古新發現」似乎已經不再是新聞,因為人們幾乎隔三岔五就能聽到這樣的消息。盡管如此,在2020年新年伊始,埃及連續宣布三大考古發現,每一件都引起了國際考古界的重視,也引起世界各地古典文化愛好者的極大興趣。

埃及的司馬遷與古埃及 歷史 分期

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一樣源遠流長,領土經歷過多次分裂和統一, 社會 經歷過各種不同的朝代,國家經歷了許多長命或短命的君王。

公元前一世紀,中國西漢的 歷史 學家司馬遷用一部《史記》記載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初年約3000年的 歷史 。在這之前的公元前三世紀時,一位名叫曼涅托的埃及祭司用希臘文撰寫了《埃及史》,記載了從公元前3100年埃及統一到公元前343年埃及進入希臘化托勒密王朝間的 歷史 ,跨度也是約3000年。

司馬遷和曼涅托都生活在2000多年前,他們記載的廳尺都是5000年前到2000年前的 歷史 。由於時代的限制,我們不能苛求他們所記載的漫漫 歷史 長河中的每件事都有史學根據,都無懈可擊。他們對久遠 歷史 的記載有偏差,有傳說也可能有文學的加工。但是,他們對很多 歷史 事件的記載被後世通過不同的方法尋到佐證。我們如今所了解的很多有關古代中國和古代埃及的 歷史 知識依然建立在這兩位 歷史 學巨人的肩頭上。

曼涅托的《埃及史》原稿至今未被發現,但後世的希臘學者大量抄寫引用了曼涅托的文字記載,使得這部史學名著得以流傳後世,成為人們研究埃及 歷史 的重要史料。曼涅托對古代埃及 歷史 的劃分至今仍為學術界普遍使用。以曼涅托時代劃分為基礎,埃及文化學者們將古埃及 歷史 大致劃分為幾個階段。

首先是巴達里文化時期,大約存在於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4000年。在中部埃及有一個名叫巴達里的小鎮,小鎮周圍發現了大片古文化遺址。遺址表明,埃及在公元前4500年前後已經形成了氏族公社,人類的文明已經出現。

第二是納卡達文化時期,大約存在於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也被譯為涅伽達文化或奈加代文化,以上埃及小鎮名字命名。這一時期是埃及 歷史 最重要的史前文化時期,埃及 社會 出現巨大變化。納卡達文化時期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納卡達文化I期約存在於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又稱為阿姆拉特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埃及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關系,定居點逐漸向城邦發展,王權的萌芽出現。納卡達文化II期約存在於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200年,又稱格爾塞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私有制和階級確立,城邦國家出現,上下埃及兩個王國形成,王權成為政權的主要形式。納卡達文化III期約存在於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000年,又稱為塞梅尼文化時期。在這個時期,埃及從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上下埃及統一為單一的埃及王國,奠定了埃及國家5000年 歷史 的根基。此後,埃及進入王朝時代,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前王朝時期,或零王朝時期。

曼涅托的 歷史 記載從這個時期開始。他把此後的古埃及 歷史 劃分為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三個時期,共有31個王朝。人們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細化,分出三個中間期,古埃及 歷史 上的中間期指兩個全國政權穩定階段之間的國家分裂或政治混亂時期。

因此古埃及 歷史 被劃分為下列幾個時期:

早王朝時期包括第1—2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

古王國時期包括第3—6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埃及生產力發展,法老們開始修建金字塔,亦稱為金字塔時期。

第一中間期包括第7—10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40年。此時埃及出現南北分裂局面。公元前2055年,底比斯軍隊再次統一埃及。

中王國時期為第11—14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1786年。埃及國家進入穩定發展時期,法老不再修建金字塔,轉而修建巨大的神廟。

第二中間期包括第15—17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1786年—公元前1567年。埃及再次進入南北分裂時期,希克索斯人佔領了尼羅河三角洲,直到底比斯貴族建立第17王朝,將希克索斯人驅逐出埃及。埃及再次實現統一。

新王國時期為第18—20王朝,約公元前1567年—公元前1085年。這一時期是阿蒙霍特普四世、圖坦卡蒙、拉美西斯等著名法老生活的年代。

第三中間期為第21-24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752年。這一時期王權分崩離析,國家分裂成兩部分。到第25王朝時期埃及國家再次實現統一。

