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森林的天體是什麼生物
『壹』 為什麼不稱海藻為「地球的肺」
肺的作用不是產生氧氣,其功能主要在於凈化身體,排出毒物,保持系統正常。
海藻的作用僅僅只能產生氧氣,所以不能被稱作地球之肺。
『貳』 海洋植物的特徵是什麼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其門類很多,從低等的無真細胞核藻類,到具有真細胞的紅藻門、褐藻門和綠藻門等共1萬多種。
單細胞藻類:多為無游動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動的單細胞海洋浮游藻類,其中硅藻最多,還有甲藻、綠藻、藍藻、金藻等。由於進行光和作用,僅分布在海洋在光照的上層(約0~200米),是海洋中初級生產力的主要組成者之一。
大型藻類:大型藻類多屬於海生底棲藻,它們沒有真正的根、莖、葉;細胞具有葉綠素,因此藻體全部都有吸收營養元素進行光和作用的功能;藻類的繁殖有三種,即營養繁殖、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生殖結構很簡單,基本構造是單細胞的孢子或結合後的合子,都以單細胞形態離開母體後直接發育成新個體;生活史也由於減數分裂的階段不同分為不同類型。它們屬於非維管束孢子植物,主要生長在潮間帶和潮下帶的岩石或石沼中,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是海洋中有機物質的初級生產者。海藻可供人類直接食用,如紫菜、海帶、石蒓等,鷓鴣菜和海人草是有名的驅蛔葯用海藻;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從海藻中提取藻膠及其他化合物,廣泛用於醫葯衛生和食品工業等行業中。
海藻和陸生植物一樣,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把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所以海藻分布的范圍多在沿岸淺海或光線能透過的海水上層。由於海藻需要的光強和波長不同,所以它的分布深度也不一樣。綠藻主要吸收利用紅光,多分布於5-6米水深的上層;褐藻吸收利用橙光和黃光,所以生活在水深30~60米以內;再往下是紅藻和藍藻。
海藻屬於比較原始的植物,它和高等植物的不同點,在於它沒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更不會開花結果。它是通過和高等植物的根類似的「固著器」,附著於礁石上或其他物質上。
海藻的營養價值很高。有些海藻可以食用外,還是很好的工業原料和添加劑。從紅藻提取出瓊膠在食品工業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用來生產果醬、乳脂、水果汁等配料。在製作冷食中,只要加進0.2%的瓊膠,就可使冷食變得美味可口。瓊膠的性質,還可使奶粉加速溶解,可以阻止牛奶結塊。用瓊膠做的果凍、糖果是小朋友們喜愛的食品之一。瓊膠也是化妝品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在醫葯工業中,瓊膠也被廣泛用於製造葯物,人們常見的乳制、膠囊和軟膏等,都含有不同分量的瓊膠從褐藻中提取的褐藻膠,可以使鮮花的保鮮期延長,加到啤酒中可以使啤酒長期儲存而不變質。據統計,褐藻膠有800多種用途。最近以褐藻膠為原料製成藻酸丙脂硫酸脂鈉(簡稱PSS),對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血粘度綜合症的防治,具有顯著療效,是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半合成海洋新葯。
螺旋藻,是近幾年引起廣泛注意的一種微藻。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光合生物,凡是食用螺旋藻的民族身體非常健壯。經研究發現,它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全面,蛋白質含量比任何含鐵食品高出20倍以上,每1克螺旋藻的營養價值相當於1000克蔬菜的營養總和。螺旋藻有許多葯用功能,如抗輻射、抗潰瘍、抗腫瘤、免疫調節等作用。有人稱螺旋藻將成為最流行的保健品。
我國養殖海藻的歷史悠久,而且越來越普遍,主要養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裙帶菜等,目前已成為海藻的養殖大國。
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為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
