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韻詩男士護膚品哪個好點
A. 一葉書舟——姚韻詩
對東坡最初的印象,是那道家喻戶曉的"東坡肉",覺得他是不是很愛吃啊。直至觸及他的人生,了解他這一生的坎坷經歷而反顧他這一特點,的確呢,黃州於他,宣告著曾受過苦難的結束,當然也是他繼續輝煌人生的開始。
如同過山車一樣的官場,此起彼伏,驚魂未定的東坡,懵懂地就突圍,闖進了改變他一生的黃州。
打黃州開始,那才叫東坡的生活呢。就像台灣詩人餘光中曾經說的:「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東坡靠著一身浩然正氣和驚人的豁達樂觀拯救支撐自己,化苦悶悲憤為食慾,閑暇時修煉瑜伽煉丹,妥妥的養生之道。
從小就聽得他愛吃,會吃會品也會做。不管是為自己的味蕾准備的,亦或為窮人和尚百姓發明的,做法都精緻破有特色。他也許也沒有想到,他那時候的豐功就這么被流傳到了現在,為現代食客所品嘗贊賞。
這樣的農村閑適生活,連東坡都覺著像陶淵明的隱居,做著陶淵明的"後世",重組《歸去來兮辭》,共同歡歌,與民同樂,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官位又怎樣,還樂著呢!"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幽默的言辭中,無不透露著豁達快活的心境。
當然,東坡和陶淵明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一點不同的。做著團練副使的東坡,官位形同虛設,可仍以一個接近普通人的身份去關心,為百姓擔憂。像是他當年因為一個溺死初生嬰兒的野蠻風俗,便讓他痛心地寫信給太守,讓他憑一己之力成立救兒會,讓他行最上乘的佛教教義。這一片仁愛心,能叫人不喜愛嗎?
如果當初彈劾他的小人,那些屢屢嫉妒他恨不得他下台的奸佞,看到這一副神仙樣,肯定血壓都被氣高了。偏僻的小鎮里,卻有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景,敏感的想像,對月傾心,對酒迷戀,雖然沒什麼錢,但這都不能阻止東坡活出真我。享受這種生活的同時,他甚至給天下寫出了四篇最精的作品,成為世間的通用電碼,哪怕相隔千里,無論素昧平生,都會讓人欣賞。
他不用高高在上做個大官啊,東坡在哪都可愛,就像金子在哪都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