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化妝的電視劇有哪些
① 有哪些電視劇裡面的古裝造型特別優秀呢
現在古代服裝越來越流行,人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穿漢服造型來出門,很多電視劇裡面的古裝造型也非常的出色,就讓我來講幾個非常古裝造型非常優秀的古裝電視劇。
② 有部電視劇是講兩個女人在古代進行換臉的叫什麼電視劇
《花謝花飛花滿天》和《無頭東宮》都是講的兩個女人在古代進行換臉。
《花謝花飛花滿天》講述了罪臣之女謝千尋與傾城公主同時愛上花家長子長孫橋鬧花滿天,二人卻在機緣巧合下互換容顏,因此產生了身份、情感錯位的故事。
《無頭東宮》講述了凌雲自幼喪母,與父相依為命。為了不因結婚而離開父親,凌雲故意裝丑,以避開上門求親者。在一次花園聚會上,雲無意中救了那個穿著微服旅行的皇帝,於是種下了情根。
當皇帝回到皇宮時,決定納雲為妃。楚心裡嫉妒,騙雲同往一江湖術士處,將二人容貌交換,雲不虞有詐,命運從此逆轉。
(2)古代女化妝的電視劇有哪些擴展閱讀:
《花謝花飛花滿天》是由北京東方飛雲國際影視股份敏悄罩有限公司出品,賴水清執導,何潤東、張馨予、朱一龍、李心艾、朱梓驍、於小彤、於青斌、楊凈如、高曙光、王艷、周海媚等人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無頭東宮》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2002年出品的的古裝神話電視劇,由張乾文監制,向海嵐、陳妙瑛、張兆輝及魏駿傑領銜主演。運飢
③ 說宮廷幫人化妝的電視劇叫什麼
美人製造》是由芒果傳媒、經視文山盯化、東陽歡娛攜手於正工作室為湖南衛視量身打造的周播欄目劇。該劇由李慧珠擔任總導演,於正編劇,金世佳、楊蓉、鄧萃雯、張哲瀚、米熱等主演,羅晉、袁姍姍、杜淳、應采兒、葉祖新、潘粵明、李晨等出演各單元主角。
該劇講逗則和述唐朝女皇武則天時期太醫署毒舌傲嬌美容盯磨聖手男御醫賀蘭鈞與歌舞坊結婚狂女漢子老闆娘蘇蓮衣之間充滿坎坷但卻動人唯美的愛情故事,並貫穿十個單元。
④ 女孩穿越古代開化妝店什麼電視
《調皮王妃》是根據同名網路小說改編的古裝穿越劇,天伊人傳媒製作,樂視網出品。由蘭世寧執導,鄧琳、苗韻桐、趙菲、高江、梁振倫、程意涵、衣妍婷、周毅等聯袂出演。該劇講述了講述卜手賀型派了21世紀的「元氣神經美少女」尹晴柔因意外穿越到古代,遇上薯槐形形色色的王宮權貴,最後變成王妃,收獲甜蜜愛情的故事。
⑤ 有個古代劇演得給一個女皇帝專門化妝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啊
《美人製造》吧,是由芒果傳媒、經視文化、東陽歡娛攜手於正工作室為湖茄正搭南衛視量身打造的周播欄目劇。該以唐代女皇武則天時期為大背景清談,唐朝美容聖手男醫顫拿賀蘭鈞(金世佳飾)在太醫院以把宮中眾女塑造成花容月貌為人生樂趣。賀蘭鈞出眾的醫術遭賤人嫉妒眼紅,被人陷害,屋漏偏逢連夜雨,賀蘭鈞發現自己的孩子卻不
⑥ 87版紅樓夢的妝容感覺好重,每個人都浮粉了,你怎麼看
忽然瞥見這個問題,忽然覺得可以說道說道,妝容問題不是87一家的重災區,甚至可以說,87的妝容還是各版紅樓夢中比較出彩的。
為了讓某些粉絲濾鏡很足的憨憨閉嘴,我盡量選擇劇照截圖,而非精修圖片。
一、先說8787的妝容有如下問題:平兒鳳姐滾姿臉白的不自然,黛玉探春等演員顏值忽高忽低,頭發劉海等看起來油膩膩一縷一縷的。
比如初見劉姥姥這場,鳳姐的臉有一種詭異的白。
再加上她的眉毛畫得很細,就越發凸顯她的大白臉了,這場戲平兒的臉也異常的白,未知是不是同一化妝師所為,還有室內打光的原因。
再比如黛玉,船上第一場戲,劉海很凌亂,可以看得出粉有點厚。
糟糕的地方在於,陳曉旭忽胖忽瘦(畢竟劇組第一愛吃道具),因為拍攝跨度比較大,所以有時候的黛玉會有點胖,鏡頭前顏值會忽然變低。
黛玉葬花的時候,明顯的胖。
還有剛搬進大觀園的時候,也很顯臉大。
但隨後一個特寫鏡頭卻又絕美無比,可見是因為化妝、造型,打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探春也差不多,在蘆雪庵一回,感覺emmmm,好像是變胖了,眉毛有點粗,粉也很厚
看一下其他妝容的對比,我最愛的一身妝容
87囿於時代,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但在妝容上,是下了狠功夫的,每個人物擁有不同的造型和服裝,服務於她們本身的角色和性格,也服務於她們的身份和階層,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
二、再說89如果87的厚粉和顏值忽高忽低你不能容忍的話,你八成是無法接受89了,因為89所有人的臉都看起來油膩膩的,非常不舒服。
這是黛玉第一個鏡頭,你說這個粉是不是不厚?