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綠藻的藻體呈草綠色。綠藻約有6000種,其中90%產於淡水,只有10%生活在潮間帶或潮下帶的岩石上。綠藻有單細胞的,有群體的;有絲狀的,還有片狀的。最常見的海洋單細胞綠藻是扁藻,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海洋中小型動物的良好餌料、最常見的多細胞綠藻有石蒓、礁膜(我國沿海漁民稱之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們是人們喜愛的海洋經濟蔬菜;還有滸苔,它可用來製作滸苔糕,味道十分鮮美。此外,還有羽藻、蕨菜、刺海松、傘藻等。
褐藻的藻體呈褐色,多細胞,有絲狀、片狀或葉狀,還有的呈囊狀、管狀、圓柱狀或樹枝狀,一般都有圓盤狀或分枝狀的固著器或假根。假根上面有柄部及葉部,通稱為假莖和假葉。褐藻中的大型種類,如海帶可長到7~8米長;巨藻可長到300米長,素有「海底森林」之稱。它們多數生長於低潮帶或低潮線下的岩石上。
紅藻的藻體呈紫色或紫紅色,大多數為多細胞,有絲狀、片狀和分枝狀。形態多姿,有圓形、橢圓形、帶形。紅藻多數喜居深海,生長在低潮線附近和低潮線下30~60米處,少數種類可在200米的海底生長。紅藻類約有2500多種,其中最為常見的種類有紫菜、石花菜、紅毛藻、海索麵、雞毛藻、粘管藻、海蘿、蜈蚣藻、海頭紅、多管藻、鷓鴣菜等。紫菜呈紫紅色,片狀,鮮食或製成干品,干紫菜是市場上暢銷的高級副食品。
『叄』 什麼是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知道的人,請詳細解說)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為維管束的孢子植物(也稱高等孢子植物),陸生、附生、少為水生,直立或少為纏繞攀援的多年生草本,或間為高大樹形;孢子體(即通常所謂綠色蕨類植物)照例有根、莖、葉的器官分化[松葉蕨(蘭)除外]。孢子體的形體在近代植物界中最為多種多樣。有大如喬木狀的,也有小僅達1厘米的,但絕大多數為中形多年生草本。孢子體生有多數孢子囊,內生孢子;最原始蕨類植物的孢子囊生於枝之頂端,有些生在特化的葉上或葉片上(囊托)成穗狀或圓錐狀囊序,有的生於孢子葉的邊緣,也有的聚生於枝頂成孢子葉(囊)球,而在絕大多數的種類則以各種形式生於孢子葉的下面,形成所謂孢子囊羣(堆)、或滿布葉之下面。孢子(有n染色體)有同孢和異孢之分:異孢型的,在孢子體(郎通常的植物體)上生大小兩種孢子葉:大孢子葉生大孢子囊,內生大孢子;小孢子葉生小孢子囊,內生小孢子。近代絕大多數的蕨類植物都屬於同孢型。孢子成熟後從孢子囊內以特種巧妙的機制(環帶)被散布出來,落地後萌發生長成為原葉體,叫做配子體。配子體的形體甚為簡單,為不分化的葉狀體、塊狀體或分叉的絲狀體等。在同一配子體上產生頸卵器和雄精器(雌雄同體),但在異孢型的蕨類植物,配子體更為簡化而有雌雄性之分(雌雄異體),雄配子體極小,不脫離小孢子壁,雌配子體遠較大,也不脫離大孢子壁。精子憑水為媒介,藉助於本身的纖毛運動,能和卵子行受精作用,產生配偶子,由此生長發育成為綠色孢子體(有2n染色體),也可叫作成長的蕨類植物,在它的葉體上產生孢子囊,內生孢子,孢子落地萌發又發育成原葉體。這樣,孢子世代的孢子體和配子世代的配子體相互交替一次,就完成蕨類植物的生活周期。
現代蕨類植物約有11,500多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中國約有2 000種,它們大都喜生於溫暖陰濕白森林環境,成為森林植被中草本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森林的生長發育有著重大影響,同時可以作為敏感地反映環境條件的指示植物。
我國的蕨類植物是世界最豐富的一區,其中許多種類為葯用植物,還有一些作為蔬菜之用,另有一些是澱粉植物。最普遍利用的首推蕨菜的地下根狀莖。根據商業部初步統計,僅1958年,由於各地農民利用蕨根內的澱粉(俗稱蕨粉)製造各種食品的結果,為國家節約大量糧食。蕨類植物的枝葉青翠,姿態奇特,可供美化庭園,有引入入勝之感,而且許多種類為室內點綴的重要盆景。
苔蘚植物(Bryophyte),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角苔綱(Anthocerotae)。苔綱包含至少 330 屬,約 8000 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 700 屬,約 15000 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 4 屬,近 100 種角苔類植物。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bryophyte)相同。
