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怎麼補水
❶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臉部的補水工作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去做的,但在一些乾燥的季節我們臉部非常缺水。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臉部缺水了怎麼辦的相關內容。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1
臉部缺水緊急處理方法一:緊急使用補水面膜
補水面膜是公認的能夠對肌膚進行密集補水的護膚品,清洗面部之後,將補水面膜舒展敷在臉上靜等二十分鍾之後取下。然後再將剩下的精華液輕怕進肌膚內即可。
臉部缺水緊急處理方法二:補水精華不能少
補水精華,顧名思義就是高濃縮水分因子。像是市場上的銀杏葉水漾精華等都是比較不錯的補水精華,在塗抹好化妝水之後,取出適量的精華塗抹在臉上然後輕輕拍打至吸收。然後再塗抹上具有鎖水功效的乳液。
臉部缺水緊急處理方法三:夜間補水修復不能少
很多的面部問題,如斑點、痘痘等出現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肌膚缺水導致新車代謝的緩慢而造成的各種色素或者是垃圾堆積。夜間是肌膚新陳代謝相對比較快速的時候,所以夜間使用一些免洗的補水效果好的面膜對於肌膚缺水的解決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2
1、使用保濕水乳
在做好潔膚工作及敷完熱毛巾後,肌膚保持濕潤狀態下,使用保濕水乳能夠為肌膚加上保護膜,有效鎖住肌膚中的水分,滋養肌膚,保持肌膚的水潤彈性和活力。
2、常用保濕噴霧
如果感覺敏感肌乾燥不適的時候,建議用保濕噴霧噴滿全臉,這樣既方便又能快速補水,而且敏感肌膚使用了也不用擔心會肌膚不適。
3、定期做水膜
敏感肌補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無酒精無添加的化妝水來做水膜,因為化妝水中含有舒緩成分,在補水的同時還能鎮靜肌膚,所以能有效地為敏感肌補水。
4、多喝水
想要眼部肌膚水潤和擁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讓體內及時補充足夠的水份,才是護膚之道的關鍵所在。水份如果攝取不夠,會導致油脂分泌量不足,皮膚就很容易脫水。
5、注重飲食養護
在飲食方面,多吃一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蹄、魚肉、魚湯等,增強皮膚表層的修復功能,同時減少細紋,令肌膚緊致光滑有彈性,使肌膚恢復年輕態。
臉部補水注意
1、涼開水洗臉補水
用涼開水洗臉也能夠幫助皮膚補水,改善皮膚乾燥。涼開水因為煮沸的過程空氣含量少,具有很好的親膚性,用涼開水洗臉能夠幫助水分進入肌底,使皮膚變得水潤亮澤。
2、溫水洗臉補水
洗臉是每天都必須進行的功課,想要給皮膚補水的話,可以將洗臉水換成溫水。一般水溫略高於皮膚溫度即可,這樣的水溫能夠幫助有效潔面,也能夠促進皮膚毛孔的打開,洗臉之後使用爽膚水、乳液、滋潤面霜等能夠有效幫助皮膚補水。
3、礦泉水敷臉補水
每天洗臉之後,可以用礦泉水來幫助補充水分以及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將化妝棉蘸取礦泉水後敷在臉上約10分鍾左右即可。
臉部缺水了怎麼辦3
臉部皮膚缺水會怎麼樣
臉部一干一缺水就會:脫皮,出油,長斑,粗糙,毛孔較大。
如果經常對著電腦玩游戲的人更容易干,電腦顯示器的紫外線,紅外線等等。相當於烤箱,對皮膚的傷害極大,別說是脫皮而且是越來越粗糙,什麼輻射斑都會長。建議盡量不玩游戲減少用電腦的時間。
皮膚缺水怎麼辦啊
皮膚嚴重缺水,可以用外用保濕霜或者醫療美容的方法進行改善。如果想要快速的補水保濕的效果,可以考慮醫療美容的.方法,比如水光針,無針水光,水氧活膚等等。水光針是通過注射玻尿酸的方法,進行皮膚的補水保濕。玻尿酸是人體自有的成分,安全性高,不會發生排斥反應,其保水性極好,可以快速的補水保濕,令肌膚恢復光澤潤滑。如果您要進行皮膚補水保濕的醫美項目,建議你去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找有資質的人員進行操作。
臉乾燥怎麼快速補水
1、面膜:面膜補水是最方便最快速的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面膜,每周一到三次補水面貼膜,視皮膚狀況而定,最少一次。
2、護膚:每次洗完臉以後都要使用柔膚水,再用潤膚乳/霜,因為潤膚乳/霜只是起到潤膚和保護皮膚的,並不能起到補水和鎖水的作用,而這一點柔膚水就可以起到作用,(如果是油性皮膚,就用潤膚乳,不要用霜)柔膚水最好是輕拍至吸收。
3、噴霧:用小噴壺灌上礦泉水,隨身帶著,感覺臉上油或乾的時候就噴幾下,然後輕拍至吸收。最後是在晚上睡覺前用小噴壺邊噴邊拍五至十分鍾,堅持一周就會有明顯改善。
4、睡眠:每天優質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什麼都比不了的,保證充足的睡眠,皮膚才會好。
5、飲水:每天要喝6到8杯白開水,牛奶,飲料不算,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定時定量喝水,最好一次喝一咖啡杯,多吃水果。
❷ 臉部怎麼樣補水
臉部怎麼樣補水
臉部怎麼樣補水,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觀,大部分人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改變自身的形象,提升自身的氣質,其中有些人的臉部比較乾燥,那麼臉部怎麼樣補水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答案吧!
臉部怎麼樣補水1
臉部皮膚缺水會怎麼樣
臉部一干一缺水就會:脫皮,出油,長斑,粗糙,毛孔較大。
如果經常對著電腦玩游戲的人更容易干,電腦顯示器的紫外線,紅外線等等。相當於烤箱,對皮膚的傷害極大,別說是脫皮而且是越來越粗糙,什麼輻射斑都會長。建議盡量不玩游戲減少用電腦的時間。
皮膚缺水怎麼辦啊
皮膚嚴重缺水,可以用外用保濕霜或者醫療美容的方法進行改善。如果想要快速的補水保濕的效果,可以考慮醫療美容的方法,比如水光針,無針水光,水氧活膚等等。水光針是通過注射玻尿酸的方法,進行皮膚的補水保濕。玻尿酸是人體自有的成分,安全性高,不會發生排斥反應,其保水性極好,可以快速的補水保濕,令肌膚恢復光澤潤滑。如果您要進行皮膚補水保濕的醫美項目,建議你去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找有資質的人員進行操作。
臉乾燥怎麼快速補水
1、面膜:面膜補水是最方便最快速的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面膜,每周一到三次補水面貼膜,視皮膚狀況而定,最少一次。
2、護膚:每次洗完臉以後都要使用柔膚水,再用潤膚乳/霜,因為潤膚乳/霜只是起到潤膚和保護皮膚的,並不能起到補水和鎖水的作用,而這一點柔膚水就可以起到作用,(如果是油性皮膚,就用潤膚乳,不要用霜)柔膚水最好是輕拍至吸收。
3、噴霧:用小噴壺灌上礦泉水,隨身帶著,感覺臉上油或乾的時候就噴幾下,然後輕拍至吸收。最後是在晚上睡覺前用小噴壺邊噴邊拍五至十分鍾,堅持一周就會有明顯改善。
4、睡眠:每天優質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什麼都比不了的,保證充足的'睡眠,皮膚才會好。
5、飲水:每天要喝6到8杯白開水,牛奶,飲料不算,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定時定量喝水,最好一次喝一咖啡杯,多吃水果。
臉部怎麼樣補水2
油性皮膚怎樣補水
1、選擇適當的潔面產品及方法
油性肌膚過盛的油脂普遍分布在T區油脂,別以為只需要著重護理這個部分就行了。其實在潔面時應當選擇一些質地溫和清透的潔面產品,只需要擠出一點,在手上揉出泡沫後再塗抹在面上慢慢按摩,1分鍾之後再用水沖洗干凈,這樣才能清洗掉表層的垃圾。油性肌膚一定注意肌膚的平衡。同時,在洗臉時應該用溫水洗臉,不可太熱或太冷,破壞皮膚的平衡。
