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護膚問題 » 風雨茅廬護膚品怎麼樣

風雨茅廬護膚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2-23 03:26:11

『壹』 江南的冬景 全文郁達夫

一、原文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裡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後,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

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並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住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

「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

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

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

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

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象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二、郁達夫簡介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

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李歐梵:與郭沫若所代表的叛逆、反抗、英雄式的「普羅米修斯型」浪漫主義者相比,郁達夫可說是消極感傷的「維特型」的代表,《沉淪》中的主人公。

可以說正好符合這一類型人物的特質——「多情和神經質」、「憂郁成疾和宿命論者」。[25]

郁達夫兒子郁飛: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家,對朋友也很熱心,但做人處世過於沖動,以至家庭與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麼聖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醜化。

(1)風雨茅廬護膚品怎麼樣擴展閱讀

一、郁達夫的故事

文學與戀愛,在郁達夫是互為表裡的。戀愛的激情,本來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觀其一生,無時不在飛揚著由戀愛所激發的才情,然後表現到文學的創作之上,寫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同樣。

他的戀愛經歷也如同他的文學名篇一樣,煥發著迷人的光彩,悵惘也罷,迷離也罷,悲歌也罷,總之都成了傳世的名作。

以世道艱難而著詩勸郁達夫不要移居杭州,可他「兒時曾作杭州夢,初到杭州似夢中」,終於在1936年-1938年,郁達夫實踐了「把家安在杭州」的那個夢,雖只匆匆居杭兩年,可他漂泊一生,故居多處,只有杭州這座屋,他出手親自設計。

二、郁達夫的散文

"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第三輯十六種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優秀散文,並輔以反映其人生歷程的珍貴照片若干幅。可謂美言語與華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賞之佳作,又為珍藏饋贈之上品。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

為了展示二十世紀以來中華散文的創作業績,我們在新世紀之初即編輯出版過"中華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種。我們在此基礎上先後選出二十六種,作為"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第一輯、第二輯出版。此次又選出十六種,作為第三輯出版。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

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從他的小說中找到了與自己心靈相撞的東西,那些不敢與封建道德決裂的文人,也把矛頭直接指向了郁達夫.郁達夫在自傳體小說中。

除了反映下層知識分子失意、苦悶外,還有一些作品通過知識分子的視角反映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表現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關懷,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三、郁達夫故居

郁達夫故居,在富陽市區郁達夫公園內、低矮圍牆,一方庭院,郁達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畫像清瘦、儒雅,蕭然獨立。

在陳列窗里,兩張先後由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頒發的烈士證書,成為人們今日追思郁達夫抗戰事跡一個最近的起點。樓房的客堂里陳列著郁氏故交互贈的字畫,其中有魯迅先生《自嘲》七律詩軸。

郁達夫故居建於30年代,屬中式花園別墅,位於杭州市上城區大學路場官弄63號,叫「風雨茅廬」,是1933年4月郁達夫為暫避國民黨的政治迫害,從上海舉家移居杭州時購置的寓所。故居由當時學人馬君武題為「風雨茅廬」,由郁達夫自己設計。

『貳』 民國時期那些轟轟烈烈的愛情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者:藍胖,一個肥而不膩的70年後老男人,喜歡研究無厘頭的歷史,推出「民國系列」、「古代系列」、「外國系列」、「詩詞故事系列」等人物、歷史故事,為您烹炒煎炸有料、有趣、有味道的故事燴。

簡-書簽約作者原創文字,轉載授權請聯系版權經紀人,非授權謝絕轉載。可以轉發朋*友*圈哦!

相關閱讀:

徐志摩:活在輓聯中的民國男人,看懂輓聯就是看明白他的一生

『叄』 郁達夫的一生感情!