藻類的概念古今不同。中國古書上說:「薻,水草也,或作藻」。可見在中國古代所說的藻類是對水生植物的總稱。在中國現代的植物學中,仍然將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稱中貫以「藻」字(如金魚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來源於此。與此相反,人們往往將一些水中或潮濕的地面和牆壁上個體較小,粘滑的綠色植物統稱為青苔,實際上這也不是現在所說的苔類,而主要是藻類。藻類植物並不是一個純一的類群,各分類系統對它的分門也不盡一致,一般分為藍藻門、眼蟲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綠藻門、褐藻門、紅藻門等。
原核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藍綠藻和一些生活在無機動物中的原核綠藻。屬於原生生物界中的藻類有甲藻門(或稱渦鞭毛藻)、隱藻門、金黃藻門(包括硅藻等浮游藻)、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而生殖構造復雜的輪藻門則屬於植物界。屬於大型藻者一般僅有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等為大型肉眼可顯而易見之固著性藻類。此類大型藻幾乎99%以上之種類棲息於海水環境中,故大型藻多以海藻稱之。
『肆』 什麼是藻類植物
藍藻出現在古海洋中,可以追溯到30億年之前。藍藻是低等植物,它沒有根、莖、葉之分,是單細胞或多個細胞連成的絲狀體(藻絲)。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現在藍藻形態與其祖先差不多。藍藻微小的細胞里,永不停止地進行著復雜得多、先進得多的物理、化學反應。數量極為龐大的藍藻出現,為後來多種生命在海洋中誕生提供了可能。但是,真核細胞起源的問題,以及真核細胞出現後演化為數目巨大的藍藻等生物演進的問題,仍然是人們繼續探討的問題。
水下森林——巨藻
在美洲西部及大洋洲、南非等地沿岸,生長著一種巨大的海洋植物。這種植物在幾十米深的海水中形成繁茂的「水下森林」,十分奇異而美麗。這就是著名的海洋經濟藻類——巨藻。
巨藻是世界上個體最大的海藻,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它一般能長到70~80米,重量達一百多千克,實在不愧是海藻中的「巨人」。它的生長速度非常驚人,春夏季節每天可以長2米左右。更令人驚奇的是,它的生長力很旺盛,可以像韭菜一樣一年收割好幾次。
巨藻的經濟價值很高,可作為家畜和魚類的飼料和餌料,甚至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巨藻含有多種氨基酸,能用它來提取葯物,還可以提取褐藻膠、甘露醇、碘、鉀等化工原料,製造肥料等。巨藻經過發酵能產生可燃性氣體甲烷,所以種植巨藻將為人們提供新的能源。巨藻生長的水域,也適宜各種魚、蝦、貝類的繁殖,巨藻就像一道天然防波堤,為近岸養殖其他水生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海洋被子植物
海洋里的高等植物並不多見。如果將潮間帶、灘塗等近海地帶生長的植物也算作海洋植物的話,海洋中裸子植物僅有馬尾松等少數幾種,而大部分海洋高等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
完全生長在海洋中的植物是海草類,如海中草、激浪草等。它們大部分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河口與海灣內。這類植物生長在水下,能忍受海水的高鹽度,還具有在水下開花授粉的能力。所以有人稱它們為真正的海洋被子植物。這些海草生長在沿海近岸邊,形成了茂密的「水底牧場」,並為海洋其他生物提供了初級生產力。
還有一些植物生長在潮間帶。它們不能完全浸沒在水裡,即使高潮時它們的不定根也會把樹冠撐出水面,比如紅樹植物。紅樹植物種類很多,大多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潮間帶的沼澤地。我國南方沿海福建、廣東、台灣、海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玉蕊科龍血濱玉蕊是我國的特有種。紅樹植物沿著海岸形成密集的樹林,是組成海岸生態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對於調節氣候、防止海岸剝蝕起著重要作用。
固氮生物——藍藻