然後一個正臉,妹妹你是不是有點熱,出汗了,臉上油膩膩的?
下面這張更明顯,把打光師和後期拉出去祭天
而且不是黛玉一個人的問題了,鳳姐中招:
可卿中招:
寶釵中招:
全篇就在這種油膩膩的氛圍下展開的,裡面全都是美女啊,雖然頂著這油膩膩的妝容也還是很美,但是,這個油膩膩是真的很難忍啊。
三、最後說10不是我嘲諷它,這玩意真的不能叫《紅樓夢》,前面兩個雖然妝容上有問題,但畢竟還有妝容,10的你敢說妝容?
別扯額妝,10那個片子頭是效法崑曲的,那叫額發,或者貼片,專業點叫小彎大柳。額妝是指額黃,花鈿,跟貼片子遠了十萬八千里。想了解這個去看我的分析文章,不再贅述。
其他都不提,你告訴我眉毛呢?莫非那個年代不畫眉毛?李紈寡婦沒眉毛,寡婦嘛,可以不畫
黛玉沒眉毛
寶釵探春惜春沒眉毛
秦可卿也沒眉毛,但人家有眼影,綠色眼影,和指甲是同步的。
找了一圈就王熙鳳畫了個眼線,就她一個人畫得起啊?畫得起眼線你也畫個眉毛不好嗎?
其實老太君也是沒有眉毛的
這個妝容好看?
林黛玉沒有似蹙非蹙卷煙眉,寶釵也沒有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鳳姐也沒有柳葉吊稍眉,更沒有丹唇未啟笑先聞,曹雪芹是胡說八道,李少紅導演及全劇組才是正確的?
如果這也叫妝容,你讓其他劇組及化妝師還活不活?
人為什麼要化妝,首先肯定是為了美,其次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放在電視劇里,要求的更多:
第一,是為了好看,讓觀眾看的舒服,哪個觀眾喜歡演員素麵朝天毫無氣色?舉個例子,《大人物》里的李心潔,這妹子演鬼片是一絕,但這部武俠劇里似乎是素顏上鏡的,你喜歡嗎?她的狀態日常不如丫鬟,更被劇里的其他女演員給秒了。
第二,你的妝容一定是為角色服務的,是為了表現角色在不同狀態時期的反碧此應。比如武則天的一系列妝容變化。
甄嬛傳亦然,不同的妝容和造型,直觀地表現出了甄嬛的心路歷程。
再回過頭去看87的妝容問題,你還想說什麼?