王映霞有「荸薺白」的雅號,是形容她的美麗。她父親金冰遜早死,她隨母親住到外祖父,杭州名士王二南的家中。隨外祖父研習詩文,打下扎實的國學根基。她與郁達夫之間的感情糾葛,因牽涉到一個戴笠而變得撲朔迷離。
王映霞在二十歲的那年與郁達夫結婚。郁達夫比她大了十二歲,一開始就埋下了矛盾的根子。郁達夫向王映霞寫求愛信說:「一切照你吩咐做去,此心耿耿,天日可表。對你只有感謝和愉悅,若有變更,神人共擊。」但訂婚以後,郁達夫卻沒有處理好原配夫人孫荃和子女的事情,那時王映霞也不計較這些,跟定了郁達夫這個中年浪漫文人。
婚後王映霞發揮了妻子的柔情,除了竭盡所能與郁達夫共同建立一個愛的窩巢之外,並有目的地每天准備了雞汁、甲魚,黃芪燉老鴨,想盡了辦法要把丈夫的肺癆病體加以補養。郁達夫也以「日記九種」的形式把他對王映霞的愛登在報刊上,使人們都知道他有一位賢淑、聰明、美麗的好妻子。這時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夫妻倆更加恩愛有加,過了五年甜蜜的生活。一九三三年,舉家由上海遷到杭州,建一座「風雨茅廬」居住下來。
郁達夫的這一次搬家是為了躲避戴笠對王映霞的追求。對這位軍統頭子,郁達夫是惹不起的,在上海的時候就盡量限制王映霞,叫她少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到杭州後,郁達夫深居簡出,每天就讀讀書、散散步。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不久就遠赴福州供職去了。杭州是王映霞的故鄉,王映霞迅速地成了杭州社交場合的紅星。女人都是水做的,女人都有極強的虛榮心,尤其是漂亮女人。有得幾個人為她奉場,她就會忘乎所以,神經錯亂。王映霞漸漸覺得她與郁達夫過去所過的八年,為他生下四個孩子是一種過錯。她被他們束縛著,並沒有享受到幸福的人生。由於第三個兒子已經夭折,她把剩下的三個兒子一齊交給母親王守如來照管,再請兩個姨娘幫忙。自己搖身一變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天到晚交際應酬,再不就是在風雨茅廬招待客人,茶餘飯後,不避男女,開口無忌,說些謔而不虐的笑話,風雨茅廬成了男士們最愛光臨的地方。
風雨茅廬的風風雨雨,招蜂引蝶的艷聞已經沸沸揚揚地傳播開來,遠在福州的郁達夫毫無所覺。一直等到王映霞已經投入了別人的懷抱,郁達夫才有所知覺,連番催促王映霞到福州與他同住,王映霞雖然遵囑南來,但只住了三個月便以水土不服為由返回杭州。這時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大舉進攻上海,杭州危在旦夕。王映霞攜家避難到浙西山區的麗水,與情人比鄰而居,意出許多閑話。這個情人就是戴笠。
郁達大麗水尋到麗人,挈家前往武漢。滿以為可以斬斷他們的關系,不料卻截獲了他們之間肉麻兮兮的三封情書。郁達夫憤怒已極,把這三封情書照相製版,在朋友中廣為散發,想要王映霞知難而退。王映霞無所謂,來個不辭而別,郁達夫長夜不眠。窗外王映霞洗滌晾曬的紗衫還掛在那兒,郁達夫越看越氣,又毫無辦法,拿筆飽浸濃墨在那紗衫上大寫:「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遺留品」!並成詩一首:

鳳去台空夜漸長,挑燈時展嫁衣裳;
愁教曉日穿金縷,故綉重幃護玉堂。
碧落有星爛昂宿,殘宵無夢到橫塘;
武昌舊是傷心地,望阻侯門更斷腸。

「侯門」當指戴笠的府邸,對它郁達夫只能是「更斷腸」。但郁達夫也有辦法,他在報上登出「警告逃妻」的啟事,使得王映霞顏面盡失,肝腸寸斷。於是戴笠通過中間人來做郁達夫的工作,郁達夫又在報上登出:「道歉啟事」,王映霞寫了一紙「悔過書」,雙方於是言歸於好。這時武漢局勢吃緊,郁達夫扶老攜幼帶領全家逃到洞庭湖南岸的湖南漢壽。
秋涼時節,郁達率隻身再到福州供職。一個多月後,漢壽面臨戰火,王映霞倉皇帶全家搭火車往長沙東行,又到了浙西江山。郁達夫連備函電催促,叫王映霞把岳母和兩個小孩暫留江山,王映霞和長子趕快到福州。到了福州,郁達夫告訴王映霞說:「我已答應了新加坡星州日報之聘,馬上就要帶你們母子遠赴南洋。」
王映霞驚詫道:「那麼在浙西的母親和孩子們呢?」
郁達夫斬釘截鐵地答道:「已經拜託友人代為妥善照料了!事急世亂,難得周全!」
郁達夫的想法十分明顯,國內已經是漫天烽火,而妻子總是想在浙西山區一帶打轉,無非是舊情難斷。為了逃避戰火,更為了徹底斬斷王映霞與老情人之間的聯系,因而答應了星州日報的聘約,帶王映霞遠赴南洋。眼不見,心不煩,一切從頭開始。去尋覓婚姻中的第二個春天。
王映霞毫無選擇的餘地,無可奈何地跟隨郁達夫遠渡南洋,這已是一九三八年的歲尾。
王映霞總覺得自己是鑽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到了新加坡後天天還想著她的浙西山區,天天也就尋郁達夫吵架。郁達夫忍無可忍,便將「毀家詩記」寄到香港的《大風旬刊》發表。內容包括兩年來郁、王婚姻觸礁的點點滴滴。用十九首詩和一闋詞,事無巨細全部記錄了下來,並加以注釋,用詞尖刻,不留餘地。使得王映霞品格掃地,氣得七竅生煙。一連寫了幾封信寄到《大風旬刊》,大罵郁達夫是「欺膝世人的無賴文人」、「包了人皮欺騙女人的走獸」、「瘋狂兼變態的小人。」於是互揭瘡疤、形同分水、冷戰分居,最後王映霞遠走廖內小島,演出第二次逃家的新聞。
一九四零年八月中旬,王映霞隻身返國。經香港飛往戰時首都重慶,郁、王兩人在新加坡、香港、重慶分別刊出離婚啟事。
王映霞走後,郁達夫冷靜下來,對她仍是思念不已,有詩為證:

大堤楊柳記依依,此去離多會自稀;
秋雨茂陵人獨宿,凱風棘野雉雙飛。
縱無七子為衷社,尚有三春各戀暉;
愁聽燈前兒輩語,阿娘真個幾時歸。

郁達夫希望以母子之情去打動王映霞,妄想她幡然悔悟,重回他的懷抱,真是痴心妄想,太過天真。
後來郁達夫在新加坡與廣播電台工作的李筱英同居。李筱英是福州人,在上海長大,暨南大學文科畢業。中英文造詣均佳,具有非凡的語言天才,銀鈴般的聲音令人著迷。那時李筱英是守活寡的怨婦、郁達夫是離了婚的鰥夫,同病相憐,也不怕人言可畏。
稍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火迫近新加坡。郁達夫輾轉逃到印尼,娶了華僑少女何麗有為妻。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郁達夫無緣無故地被人誘出殺害,屍骨無存,享年五十歲。後來謠傳又起,給郁達夫加上了一條為日本憲兵隊任翻譯的漢奸罪名。至今郁達夫之死,仍然是個迷,好事者猜測,多半是戴笠的軍統趁亂世所為。
王映霞回到重慶,就不記得她在浙西的老母了,住到重慶鄉下的白沙江濱療養。三個月後,由戴笠介紹進入外交部擔任文書科的科員。按說她已是三十四歲的女人,是「爛渣滓」的尷尬年齡。她卻不服老。上班的第一天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一身凹凸有致的花色旗袍,足登三寸高跟皮鞋,加上她那「荸薺白」的皮膚,確實是艷光四射。她款擺腰肢走進辦公室時,那些出出入入,口操外語的時髦人物,頓時感到眼前一亮。
王映霞清楚地知道,紅顏易老,青春不再,她必須有效地把握這所剩無幾的美艷姿貌,而且還要盡量擺脫「郁達夫棄婦」的陰影。於是努力重塑淑女的形象。除了化妝和衣著外,往日故交在重慶的反而很少往來,謹言慎行。不久,經過小心肆應,又重在社交界拋頭露面。商會會長王曉籟成了她的乾爹。王映霞憑她的家世、學識、美艷、機敏,再加上歲月的磨煉、愛情的波折、飽經世故,已是人情練達,還有人見人怕的戴笠撐腰,真是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一九四二年四月四日,王映霞與鍾賢道在重慶百齡餐廳舉行盛大的結婚典禮。賀客如雲,連施蟄存都去拍她的馬屁。為她賦詩:

朱唇憔悴玉容曜,說到平生淚跡濡;
早歲延明真快婿,於今方朔是狂夫。
謗書欲玷荊和壁,歸妹難為和浦珠;
蹀蹀御溝歌決絕,山中無意采蘼蕪。

一九四六年,戴笠因飛機失事而死。王映霞頓失憑依,辭去外交部的文書工作,急流勇退,過著朴實無華的主婦生活。隨丈夫到了蕪湖,生了一子一女。
幾十年過去,人們仍談論郁達夫與王映霞的關系。郁達夫曾當面罵王映霞為淫婦。王映霞直到八十歲的高齡,筆下仍稱郁達夫是「瘋子」。為維持自己的老面子,始終不曾有懺悔的意思。德國有一位漢學名家馬漢茂,出版了一本有關郁達夫與王映霞婚變的書。公布了一把王映霞寫給情人的書信,迫使王映霞寫了一篇《郁達夫與我的婚變經過》的長文,在香港的《廣角鏡》雜志上發表,無非是替自己遮掩,始終不承認自己當年的醜事。反正郁達夫已經死去多年,只能聽任王映霞雲自圓其說。

我看過他寫的文章,一般般,他之所以這嗎出名可能與這些桃色事件有點關系吧。我不喜歡他。他在文學上只是個小家而已。 不能和魯迅,冰心比。

『肆』 魯迅與林語堂之間的故事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就在《論語》大獲成功的同時,林語堂和魯迅近十年的革命友誼卻出現了裂縫。

《語絲》時期,一場浩浩盪盪的打狗運動把愣小子林語堂推到了文壇盟主魯迅的麾下。

兩人馳騁筆端,打得古都京城的叭兒狗們滿地找牙。然後是遠走廈門的相互扶持。林語堂和魯迅在以筆戰斗的崢嶸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情意。

然而,武漢的6個月徹底摧毀了林語堂的思路。

官場如戰場。他不願意再相信任何的政治和謊言,「對革命感到厭倦」,這些都是吃人的司芬克斯,會吞下一切鮮活的生命。

他只想做個好人,用一顆童心去辨別美醜善惡。他說:

我不夢見周公,也很久了。大概因為思想日益激烈,生活日益穩健,總鼓不起勇氣,熱心教育,熱心黨國。不知是教育黨國等事不叫人熱心,還是我自己不是,現在也不必去管他。從前,的確也曾投身武漢國民政府,也曾親眼看見一個不貪污,不愛錢,不騙人,不說空話的政府,登時,即刻,幾乎就要實現。到如今,南柯一夢,仍是南柯一夢。其後,人家又一次革命,我又一次熱心,又在做夢,不過此時的夢,大概做得不很長,正在酣蜜之時,自會清醒過來。到了革命成功,連夢遂也不敢做了,此時我已夢影煙消,消鏡對月,每夜總是睡得一寐到天亮。這大概是因為自己年紀的緣故,人越老,夢越少。人生總是由理想主義走向寫實主義之路。語雲,婆兒愛鈔,姐兒愛俏,愛鈔就是寫實主義,愛俏就是理想主義。這都是因為婆兒姐兒老少不同的關系。

來上海後,林語堂高談幽默,表現性靈閑適,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滿。魯迅也是失意而來,卻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把文學當作「匕首」和「投槍」,刺向敵人。

林語堂和魯迅各有一枝筆,走向卻不同了。

分化從一件小事開始。

魯迅和北新書店的老闆李小峰鬧版稅官司,郁達夫作「和事佬」。調解後,李小峰在南雲樓擺酒吃飯,為了活躍氣氛,除了當事人之外,林語堂夫婦和其他文界好友也在被請之列。

林語堂愛說話,人際關系卻極為糊塗。應這種飯局是吃力不討好,翠鳳反復提醒:「堂,待會少開口。」林語堂不理解,覺得大家都知根知底,犯不上小心翼翼的,再說了,既然坐下來吃飯,就算有干戈,也化成玉帛了。他吃得坦然。

李小峰挺有手腕,幾句玩笑話下來,眾人就放開了懷抱,話題也越扯越遠。突然有人提起了張友松的名字,語堂也沒細想前情因果,連連點頭附和。

這下子撞在了槍口上。

張友松是魯迅的學生,曾經請魯迅和林語堂吃飯,說也要辦一個書店,並以李小峰為誡,決不拖作者的工資。魯迅擔心順得哥情失嫂意,沒有答應。但這話傳到了李小峰的耳朵里,李小峰當時就很不痛快。後來,魯迅要和他對駁公堂,李小峰本能地覺得是張友松在從中使壞,幾次在背後攻擊張友松。