2、定期清理角質後做好護理
如果皮膚變得粗大時,皮膚的水分就會流失的更快,出油也會更多,這時就表示你的皮膚堆積了大量的垃圾和死皮,這時就應該及時對皮膚進行清理,使用溫和的去死皮產品對皮膚進行清潔,清潔後,及時使用毛孔收縮產品,使得毛孔變小,減少皮膚的水分流失。需要注意用溫和的角質膏進行去角質時,手法一定要輕,以免傷害肌膚。
3、補充維生素C
油性肌膚雖然油膩,但是外油內乾的肌膚最容易脫皮,想要改善這一問題的新娘們,除了每天要多喝水之外,還需補充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C能很好的針對油性肌膚,不僅可起到保濕作用,還有美白的功效。維生素C具有調節油性肌膚的水油平衡的效果,對於「大油田」來說這是必備的護膚品。
4、適當的補水產品
化妝水補水保濕功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僅清爽溫和還有一定的清潔作用。將化妝水塗抹在臉部可去掉油脂,也可以使用面膜紙用化妝水來做面膜,效果也能達到最大化,讓肌膚恢復光彩,同時,也可滋潤肌膚,讓角質恢復保護功能。由於油性肌膚是水油不平衡所致,屬於嚴重缺水,以上方法是高效補水保濕法,所以任何肌膚都很適用。只有重視了護膚工作,這樣才能讓肌膚水潤滑嫩。
5、多喝水
無論你補水護膚工作做得多好,都不可以忽視喝水的功效。其實身體內的水分容易揮發,造成身體缺水,進一步在皮膚變現出缺水的症狀從而引起出油,所以,多喝水與補水護膚,同時補充身體和皮膚缺乏的水分,才能讓皮膚水水潤潤哦。
油性皮膚要注意什麼
1、化妝不宜過濃
油性皮膚化妝不宜過濃,以免「妝粉」滲入皮膚,留下瘢痕。要使用不含油質的化妝品,上妝前應先塗上隔離霜,並使用控油粉底,如果皮膚油性很大,可以用吸油紙,並且要注意及時補妝。
2、注意皮膚問題
當面部出現感染、痤瘡等問題時,要及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損害擴大,以致愈後留下瘢痕及色素沉著。
3、注意飲食
在飲食方面也要注意,應以清淡為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改變皮膚的油膩粗糙感。少吃油膩食物甜食和刺激性食品,不喝濃咖啡或過量的酒,以減輕皮膚油脂的分泌。
4、注意休息
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勞、熬夜、憂慮等。
油性皮膚補水要注意什麼
1、乾性肌膚比油性肌膚更需要水分:不管是從字面上還是傳統的護膚理念來說,乾性肌膚比油性肌膚需要更多的水分似乎是不爭的事實,而實際上乾性肌膚比油性肌膚更容易吸收保濕成分,因為油性肌膚的角質更厚,更容易出現油水不平衡的狀況,所以為油性肌膚進行保濕工作更加要講究。
2、多喝水為肌膚補水:喝水的確可以解決一定的乾燥問題,但問題是一下喝很多水,會加速身體的代謝,即使多餘的水分可以源源不斷地向皮膚細胞輸送,然而通常是還沒有到達肌膚的時候就代謝掉了。而且大量飲水會帶走體內很多有用的電解質和礦物質,而這些都是肌膚中重要的鎖水元素。所以不管季節多乾燥,飲用2000毫升的水就足以提供肌膚每天的水分需求。
3、控油的時候不用補水:控油不補水據統計,有80%的油性肌膚都有缺水現象,這種旺盛的油脂量會掩蓋肌膚缺水的事實。如果你只控油不補充水分,身體內的平衡系統就會自然啟動,不斷分泌更多的油脂以補充大量流失的油脂,形成「越控越油」的惡性循環。並且,油脂分泌過程中要消耗肌膚內的大量水分,高溫導致的大量流汗,都會使皮膚處於缺水狀態。很快,就出現了臉上「既出油又掉屑」的最嚴重的水油失衡現象。所以,我們主張,在控油的時候,也要補水。
❸ 格蘭仕烤箱和九陽烤箱哪個品牌好-格蘭仕和九陽烤箱對比
休假時,能夠做甜甜的小蛋糕;盆友來家裡聚會時,能夠做一份美味可口的燒烤;平時心情好的情況下,再烤一些乾果~~可以說,電烤箱能馬上提升我們的日常生活品質!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格蘭仕烤箱和九陽烤箱哪個品牌好,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對比分析。
一、格蘭仕烤箱格蘭仕蒸烤箱SC22T-C50
格蘭仕蒸烤箱SC22T-C50 特設快蒸功能,將腔體溫度始終保持虛蠢在105℃高溫狀態,鎖住食物營養及水分,減少烹飪耗時,使大塊肉食一次納明蒸透,色香味俱佳。
還有能充分保留營養價值的營養蒸模式、以及保持水分口感的純蒸模式,共有40-100℃共13檔溫度調節,讓每個食材都有自己專屬的蒸制模式。
並將菜單分為甜品蒸、燉品蒸、早點蒸、家常蒸,一目瞭然,操作簡單。
熱風窖烤功能,能夠營造110-230℃全腔均溫窖烤環境,無論甜點、烤肉還是烘焙,都能輕松駕馭,實現無煙低油立體焙烤。
製作烤魚,可以使用C50的蒸汽嫩烤功能,用熱風窖烤,輔以蒸汽補水,讓烤魚外皮均勻上色、脆嫩香酥、內里滲透蒸汽、鮮嫩多汁,好吃到舔指!
.
二、九陽烤箱
九陽 Joyoung 可口可樂聯名款電烤箱
操作很簡單,已經用了好幾次了,烤了紅薯 蔓越莓餅干 蛋撻 小饅頭 都烤得挺成功的 包裝很嚴實,也不是很重,箱子裡面幾面都有泡沫保護,裡面有渣盤,烤盤,和一個網格樣子的烤盤,反正很好用 ,就是烤盤上弄上了油 ,烤了以後洗不掉了不知道怎麼搞,然後那個底部有幾個小的像被烤過。
非常滿意的一款烤箱,對於第一次試水的人來說再合適不過了,特別的經濟實惠,而且簡單易操作,空間足夠大,雖然還沒用它烘培過復雜的美食,但是烤紅薯、烤燒餅、烤奧爾良烤翅都是一次成功零失敗,得到了孩子和老公的一致認可。
.
三、格蘭仕烤箱和九陽洞譽告烤箱哪個品牌好1、性價比對比
九陽是個大品牌,格蘭仕的品牌一般,所以兩者對比其實都差不多,但是在功能一樣好用的情況下,還是選擇價位低一些的,性價比什麼的都一樣,肯定是格蘭仕的好
2、使用對比
兩個產品都是用過,九陽的烤箱火力比較足,烤肉的時候要把握好時間,否則容易烤糊了,麵包什麼的還可以,格蘭仕的烤箱相對來說溫和一些,時間稍微慢一點點,但是烤出來的東西非常好吃,也不會糊,麵包松軟,肉比較嫩,剛剛好
3、對比總結
比較推薦格蘭仕烤箱
❹ 如何用烤箱烤雞
首先食材方面,因為是要腌制的,所以可以是市場新鮮買的雞,也可以是網上買的。新鮮屠宰的優於網上買的,但現在有些城市已經沒有新鮮屠宰的雞了,都是宰了凍了再拿到市場上買,如果是這種那跟網上買的就差不多了,甚至比網上買的還差(跟冷凍效率有關,以前有講過,不再贅述)。
這次拿個1斤的童子雞示範一下。
對於烤大一點的雞,烤制時間會有不同,後面會詳細講。
第一步, 預處理
把雞清洗一下,然後剪掉頭、屁股(及附件的脂肪)以及雞腳。
雞的腹腔內也會有一些內臟殘留,也要一並清洗干凈,如果覺得洗不幹段簡凈,可以剪開來再洗,反正後面也是要剪開的。
去掉這些部分之後,整雞就剩下1斤而已了。
掛起來瀝干水分。如果是剪開了也可以直接用廚房用紙擦乾。
這姿勢,有點酷。
第二步,腌漬
接下來,加入黑胡椒1g,五香粉1g,鹽1g,生抽3g,蜂蜜25g,料酒25g以及紅曲粉小調料勺,充分調勻,均勻地抹到雞身上,放入冰箱腌制一晚,至少8小時以上。
這里的紅曲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上色,如果沒有紅曲粉,也可以適當用南乳汁代替。
南乳汁也沒有,就用半中式勺的叉燒醬代替。
叉燒醬也沒有?蚝油總有吧,也是半中式勺。
但如果用蚝油,生抽建議減為2g就可以了。
其中料酒如果沒有,就要換成等量讓李的水。
以上的腌漬,是這道菜成敗的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
1.材料的配比。一定要有水、有鹽,有香料。
2.腌漬的時間一定要夠,最少8小時。
以上兩點做不好,烤雞的出品一般都是乾柴和不入味,那就算是很失敗了。
而腌制是避免烹飪過程中食材失水的重要步驟,在腌漬時,食材會發生以下變化:
1.溶解。在3%的鹽水的濃度下,支持肌肉收縮的蛋白質會部分溶解,在5.5%情況下肌絲本身也開始溶解,所以肉質的撕咬難度降低。
2.補水。鹽與蛋白質的作用會增大肌肉細胞容水量,進而吸收鹽水中的水。鹽水腌制過的肉品,重量會越增加10%。而烹飪失水在20%以上,所以提前腌制可以平衡一些失水,使得最後出品含水量更高一些,也就更細嫩了。
3.入味。鹽水中一般都是加了各種調味料的,肉品在吸水過程中也吸收了香料的芬香分子,所以腌制比在烹飪時才加調料更易入味。
所以,水、坦燃遲鹽、香料,時間,缺一不可!
