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化妝師心得體會怎麼寫
Ⅰ 幼兒園老師心得體會合集
莫源秋說:「愛是一種需要,得到愛就會感到幸福和安全。」不僅幼兒需要教師的愛,教師對幼兒的愛同樣有一種深深地渴求。幼兒在教師愛的包圍中體驗著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教師在幼兒愛的舉止中品嘗著作為教師的幸福和快樂!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的我為大家帶來的幼兒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心得體會篇一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像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發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發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著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著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布置環境,周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余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說是1/400,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蘊含著強大的精神能量,並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答告李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必須依據形象生動的參照物,並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卜是他們易於理解的,而抽象數字1、2、3的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於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著,怎麼樣穿著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友數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梁,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准確、委婉。
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總園長朱敏女士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游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幼兒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問題化———讓孩子玩著玩著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支持幼兒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心得清遲體會篇二
我學的是幼師專業,還未畢業時,我就在幼兒園開始實習了直到現在已經上了三個多月的班了。時間雖然很簡短,可是收獲卻其多,心中萌生了許多感觸。在這幾個月里,從老師們身上,我看到了為人師表散發出的耀眼光芒,給了我實習生活帶很多啟發性的思維。在校時總會以為當一位幼兒老師肯定很好玩,很輕松,但來到這里我改變了這個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課我都有深的感觸:想要當好一名好的幼師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剛來這個幼兒園就被分到了大一班當陪班老師,我的主班是一位很開朗的老師,看著主班老師給孩子們上課,我認真的學習她的上課方式和管理課堂紀律的方法。即使這樣,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在校期間沒有學過的,這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起。剛來幼兒園上班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手忙腳亂的感覺,瑣碎的事情太多了,主班老師就會給我講哪些事情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每天在班裡最重要的是要看好孩子的安全,千萬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其次就是上課了,你的上課經驗不好沒關系這個可以在以後的工作中慢慢培養,但切記教的內容一定要正確,每天包括孩子的一日常規,園里每周每月要教什麼,班裡每周每月要寫什麼都會給我交代的很清楚,也會教我怎樣和家長勾通,我從一開始的無知到現在對工作的熟練一半的功勞都因歸功我的主班菜老師!和主班老師在一起工作的這幾個月里,我們都會互幫互助,也越來越默契了,我們的目標就是帶好大一班,希望大一班在我和主班老師的帶領下越來越優秀。這幾月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是見證我這樣一個全新的成長。使我認識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希望我和主班老師的工作能配合的更默契。
實習期間,體驗到了幼兒教師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我拿起一本故事書給孩子們講故事,翻開書,書上意然一個字也沒有,都是簡單的圖畫,天啊!這需要多麼豐富的想像力才能講好這個故事啊!我一頁一頁的編著故事,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眼睛,帶著淺淺微笑的嘴角甜甜的向上翹著,我彷彿也融入了他們當中,當一個天真的孩子真幸福!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都搶著要自己再給大家講一遍,還說一定講的比我好,這樣剛好,就讓孩子們來個講故事比賽,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游戲中鍛煉表達能力、豐富想像力。聽了他們講的故事,我心裡生起了一種慚愧之感,一個孩子講的故事意比我生動百倍!在為期一三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發現現實與書本卻是有很大的區別,在書本里我可以自如的穿梭,可當我要把所學的運用到實習的時候,我發現是那樣的微不足道,教育孩子既是我們的責任,又是我們的義務。
心得體會篇三
歷經了這次實習,我也是對於在幼兒園做老師的工作有了更多的體會,清楚自己也是喜歡這份工作的,要學的還有很多,當然我也是通過實習,收獲很多,對於這次的在幼兒園實習,我也是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熱愛孩子,才能更好的去陪伴孩子成長,去做好教學的工作,只有熱愛,那麼才能在工作之中認真的去做好這份工作,幼師的工作並不輕松,我也是看到同事們的忙很,雖然我也是實習,但是進入到工作的狀態之後,我也還是感受到做老師的確是不容易的,雖然也是有假期,但是假期里也是要和家長去溝通,要准備好下一個階段的教學工作,在幼兒園剛開始實習的時候,我看著同事們忙碌的身影,自己卻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也是暗自焦急,不過帶我的老師也是看到了我的情況,告訴我,現在也是不是我忙的時候,而是需要我認真的了解這份工作,熟悉環境,通過看,通過聽,知道其他老師是怎麼做的,以後我真的來做的時候也是清楚如何的做更好一些,實習也是讓我明白,學習是非常的重要,工作之中不能只是埋頭的做事情,而是需要好好的去工作的同時,要積極的學習,學習也是非常重要,並且也是需要持續下去的。
在實習工作之中,我也是不斷的了解孩子,熟悉孩子,孩子們也是和我的接觸之中,認可了我,願意聽我的課,雖然開始上課的時候,也是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是老師給予的鼓勵,孩子們認真的眼神,也是讓我很是感動,特別是下課後,孩子們還給我加油打氣,讓我也是感受到這份愛,幼師的工作雖然是很辛苦的,有時候孩子們哭鬧處理起來也是不那麼的容易,但是我也是在這份工作之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同時也是願意持續的去做好工作,實習讓我更加的相信了自己的選擇,當然我也是明白自己要努力的有很多,畢意經驗的確是不夠,現在和孩子們的相處,雖然也是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但是威信還沒有那麼容易樹立起來,要做的地方是有挺多的。