魯迅很忌諱這件事,聽語堂一說,疑心話中有話,譏諷自己受了張友松的挑撥,當即臉色發青,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喊「我要聲明!我要聲明!」那時,魯迅已有幾分酒意,他一拍桌子,「玉堂,你這是什麼話!我和北新的訴訟不關張友松的事!」

語堂站起來辯解,「是你神經過敏,我沒有那個意思!」

兩人越說越上火,像一對雄雞一樣,你瞪著我,我瞪著你,對了足足兩分鍾。

郁達夫見形勢不對,趕緊站出來。他一手按下魯迅,一面拉著林語堂和廖翠鳳趕緊離開。

筵席不歡而散。

這本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照郁達夫的說法,是「因誤解而起的正面沖突」,可卻是一個警示,林語堂和魯迅的友誼亮起了紅燈。

不久,林語堂辦起《論語》,做了「幽默大師」,魯迅更不能理解,他認為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是沒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著,就要拿起筆,去回敬他們的手槍。」

雖然思想上出現分歧,但在私下的場合,兩人還是有經常碰面的機會。

有一次《自由談》的編輯黎烈文做東,送郁達夫和王映霞去杭州的「風雨茅廬」。郁達夫是個風流倜儻的人物,和號稱江南第一美人的王映霞被譽為「富春江上神仙侶」,這次遷往杭州,郁達夫自述說是為了躲避他人對王映霞的追求。

無奈「風雨茅廬」不遮風雨,兩人轟轟烈烈地戀愛,又轟轟烈烈地分手了。

林語堂和廖翠鳳來得最晚。一落座,語堂就笑著問魯迅:「周先生又用別的筆名了吧?」

魯迅的文章常被新聞檢查處槍斃,為了省下不必要的麻煩,只能不停地換筆名。他先後共用過150個左右的筆名,署名魯迅的文章反倒不常見了。林語堂等人都知道這一點,常以猜魯迅近來又有什麼新的化名為樂。

「何以見得?」魯迅反問。

「我看新近有個『徐懋庸』,也是你。」語堂自信滿滿地說。

魯迅哈哈大笑,他指著一個20出頭的青年說,「這回你可沒有猜對,看,徐懋庸的正身就在這里。」徐懋庸當時正青春年少,來上海不久,文風辛辣老練,與魯迅有幾分相似。 那青年不好意思地起身,向語堂打了個招呼。

眾人見幽默大師當場被拆了西洋鏡,鬨堂大笑。語堂則點燃煙斗,也咪咪地笑了起來。

飯後,大家不約而同地抽起煙來,一時間,煙霧繚繞。

語堂也好兩口煙,翠鳳逼著他戒,可他戒了幾回都不成功,就放任自流了。看著眾人吞雲吐霧的樣子,語堂腦中光亮一閃,有了!

「周先生,你每天都抽幾只煙?」他興致勃勃地問魯迅。

「大概很多吧,沒有統計過。」

語堂一臉興奮,正准備接著問。

「你是不是在替《論語》找材料?」魯迅的口氣突然冷起來。

語堂在最近的一期《論語》上發表了《我的戒煙》一文。魯迅公開批評語堂盡拿些吸煙、戒煙之類的生活細節做文章,是退回去了,今時今日之中國是不適合這種西洋式幽默的。

「我准備廣播一下!」語堂沒有留意魯迅口氣的變化,老老實實地回答了。

「這其實很無聊,」魯迅有些不快,很不客氣地說:「每月要擠出兩本幽默來,本身便是件不幽默的事,刊物又哪裡辦得好!」

《論語》就像是語堂的孩子,他頗以此為榮,這么一大盆冷水猛地潑下來,他氣得發昏,連辯解都忘了。

旁人都停止了說話。鬧哄哄的屋子裡一下子靜悄悄的,氣氛緊張得可怕。

黎烈文看到這光景,趕緊打岔,「達夫,此次你去杭州,不知何時才回來?來,敬你一杯!」

眾人連忙舉起杯子,爭相敬郁達夫酒。郁達夫也有意緩和氣氛,一口一杯,喝得暢快。王映霞看不過眼,發話了,「達夫近來身體不好,遵從醫生囑咐,不能喝酒!」

有人打趣道:「這禁酒令到底是太太的命令,還是醫生的命令呢?」

這句玩笑話來得正是時候,大家哈哈大笑,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被酒精一攪和,總算是平復下來了。

