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讓兒子給珍珍化妝得多少分就值多少錢
Ⅰ 寶媽上廁所發現沒紙了,只好求助兒子,兒子的「神操作」讓她無奈
孩子幼兒時期最是可愛天真,他們的童言無忌和某些「荒唐」行為, 常常讓父母們感到無奈。
做父母的一方面盼著孩子快點長大,讓自己少操一些心,另一方面又怕孩子長得太快,懵懂可愛的「小團子」將會離自己漸行漸遠。
這種看似矛盾的心理,卻是父母們的真實寫照。
珍珍的兒子小旗剛滿2歲,這兩年她一直是自己帶孩子,既要做家務又要帶娃,有時真的累得夠嗆。但能陪伴小旗成長,珍珍還是覺得很值,人生中統共也沒有幾年。
這天,正在陪娃玩耍的珍珍突然肚子疼,她讓小旗好好看電視,自己跑到廁所「解決問題」。可解完大便後才發現, 廁紙竟然用完了 ,自己還沒有換上新的。
家裡只有珍珍和小旗兩個人,沒辦法,她只好求助兒子拿點紙過來。
珍珍「指揮」了半天,懵懂的小旗才明白意思,最終在卧室的床頭櫃上找到了衛生紙。珍珍叫小旗把紙拿過來,他興奮地答道:「媽媽,來啦!」
聽著小旗稚嫩的聲音,珍珍十分欣慰:兒子大了,也能幫媽媽做事了呢!
可小旗到來的身影,一下子給她雀躍的心情澆了一盆冷水,兩只小手握成拳頭,看起來彷彿空空如也。
最後走到身前,珍珍才發現,兒子 只撕了指甲蓋那麼小的一片紙 ,遞過來的時候還頗為自豪。
兒子的這一番「神操作」,讓她無奈極了,這點紙也救不了急呀!可看兒子一副「邀功」的小表情,她又不得不誇兒子做得好,簡直欲哭無淚。
珍珍的處境,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有位寶媽說:孩子在家裡出現這樣的「神操作」還好,在外面可真就讓人尷尬了。我女兒3歲多時,出去逢人便說「傻瓜,你懂個啥呀!」連長輩也不放過。這句話我們平時在家裡確實對女兒說過,不過更多的是出於寵溺,沒想到她會這么用。
孩子的這些「神操作」常常讓父母哭笑不得, 但其實他也不是故意的。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做出「不合常理」的行為,或說出一些「驚天動地」的話語,歸根到底在於思想發育還不成熟,不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和孩子相處時的言行舉止就更加重要了。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思維,加強對這亮棚汪個世界的認知,就能降低「鬧笑話」的概率啦~
1、多溝通
孩子最初的語言能力,就是在頻繁對話中形成的。
因此,父母多和孩子說和模話,才能激發他們的潛力。
有的父母會把教孩子說話這個任務交給動畫片,但這樣只是單向輸入,對孩子的語言能力促進不大;而對話是雙向的, 輸入和輸出同時進行 ,效果更好。
2、引導孩子多閱讀
孩子的思維能力如何,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有很大關聯,知識越豐富思維能力越好、越活躍。
因此,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哪怕是很小的寶寶,每天給他 講故事、讀繪本 ,也能豐富他們的知識面。
3、鼓勵孩子思考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問題多是對「權威」的挑戰,也沒那麼多耐心解答。但孩子會思考是好事,高興還來不及呢~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成不變的,抱著辯證的態度去看待,更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父母應該 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 ,哪怕問題敬仔很幼稚或「無理」,和他一起探討並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增強了。
總而言之,寶寶小時候會做出一些「驚人」行為,再正常不過了,父母多陪伴多引導,他們會更優秀。
你家寶寶有哪些「神操作」?都來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