藍藻是一類很奇特的浮游植物。它的體內除了含有葉綠素外,還含有輔助色素——藍藻紅素和藍藻藍素。當藍藻大量繁殖時,海水就會被染成紅色。
藍藻從分類地位上說十分低等,它還不具備真正的細胞核,但已有核的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只是DNA不與組氨酸結合,沒有核膜與核仁。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藍藻身體里分布了許多小氣泡,有助於它過漂浮的生活。
有些藍藻還具有固氮的能力,這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然界中,氮是一種很重要的物質,它是構成蛋白質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但是,許多植物和動物都不能直接利用空氣或水中游離的氮,只能利用已經轉化了的有機氮。自然界中能把無機氮轉化成有機氮的生物很少。一些種類的藍藻可以直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氮;另一些藍藻能在空氣貧乏的環境中將氮固定下來。實驗證明,能固氮的藍藻體內有一種固氮酶,對氧十分敏感,在缺氧條件下,它的固氮效率最高。固定下來的氮被貯存在藻藍蛋白里,並可以把它們轉移到相鄰的營養細胞中去。
藍藻的固氮本領對於增加水中肥力,提高海洋生產力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農業增產上也具極大的經濟意義。
硅藻
硅藻是一類最重要的浮游植物。硅藻分布極其廣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蹤跡,尤其是在溫帶和熱帶海區。因為硅藻種類多、數量大,故而被稱為海洋的「草原」。
浮游植物遍布整個海洋的上層,這是因為透入海水的陽光迅速地隨深度而衰減。到了一定深度,海洋已是一片黑暗的世界,陽光不能穿透海水到達這里,所以也就沒有利用光來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而一些底棲型的藻類,由於生活在海洋靠近大陸邊緣的淺水處,所以雖然長在水底,仍能利用微弱的陽光生存。硅藻也可分為浮游型和底棲型兩大類。前者主要生活在潮間帶,即大陸邊緣的淺水處,後者則包括全部或部分生活空間處於光照層中的浮游種類。
硅藻是一類具有色素體的單細胞植物,常由幾個或很多細胞個體連結成各式各樣的群體。硅藻形態多樣,有圓形、橢圓形,也有三角形和多角形等,更有兩側對稱和中心對稱種類,如舟形、梭形、弓形、「S」形等。硅藻的細胞壁由硅質和果膠質構成,成為堅硬的外殼,殼分上、下兩個,如帶蓋的小盒子一樣套在一起。據科學家研究,硅藻殼面的花紋在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各具形態,其花紋的多樣、別致、精美程度,恐怕連我們人類的建築師、藝術家也嘆為觀止、自愧弗如。硅藻細胞壁形成花紋的原因,是由於細胞壁向內凹入,因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結構層次的緣故。
硅藻的色素包括葉綠素a、c1、c2,以及胡蘿卜素,硅甲黃素和墨角藻黃素等。硅藻通過色素,主要是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它吸收陽光和水中的CO2和無機鹽類,並把這些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一些多糖有機物,這些有機物是海洋食物鏈的第一環節,也是海洋生產力的基礎。
硅藻是魚、貝、蝦類,特別是其幼體的主要餌料。它與其他植物一起,構成海洋的初級生產力。
硅藻還是形成海底生物性沉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硅藻死亡之後的硅質外殼,大量沉積在海底,形成硅藻軟泥,這種軟泥在寒帶海中最多,其沉積層最厚可達200米。據海相沉積層的分析表明,硅藻土中含有83.2%的氧化硅。硅藻土在工業上用途很廣,可以作為建築、磨光等材料,過濾劑、化學方面的吸著劑,造紙、橡膠、化妝品和塗料等的填充劑,以及保溫材料等;同時硅藻土對地層的歷史及古海洋環境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資料。
海洋污染物質,包括一些碳氫化合物、有害重金屬、有機氯,以及放射物質等,經過硅藻的吸附、吸收和積累,又經過海洋食物網的傳遞、擴大,直接或間接損害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並對人類健康帶來危害。
『伍』 那種植物群落製造了最多氧氣 是海藻還是森林.
森林,因為二氧化碳在海水裡的溶解度畢竟有限,能溶於水而已,量不多,而森林就多了,空氣中到處是二氧化碳,所以是森林!