這個步驟大家一定不要馬虎,更不要將腌制時間隨意縮短,8小時是至少的,如果你腌制24小時也是可以的,我一般都是睡前腌制,
❺ 十三道蒸烤箱菜譜,教你如何妙用檯面蒸烤箱(下篇)
接上一篇~
好了,蒸箱的蒸沒問題,烤也沒問題,那是不是就完事了?
當然不是,為什麼說即使是單買烤箱和蒸箱,蒸箱我也建議換成蒸烤箱的原因,就在於蒸烤箱可以做很多單純蒸箱和烤箱做不到的事情!因為總有一些食材,你希望在烤的時候表面不要太乾燥,這樣蒸烤箱就有很大用處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高端烤箱,像西門子2W+的烤箱,是帶蒸汽的原因,因為真的有用。
舉幾個例子:
蜜汁烤雞翅,掛醬的烤法,帶點蒸汽的烤法會比純烤要好掛醬。
烤生蚝,底火烤殼,上火烤肉,帶點蒸汽蚝可以均勻熟透又不失水過多而收縮。
烤布蕾/布丁,帶蒸汽烤,表面不會容易產生焦斑,可以在不加錫紙情況下,做到均勻熟透內部嫩滑表面不幹不焦。
長時間慢烤大塊肉類食材,可以不加錫紙蒸汽烤,表面不會發干發硬,省事方便效果也好,例如慢烤羊腿,例如烤叉燒的前半段(以前我需要底下放水防止太干,現在直接蒸汽烤)。
烤麵包時,帶點蒸汽烤,表面不會一下子太干而導致殼太硬膨脹不完全,麵包可以更松軟。
……
為什麼我用了嵌入式蒸烤箱就決定把老房子的檯面式烤箱也換成蒸烤箱,就是因為以上種種場景,蒸汽的作用真的可以讓整個烹飪過程更方便,原本需要加錫紙、加底盤水的各種麻煩事統統解決。而且切換也方便,在不需要濕潤烤的時候,我想乾燥一點的脆皮烤功能,烤箱也一清旦樣可以實現,在負擔得起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果斷換掉了。
下面還是直接從幾道菜來看看烤箱帶蒸汽的效果。
07.烤箱烤生蚝
之前寫過烤生蚝的菜譜,用的是先底火烤,烤到殼全熟再開上下火把蚝烤全熟。這樣做的原因是可以模擬炭烤生蚝,先把殼烤燙了,肉再跟著熟,很接近外面炭烤生蚝的味道。
但還有一點點不完美在哪呢?
炭烤生蚝是在一個開放的炭烤架上,在炭烤架上蚝肉和蒜蓉都不會被直接焗烤,所以整個過程加熱都是由下而上的,風味就很像鐵板燒。
而烤箱烤生蚝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單純烤底部加熱,時間太久就會收縮得厲害導致蚝肉老了,而如果開了上管,則會頂部太乾燥導致蒜蓉焦了而致苦,所以需要底部加熱再稍微上下管一起加熱,但上下管一起加熱時時間控制要比較難把握,要守在邊上看。
而蒸烤箱可以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同樣我們可以底部加熱烤殼,一樣等到殼上蚝肉有一點點氣泡的時候,改成上下230°C蒸汽烤,蚝肉拿出來加上蒜蓉再放回去,等到蚝肉收縮到理想狀態就可以出鍋了。因為有蒸汽的存在,上層的蒜蓉不會被直接干烤,就不會有變焦變苦,風味就可以做到更好。
具體菜譜如下:
去皮蒜頭200g,生蚝10個。
製作金銀蒜蓉,先把蒜頭去皮剁碎,150g用45g的花生油熬到顏色淡黃,然後放入剩下的50g生蒜蓉,這樣混合後就是所謂的金銀蒜了。
這里具體調味大家可以自己調,可以適當加糖、鹽、蚝油、醬油等,也可以加入芹菜粒、菜脯粒等,具體調味大家一邊調一邊嘗,滿意即可。按這個分量一般我是加1.2g鹽和3g糖左右,加了菜脯粒等鹹味凸出的食材就另說了。
接著,烤箱開上下火,上火調最低的130度,下火調230度,將生蚝鋪好放到最下面一層,蒜蓉先不加。
10分鍾後,當生蚝的殼變白,生蚝邊上開始冒泡。
這時候,把生蚝拿出來,鋪上蒜蓉。
烤箱改成蒸汽烤200°C。送入烤5分鍾即可。
這樣烤出來的生蚝,要比直接烤箱烤的更嫩一些,即有點像烤的風味,又有點像蒸的風味,但又不會像蒸那樣帶點腥,還是帶有那種猛火烤的炙烤的味道的,而又不會像純烤的那麼干,也不容易過老,所以喜歡吃嫩一點的烤生蚝,這種方式烤出來效果更佳。
如果家裡只有烤箱,沒有蒸烤答陵擾箱,那麼就烤的時候帶個噴水器多汪碧噴點水吧。
08.焦糖布蕾
烤布蕾,一年多以前寫過的菜譜,當時不是蒸烤箱,所以我是在模具上蓋了一層錫紙。不蓋錫紙會有一個結果,就是表面會跟烤蛋撻一樣出現焦斑,這不是一個合格的布蕾應該有的。
但蓋錫紙又有一個很麻煩的地方,就是因為模具有大有小,有寬有窄,不同模具表面結皮時間都不太一樣,蓋了錫紙很不好判斷,掀開好幾次都是沒結皮,最後一次掀開時候發現烤過了有木有……
那能不能不蓋錫紙呢?蒸汽烤可以。我們要知道,表面產生焦斑的原因是因為表面結皮且太乾燥,高溫產生褐化,於是一邊烤一邊釋放蒸汽,讓布蕾表面保持一定濕潤,就不會產生這個問題。
但錫紙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均勻得分散表面的熱量,揭開錫紙之後怎麼辦?也很簡單,只需要水浴烤的水與模具內布蕾液保持齊平,讓水強大的比熱容來穩定住溫度,並且烤箱溫度別太高,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低溫蒸汽烤+水浴,就可以完美解決烤布蕾拿捏不準的難題了。
下面是具體做法。
布蕾液可以簡單看做蛋撻液,配方差不多,但我也調過復雜一點的椰汁味的,這里還是基礎說起。
雞蛋、淡奶油125ml、牛奶75ml、煉奶10g、白砂糖20g,全部打勻過篩2-3次以上。
模具建議選方正一點的,不能特別高瘦也不能特別矮胖,至於裝成幾個就看你模具大小了。
這里注意的是,以下的溫度時間,需要大家根據模具大小調整,僅供參考,甚至可能時間差很多都有可能,但我會給判斷出鍋的依據給大家,按著操作即可。
烤箱設置130°C低溫蒸汽烤,初始設置50分鍾。為了保證布蕾受熱均勻,需要模具外再加一個大碗,裡面加溫水,水高與布蕾液齊平。
放到烤箱偏下層,烤到表面結奶皮了,不會搖晃出布蕾液就可以出鍋了。可能不用50分鍾,也可能超過,模具大小決定。
這是烤出來的效果。
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6小時以上。
待布蕾完全冷卻,在表面撒上一層白砂糖。注意一定要冷藏後再撒糖,不然熱熱的布蕾會直接把糖融化,就沒辦法結焦糖脆了。
用噴槍噴到表面出現焦糖色即可,喜歡水果的還可以上面放點藍莓、草莓、薄荷等點綴一下。
外面一層酥脆的焦糖敲碎,裡面就是滑嫩的布蕾了,很豐富的口感,但是較甜,不建議多吃。
蒸烤方式區別於純烤加錫紙,按以上方式蒸汽烤,表面是不會因為乾燥而出現焦斑,判斷什麼時候出鍋也非常方便;而與純蒸相比,也不會因為蒸汽滴入碗內導致表面積水,方便又好用。
09.醬烤琵琶腿
下面講講大家最愛的烤雞,買了烤箱不烤雞,烤箱跟白買了差不多……
但烤雞不是單純的烤嗎?前面已經講過了,跟蒸汽烤有啥關系?這得看你怎麼烤了。如果你希望實現醬烤的功能,類似於蜜汁烤翅,雞翅掛滿蜜汁醬的效果,一般表面不能太乾燥,尤其是在還沒刷醬之前,是需要保持表面有一點濕潤的。
在以前沒有蒸烤箱的時候,我一般做法是烤之前表面刷一層油,防止水分蒸發太快,但有時候效果不太好,所以需要反復拿出來刷油,最後再刷醬。
而用蒸汽烤,只需要第一次刷一層薄油,甚至不需要怎麼刷,都可以避免表面過干。
具體做法如下:
奧爾良調料與雞腿腌制一晚上,具體配比請根據買的牌子後面的說明操作,因為各家的配方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一般調料包背後都是有配比說明的。
烤箱設置蒸汽烤130°C,第一階段一小時低溫慢烤,中間拿出來刷醬一次即可。
一小時後拿出來刷蜂蜜水,烤箱預熱180°C後,再放入最頂層烤10分鍾即可。
這是出來的效果,慢烤階段區別於以往純靠,可以不用一直刷醬來保持表面濕潤,蒸汽本身可以使得烤的過程足夠濕潤,1小時只刷一次醬即可,也不至於上色太深或者過咸。
最後階段是純烤,是為了產生足夠的熱量使得有焦香風味出來,這樣兩者一結合,醬烤方式的雞腿就可以做出來了。
這里需要注意,如果雞腿用的是小雞翅、雞翅根等部位,厚度沒那麼厚,第一階段就不要烤太久,不然會老,適當減少時間。
10.麥芽糖烤豬頸肉
