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一般在長海藻怎麼辦
『壹』 海水魚缸起藻怎麼辦
清除藻類的方法
魚缸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必定會產生藻類,這種藻類與水草所帶進來的黑毛藻、絲狀藻不同,主要是綠藻與褐藻。
藻類過多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附著在缸壁上影響觀瞻同時也對魚有不良影響。
藻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缸中有機物所產生,所以只要有餵食,有養魚就會有藻類,多少而以,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以下提供幾個常用的方法來去除過多的藻類。
物理清除法:
簡單的說就是拿刷子去刷,市面上賣的磁鐵刷,魚缸刷都很好用,同時並用換水,效果極佳。缺點是麻煩,角落等地方不易清除,而且常常會搞的整缸雞飛狗跳,缸子一多更是大工程。
化學清除法:
使用除藻劑,效果普通,優點是對任何藻類都有效,且可有效清除附著在水草、沉木等不易清除地方的藻類。缺點是依據品質不同對魚和生態平衡有一定程度的沖擊。
生物清除法[最佳方式]:
使用除藻動物來控制藻類的數量,效果為三種中所花費時間較長,但最安全也最省力的方式。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除藻生物。
1.笠螺:除藻動物首推笠螺,功能大概跟磁鐵刷差不多強大。縱橫魚缸,天下無敵,連外掛過濾進水口都可以爬進去清。缺點為移動速度緩慢,且因其為汽水域生物[河海交界生物],所以部分個體在淡水中容易死亡,只會生蛋,在正常水族箱中不會孵化。耐葯性耐鹽性極低,但因其除藻能力超強,仍居除藻生物首位。價格20~30
2.斑馬螺:或稱彩蛋羅,非蘋果螺。除藻能力略遜於笠螺,適應性特性與笠螺相同但以身上如斑馬般的鮮艷黑紋著稱。價格20~30
3.蘋果螺:除藻能力弱,且便便極多,但優點是容易繁殖,可以數量取勝,價格:隨便網路上要都有。
4.白玉飛狐:吸壁魚類的一種,體型稍大,號稱能夠有效清除黑毛藻,價格40~80。
5.小精靈:吸壁魚類的一種,好養,喜食清苔,為清藻魚類中較為有效的一種,價格20~25。
6.清苔鼠、黃金清苔鼠:吸壁魚類的一種,為清藻魚類中第二大的,可長到10~15cm長,且經過多位魚友證實,只要有飼料餵的夠多,清苔鼠會去搶食飼料,而且久了之後會有慣性,從此只會等飼料,不會清藻類,所以並不建議使用清苔鼠,價格10~20。
7.琵琶鼠、黃金琵琶鼠:吸壁魚類的一種,俗稱垃圾魚,異形的一種,生存力極強,且可在台灣溪流中繁衍,是為台灣生態浩劫的代表魚。同時也是清藻魚類最大的,可以長到45~60cm長,清藻功能普通,食量奇大,與清苔鼠有同樣的問題,所以除藻功能會更弱,絕不建議使用此種魚類,價格20~30。
8.黑殼蝦:除藻功能普通,推薦使用於草缸處理腐敗之葉片,對於小細縫及葉片上的藻類有意想不到的功能,能在水族箱中繁衍,但有帶菌的問題。價格:50元/兩
9.大和藻蝦:除藻功能與黑殼蝦差不多,體型較黑殼蝦大隻
『貳』 海水魚缸里出現綠色藻類怎麼清除
我以前在給朋友們的回答中都有提到,避免陽光直射是抑制水族缸滋生藻類的必須。換句話說,只要有陽光直射,就難以避免生長綠苔。因有太陽的直射光,魚缸壁,砂面會產生藻類,當正面玻璃有阻觀賞時可用過濾綿抹去,其餘的玻璃不要管它。當藻類太厚時用過濾綿抹去一面的玻璃,隔一段時間再抹另一面的玻璃。藻類能吸收水中CO2穩定水中PH值。
海水魚中有許多品種喜歡攝食水螅類等浮游生物或礁岩上附生的海藻。天然海水中的藻類,我們很難獲得,水族箱中的水就會變為綠色,裡面已生長了藻類即海藻,可供海水魚啄食。