後王國時期包括第25—31王朝,約存在於公元前752年—公元前332年。埃及國勢逐漸衰落,延續3000年之久的法老統治走向終結,埃及淪入希臘馬其頓帝國之手。

了解埃及 歷史 的基本脈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埃及考古新發現的意義。

埃及中部的考古發現

1月31日埃及文物部長親自宣布了2020年埃及的第一起重要考古發現。他宣布,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埃及中部的明亞省發現了16座墓葬,以及20個石棺和數千件陪葬品。此次考古發現位於圖納山大墓地附近地區,發掘出的大量石棺、木棺及器物等屬於埃及後王國第26王朝時期,距今約2600年。考古人員自2017年11月在此區域開展發掘工作,現已進入第三階段,累計發現墓葬35座、石棺約90個,包括用純金和寶石製成的護身符等陪葬品上萬件,以及若干內臟保存完好的卡諾皮克罐。

埃及的出土文物動輒就有三五千年的 歷史 ,因此發現距今2600年的古墓應該不算稀奇。重要的是這些古墓出土的地點。埃及文物部長指出,明亞省在考古方面還是一片處女地,這里還隱藏著許多秘密有待揭開。

明亞省位於埃及中部,是上埃及和下埃及交界處。埃及大部分重要文物出土於下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上埃及的盧克索和努比亞地區。埃及中部地區文物相對較少。因此,埃及政府近年來在這一地區加大了考古發掘的力度。自2018年以來,位於埃及中部的明亞省進行了大量的考古發掘,出土了一大批有價值的文物。埃及政府希望通過文物古跡的發掘,促進埃及中部地區的 旅遊 資源開發。

揭開神秘的前王朝面紗

埃及文物部宣布的第二起重要的考古發現是在尼羅河三角洲代蓋赫利耶省烏姆哈勒金地區發現了龐大的古代墓葬群。

在這批被發現的83座墓葬中,有3座墓葬的時期確定在約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納卡達文化III期。在這一時期的很多墓葬中,遺骸並不是平躺,而是如同胎兒在母親腹中一樣呈蜷曲狀。古埃及人相信人去世後將前往另一個世界,這種姿勢可以幫助死者盡快進入到那個世界去。遺骸周圍有隨葬物品,包括手工製作的陶器,牡蠣殼,羅非魚形、矩形和圓形的碗,以及古埃及人在眼睛上化妝用的物品等。這些都是供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使用的。此次發現的陶土棺材尤為引人注意,這種陶土棺以前在納卡達III期的墓葬中很少發現。上流 社會 的人去世後,一般使用石棺、磚墓或木棺,較貧窮的人通常被埋在淺洞中。為什麼這里的死者被安葬在陶土棺材中,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這一考古成果將我們帶回到了5000年前的埃及前王朝。在那個 社會 激烈動盪的神秘年代,城邦混戰、政權更迭、國家統一等重大事件不斷發生。沿著尼羅河河谷,埃及地區出現了四十多個被稱為州的城邦,城邦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斷發生戰爭,最後,以孟菲斯為界,在尼羅河的上下游形成了兩個獨立的政權,這就是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王國。上游的上埃及以蜜蜂為圖騰,國王戴圓錐形白色王冠,以禿鷹為保護神。下游的下埃及以莎草為圖騰,國王戴紅色王冠,以眼鏡蛇為保護神。

又經過多年戰爭,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前後,上埃及國王納爾邁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統一的埃及王國。他的事跡被記載在著名的「納爾邁調色板」上。這是一塊正反兩面都雕刻有圖案的青石板,一面描繪頭戴上埃及白王冠的納爾邁右手高舉權標,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敵人的頭發。他腳下的敵人正在倉皇逃竄,另一面是頭戴下埃及紅王冠的納爾邁視察戰場,面前是敵人的屍體。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是表示埃及統一的標志。

有資料認為統一埃及的第一位法老是美尼斯,也有人認為美尼斯和納爾邁其實是一個人。無論這位國王叫美尼斯還是納爾邁,這位第一次統一埃及的國王、第一代法老,一直受到後人的崇拜。

這三座墓葬的主人,也許是參加統一戰爭的來自上埃及的勝利者,也許是在為保衛國家而戰斗的下埃及的犧牲者。他們的身份恐怕永遠不會為人所知。他們靜靜地蜷曲在黃土中,一直在等待今天的人們去發現當年的故事。