同樣道理,對於很多掛醬烤肉的做法,蒸汽烤都適用。例如烤叉燒和烤豬頸肉,大家如果看過以前菜譜,就還記得我是在叉燒或豬頸肉下面放了一層水,來實現人工的蒸汽烤,但這種效果不太好的原因在於一整層水直接導致了朝下一面的受熱溫度很低,畢竟被一盆水給直接擋住了,所以我經常要十幾分鍾就去翻面一次,很麻煩。
而用蒸汽烤,即使放了烤盤再放烤架,朝下一面的受熱溫度也遠高於隔一層水的方案,這樣就可以第一階段不需要怎麼翻面了,直接蒸汽烤到差不多了再刷醬掛醬即可,比原來的做法方便很多。
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豬頸肉需要按以下配比調味腌制一晚上:豬頸肉250g,五香粉1g,李錦記叉燒醬1中式勺,生抽半中式勺,料酒1中式勺,薑末&蒜末若干,蜂蜜半勺。
另外准備麥芽糖備用。
烤箱預熱200°C,設置35分鍾蒸汽烤,但前面10分鍾是空烤,後面單面烤25分鍾。
然後刷醬和麥芽糖,一勺麥芽糖和半勺腌制醬汁,稍微拌拌就可以刷了,兩面都需要刷上。
烤箱改為上管烤,200°C烤,翻面後放入烤箱最頂層,時間是設置15分鍾左右。這里需要每5分鍾刷醬翻面,烤到表面滿意為止。
這是出品,效果與之前帶水烤效果有過之無不及,一樣嫩,也有非常棒的掛醬效果。
11.豬頸肉芝士焗飯
如果你喜歡吃豬頸肉焗飯,則最後階段不需要烤15分鍾,烤5分鍾即可,切片後擺到蛋炒飯上,鋪上芝士,淋上一些腌制的汁,200°C烤到表面結焦皮就可以了。
對於一次性做太多的豬頸肉,也是可以這樣保存起來留著平時做焗飯用的,簡單易操作,滿足幾個人的簡單一餐絕對是非常好的選擇。
12.生烤羊腿
對於雞翅、雞腿、叉燒、豬頸肉這樣的小塊肉,蒸汽烤箱可以實現很好的醬烤,那對於大塊的肉呢?
前面講到的熟烤羊腿,是先煮後高溫烤,這種考驗的是烤箱高溫烤和乾燥的能力。而如果是生烤,則需要烤箱有較好的控溫能力。
一般生烤溫度不會太高,時間也比較久,為了不讓肉表面在長時間烤過程中過於乾燥,一般會裹上錫紙再烤。
但用蒸汽烤,表面就不會太干,所以錫紙就可以直接不需要了,只需要塗好調料,前面蒸汽烤,後面高溫烤就可以了。
如果熟悉新疆饢坑烤肉,應該會覺得這種做法很像!沒錯,饢坑烤肉也是焗烤的方式進行慢烤的,而且為了控製表面不要太乾燥,也是一樣的會往饢坑裡灑水,於蒸汽烤原理幾乎相同,所以我們就用這種類似饢坑烤的方式來做一道烤箱版的生烤羊腿。
菜譜如下:
羔羊羊前腿1隻(約1.1kg)。
中筋麵粉70g,雞蛋5個,姜黃粉15g,孜然10g,黑胡椒碎25g,鹽15g,洋蔥100g,生粉5g。
洋蔥切蓉。
羊腿洗凈,切花刀,抹上15g鹽和100g洋蔥,腌制12小時以上。
麵粉、雞蛋、姜黃粉、孜然、黑胡椒、生粉調成糊備用。
230°C空烤預熱15分鍾,然後改為200°C純烤,時間設25分鍾,將羊腿放入最中間層,期間翻面一次,將表面的麵糊烤到干硬。
拿出來之後,烤箱調整為160°C蒸汽烤1小時,中間翻面一次。
調整為180°C純烤30分鍾,中間翻面一次。最後出品。
切開一塊,肌肉間的汁水豐盈,非常嫩,跟熟烤的軟爛的嫩不是一種口感,那種是依靠長時間燉煮後使得肉質鬆散,而生烤是依靠洋蔥酶的分解和鹽的腌制讓羊肉肉質細嫩,並通過裹漿讓水分得以保持,當然姜黃的味道可能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這個問題不大,只需要自己根據口味調整麵糊配方即可,也可以直接改成孜然和蜂蜜味的。
13榴槤小餐包
最後,是烤麵包。雖然我已經不太愛玩烘焙了(主要是手殘,捏不出各種造型……),但講蒸烤箱不講烤麵包,感覺不完整。
蒸烤箱在烤麵包上,區別於單純烤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使得麵包發酵後,在初始加熱烤的時候表面,表面不會發干。不會發干有什麼好處呢?因為一開始加熱的時候,麵包還有有一定量的漲發,這時候如果表面過於干硬,則會限制這種漲發的效果,麵包就會不夠松軟。所以有的方子會在烤的時候用噴壺表面噴一噴水。而用蒸烤箱就不用這么繁瑣了,直接用蒸烤的功能替代單純的烤即可。
下面是小餐包的方子。
榴槤餡:榴槤肉(要軟糯的,建議金枕)200g、芝士30g、黃油12g、細砂糖20g
中種:高筋麵粉220g、牛奶 70g、耐高糖乾酵母1.3g、蛋白 15g、細砂糖 6.5g、黃油 4.5g、動物性鮮奶油 60g
主面團:蛋白 17g、細砂糖33g、奶粉13g、耐高糖乾酵母0.8g、鹽2.6g
擴展階段:黃油 4.5g
榴槤餡比較簡單,所有料放到鍋子里炒軟炒透即可。
炒好的榴槤餡稍微攤涼之後,裝碗里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保存。不能直接用熱的榴槤餡來包,這樣會使得麵皮溫度太高,要麼直接把酵母燙死,要麼就太溫熱導致發酵太快,所以一定要攤涼。
接下來做中種,提前一晚做最好,不然就早上做吧,晚上開始做的話要發酵很久,可能晚上要弄很晚。
將中種的全部材料混合,其中糖要先鋪最底下,不要和酵母直接接觸,否則酵母容易失活。用手或者麵包機攪拌到中種成團,蓋上保鮮膜,放到冷藏緩慢發酵一晚上。
如果你不打算提前一晚做,就室溫發酵到2-3倍大即可。接著把發酵好的面團,撕成小碎片,再加入主面團的所有材料,同樣注意鹽和糖不要直接接觸酵母。
接著用廚師機和面功能,或者用手,揉到擴展階段(表面要比較光滑),再加入4.5g黃油。
揉到出手膜。
接著分成團,我一般是分成16個,這樣大小剛好。
把面團擀圓,把榴槤餡包進去,收口後再收口朝下。
全部包好之後,用烤箱的發酵模式,發酵1.5小時。
接下來刷油或者刷一層蛋黃液,然後烤箱預熱180°C,蒸汽烤模式先5分鍾,再切換普通烤10分鍾,喜歡表面撒椰蓉或者杏仁片的都可以。
這個是出品。
麵包非常松軟,組織漂亮,就是和面時候水分偏多,發酵時候有點立不起來,塌了一點。
味道當然也是沒得說,烘焙的東西只要跟榴槤混搭,都好吃……
從最終烤的效果來看,先進行蒸烤可以比較好的防止表面麵包結厚硬皮,效果等同於烤之前噴水,也是非常方便實用的功能。
1.水箱位置
水箱一般有兩種設計方式,第一種是隱藏在操作面板後面,一種是在烤箱左邊或右邊。
隱藏在操作面板後的方式,一般可以更節省空間,這樣烤箱內部的空間會更大,但因為頂部有加熱管,所以如果散熱設計不好,就容易使水箱塑料一直受熱,高溫不僅可能使塑料產生有害物質也會加速水箱老化。
而側邊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避免水箱受熱問題,畢竟左右都是沒有加熱管的,可以比較容易做好散熱,但就是比較占左右的空間,長度會比頂部隱藏式水箱略短一點。
2.底火
一般蒸烤箱,因為涉及到水滴落問題,所以很多是沒有底火的,但也有些做得好一些的是有隱藏式底火。
關於這一點,大家自己可以考量一下用途,有底火的話烤披薩、生蚝、鮑魚等貝類比較好操作,沒有底火就需要蒸烤箱有強大的內風循環,否則像生蚝就容易上面老了裡面夾生,畢竟隔了個那麼厚的殼。西屋3001C有隱藏式底火,但也有一個缺點,必須上下火同開,或者單獨開上火,但沒有單獨下火,不過好在上下火同開時溫度是可以分別設置的,上火可以開很低,所以視同接近單獨底火吧。
3.內風循環
蒸烤箱很多不帶內風循環的,畢竟風扇口又有蒸汽,設計上會困難一些。不過還是可以找到有一些蒸烤箱是有的,現在用的這台,沒有直接的帶風循環烤功能,因為它是直接渦輪增壓帶風吹的,所以也算是有內風循環,不過風扇是隱藏式的,這樣可能不容易故障。
不過默認帶風有時候也不太好,因為有時候我並不希望帶風,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所以也能接受。
4.高溫蒸
目前接觸過的兩台蒸烤箱,都有高溫蒸功能,也就是加熱管輔熱的蒸汽功能,有了這個功能就可以實現少量蒸汽高溫蒸的效果,而且不會有太多水珠一直低落,使用起來更方便,也不需要擔心水箱不夠水的問題,因為用水量真的很少很少。
如果沒有加熱管輔熱,那麼就需要水蒸氣一直保持噴出,這種蒸烤箱則需要考慮水箱大小了,免得水箱太小導致可以蒸的時間不夠長,還得中途加水就比較麻煩了。
蒸烤箱,對於很多沒用過的人來說,都是各種擔心,擔心蒸也不行,烤也不行。說實話,我以前也這么覺得,但實際用起來發現並沒有我想的那些個毛病,而且不管是大的60L的嵌入式還是30L的小的檯面式,都有很不錯的表現,甚至在很多菜譜上,比常規的單純蒸箱或烤箱要更好用。