在座的兩位女士,林夫人和郁夫人不失時機地交流起管理家政的經驗,氛圍越發地輕鬆起來。

林語堂恢復了常態,海闊天空地瞎扯起來。他談起歐洲中世紀時,貴族和騎士在出征前用鐵制的「貞操帶」鎖住女子下部的奇聞軼事,他還談起雍正皇帝,滿族的婚禮,妙語連珠,如天女散花,眾人應接不暇。

臨別前,黎烈文說出了請客的真正目的,就是請諸位文壇健將來年多多為《自由談》寫稿。向來嚴肅的魯迅開起了玩笑:「你要是能登罵人的稿子,我可以天天寫!」

「罵誰呢?」

「該罵的多著呢!」

「怎麼罵?」

「罵法也多著。」

「魯迅罵的,終不壞。」

又是一陣鬨堂大笑。

王映霞也來湊熱鬧,「盡管周先生會罵人,卻罵不過他兒子!」

周海嬰當時還不滿5歲。

林語堂早忘了先前的尷尬,接過話頭說:「魯迅的公子終不會忠厚的。」

因為是談孩子,魯迅聽了也不生氣,笑著說:「是的,我的孩子也罵我。有一次,他嚴厲的責問道:『爸爸!你為什麼晚上不睡,白天困覺!』又有一次,他跑來問我;『爸爸,你幾時死?』意思是我死了之後,所有的書都可以歸他;到了最不滿意的時候,他就批評我:『這種爸爸,什麼爸爸!』我倒真沒有辦法對付他。」

又是一次誤會。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慶齡有感於外籍人士牛蘭夫婦絕食抗議、陳獨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專門營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爭取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

林語堂是蔡元培的英文秘書,宋慶齡又是他敬佩之人,他理所當然地擔任了宣傳主任,是僅次於蔡、宋和楊杏佛的第四號人物。林語堂曾說過「決不做政治家」,但是民盟只是民間組織,乾的又是營救生命之事,與他的宗旨不沖突,他的土匪心又復活了,干勁十足地投入了民盟的日常工作。他拿起筆來,諷刺嘲笑中外法西斯,連希特勒也不例外。

胡適是民盟北平分會的會長,發文反對「釋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林語堂認為他違背了民盟的章程,不顧與胡適的私人交情,堅決贊成把他開除會籍。

魯迅也是民盟的積極分子,兩位語絲戰友又並肩站在了一起,為人道公義而奔走。

由於蔡元培和宋慶齡的國際影響力,民盟的工作備受世界矚目。每次開會,都有外國記者在場,林語堂說英文,魯迅說德語,是民盟通向世界的耳朵和眼睛。

蔣介石反革命政變後,加大了對文化領域的控制。民盟的活動,讓南京當局很惱火,想暗地裡除之而後快。蔡元培和宋慶齡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名望,殺掉他們,波動太大,他們選擇了向楊杏佛下狠手,殺雞給猴看。

1933年6月18日,楊杏佛乘車剛駛出中央研究院的大門,就響起幾聲沉悶的槍聲。楊杏佛即刻伏住身邊的少年,背部中了好幾槍,當場死亡。研究院隸屬的法租界明令不準許有政治暗殺的行為,南京政府居然膽敢在這里下手,足見他們鎮壓民盟決心之大。

慘案一出,世界震驚,所有的輿論都傾向於同盟一邊。可殺人的政府是不會管這些的,特務機關「藍衣社」放話出來,說他們有一張五六十人的暗殺名單,民盟主要領導人都榜上有名。 上海的空氣霎時間緊張起來,人人自危,就怕和民盟扯上關系。

宋慶齡向記者指出,楊杏佛被暗殺是有計劃的政治性暗殺,他的死不會影響民盟的發展。但實際上,民盟被迫停止了所有活動。

林語堂作為民盟的宣傳主任,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荷槍的便衣每天在林家門口晃來晃去,他只要邁出大門一步,就會有人前來鬧事。廖翠鳳時時刻刻坐立不安,非得林語堂進了家門才會松一口氣。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兩個星期。