-----------丸-----------
文:祁門小謝
怎麼會覺得奇怪?紅樓夢裡面的人物就是應該這樣粉墨登場的。
古代的大家閨秀們,本來就是很注重妝容的,看看清朝的皇後婉容和妃子珍妃的照片。即使是黑白照片,也明顯可以看出眉毛修的修長濃黑,口紅顏色很深。發型一絲不苟,發飾端莊典雅。
可見,那時候的貴族們是流行濃妝的,她們平時無所事事,又不能隨意外出遊玩,在家裡裝扮自己,肯定是悔備迅很精心的。
紅樓夢描述的是世家大族,不僅豪富,而且地位很高,家裡的公子小姐們,在儀容上可是馬虎不得,絕對不會素顏見人的。而且那時候封建禮教的條條框框很多,女孩子們更是要精心修飾自己。貴族女子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嚴格的監管,儀容不整,裝扮不齊全,是會被家規處罰的。
紅樓夢中,請了許多知名的顧問和紅學家來對各個細節進行把關,亭台、樓閣、街道、擺設、桌椅、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等等,無不是經過專家考究後才設計的。而演員的妝容,更是重中之重,既要符合時代特點,又要反應人物個性,還要大方得體、符合大眾審美觀念。每一個人的妝容都是慎之又慎,經過多人推敲才確定下來的。
《紅樓夢》中,「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是對林黛玉的描述。化妝師楊樹雲和服裝設計師史延芹,給林黛玉設計的服飾和妝容以淺色為基調,即使衣襟和滾邊上帶有綉花,也是以梅花、蘭花這樣素凈典雅的花朵為主,綉工精緻。素凈飄逸,有一種超凡脫俗的仙氣。
之前看過楊樹雲專門講如何給黛玉化妝。黛玉眉毛的樣子,是經過仔細商討後,再研究了各類古籍才確定的,當時他們看到了《西京雜記》中寫到卓文君的眉毛「遠山眉---淡而曲,忘之如遠山」,所以他們決定用灰青色來給黛玉畫眉毛,符合黛玉的病態美和生理特徵。同時,他們又研究了楊貴妃的妝容「八字愁眉,面塗黃粉,烏膏注唇「謂之淚妝,秋妝,愁妝。又對比了西施,分析了什麼是似蹙非蹙。不僅如此,他們還瀏覽了許多名畫家畫出來的黛玉圖,又經過紅學家沈從文的推敲。綜合這么多因素,最後給黛玉定妝。如此精心畫一條眉毛,怎麼能不貼近原著?
而對於薛寶釵的妝容設計,就體現了其華麗溫暖,與林黛玉的素淡清雅截然不同。不僅如此,劇中每一個姐妹的妝容都是精心設計過的,並且考慮到姐妹們經常有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如果色調太亂,會造成一種凌亂不和諧的感覺,因此,在人多、人少的不同場景,服裝的搭配都是不同的,非常用心。
87版的妝容看起來非常和諧,而且符合人物身份,又很有個性。這樣用心的拍一部劇,現在已經很難得見到了。
古時候女人化妝用的鉛粉,只會比這個更白更不自然,87版還是很好的還原了當時的服飾、妝效風貌。
不知道你是哪個年代生的,我80後小時候看紅樓,覺得裡面的姑娘都很美麗,也不覺得妝容奇怪,如果你是00後,你覺得奇怪很正常
作者評論89年和李少紅導演執導的電視劇《紅樓夢》,我都贊同。可是卻無法贊同批判87版《紅樓夢》。
87年這部,拍攝用了三年時間,演員當然會有變化。有的還在拍攝期間結婚生子了呢。而且有的演員還是調換過的,「迎春」開始那位演員,後來因為考上中戲,就臨時退出了,又由另一個頂上。王扶林導演對這部電視劇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從演員選角到服裝、道具,音樂都是費盡心力,光是衣服就做了幾百件,演員們當時都是採用軍事化管理,吃住學習都在一起,閑來還要吟詩作賦,繪畫、唱歌,這些都是為了使他們更加能身臨其境把自己帶入這個角色。這么用心的製作,可不像今天,選角像作秀。後來,經過大家的努力,迄今為止這部都是無法逾越的經典之作。
在化妝上,為了體現大觀園中人物的富足生活,個個都是細皮嫩肉的,都是太太小姐們,當然要白點無瑕疵,80年代的化妝,女孩子覺得嘴巴塗大紅色就是美,臉上塗的白就是漂亮,化妝品哪裡像現在什麼粉底液、遮瑕膏、腮紅等。可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影響審美,我第一次看這部電視劇,就覺得賈府真有錢,林黛玉真是美,王熙鳳真是辣,經典無法復制。
首先,作為富貴之家,大家閨秀們紅塗艷抹是一種常態,也是 身份的象徵 。尤其像鳳姐、黛玉之類的高消費人群。通過對比會發現,即使丫鬟和小姐們,擦粉的濃厚也是不一樣的。
細心的話,我們會發現,大觀園的女孩子們平時沒事也喜歡搗鼓胭脂、花粉。包括賈寶玉也是,總是喜歡替姑娘們打磨花粉胭脂。男人喜歡的,一定是女人願意為之追逐的。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化妝,是扮美。
其次,這種看似誇張的塗粉妝容,很大可能就是對原著、對當時朝代婦女們日常妝容的研究所得。畢竟,在過去那個時候,女人們的化妝技術有限,而且 化妝品、粉底液也不比今天這般精細 。正是因為產品功效和化妝技術的滯後,女子們只能通過厚塗來遮瑕。
再講一點,鳳姐化妝看似最濃,不排除她生下巧姐的原因。女人生過孩子之後,顏值和皮膚都會大大不如從前。更何況賈璉是個花心蘿卜呢?鳳姐不濃妝艷抹一番,也是情理之中!
