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素海藻酸怎麼樣
Ⅰ 蔬菜施什麼肥長得快又好
蔬菜在不同時期要施不同的肥才會長得快又好。生長苗期可以施生根壯苗肥,快速生長階段施促棵肥,生長的中後期施增產增重肥。
一、生根壯苗肥
蔬菜在生長的苗期,由於菜棵長得特別小,對肥料的需求量特別少,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做好生根壯苗,只有苗期把蔬菜的根系養好了,養的發達了,這個蔬菜才能真正地長好,如果只知道施肥,不知道養根,根系就吸收不了那麼多的肥料,一切都是白搭,所以,在蔬菜生長的苗期,生根養根比施多少肥料都管用。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功能性的生根養根水溶肥,可以按照使用說明兌水進行沖施或灌根,如果不想買肥料,完全可以自己配製生根肥,先把根系養好了,後期施肥才能起到作用,因為根系發達了,才有能力吸收養分,根系不發達,肥料再多它也吸收不了。
二、促棵肥
促棵肥是蔬菜過了苗期,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這個時候叫做長棵期,隨著秧苗越長越大,對肥料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那麼,過了苗期的蔬菜就需要及時進行施肥和補肥,以免導致養分供應不足而出現秧苗長勢過慢、瘦弱、發黃等現象。
追施促棵肥,需要在沒有開花之前,可以用二分之一氮素肥料混合二分之一的高鉀肥,也可以用發酵腐熟的糞肥,如:雞鴨鵝糞、人糞尿、豆餅等,追施時再搭配適量的高鉀肥,因為蔬菜到了生長中期到後期不能缺少了鉀肥,增施鉀肥有利於多開花、多坐果,增加產量。
三、增產增重肥
蔬菜到了生長的中後期,就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施好肥料是關鍵,如果施肥不當,就會出現秧苗長得好,而產量卻不高的情況,有的時候到了中後期還會出現秧苗早衰,因此,這個時候施肥一定不能亂施。
蔬菜到了生長的中後期,對肥料的需求各不相同,需要根據不同品種補施不同的肥料,比如說:根莖類蔬菜增施鉀肥,瓜果類蔬菜用氮肥搭配磷鉀肥,葉菜類蔬菜氮磷鉀互相搭配,並且採用根部施肥和葉面補肥相結合。
比如:瓜果蔬菜葉面噴施高鉀肥混合硼鈣肥,有利於多結果,根莖類蔬菜葉面噴施高鉀肥,有利於根莖膨大,葉類蔬菜噴施氨基酸水溶肥,促進葉片寬大黑綠等。
蔬菜要及時補肥促進花芽分化
蔬菜花芽分化在苗期就已經開始進行了,在蔬菜種植上講究促壯苗就是為了讓其更好地進行花芽分化,因此,在菜苗定植緩苗後,及時補充開花結果所需要的功能性肥料,促進其多開花、多結果。
現在一般農資部門都有各種各樣的促花保果肥料,如:甲殼素、海藻酸等,這些肥料都具有促進根系生長、保花保果、抗病增產、增綠壯秧等,而且都是由動植物提取而成,天然無公害,合理使用,可使其開花多、結果多、增加產量、畸形果極少。
Ⅱ 甲殼素和海藻精哪種好
海藻精舉仿。海藻精里富含的物質要比甲殼素多,海藻精比甲殼素好,營養含量更高。甲殼素是一種含氮的多糖物,是自然界第二大豐富的生物聚合物,分布十分廣泛,是許多低等動物特別是節肢動物如蝦、蟹、正橡纖昆蟲等外殼的重要成如明分,
Ⅲ 農用甲殼素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農用甲殼素的功效與作用:
一、功效
1、農用甲殼素除了可以作為殺蟲劑、殺菌劑,還可以和有機肥料混合使用,並且可以發揮生物的可降解性和相容性。
2、甲殼素對農葯和化學肥料具有增效的作用,比如在防治某一農作物的蟲害或者病毒時,加一些甲殼素可以使葯效發揮的更好。
二、作用
1、甲殼素可以促進植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還可以強壯植物的機體、縮短植物的生長周期,同時它對於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效果。
2、甲殼素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品質和產量,並且它還具有廣譜的抗菌系,可以誘導農作物產生多種的抗病物質。
農用甲殼素使用用法:
1、甲殼素的主要功效是可以非常好的對抗土壤中的各種細菌和病毒,比如他可以殺除各種蚜蟲,一般蚜蟲在接觸甲殼素之後的4-12個小時之內就會死亡,所以使用過甲殼樹的肥料一般會呈現出比較健康的狀態。
2、在病菌量特別多的土壤上每天早上10點之前或者是下午4點之後,取一定量的甲殼素撒在土壤之中,然後再將土壤翻新,讓土壤跟甲殼素接觸的更均勻,這樣即可有效地滅殺細菌和病菌。
3、甲殼素也可以使用在農作物的開花和膨果這兩個時期,比如種植瓜類或者是蔬菜等作物時可畝用2.5-5公斤左右的甲殼素進行噴施,每隔10天噴1次,大概噴施2-3次之後效果就會比較明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甲殼素