這83個古代墓葬中的另外80個墓葬可追溯到布陀文明時期。

布陀文化也被稱為下埃及文化,可以追溯到納爾邁統一埃及之前。這是埃及 歷史 上最重要的時期之一,是埃及進入古王國的奠基時代。布陀文明的稱呼來自尼羅河三角洲的同名城市,位於埃及謝赫村省境內,亞歷山大以東約95公里。布陀曾經是埃及統一之前北部的重要城市,位於海陸交通要道。在古埃及前王朝的城邦爭霸中,布陀州和希拉孔波利斯州最早崛起,最終在北部的三角洲地區以布陀為中心建立了下埃及王國,在南部的希拉孔波利斯建立了上埃及王國。女神瓦吉特是布陀城和下埃及王國的保護神,代表是眼鏡蛇。納爾邁征服下埃及統一埃及後,瓦吉特神和上埃及保護神奈赫貝特一起成為統一後埃及的雙女保護神。

這80座墓葬讓我們對布陀文明時期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認識。這些墓葬是橢圓形的葬坑,裡面的遺骸同樣呈蜷曲的姿勢。一些陶器也同時被發掘出來,如陶碗、陶罐等隨葬品。這種數十座墓葬的發掘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當時下埃及的繁華。這里人煙稠密,生活富足,這些墓葬的主人也許是往來於海外的商人,也許是手工作坊的匠人,這些普通百姓去世後,期待著走進新的世界。

美女王後納芙蒂蒂的歸宿

2月19日,埃及又一個重大考古發現被公布出來,早在3300年前就神秘失蹤的埃及美女王後納芙蒂蒂的墓葬有了最新的線索。她很可能就在自己的繼子、女婿、著名的法老圖坦卡蒙墓室的牆壁後沉睡了3300多年。

出生在公元前1370年前後的納芙蒂蒂是埃及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王後,曾輔佐法老進行了很多埃及 歷史 上重要的改革,如宗教改革。納芙蒂蒂在古埃及語中的含義是「迎面而來的美人」。她不僅擁有絕世美貌,也是古埃及最有權力與地位的女性之一。

納芙蒂蒂曾受到人民有如膜拜女神般的崇敬,她的名字和畫像在很多神廟和壁畫中出現過。但是,在大約公元前1336年的時候,她突然從 歷史 上銷聲匿跡,當時的她只有30多歲。

長久以來,納芙蒂蒂的下落成為一個謎,甚至在法老丈夫阿蒙霍特普四世的陵墓里也完全沒有任何與納芙蒂蒂有關的印跡。有些研究者認為,她因為失寵被法老逐出宮殿,失寵的原因可能是她一直未能生子,雖然曾生育過女兒。也有研究認為她和丈夫一起,被不能接受他們推行的宗教改革的人推翻。

但也有相當多的考古學家認為,納芙蒂蒂在夫君去世後,成為攝政,甚至擔任了法老,因此她不會被與夫君葬在一起,應該有單獨的墓葬。然而,在整個國王谷里沒有納芙蒂蒂墓葬的任何線索。

這一次,馬姆杜·埃爾達爾率領的考古團隊宣稱,納芙蒂蒂的墓葬很可能隱藏在具有3300年 歷史 的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的牆後。

根據報道,該研究團隊在今年2月初提交給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的尚未公開的報告中提出了他們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採用探地雷達對圖坦卡蒙的墓葬KV62室進行掃描時有了驚人的發現。在距離圖坦卡蒙墓室KV62僅僅幾米遠的位置,他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空間。這個空間與KV62入口平行,高約2.13米,長約10米。目前他們還不能確定這個空間是否與KV62相通。如果不相通,那它很可能是附近另一座未被發現的陵墓的墓室。甚至有研究者認為,那可能是尚未被發現的圖坦卡蒙妻子墓葬。但是,從其與KV62形成的垂直角度看,他們更加傾向於認為兩者之間應該是相通的。他們相信,那裡就是美女王後納芙蒂蒂長眠的地方。

納芙蒂蒂是否以法老的身份下葬以及葬在何處,目前尚無人知曉,也未曾發現任何記載。位於埃及盧克索國王谷的圖坦卡蒙墓葬於1922年被兩位英國考古學家發現,他們成為3000年來首次進入該法老墓葬的人。這座墓葬也是唯一一座未被盜墓賊光顧過的法老墓葬,裡面出土的文物成為埃及古代文明最珍貴的寶藏。