最後,再從時間跨度上來說。很多人當時都處於青春期,少男少女臉上自然會有青春痘和雀斑,那些可愛到冒泡的痘痘當然就得依靠化妝來遮蓋。與此同時,一部電視劇的拍攝是漫長的, 時間跨度大,中間女子們可能會生孩子,產生新的法令紋、體型 也會變,因此妝容時而濃厚,時而淺淡也就可以理解了!
更多時候,還是相信導演、製片人對於過去女性化妝習性的研究考量,所以才有了87版的妝容。 化妝技術+產品功效 可能都是影響因素,如果用今天的牌子,可能不會產生那種感覺。但同時,也就失去了真實。就像李少紅版《紅樓夢》,多少人覺得比不過87版的呢!
兩版「鳳姐」,通過對比可發現,妝容區別之大。
聽古今神話,看中外文學
猛的看去是挺奇怪。我還記得我十幾歲時重溫,因為是隔了好久再見的,所以對妝容的不適感就特別深刻。後來知道那一版就這樣,心裡有了准備,習慣也就成自然了。
我覺得是審美的年代差異導致的吧。上世紀八十年代可能就流行那樣的濃妝,現在所謂的裸妝那時候還沒概念,劇中人的眉毛還剃成那樣,現在早沒人那麼弄了,畢竟三十多年過去了啊,潮流更迭了多少代,我們現在看著不對勁也很正常,我們現在看的電視劇里的妝容,過三四十年估計也是一樣看不慣。
而且我覺得最重要的是,87紅樓不論從劇本,選角,演技,還是服化道,忠於原著,對紅學的鑽研以及後期製作,都處處透著認真敬業的態度,看的時候每一幀都能感受到所有演職人員付出的汗水,他們成就了這一版的經典,是後面所有翻拍都無法企及的高度,這些就夠了,至於受年代,技術,資金所限造成的小小遺憾,跟這些相比真心不重要了。
87版紅樓夢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當然在觀看電視劇的同時,也有人感覺到97版本的演員妝容很重,每個人都有浮粉現象。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奇怪,這是因為導演和化妝師盡量為了讓《紅樓夢》中的妝容更能達到接近古代婦女塗脂抹粉的真實面貌,這也是對小說的藝術形象再現以及當時特定的化妝技術所決定的。
劇組的化妝師當時本身就是為了效仿古代女性的妝容,帶著一絲古感,因為古代女性化妝不用粉底液,一般都是直接塗抹鉛粉,古代豪門大戶追求「面如敷粉」的美白感,不是追求現代鏡頭里看到的宛若素顏的裸妝。
但是古代大家閨秀用的鉛粉大多比較粗糙,塗在臉上不服帖,這樣的話難免會浮粉,87紅樓的化妝師是在呈現古代美女的妝面,那個妝配上衣服,一看就像是古人從畫中出來了一樣,因此87版紅樓夢裡面的每個人物才讓觀眾感覺更接近真正的「古人」。
當時的化妝技術並不像現如今的化妝一樣,現如今的演員都是各種打底以及塗抹遮瑕霜,然後定妝粉,而當時紅樓夢拍攝的時候畢是87年,三十多年前了,那時候的化妝品技術還不像現在這么好。
那時候劇組用的應該都是配方很簡單的散粉,化妝大多是用一層霜就直接拍定妝粉,不像現在對配方要求這么高。妝面很清淡,畢竟當時沒有濾鏡,沒有精修,上鏡以後,呈現給觀眾的臉很真實,這樣難免有點乾燥,造成浮粉的現象。
雖然87版紅樓夢的妝容沒有現如今電視劇中女演員的妝容精緻,也有浮粉現象,但是也絲毫不妨礙成為眾人心目中的經典。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87版《紅樓夢》堪稱是紅學史上的經典,即便後來再被翻拍,也始終沒有還原出原著的韻味。
不光是演員的舉止,台詞經得起推敲,就是簡單的妝容也是盡量貼合原著的。87版《紅樓夢》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倒是不覺得演員的妝容重,反倒是看出了一份精緻。
01 《紅樓夢》講述的是清代的故事,演員的妝容應該貼合清代妝容的特點妝容文化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講究的。到了清代的時候,女子的妝容講究是眉頭高,眉尾低的柳葉眉。嘴唇講究的是櫻桃小口,小而薄的感覺。上唇盡量不塗,下唇只塗內唇不分。仔細看87版《紅樓夢》,主要演員的裝束,基本是按照這個主要原則來畫的。再根據人物的不同特點,稍加改動。以林黛玉為例。黛玉初進賈府時,原著中對黛玉的樣貌是這樣描寫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那麼黛玉的眉毛就應該是又細又小的,眉尾下垂,顯現的是黛玉的體弱多病。搭配灰色的眼影,更顯黛玉的靈動。