門禁解除後,語堂還得接著到中央研究院上班。可他心裡實在堵得慌,每次路過楊杏佛罹難的地方,總不忍走過。林語堂和楊杏佛都是中央研究院的英文編輯,語堂貪閑,總是把具體的要務推給楊杏佛做。楊也是好本事,一目十行,常常一邊和語堂閑聊,一邊不停地寫信,居然還能出不少佳作。每次想到這些,林語堂只能用力地拍拍胸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個月後,林語堂寫了篇《談女人》,聲稱「只求許我掃門雪,不管他媽瓦上霜,」「我們要談女人了!」

這當然只是一時氣話。他把心裡的悶氣憋了幾個月,最終還是忍不住,奔瀉而出,這就是著名的《論政治病》,他字字譏諷地寫到:

做了官就不吃早飯,卻有兩頓中飯,及三四頓夜飯的飯局。平均起來,大約每星期有十四頓中飯,及廿四頓夜飯的酒席。知道此,就明白官場中肝病胃病腎病何以會這樣風行一時。所以,政客食量減少消化欠佳絕不稀奇。我相信凡官僚都貪食無厭;他們應該用來處理國事的精血,都挪起消化燕窩魚翅肥鴨燜雞了。據我看,除非有人肯步黃伯樵、馮玉祥的後塵,減少碗菜,中國政客永不會有精神對付國事的。我總不相信,一位飲食積滯消化欠良的官僚會怎樣熱心辦公救國救民的。他們過那種生活,肝胃若不起了變化,不是奇事。我意思不過勸勸他們懂一點衛生常識,並提醒他們,腎部操勞過甚,是不利於清爽的頭腦的。

這篇文章通篇沒有一個字提到楊杏佛,可讀者看到南京政府的荒淫無恥和丑惡嘴臉,誰不會哀嘆楊之死何其無辜?這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的寫給楊杏佛的祭文。

好友的故去讓林語堂悲痛欲絕,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和魯迅又產生了誤會。

6月20日,舉行楊杏佛的入殮儀式。林語堂正在被嚴密監控,出不得門。魯迅去後沒有見到語堂,很生氣,「這種時候就看出人來了,林語堂就沒有去,其實,他去送殮又有什麼危險!」

事實上,據《申報》報道,林語堂參加的是7月2日楊杏佛的出殯下葬儀式,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那一次,魯迅沒有去。

林語堂沒有向魯迅解釋。他覺得清者自清,沒有必要自我辯護。

然而,魯迅對林語堂的印象就此大打折扣,兩人的裂縫朝著不可避免的方向越拉越大。

1934年,林語堂和章克標意見不和,一氣之下離開《論語》,另起爐灶,辦起了《人間世》。

誰也沒有料到,這竟是林語堂和魯迅友情的終點。

在《人間世》之前,語堂和魯迅鬧過誤會也好,分歧也罷,但始終還是朋友。

據當時另一知名文人陶亢德回憶,《人間世》創刊前,語堂請文壇好友來家裡吃飯。客人來得差不多了,就差魯迅。大家都知道語堂和魯迅最近鬧得不太愉快,有人好心提醒他,要不要催一催。語堂擺擺手,很有把握地說,不必,他一定會來的。話音剛落,魯迅就拖著膠皮鞋,嘀嘀嗒嗒地走進來了。

《人間世》走的是《論語》談幽默的老路子,只不過取法晚明的公安派,更強調「閑適」和「獨抒性靈」,林語堂在發刊詞上說:「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取材,故名為人間世。」

照理說,借著《論語》的大熱,又是幽默大師親自操刀,《人間世》一炮而紅是可以想像的。但林語堂1933年的鴻運似乎走到了盡頭,《人間世》從創刊之日起,就在各路人馬的夾攻中搖搖欲墜。

首先引起軒然大波的便是周作人的五十自壽詩。

為了給《人間世》造聲勢,林語堂把周作人的自壽詩抄給相熟的文化名流,再索取和詩,同時刊發在《人間世》創刊號上,並佐以周作人的巨幀照片。這一番精心渲染,周作人的詩作和《人間世》果然轟動一時,滿城傳誦。