Ⅳ 番茄對花做不住果什麼原因
番茄坐不住果的症狀表現:有的番茄一穗果只能坐住少量果;或者是有的花芽分化不完全;有的花只分化了萼片,而沒有分化好花的雌蕊、雄蕊及花粉等;有的花可能顏色偏黃或偏白;也有的花不經點花便出現落花的薯冊情況。
主要為害:番茄點不住花後,會導致番茄植株長勢過旺,營養生長過盛,葉片會大而厚,莖稈長得高,吸收的養分多,結果其他器官如花、果等生殖器官吸收的養分就會大大減少,生殖生長就會不足,導致花芽不能正常分化,從而影響番茄的正常生長。即出現「旺了棵子不坐果」的情況。出現局悶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營養生長過盛。植株旺了棵子,葉片較大,拔節較長,莖稈有粗有細。
第二,高溫影響花芽數臘宏分化。根據研究表明,番茄在花芽分化期遇到高溫,將會影響番茄花芽正常分化,出現花序敗育及果實點不住或不能完成正常授粉的現象。
Ⅳ 海藻甲殼素是什麼成份
海藻甲殼素就是成分,活性高,養分傳導快,更利於作物吸收。對作物根、葉、花、果高度安全,無肥害,無毒副作用。提高座果率、果實膨大快,上色著色好,促早熟,調高含水含糖量、口感好、營養豐富、防止作物畸形果。
Ⅵ 甲殼素的作用與副作用
甲殼素的醫療作用
1、抗菌抗感染:甲殼素及其多種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以甲殼素六聚糖為最強。小分子的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質子化銨,質子化銨與細菌帶負電荷的細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細菌,同時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胞內,擾亂細菌的新陳代謝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夏文水、吳焱楠研究認為,相對分子量為1500的脫乙醯甲殼素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最強,隨著分子量增大,則抑菌作用下降。正光華發現,脫乙醯甲殼素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小腸結尖耶爾氏菌、鼠傷害沙門氏菌和李斯特單核增生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中國紡織大學吳清基教授已成功地將甲殼素製成無紡布、流延膜、塗層紗布等多種醫用敷料用於臨床,其中甲殼素與醋酸製成的無紡布透氣透水性能極佳,用於大面積燒傷燙傷,抗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效果很好。目前上海市每年可生產甲殼素醫用材料約100噸。
2、降脂和防治動脈硬化:魏濤等採用含膽固醇1%和脫氧膽酸鈉0.2%的合成飼料喂大鼠28天,在誘發高血脂症的同時,經口服脫乙醯甲殼素觀察其對高血脂症的影響。實驗設高脂對照組和低、中、高三個劑量實驗組。結果表明,脫乙醯甲殼素中、高劑量組的總膽固醇及總甘油三酯含量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前者降低了10.5%、14.2%,後者降低了18.8%和26.1%,低、中、高劑量三實驗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脂對照組比較,分別升高了16.5%、32.7%和50.4%。顧雲等對31例高血脂成人患者進行口服脫乙醯甲殼素降脂試驗,30日後檢查,膽固醇、甘油三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均無明顯變化。
3、抗病毒:許多科學家已從多方面證實了甲殼素硫酸酯的抗病毒活性。DerekHorton等證明氨基上含有SO42-的甲殼素衍生物對血液病毒有顯著抑製作用。1992年Vorcellotti等發現甲殼素磺化衍生物能抑制哺乳動物的病毒感染,特別是能抑制和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抑制其復制的IC50為7微克/毫升,同時也能抑制勞舍氏白血病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