80年代的攝影條件有限,當時還沒有濾鏡、美化等先進的攝像軟體,電視劇的視覺效果完全靠妝容來彌補。如果不畫濃煙的狀,拍完放到電視上根本看不出來。就像咱們平時看舞台演出一樣,遠遠看去,覺得演員都很漂亮,臉色也很好,等到近處一看,都是很濃的妝容。
《紅樓夢》厚重的妝容也是一個道理,人物沒有台詞的部分就只能拿妝容來給觀眾傳達了。
03 角色的身體狀況要從妝容上來體現,不同時期的妝容不一樣,並不是單純的撲粉就行了拿王熙鳳來說吧,林黛玉初進賈府,是鳳姐第一次出場,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頓時王熙鳳精明的勁兒就出來了。
等到賈璉娶了尤二姐和秋桐後,正值國孝家孝期間,王熙鳳的妝容就略顯老成了。
再到鳳姐入獄後,整個人都是黯淡無光的。
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景,採用不同的妝容,並不是單純的撲粉。
87版《紅樓夢》不管男女演員,基本上都是帶妝演出的,確實是妝容比較重,但不能說這樣就不好了,得整體的看演出的效果。如果一個演員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妝容,觀眾也沒法區分演到什麼時候了。可能從現在的審美眼光來看,80年代的美已經過時了,但個人覺得在貼合原著的角度看,87版《紅樓夢》是很完美的。
87版的《紅樓夢》的化妝師楊樹雲老師本身就是效仿古狀,《上錯花轎嫁對郎》同樣由楊樹雲指導化妝,就不會有人說奇怪。
是楊樹雲老師的化妝技術突變嗎?不是, 是因為他秉承人物的妝容必須符合當時的 社會 背景、生存環境、當時的流行妝容、市面流行的化妝品 。
拿《紅樓夢》來說,劇中人物的美貌,放在現在任何人臉上都不會好看,但在劇中妝容、人物動作、屋內裝飾的配合下,就不會突兀。
且看平兒理妝這一段——
又笑問他道:這不是鉛粉,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香料制的。
平兒倒在手掌上看時,過見 輕香紅白,四樣俱美,攤在面上也容易勻凈,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 。
然後看見胭脂也不是成張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倒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那市賣的胭脂都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只用細簪子挑一點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的了。
平兒依言裝飾, 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
平兒作為王熙鳳的一把手,市面上好的化妝品自然是不缺的,但是到了怡紅院看見寶玉他們自製的紫茉莉花粉,還是感嘆「輕香白紅,攤在面上也容易勻凈,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
說明市面上的都是鉛粉,而且「青重澀滯」,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容易推開。
所以以《紅樓夢》故事發生的背景,當時的化妝手法自然是怎麼重怎麼來,臉很白、唇很紅,「鮮艷異常」。
87版《紅樓夢》劇組不僅復刻了每個劇中的人物,就連當時的妝發、服裝,都做到極度還原。
我覺得我們思考的不應該是妝容很重,而是透過很重的妝容了解當時的 社會 發展及生活樣貌。
如果近百年一來,中國 歷史 上的妝容都差不多,何來 歷史 感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