當然,蒸烤箱也不是全是優點,例如蒸烤箱的價格都不太美麗,比一般的烤箱貴不少,但如果是考慮蒸箱功能也含進去了,其實也算不上貴了,一般蒸箱價格都不便宜,因為蒸箱設計要比烤箱那幾條加熱管復雜多了,所以如果你中式烹飪比較多,蒸菜做得多,買個蒸烤箱是不錯的選擇,就當做買蒸箱送烤箱了。如果你對蒸的功能需求不強烈,買個普通烤箱也是可以,畢竟價格便宜一些,但就是有時候一些掛漿烤、烤布蕾、烤麵包等,需要補水的時候需要自己手動補,跟我以前用烤箱一樣,需要自己加個水盤或者噴點水上去。
至於其他的內風循環、水箱設置、底火缺失問題,會有一些蒸烤箱確實有問題,但也可以耐心找,找到避開這些問題而設計的蒸烤箱,所以也不是問題了。
至於怎麼選擇,烤箱、蒸箱還是蒸烤箱,在合適的預算內買合適自己的機器就好,關鍵還是得先問問自己到底買來做什麼的,不然買什麼都可能吃灰的……
❻ 蒸、烤、微波一機頂N機!宜盾普微蒸烤箱助我輕松搞定世界美食
「我是否需要一台微蒸烤箱?」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我使用一台兩千元的蒸烤箱的頻率非常之高,基本上每個周能有三天時間使用它,用來蒸菜、烤制肉類、也偶爾製作一下甜點。在蒸烤食材時,蒸烤箱能很大程度做到低油及保留食材的原本味道。
不過早期蒸烤箱較小的容量和落後的設計讓它的使用體驗並不是很優秀,於是我就想著更換一款容量更大、蒸烤功能優秀、帶微波功能、最好有智能輔助菜單的高端微蒸烤一體機,也在不久之前嘗試過嵌入式蒸烤箱,但最後因為廚房空間等問題,又決定重新使用檯面式微蒸烤箱。
說到微蒸烤箱的優勢,就應該先了解這是一款什麼樣的產品,蒸烤箱指的是集成了電蒸箱和電烤箱功能的產品,而微蒸烤箱就是在蒸烤箱功能的基礎上加入微波爐功能,無論是蒸烤箱還是微蒸烤箱都是高集成度廚房電器的代表,對於現在寸土寸金的住宅面積,可以說非常適合。
與其他高集成度電器一樣,蒸烤箱/微蒸烤箱也同樣有著價格稍高的問題,很多時候購買三台獨立產品(微波爐、電蒸箱、電烤箱)的價格基本與購買一台微蒸烤箱的價格相當甚至可能花費還會低一點,並且分開購買可以分多次,對於家中面積大,可以任性擺放的家庭,這兩者之間可以任意選擇,反之,從佔用廚房空間和美觀方面考慮,我個人還是更傾向於選擇集成度高的微蒸烤箱。至於前後兩乎衫種選擇的性能方面,除非很專業的需求,目前高端的微蒸烤箱也能滿足絕大多數家庭的烹飪需求。
關於嵌入式微蒸烤箱與檯面式微蒸烤箱如何選擇的問題,因為這兩款我都有購入,所以就說缺皮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之前嵌入式烤箱多被商用或豪宅選擇,容量大體積大是其主要特點, 但需要在裝修初期就做好安裝規劃,我之前想使用嵌入式當台式使用,最後因為機器體積太大,佔用了很大一截的廚房檯面空間,我在嘗試使用了幾天之後放棄。
檯面式微蒸烤箱 對裝修規劃要求不高,擺放靈活,廚房,甚至餐廳餐邊櫃都是很好的擺放位置,體積小巧,外觀更漂亮,絕大多數檯面式微蒸烤箱的容量要比嵌入式微蒸烤箱的容量小。
歡迎對嵌入式微蒸烤箱感興趣的朋友查看我之前的使用分享,本文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我最近拿到手的檯面式微蒸烤箱——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箱,看看到底哪類產品更適合自己。
作為一款不受安裝限制可隨意擺放的檯面式微蒸烤箱,外觀設計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或是否能融入家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宜盾普這款星鮮廚微蒸烤箱有兩款配色,分別是布魯斯藍和迪那利白,雖然可能迪那利白與我家中裝修更融洽一點,但考慮到千篇一律的白色,決定還是跳脫一點選了布魯斯藍。
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主打「蒸」功能,這點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我粗略算過我是使用之前蒸烤箱的情況,基本上使用「蒸」功能的次數是烤的兩倍。
位於面板最下方的是顯示屏幕和觸摸旋鈕控制區域,烹飪模式、腔內溫度、烹飪伏頃差時間等信息均在此顯示、右側是觸摸和旋鈕組合控制區,讓操控更加快捷。
使用宜盾普微蒸烤箱可以自定義烹飪,還可以快速選擇智能菜單進行 美食 的製作。隨微蒸烤箱來的有一本食譜,我翻閱了一下,食譜中按蒸汽菜單、微波菜單、燒烤菜單分為三部分,大多數菜品都是好吃還不難做的的「快手菜品」,即便是沒怎麼下過廚房的人也能很快上手,為自己或家人製作幾道精美的菜品。
宜盾普微蒸烤箱容量32L,大容量在烘烤麵包或蛋糕時可以讓食物處於烤箱中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同時在烤制整雞時不讓將其切開,而是獲得一個完整的烤雞,避免雞肉內部水分散發,也能在拍照時更加漂亮。
內腔採用304不銹鋼+陶瓷油材質,相比陶瓷內膽可有效降低微波爐損耗,同時兼具陶瓷內膽的易清潔特性。 宜盾普 微蒸烤箱採用 上下管獨立控溫, 市面上多數的微蒸烤箱是沒有上下獨立控溫的, 與背部風爐熱風循環,能滿足多種食物的烘烤需求,又能實現多層同烤,增加單次製作食物量,滿足大家庭或聚餐使用。
在之前使用下發熱管裸露的烤箱時,我會使用錫紙將下發熱管覆蓋從而減少清潔的困難,而這款微蒸烤箱的下發熱管為隱藏式,更容易收拾清理,也延長了發熱管使用壽命。
為了保證控溫的准確性,宜盾普微蒸烤箱採用雙ntc感溫探頭,相比單感溫探頭,該配置測溫更加准確,搭配上下獨立控溫的熱管和熱風系統,滿足對部分食材更精準苛刻的溫度製作需要,這個配置已經遠超我的需求,適合喜歡烘焙等 美食 的高級玩家。
配件中的不銹鋼蒸盤、烤盤、烤架也均顯高品質,在特定的烹飪場景可以同時放入微蒸烤箱中,實現一次製作三層食物。
我的上一個蒸烤箱受限於水箱容量和接水盤容量,所以在蒸制食材時,很多時候中途需要倒水補水,非常的不方便。而這款微蒸烤箱採用800ml水箱,中途無需加水,最長可達90分鍾,並且水箱可完全拆開,直接放入洗碗機中清洗也非常方便,保證盛水容器的清潔。
既然選擇了微蒸烤箱,我對其蒸、烤、微波三個功能的表現一定都有所期待,這也是選擇微蒸烤箱產品時需要重點了解的部分。
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主打「蒸」功能,這點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我粗略算過我是使用之前蒸烤箱的情況,基本上使用「蒸」功能的次數是烤的兩倍。
我家之前的蒸烤箱與市面許多蒸烤箱一樣採用的是雙孔蒸汽注入,一方面是蒸汽注入腔體速度慢,一方面是蒸汽散布稍微有些不均勻,造成食物受熱不均勻,一定程度上影響食物口感。
這款微蒸烤箱高達290 個背部蒸汽孔,直噴蒸汽,大量的蒸汽快速充入腔體,背部大風機帶動高溫蒸汽流動。
120 高溫蒸汽快速且均勻的環繞包裹食物,急速緊鎖食物的鮮味和口感,這就像咱們使用普通蒸鍋在水開才放上蒸屜一樣的道理,也同樣因為風機的存在,使得蒸汽分布均勻,從而實現多層同蒸。
在內部採用304不銹鋼蒸汽發生器,不容易產生水垢(個人建議使用純凈水),這款微蒸烤箱獲專利的全自動排餘下水技術保證快速排除「舊蒸汽」,確保蒸汽的新鮮,從而確保食材更鮮美。
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箱擁有 上下管獨立控溫,腔體背部的更急實現熱風循環,做到受熱更加均勻,滿足大體積食材或多層食材同烤的功能。
宜盾普微蒸烤箱可實現多種烘烤設置: 上下烤,空氣炸,熱風烤,上烤,下烤,果乾。滿足絕大多數家庭的烹飪需求。空氣炸類似咱們使用的空氣炸鍋,只不過這個「空氣炸鍋」的容量達到了32L。
我家中購入第一個微波爐還是十四五年之前,這些年換了兩個,從最初的機械式,到最近一個主打變頻,後來搬到新家因為廚房空間只能在蒸烤箱與微波爐之間選擇了前者。