4、抗腫瘤:小分子甲殼素具有優良的抗腫瘤活性,特別是甲殼素六聚糖具有很強的抑制腫瘤的作用。日本愛媛大學奧田教授經實驗確認,甲殼素在64微克/毫升的濃度時就能增強淋巴球細胞殺死癌細胞的作用。鈴木茂生報道,脫乙醯甲殼素能直接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在含有1×105的癌細胞溶液中,加入0.5毫克/毫升的脫乙醯甲殼素,24小時後癌細胞完全死亡。Saiki報道,硫酸甲殼素和硫酸羧甲基甲殼素對黑色素瘤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且作用呈量效關系。福建師范大學劉艷如等對小白鼠接種S180腫瘤細胞,設對照組和甲殼素實驗組,實驗表明脫乙醯甲殼素對S180小鼠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對其抗腫瘤作用十分關注。
5、抗凝血:Muzzarelli等在五六十年代就充分認識到甲殼素硫酸酯的化學結構與肝素相似,預示此類化合物有抗凝血活性。1985年Hirano報道,分子量26000,O-位雙硫酸酯甲殼素的抗凝血活性是肝素(174單位/毫克)的1.9~2.2倍。
6、其他:張桂英等證明,脫乙醯甲殼素具有良好的抗輻射性能。蔣莉等研究表明,脫乙醯甲殼素能保護肝臟,提高肝臟抗氧化能力。沈陽鐵路總醫院高風蘭應用脫乙醯甲殼素口服治療心絞痛5人、心律失常4人、頑固性心衰4人,均收到滿意療效。此外,某些甲殼素衍生物能結合Fe2+,增強胃腸道的吸收功能,用於治療鐵缺乏症。
甲殼素基本上沒什麼附作用。不過有句成語叫「過猶不及」,也不要短時間內使用大量的甲殼素哦
Ⅶ 蔬菜很多黃葉什麼肥料可以改善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蔬菜黃葉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從機理上怎麼解釋。
植物葉片呈現綠色的主要原因是葉片中含有葉綠素,葉片發黃是因為葉綠素的合成受阻進而減少造成的。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溫度、光照、養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與葉片合成的各種酶的活性等。
溫度導致葉片發黃是因為能夠影響葉綠素的合成以及根系的活性,所以低溫或者高溫季節種植蔬菜葉片發黃的幾率比較高;光照充足的環境中蔬菜長得比較好,光照不太好的棚室或者陽台種植蔬菜易發生黃葉;如果土壤養分不足,土質黏重,生長過程中又不注意肥料的補充,種植的蔬菜也容易黃葉;鈣、鎂、鐵、鋅等微量元素參與各種酶的活動或者合成,所以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也會造成黃葉。
2、培育健壯的蔬菜根系,根系好了才能好好的吸收養分,植株長勢好,葉片不發黃
根系是蔬菜生長的基礎,只有根系長好了植株才能旺盛,減少黃葉的發生,正常的健壯的根系應該是顏色亮白、覆蓋根毛、含水較多,如果根系黃褐色、干癟癟的可能是受到了損傷。根系長得好不好除了受土壤影響之外,還會受到溫度、土壤水分以及病害的影響。
(1)溫度:大部分蔬菜根系生長適宜的溫度為20-25℃,有些耐寒蔬菜如烏塌菜、冬寒菜也可以經受5℃左右的低溫。所以我們種植蔬菜要在合適的季節種植合適的蔬菜,早春或者秋季種植喜冷涼的蔬菜,夏季種植喜溫蔬菜。如果春季想提前種,那麼需要覆膜或者搭小拱棚。我們那一年的越冬一大茬番茄之所以沒有長好,主要是因為冬季太冷,根系吸收養分、水分能力下降,導坦棗致葉片發黃,植株早衰。
(2)水分:根系生長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讓困拆為60%-80%,苗期稍微旱一點,結果期澆水要多一點。但是如果長期乾旱不澆水,一是影響根系生長,二是根系也吸收不到水分而供給蔬菜生長;如果澆水太多或者長時間下雨,土壤中含水高而氧氣不足,根系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導致爛根。
(3)疏鬆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這尺備在春季種菜尤為重要,春季風大,土壤水分蒸發快,需要多澆水,但是澆水後地表極易板結,所以這就需要每次澆水後都進行中耕劃鋤,疏鬆土壤,蔬菜才能長得更好。
(4)根系病害:影響蔬菜根系生長的病害主要有黃萎病、根腐病這些土傳病害,防治土傳病害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輪作倒茬和種植嫁接蔬菜。其次進行土壤消毒,最後蔬菜移栽後用多菌靈葯劑灌根能夠有效的預防這些病害。
種植蔬菜,做到上面兩點,基本上不會有黃葉的發生。當然種植蔬菜培育了健壯根系也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還要注意肥料補充,適當追肥以及噴施翠姆氨基酸葉面肥,葉面肥多是含有各種肥料元素,如果葉片發黃能夠快速改善黃葉的狀況嗎,如果沒有黃葉也能讓植株長勢更好、更加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