通過實習,讓我更意識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是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水平是處於什麼位置,我也是相信,以後會做得更好的,並目我也是要繼續的去多向優秀的同事請教,去做好我本職的教學工作,爭取以後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們成長,教給他們更多的知識。
心得體會篇四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風靡全球的幼兒教育名著,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現代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1936年7月在英國牛津召開第五次國際蒙台梭利會議之際出版的。在這本書中,蒙台梭利博+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奉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了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的最生動的著作。
在「節奉」一節里,蒙台梭利博十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為的外在目的,並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確定采里何種方法,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法則」,這引導他運里最直接的方法,在盡可能短的時刻內到達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發奮做某些似乎沒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間就能夠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這時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忙這個兒童。這是正因成人不明白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戶外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就可能成為兒童工作的障礙。無論是做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曾正因看到兒童試圖去做一些在成人看來似平是毫無必要的活動而去阻止他,甚至變得惱怒,如果兒童企圖反抗,結果往往是以兒童「不聽話」而告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務必使自己的內心作好准備。務必系統地研究自我,以便發現自己身上某些具體的缺點。而不好只注意兒童的壞脾性和如何糾正童錯誤的行為。教師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後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兒童眼中的塵埃。
心得體會篇五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園的季節,清晨,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新入園的幼兒哭喊著不願入園,他們緊抱著大人的腿,或拚命的撕扯著大人的衣服,躲閃著老師伸出的雙手,彷彿老師是吃人的怪物。幼兒離開家庭,走進幼兒園,由於環境的變化,容易出現依戀家人、不願入園、情緒低落、緊張、焦慮、害怕、膽怯、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適應症」,那麼,如何讓幼兒盡快適應新環境呢?
一、做好新生入園的接待工作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園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關鍵中的關鍵。
入園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會很緊張,甚至害怕,會緊緊地拉著媽媽的手不放鬆,這時的教師要以和藹可親的笑臉迎接幼兒,親切的摸摸孩子的頭,臉或者親親他、抱抱他,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很喜歡他,這樣緊張會消除很多的。
二、找准哭因,因人施教,對症下葯
面對幼兒不停的哭鬧,有的教師可能會不知所措,無計可施,我覺得對待幼兒啼哭的辦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對症下葯。
由於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兒啼哭的原因、情況也盡不相同。這就要採取相應的方法來止住幼兒的哭泣。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因對環境陌生、不適應集體生活而哭鬧的幼兒,哭起來聲音往往較小,低聲哭泣,教師應多注意在行動上親近他,給他以安慰、滿足他的社會需要,讓他熟悉集體成員,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
三、適當的精神鼓勵激發幼兒入園的積極性
新入園的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的自尊心、好勝心都較強。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及時給幼兒適當的精神鼓勵,會大大增強教師的吸引力,誘惑力,幼兒對教師依戀情感會更強。幼兒入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
如:對入園不哭鬧的幼兒,在他們的小腦門上貼上聰明豆,或者給他們一朵小紅花以示鼓勵。最後,教師對入園活動進行小結,大張旗鼓的表揚按時入園、不哭鬧的幼兒。這樣,不僅給其他幼兒樹立了榜樣,而且,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增進了幼兒對教師的依戀。
總之,幼兒教師要具備一顆博大的愛心,包容之心,對待幼兒要親切、有耐心,精心准備與幼兒的每一個活動,努力縮小與家園之間的距離,增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就能使幼兒逐漸喜歡幼兒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心得體會篇六
在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我就發現,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無論是教育自己的學生,還是教育將來自己的孩子,我都沒有確切的把握。直至自己慢慢的摸索中,我有了一些長進,再後來,進入我們的幼兒園,跟著同事們一同學習,在和孩子們逐漸相處的過程中,我有了太大感慨和收獲。
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剛走進教室時,孩子們的眼光就聚焦在了我的身上,我當時竟然會有些慌張,不知道如何和這么小的孩子們進行一個溝通,向他們做了一個自我介紹之後,他們每個人都很熱情的鼓掌。直到下課後,我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溝通的時候,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十分可愛,他們會對他人進行贊美。這么小的孩子的贊美一定是十分客觀和真誠的,這就是孩子和大人之間的區別。而如何將他們培養成一個正直不阿的大人,這需要我長期的學習和堅持,對於教育,我充滿了無限的渴望。一名教師,是能夠深深影響他人的人,如若沒有良好的品質,那麼會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因此,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今後不斷提升自己。其次,引導好孩子們的走向。
直到現在,我已經在學校和孩子們待在一起兩個月了,這兩個月讓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年紀小的幼兒而言,首先是要照顧到他們的安全,了解他們的一些需求,像一個大姐姐一樣好好地照顧他們,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中更好的成長;其次我發現許多孩子會比較的吵鬧,也很難把我的話聽進去,但是當我說要和他們一起做游戲時,每個人都安靜了下來,所以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的,而幼兒這個階段,以玩作為學習的載體也未嘗不可,我會盡可能想一些邊玩邊學習的活動,讓他們在玩樂中也可以學習到一些知識,也讓那些吵鬧的孩子得到很好地管束。
作為一名教師,是需要為學生花心思的,只有為他們花了心思,他們才會更好的成長,我也才會成為更好的教師,為祖國的教師事業奉獻一份力量。此外,我想為自己許下一個承諾,我會秉持初心,在今後的教育道路上越來越努力,把自己的職業做好,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