宜盾普微蒸烤箱再次讓我用了微波爐, 使用進口TOSHIBA磁控管,58dB的運行噪音相比非變頻微波爐,運行噪音更小、更省電。
專利微波均衡溫控技術多達十檔調節,能滿足不同食材和菜品的需求,低功率軟化解凍食物,高功率快速加熱食物。
相比傳統三個獨立的產品或我之前使用的蒸烤箱,微蒸烤箱優勢除了單獨的三個功能,更重要的是任意兩種不同功能的組合烹飪,大幅縮短烹飪時間並且在特定食物,如凍品或烹飪體積較大的食材時,能夠保證食材內外加熱均勻,增加食物口感。
鮮嫩烤「蒸汽+烘烤」:有效避免烘烤時間過長造成食物表面過干,在製作肉類食物時,高溫蒸汽快速滲透食物內部,做到外焦里嫩。
微快烤「微波+烘烤 」:變頻微波從食材內部由內而外加熱食物,加熱管從外向內烘烤食物,大大降低製作烤整雞、烤羊腿這樣的較大食物的時間。
微嫩蒸「 微波+蒸汽」:和值得買上許多兄弟一樣我會經常囤一些價格不錯的凍品,如蒸包、水餃,微嫩蒸既縮減烹飪時間,我在早晨准備早餐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個人感覺有一定程度提升食物的口感,讓凍品與現做的食物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了一些。
作為一個喜歡做、技術菜、平時工作忙沒太多時間研究的人,我很是羨慕廚藝大佬們分享的精緻 美食 ,朋友經常開玩笑說一些好的廚房電器或廚具給我使用就浪費了,不過一方面我自己喜歡,一方面對於我這種情況,個人感覺反而功能和性能好的產品反而能降低製作 美食 的難度,也讓我對製作 美食 保持長久的新鮮感。在這分享幾個上手快,很難做的不好吃的微蒸烤 美食 。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葯方。」冬天吃蘿卜還是蠻好的,正好前幾天買菜看到白蘿卜價格不錯,就買來做個蘿卜釀肉,這個菜做法很簡單,基本不會做的難吃。
我用了400g豬肉肉餡,加入適量生薑蔥水、生抽醬油、少許花生肉和芝麻香油,手動攪勻備用,也可以使用攪拌機。
白蘿卜去皮切薄片,菠蘿片過熱水軟化撈出,裹肉餡擺放到盤中。
使用蒸汽或微嫩蒸模式,此次我嘗試使用了微嫩蒸功能,本來一般會蒸10多分鍾,此次直接設置10分鍾。
烹飪結束撒上小蔥花,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撒上辣椒等調料。
這一道蘿卜釀肉很適合冬季做來吃,無論是自家吃還是招待朋友都不錯,使用微蒸烤箱的組合烹飪功能可適當縮短烹飪時間,下次我准備設置8分鍾試試。
朋友推薦了好幾次的粘豆包,我買了之後一直沒做,使用純蒸汽功能加熱,這款微蒸烤箱出蒸汽很快,在我拍完這張剛把食物放入的照片後,蒸汽就快速填充滿整個腔內。
根據我之前使用老款蒸烤箱的經驗設置了20分鍾,其中兩個粘豆包爆掉了,並不影響吃,但也表明這款微蒸烤箱要比我之前那一款的熱效率高,出蒸汽和蒸制食物速度更快。
烤雞翅是烤箱 美食 中最適合新手嘗試的一道肉菜,既可以選擇各種 美食 菜單中分享的秘制腌制料汁,還可以直接買現成的腌料,因為朋友們來家中做客,點名要吃新奧爾良烤翅,所以我就使用了成品腌料。
35g腌料加35g水攪拌均勻,與500g洗凈瀝干雞翅的雞翅充分混合,抓勻,放到自封口袋或者抽真空袋中,將其置於冰箱冷藏室腌制4-8小時,腌制越久味道越重。
將腌好的雞翅擺放到烤盤或烤架上進行製作,微蒸烤箱附送的烤盤為不粘材質,很容易清潔, 這個烤盤底部還有特質的材料,在微烤功能也可以使用。 不過我因為要招待朋友,盡可能減少收拾的時間選擇使用了錫紙,推薦如果不是一次需要做多個菜品還是直接使用烤盤,使用完直接放入洗碗機即可。
因為有著智能菜單,我直接使用智能菜單中的蒸烤組合功能,200 約25分鍾的製作時間。通過觀察窗可以很清晰看到雞翅的製作情況。
初次使用智能菜單,並且因為喜歡有那麼一點湯汁,所以沒有完全按照說明使用烤架,心中多少有些沒底,不過成品還是不錯的。
在我剛剛擁有第一個蒸烤箱時,曾一度嘗試自己製作一些麵包,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很久,也做了很多,成品味道不難吃,但就是不好看,後來朋友告訴我可以買一些預拌粉或者半成品,這直接為我打開了新大陸。
本次牛角包是我最近新購入的半成品面團,價格比之前使用的稍高,但感覺品質好像不如之前的,歡迎兄弟們分享自己珍藏的高性價比的半成品。相對於自己做麵包,使用半成品要簡單許多,無需解凍直接擺放到烤盤上,烤箱預熱180 。
然後就是設置上下管180 ,烘烤18-20分鍾。
因為是新鮮出爐的,雖然可能還是不如自己做的,但還是比外面買來的好吃,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推薦給沒有時間做或者像我一樣烘焙黑洞的兄弟嘗試。
烤地瓜是我每年都會吃很多的食物,喜歡吃烤地瓜又有烤箱的兄弟一定不要再讓家中烤箱閑置了,本次我買的地瓜個頭太大,在烤之前稍微蒸了一下。
為了進一步縮短烘烤時間,使用了 微快烤功能,以往可能要烘烤90分鍾,此次只用了30分鍾,出品的烤地瓜成品還不錯。
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箱外觀漂亮精緻,內腔為304不銹鋼+陶瓷油材質,使用後清潔非常簡單,大容量水箱無需中途加水, 290 個背部蒸汽孔能夠在蒸制食物時快速出大量高溫蒸汽充滿腔內,溫控准確的烘烤功能和十檔變頻微波功能完全不輸給我之前使用的嵌入式蒸烤箱;微、蒸、烤三個功能均衡,功率、溫控、噪音控制均不錯,家用足夠了;並且兩兩組合既可以縮短烹飪時間,又能一定程度提升食物的口感;不大的體積 很適合已經完成裝修,但未安裝嵌入式產品的家庭,
微蒸烤箱這類產品的價格目前普遍不低,用料扎實且功能齊全的宜盾普星鮮廚微蒸烤箱價格同樣不算低,我個人推薦選購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如果需要高品質蒸箱、烤箱、微波爐三種產品或其中的任意兩種,自己又是烘焙、烤箱 美食 的愛好者、或是 健康 飲食愛好者,可以靠考慮一下這款。
❼ 麵包製作教程
第一步 | 認識麵粉
高筋麵粉
做麵包需要用高筋麵粉,這是麵包組織細膩的關鍵之一。高筋麵粉是指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5%左右的麵粉,通常蛋白質含量在11.5%以上就可叫做高筋麵粉。有朋友反映說在超市買不到高筋麵粉,可以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乾脆網購。畢竟,做麵包少不了它。
餃子粉不是高筋麵粉!這點需要特別注意。不知道關於「餃子粉就是高筋麵粉」這個概念是從哪裡來的,但它卻一直深深植根於很多朋友的頭腦里。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餃子粉的蛋白質含量大多在10—11%之間,達不到高筋麵粉的標准,仍屬於中筋麵粉的范疇。但是,它是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粉類,所以,是在沒有高筋麵粉的情況下,可以用它代替。
如何判斷麵粉的筋度呢?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抓一把麵粉,用手捏緊成塊狀,松開手,如果麵粉立刻散開,就證明筋度很高。如果麵粉還保持為塊狀,則證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 | 面團的攪拌(最重要的步驟之一)
揉面
有一個說法:麵包製作過程中,正確的發酵影響了麵包質量的90%。其實,面團的攪拌與面團的發酵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行脊同時影響著麵包的成敗。注意了!對麵包攪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於你製作出成功的麵包!