曾經有DNA研究表明,圖坦卡蒙的父親確為阿蒙霍特普四世,母親卻不是納芙蒂蒂,而是他父親的一位姐妹。納芙蒂蒂是圖坦卡蒙的繼母,也是岳母,她的女兒嫁給了這位少年法老。圖坦卡蒙出生於公元前1341年,與納芙蒂蒂有機會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中;他9歲登基成為法老,18歲暴斃,根本來不及修建自己的陵墓;作為法老,他的墓室小得可憐。種種理由表明,他被葬在母後納芙蒂蒂的同一座墓葬內並非絕無可能。

實際上,早在2015年7月,英國古埃及學家尼古拉斯·里弗斯就提出了圖坦卡蒙墓內還有未被發現的墓室的推測。他在對圖坦卡蒙墓室牆壁激光掃描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墓室西牆和北牆的壁畫下有「明顯的線性痕跡」,表明附近有通道存在,很可能存在另一個完整的墓室,也就是納芙蒂蒂的墓室。2015年秋,對墓室進行的熱成像掃描發現了一些異常,支持了他的觀點。2015年11月日本雷達專家曾對墓室進行雷達掃描,其設備顯示墓室的北牆和西牆後面存在空隙,而且這些空隙中存在金屬和有機物體。

但是這一推測很快被質疑。2016年3月,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組織雷達專家團隊對墓室再次進行與日本專家相同的掃描,但沒有發現異常。後來還有多批考古團隊對圖坦卡蒙的墓室進行過掃描,也都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發現。

據報告稱,考古學家們進行的最新掃描發現了一些新的證據,證明另外的空間確實存在。如果這一發現真的能夠揭開納芙蒂蒂墓葬的秘密,將是一個轟動世界的考古成果。

依然有人對這一成果再次提出疑問,另一位埃及前任文物部長指出,這種雷達勘測技術不成熟,以前多次使用這一技術的掃描結果是令人失望的,他對報告的結論依然保持異議。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一報告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畢竟,埃及是一個各種考古奇跡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

期待與思考

埃及2020年開年宣布的三大考古發現來自古代上中下埃及三個不同的地區,屬於不同的時代,用精彩紛呈來形容並不為過。這些考古發現為埃及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作為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專門學問,埃及學的研究范圍一般以公元前3100年埃及統一作為開端。前王朝時期和布陀文明時期的考古發現進一步充實了埃及學的研究內容。明亞省的發掘為埃及後王朝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有關納芙蒂蒂的研究進展為解開埃及學研究中的不解之謎提供了新的線索。

人們對埃及考古新發現充滿期待。

對古代文明的興趣來自人類對自身文明發展 歷史 的溯源和尊重。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來的希臘文明、羅馬文明有著深刻的影響。 探索 古埃及 歷史 文化之謎,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更可以使我們進一步 探索 國家的起源、文字的起源,以及 社會 形態、宗教、科學、藝術等發展歷程。尋找人類在 歷史 長河中留下的印跡。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考古新發現都能引發我們對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更多思考。

文章轉自網路

7. 現在女性都喜歡化妝,化妝在古代是如何發展的

化妝,作為中國女性日常生活習俗,有著久遠的歷史,它蘊含著豐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內涵,它的盛衰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更替、風尚之變遷。追溯歷史,徜徉其間,在捧撫山項洞人的礫石串飾之時,你能感到蠻荒時代雄渾屮的一股文明清風’駐足歷代色彩紛呈、工藝精絕的化妝用品之前,你不能不由衷贊嘆先人的智慧。

你會從歷代後妃、命婦的服飾制度上看到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也能從漢唐以來“啼妝”、“愁眉”的流行中體味出“陰陽殊性,男女易行,……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的封建社會意識。

明清封建末世,對女性的禮教約束更其嚴苛,統治階級竭力提倡“節婦烈女”,宣揚女貞女德,要求女性“外檢束內靜修”,“行步穩重低首向前”“服飾光鮮,質朴自妍”。

女性舉手投足諸多禁錮,另一方面又承宋元以來崇尚女性小腳之美的劣風,摧殘女性。在此種社會背景下,女性的面飾容妝技藝想要有超越前代的大發展顯然不可能(更何況化妝形制至唐代已基本完備),故而只能在前人的腳印中趨步了。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68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3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6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5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8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1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