在一個完美情況下的水族箱上會有綠藻長出 , 如果水族箱長出紅藻 , 表示「光照不足」或是「強度」不夠 , 因此只要改善照明就行了........而水族箱中出現褐藻的話 , 表示水質不夠良好 , 大部分為亞硝酸含量過高所引起 , 也可能是碳酸鹽之類的營養嚴過剩.....因此設法降低亞硝酸含量或是換水都能改善。其實市面上也有在賣除藻劑 , 不過那畢竟是化學葯物 , 偶爾可以使用。而絲藻如果長出 , 你可以先試試「用手拔掉」它 , 不過在拔的時後千萬別弄得整個水族箱到處都是 , 因為它可是會「落地生根」的。如果拔除無 效 .......那可以試試提高水族箱中的鈣含量和KH值 , 通常蠻有效的。 至於「裝飾性藻類」的大量生長 , 雖然理論上的化學方法不少 , 但是最有效的還是用物理方法 , 也就是用剪刀修剪。當然也有生物方 法 , 也就是放一些「會吃藻類」的魚到水族箱中。如倒吊科的魚或是 蝦虎類 , 黃三角倒吊是很好的藻類去除者 , 不過要注意如果水族箱太小就不適合養。
『叄』 魚缸中的水藻怎麼清除
使用硝化細菌能夠取道比較顯著效果(個別非常頑固的就需要手工去除)。大約只需3-7天的時間就可以全部祛除藻類,使水體恢復清澈。當然成因並非1-2天,別急給硝化細菌點時間,同時也要改善過濾系統和整體水指標(增加換水頻率、加強物理和生化過濾、減少餵食、更換濾棉、加強充氧),這樣便可以事半功倍。
拓展資料
光照是決定藻類垂直分布的決定性因素。水體對光線的吸收能力很強,湖泊10米深處的光強僅為水表面的10%;海洋100米深處的光強僅為水表面的1%;而且由於海水易於吸收長波光,還造成各水層的光譜差異。各種藻類對光強和光譜的要求不同,綠藻一般生活於水表層;而紅藻、褐藻則能利用綠、黃、橙等短波光線,可在深水中生活。
水藻(shuǐ zǎo),水生藻類植物。藻的一種,水中很多。水藻葉子2、3寸長,兩兩對,葉子細小如魚鰓狀。
『肆』 海水魚缸里出現綠色藻類怎麼清除
避免陽光直射是抑制水族缸滋生藻類的必須。換句話說,只要有陽光直射,就難以避免生長綠苔。
1、物理清除法:拿刷子去刷,磁鐵刷,魚缸刷都很好用,同時並用換水,效果極佳。缺點是麻煩,角落等地方不易清除。
2、化學清除法:使用除藻劑,效果普通,優點是對任何藻類都有效,且可有效清除附著在水草、沉木等不易清除地方的藻類。缺點是依據品質不同對魚和生態平衡有一定程度的沖擊。
3、生物清除法:使用除藻動物來控制藻類的數量,效果為三種中所花費時間較長,但最安全也最省力的方式。
笠螺:除藻動物首推笠螺,功能大概跟磁鐵刷差不多強大。縱橫魚缸,天下無敵,連外掛過濾進水口都可以爬進去清。
缺點為移動速度緩慢,且因其為汽水域生物[河海交界生物],所以部分個體在淡水中容易死亡,只會生蛋,在正常水族箱中不會孵化。耐葯性耐鹽性極低,但因其除藻能力超強,仍居除藻生物首位。
(4)海缸一般在長海藻怎麼辦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大多數藻類都是水生的,有產於海洋的海藻;也有生於陸水中的淡水藻。在水生的藻類中,有軀體表面積擴大(如單細胞、群體、扁平、具角或刺等),體內貯藏比重較小的物質,或生有鞭毛以適應浮游生活的浮游藻類;
有體外被有膠質,基部生有固著器或假根,生長在水底基質上的底棲藻類;也有生長在冰川雪地上的冰雪藻類;還有在水溫高達80℃以上溫泉里生活的溫泉藻類。藻體不完全浸沒在水中的藻類也很多,其中有些是藻體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暴露在大氣中的氣生藻類;
也有些是生長在土壤表面或土表以下的土壤藻類。就藻類與其它生物生長的關系來說,有附著在動、植物體表生活的附生藻類;也有生長在動物或植物體內的內生藻類;還有的和其它生物營共生生活的共生藻類。
總之,藻類的生活習性是多種多樣的,對環境的適應性也很強,幾乎到處都有藻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