攪拌,就是我們俗稱的「揉面」,它的目的是使麵筋形成,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概念,麵筋形成過程以及它在麵包製作中所起的作用必須要說一下:
麵筋是小麥蛋白質構成的緻密、網狀、充滿彈性的結構。麵粉加水以後,通過不斷的攪拌,麵粉中的蛋白質會漸漸聚集起來,形成麵筋。攪拌的越久,麵筋形成越多。而麵筋可以包裹住酵母發酵產生的空氣,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經過烤焙以後,蛋白質凝固,形成堅固的組織,支撐起麵包的結構。
所以,麵筋的多少決定了麵包的組織是否夠細膩。麵筋少,則組織粗糙,氣孔大;麵筋多,則組織細膩,氣孔小。這也是為什麼做麵包要用高筋麵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質,才能形成足夠多的麵筋。
要強調的是:只有小麥蛋白可以形成麵筋,這是小麥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質都沒有這種性質。所以,只有小麥粉有可能做出松軟的麵包。其他黑麥粉、燕麥粉、雜糧粉等等,都無法形成麵筋,它們必須與小麥粉混合以後,才可以做出麵包。有些烘焙師會使用100%的黑麥粉製作麵包,但這種麵包質地會十分密實,因為沒有麵筋的產生,無法形成細膩的組織。
有人曾問:我往中筋麵粉里加點蛋白質,它會不會變成高筋麵粉?現在你應該明白了:除非加入小麥蛋白,加入其他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質,都不會對麵筋的含爛團量產生影響。
攪拌的過程:
揉面是個很辛苦的工作。為了產生足夠多的麵筋,我們必須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氣。不同的麵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很多甜麵包為了維持足夠的松軟,不需要太多的麵筋,只需要揉到擴展階段。而大部分土司麵包,則需要揉到完全階段。
什麼是擴展階段和完全階段?
通過不停的攪拌,麵筋的強度逐漸增加,可以形成一層薄膜。取一小塊面團,用手抻開,當面團能夠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強度一般,用手捅破後,破口邊緣呈不規則的形狀,此時的面團為擴展階段。
繼續攪拌,到面團能形成堅韌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飢帶橘使捅破後破口因為張力也會呈現光滑的圓圈形。這個時候的面團就達到了完全階段。關於什麼樣的麵包需要揉到怎樣的階段,每個方子中都會有說明,根據方子進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機械攪拌,則攪拌過度也會是一個常見的情況。面團揉到完全階段以後,如果仍繼續攪拌,麵筋會斷裂,面團變軟變塌,失去彈性,最終會導致成品粗糙。因此應該盡量避免攪拌過度。
揉面的其他林林總總:
揉面的目的除了讓麵筋產生,還為了讓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團中分布均勻。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有很多朋友都在使用後油法,即先將除黃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團,揉到起筋後,再加入黃油。事實上,先期加入黃油更有利於油脂在面團中的均勻分布。
有一個方法可以一試:就像做奶香小酥餅使用的打發黃油方法一樣,將黃油、糖、雞蛋等材料先攪拌均勻,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體材料,稍稍攪拌後,最後加入麵粉和酵母,揉成面團。各種甜麵包都非常適用這種方法,可以創造更均勻的乳化體系。
第三步 | 面團的發酵(最重要的步驟之二)
發酵成功的面團
發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的說,酵母分解麵粉中的澱粉和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乙醇。二氧化碳氣體被麵筋所包裹,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使面團膨脹起來。
發酵需要控製得恰到好處。發酵不足,麵包體積會偏小,質地也會很粗糙,風味不足;發酵過度,面團會產生酸味,也會變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發酵、中間發酵與二次發酵:
除非時間非常倉促的時候,我們可以攪拌好面團,整形進行一次發酵後烤焙,其他時候,都需要進行二次發酵。因為一次發酵的產品,無論組織和風味都無法和二次發酵的產品相提並論。在專業領域,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有兩個專門的詞彙來體現它們的區別(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製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麵包,是兩次發酵做出來的就可以了。
長時間的發酵會增加麵包的風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發酵,通過低溫長時間發酵,得到別具口感的麵包。但冷藏發酵有一個缺點,就是發酵時間不易控制,容易導致發酵過度或者發酵不足。在現代這個缺點有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將冷藏發酵與中種法結合,單純的冷藏發酵方法則不再使用。
第一次發酵,怎麼判斷已經發酵好了呢?普通麵包的面團,一般能發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麵粉,在面團上戳一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如果洞口周圍的面團塌陷,則表示發酵過度)。發酵的時間和面團的糖油含量、發酵溫度有關系。一般來說,普通的面團,在28度的時候,需要1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則要相應縮短或延長發酵時間。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我們需要給面團減減肥。把變胖的面團排氣,讓它重新「瘦」下來,然後,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圓球狀,進行中間發酵。
中間發酵,又叫醒發。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因為如果不經過醒發,面團會非常難以伸展,給面團的整形帶來麻煩。中間發酵在室溫下進行即可。一般為15分鍾。中間發酵完成後,我們可以把面團整形成需要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決定了你做出來的麵包是不是夠漂亮。每款麵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據方子來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時候一定注意將面團中的所有氣體排出,只要有氣體殘留在面團中,最後烤出來就會變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發酵(又叫最後發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為了保持面團表皮不失水,同時要具有85%以上的濕度。
很多朋友問怎麼保持這個溫度和濕度條件。工業製作有專門的發酵箱。而家庭製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盡力創造類似的環境:將面團在烤盤上排好後,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盤開水,關上烤箱門。水蒸氣會在烤箱這個密閉的空間營造出需要的溫度與濕度。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當開水逐漸冷卻後,如果發酵沒有完全,需要及時更換。最後發酵一般在40分鍾左右。發酵到面團變成兩倍大即可。
第四步 | 烤焙(接近成功了)
烤焙之前,為了讓烤出來的麵包具有漂亮的色澤,我們需要在麵包表面刷上一些液體。這些刷液有水、牛奶、全蛋液、蛋水液或者蛋黃液。使用不同的刷液,出來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水,主要用來刷硬皮麵包的表面;而全蛋液,則適合大部分甜麵包。具體的刷液,在方子中會給出來。
將最後發酵好的面團入爐烤焙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用力觸碰面團,這個時候的面團非常的柔軟嬌貴,輕微的力度也許就會在面團表面留下難看的痕跡,要加倍小心。
烤焙的時候,根據食譜給出的溫度與時間即可。注意觀察,不要上色太深影響外觀。
第五步 | 麵包的保存
很多朋友可能都忽略了這一點。剛出爐的麵包非常的松軟,但是如果保存不當,就會變硬。其實,只要經過正確的步驟做出來的麵包,都能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松軟,如果你的麵包在幾個小時以後就變硬了,也許該想想是不是製作方法上出了問題。
麵包一般室溫儲藏即可。如果你想保留較長時間,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室,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回爐烤一下即可恢復松軟。但是千萬不要放入冷藏室!冷藏室的溫度會使麵包中的澱粉加速老化,極大縮短麵包的保存期。
到這里,關於麵包,你還有肯定還有疑問!而且,一定還不少!每一款不同的麵包,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在掌握了基礎理論後,學會分析每次出現的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有了整體的認知後,還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問題。
※技巧篇※
一、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沒有什麼技巧?