『陸』 海底森林是由什麼構成的。
在熱帶和亞熱帶有潮水淹沒的淺海海灣或河口附近海灘上,由木本紅樹植物形成的高矮不同的喬木或灌木叢林。
『柒』 海藻有哪些作用
在富饒的沿岸淺水區,長滿了許多大型海藻。它們用假根將藻體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或其他堅硬底質上。所謂假根就是說樣子像根,但沒有吸收水分及營養物等真正根的機能,只起固著作用。大型海藻含有氣囊,可使它們的葉片在水中呈垂直狀態由海底伸向表層。茂密叢生的海藻像海底的森林,像堅韌的軟牆,對海岸往往有保護作用。狂風駭浪使堅固的碼頭和防波堤有時也難免毀於一旦,但海藻卻可以隨著海浪的進退,或起或平,或曲或直,常言道柔能克剛,靠這種變化就能挫敗海浪的洶洶氣勢,使它潰散在這軟牆之下,逐漸變小,變平靜,從而保護好千裏海堤和萬噸碼頭。退潮後,大片叢生海藻也常露出水外,不得不短暫地忍受夏日的乾熱,冬天的風寒。但這對它們似乎無明顯的損害,漲潮後被海水淹沒了,它們又恢復勃勃生機。海藻叢生的地方,也是海洋生物最豐富之處,不僅為草食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源,也為不少動物提供了棲息之地、隱蔽之所和繁衍生息的優良環境。
底棲藻也同樣在陽光的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光線射入水中後很快被海水吸收,透入水層的深淺與光波的長短有關。太陽光的光譜由紅、橙、黃、綠、藍、靛、紫色組成,紅光光波最長,由紅向紫逐漸變短。光波短,透性大,能達200多米深;光波長,能量少,只能透入幾米或幾十米深。各種海藻除葉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色素。它們吸收光譜上各個部分的光能,並把光能轉移給葉綠素。綠藻主要吸收紅光,而紅光透入水中很快被海水吸收,所以綠藻只分布於5~6米深的水層中,使水的上層看上去呈綠色。橙光和黃光透入水層略深,主要為褐藻所利用,所以30~60米深水中,往往是褐藻的天地。海水也幾乎被染成褐色。再往深去,一般是紅藻的世界,因為它們主要吸收綠光和藍光,這些光波長較短,透入水層較深。底棲藻的個體雖大,但分布范圍小,總的數量相對較少,所以其光合作用每年的生產力只有海洋浮游植物的2~5%。
『捌』 海底有森林嗎
紅樹林又稱海底森林,是生長在海邊的一種珍貴樹種,海水漲潮時,淹沒於海中,退潮時,又露出水面.對於保護海岸,防止台風和海嘯襲擊都有著重要作用.紅樹林是我國的保護樹種。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或喬木植物群落,大部分樹種屬於紅樹科,生態學上通稱為紅樹林,是能生長於海水上的綠色植物。世界上紅樹林有23科81種、海南有23科41種,最高者達10米,很多紅樹具有奇特的「胎生」現象。這里的紅樹林生生長良好,叢林茂密漲潮時分,紅樹林的樹干被潮水淹沒,只露出翠綠的樹冠隨波盪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有水鳥展翅其間,遊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標志之一,能防浪護岸,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和葯用價值、觀賞價值。區內野菠蘿島環境幽美,島上形態奇特的野菠蘿林連片蔽日修有觀光小道,可乘遊船登島游覽。
此外海底也有海洋森林,它們還是非常美麗的呢!
各種漂亮的魚兒在森林中暢游,各種美麗的珊瑚在綻放。。。。。。海洋森林中的生物並不比陸地上少。
『玖』 海底森林有什麼作用
海底森林由第二類海藻——底棲藻類構成。看起來,這些海藻跟陸地植物一樣,也長著根莖、葉,實際上那隻是些假根、假莖葉。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真正的根可以吸收養分,而海藻的假根只是個固定器,貼在海礁上,防止被水沖走;莖也不能吸收養分,海藻直接從附近海水中吸收養分。
別看這些海藻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它們照樣長得很茂盛,一叢叢比森林都茂密。相傳哥倫布率領的船隊在遠征途中,誤入馬尾藻林中,差點被纏住。他們航行了幾星期才擺脫這片藻林。可見,海底森林並不比陸地上森林小呀!
海藻林不但給海洋動物提供食物,而且是海洋動物的樂園啊!那些小魚小蝦在這里既能避風浪,又能避敵,難怪它們喜歡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