有的。每一個人在揉面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前沒有攪拌機出現,那時候的麵包師是將面團放在石台上,將身體貼近石台,用身體和臀部的力量幫助揉面,而那個時候的麵包師體型也往往十分彪悍。家庭製作不需要揉那麼大量的面團,會輕松許多。揉面的力度與速度是關鍵。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時間大大縮短。此外,還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這里分享一位達人的成功經驗,手工揉面也能出手套膜!
麵包材料百分比:麵粉100% 糖15% 鹽1% 酵母粉3.5% 蛋液+水65% 黃油10%左右。
ps:材料的比例,可以按照你做麵包的那個方子來。這里不關注材料比例,主要是分享一下她揉面的手法、技巧,對新手來說會比較有幫助。
【手工揉面第一步】:先把麵粉稱量好,放入盆中,一角放入糖粉,鹽,中間放酵母,打入雞蛋。
【手工揉面第二步】用刮刀稍微拌均勻。
【手工揉面第三步】倒入牛奶或者水。
【手工揉面第四步】翻拌至無乾粉、呈面絮狀。
【手工揉面第五步】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鍾左右。
【手工揉面第六步】二十分鍾後,(面絮已經充分得到滋潤,可以為接下來的揉面節省時間。)把面倒在操作台上。
【手工揉面第七步】藉助刮板,聚攏面絮,揉成團。(手工揉面離不開刮板,它可以把檯面上和手上粘的面團很輕易的颳去。)
【手工揉面第八步】開始揉面:主打動作就是——搓,像這樣從里向外搓。
搓出去的面團,收回來折疊一下。(藉助刮板收攏)
然後再向外搓出去。重復進行這個搓和收攏的動作。
【手工揉面第九步】搓的過程中,麵筋逐漸形成,也很容易流失水份,特別是空氣乾燥的時候。隨時感覺面團的干濕度,(如果說你剛開始加的液體量不夠,感覺面團很乾,這個時候更要及時補充水分)
補水的方法是:取一碗水,把手沾濕。
粘水的手,輕輕拍在面團上。(多次少量的補水,不要把水直接倒在面團上,要邊補邊感覺面團干濕程度。)
然後繼續搓,此時的面團已經不再粗糙不堪,有了一定的延展性了。
拿著面團一端向外甩出去,面團可以拉開好長。
看一下揉了十五分鍾的面團,已經邊得光滑了。
【手工揉面第十步】檢查出膜情況:用刮板切下一小塊兒面團。稍微鬆弛一小會兒。
慢慢向四周拉開,可以形成薄膜。這個程度就可以製作一般的甜麵包了。因為我這次做的是吐司,所以放黃油比較晚,如果做甜麵包,可以在這之前的幾分鍾加入黃油,把黃油揉進面團里,就完成揉面了。
【手工揉面第十一步】加入軟化的黃油。
加入黃油以後的面團,開始揉的時候會很滑,面團會再次變得濕粘,看下圖,就跟一堆破棉絮似的。
揉一兩分鍾之後,黃油已經充分被揉入面團里,就會變得很光滑。
再次開始搓的動作。
兩三分就可以了,看一下,手掌和手指很乾凈。粘面團的地方是搓的時候需要和面團充分接觸的部位,所以更容易粘上面團,用刮板掛下來即可。
此時已經基本完成揉面了。時間大約用了25分左右。 讓大家看一下揉好的面團是什麼樣的狀態。它不會輕易的粘手或者黏住檯面,從檯面上掂起來,會很輕松完整的離開檯面。
然後,把面團收圓,可以看到面團特別的圓潤、光滑。
【手工揉面第十二步】最後檢查一下出膜情況,可以很輕松的拉出手套膜,而且不容易破,很有韌性。
拿筷子捅破,破洞邊緣很光滑。這樣的面團做吐司最好了。
【手工揉面結束】看一下面團有多光滑,多聽話。揉面結束後,檯面上也不會很臟亂、很狼狽。
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發酵。
發酵好的面團體積是原來的2--2.5倍大,端起來感覺很輕盈。用手在上面拍一下,會聽到「嘭、嘭」的很飽滿的聲音,手感也很有彈性。手指粘一點麵粉,輕輕按一下面團,指印處不會立刻回復,也不會跟泄氣的皮球一樣慢慢塌陷,就說明發酵的剛剛好。(面團最上面的一圈發白,是因為蓋的保鮮膜裡面有水蒸氣,面團頂到了保鮮膜,打濕的。)
用這個面團烤出的吐司,成品圖是這樣的:
總結一下裡面很重要的幾點:
1、液體量不要全部都加入麵粉里,最好留10--20克,在揉面的過程中,可以觀察面團的干濕情況,隨時補充。 2、麵粉攪拌成面絮狀以後,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鍾左右,可以使麵粉充分吸收水份,變得很滋潤,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揉面的時間。夏季溫度高,要放入冰箱冷藏室,以免酵母發酵。 3、揉面的主要動作就是——搓,搓出去,收回來折疊一下,再搓出去,重復此動作,直至出膜。 4、揉面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面團變干,不好搓了,就用手沾水拍在面團上,不要直接倒水,可以多次用手沾水補充水分。面團太乾的話,也是不容易拉出薄膜的。 5、檢查出膜情況的時候,切下來的面團放在一旁鬆弛一下下,這樣比較好拉開哦,要慢慢向四周拉開,就是轉著圈的拉,不要一直朝兩邊拉。也不用非得套在手上弄成手套膜,自己感覺薄膜有韌性、撐破的地方邊緣很光滑就可以了。 6、做普通的甜麵包的面團只需要面團有延展性、能拉出膜。
ps:之所以推薦這個方法是因為,小編處於好奇,特意按照這個方法揉了一次,結果確實出了手套膜,我用這個方法揉面做了椰蓉麵包~掛個成品圖以示誠心~相信你們按照此大法也能成功!
不過我想說的是,手工揉面始終是個力氣活兒。如果你特別愛麵包,並且會常做,那麼買一檯麵包機幫助你揉面或許會給你省很多力氣。
二、 如何解決低溫發酵問題?
*
氣溫太低,麵包發不起來,面團發酵慢,麵包製作時長增加,甚至常常面臨失敗,因此,很多朋友在冬天放棄做麵包。
其實,只要藉助好工具,掌握一些烘焙技巧,還是可以做出美味麵包的。
1
適量加大酵母的用量
冬天,由於氣溫較低,酵母的活性也會相應降低,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輕易改變配方中的材料用量,但在冬天,可以適量加大酵母用量,幫助面團更快發酵。酵母的保存,一定要密封,多次開封,很容易讓酵母失效。
2
使用溫水揉面
夏天,為了避免面團提前發酵,一般我們會使用冰水先冷卻和面桶,或者用冰水攪面。同樣的,冬天為了增強酵母的活性,加快面團發酵時間,可以使用溫水揉面,用溫度喚醒酵母。
3
用烤箱發酵
烤箱發酵是最常用的方法。將烤箱調至發酵檔,在烤箱下層放入烤盤,倒入熱水;在面團附上保鮮膜,置於烤箱中層,即可進行發酵。烤箱沒有發酵檔也沒關系,那就把烤箱當一個密閉的發酵容器,在烤箱下層放入烤盤,倒入熱水,在面團附上保鮮膜,置於烤箱中層,同樣的方法也能發酵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面團一定要附上保鮮膜,必要情況下還要加入蓋子,雖然面團需要一定的發酵濕度,但若水分直接接觸面團,很容易導致面團發酵不起來。
❽ 烤箱用多了對皮膚有什麼危害
沒什麼危害,又不是你的皮膚放在烤箱里烤...如果你有近距離觀察烤箱的習慣,那麼補補李悔水螞擾卜就行悶穗了啊,可能這個環境區域會有點乾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