一些小報也來湊熱鬧,爭相轉載,唱和者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周作人的詩作隱晦曲折,表現的是自由主義的兩難心境。他們拋棄了「主義」的信仰和追求後,卻不能忘懷現實的殘酷,所以,閑適中滿是說不盡的苦味。但唱和者多是文才平庸之輩,哪裡讀得懂背後的真意,一樁文壇雅事竟慢慢變成了肉麻的互相吹捧。

左盟早就看不慣林語堂提倡幽默的那一套,而自壽詩事件又確實有使文藝界庸俗化之嫌,一些血氣方剛的革命小將帶頭造反了。野容(廖沫沙)寫了《人間何世》,指著林語堂的鼻子罵了一通。自此,左翼聯盟系統地開罵了。盟主魯迅罵得最凶,攻擊林語堂文學上的趣味主義和自由主義,說幽默文學是「麻醉文學」。

先前,《論語》的幽默雜文開罪了不少右派作家,右翼分子也一哄而上,惡言惡語地聲討起來了。 林語堂前半生罵人罵得多,這么被罵還是頭一次。可他就是叛逆心理,別人越罵得凶,他越要堅持,號稱「欲據牛角尖負隅以終身」。
其間,又發生了幾件小事。

在一次飯桌上,幾個廣東籍作家兀自講粵語,說得興致盎然,其他人聽不懂,想插嘴都插不上。林語堂故意講一口流利的洋涇濱英語,表示是雞同鴨講,逗趣一番。

沒料到魯迅厲聲到:「你是什麼東西!難道想用英語來壓中國的同胞嗎?」林語堂啞口無言。以前據理力爭,因為爭得起。現在的景況,是沒有必要了。有人說,他是怕了魯迅;也有人說林語堂聰明,明知爭不過,不如裝「氣量、風度」,輸也光彩。

魯迅曾寫信勸告語堂不要搞這些小品了,多翻點英文名著才是正途。語堂回信,「等老了再說」。時過一年多,魯迅給曹聚仁寫信,提到了這件事:「這時我才悟到我的意見,在語堂看來是暮氣。但我至今還自信是良言,要他於中國有益,要他在中國存留,並非要他消滅。他能更急進,那當然很好,但我看是決不會的,我決不出難題給別人做,不過另外也無話可說了。」語堂聽說後,無奈地解釋道:「亦近挑撥呢。我的原意是說,我的翻譯工作要在老年才做。因為我中年時有意思把中文作品譯成英文。……現在我說四十譯中文,五十譯英文,這是我工作時期的安排,哪有什麼你老了,只能翻譯的嘲笑意思呢?」

文學立場的涇渭分明,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誤會,魯迅不再把林語堂當朋友了。

徐在上海大觀樓補擺婚宴,魯迅來得晚,一看見林語堂夫婦在座,二話不說抬腿就走。而他的《天生蠻性》一文,只有三句話:

辜鴻銘先生贊小腳;

鄭孝胥先生講王道;

林語堂先生談性靈。

辜鴻銘是前清遺老,鄭孝胥是偽滿總理,把林語堂和他們相提並論,魯迅的鄙夷之情可以想見。

兩年之後,林語堂遠赴美國,終此一生,兩人再沒有相見。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結核不治而亡。4天後,林語堂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魯迅與我相得者二次,疏離者二次,其即其離,皆出自然,非吾與魯迅有輊軒於其間也。吾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大凡以所見相左相同,而為離合之跡,絕無私人意氣存焉。

『伍』 教你如何輕松製造浪漫

你想讓女生喜歡上你,你就需要給女生製造浪漫的感覺,女生喜歡的是風趣幽默,懂得製造浪漫的男生,那如何製造浪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教你如何輕松製造浪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你如何輕松製造浪漫

一、浪漫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去對待才能得到。

不只是女生喜歡浪漫,希望自己和愛人能生活得瀟灑浪漫,男生的內心也同樣喜歡浪漫,同樣希望能和自己的女友生活得幸福浪漫。偶爾來點意外的驚喜,不失為迅速加溫你們的感情的好方法!

此外,如果你能動腦筋去想自己親手為她做些什麼,不一定非得美味佳餚,只要是你用心專門為他准備的,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要知道,對於她來說,最珍貴的是你這個人。要想製造浪漫,其實並不難,也並不一定要花很多的錢,送對方一些能表達愛心的有紀念意義的特別禮物。

禮物不在於貴,而在於合適。要送一件真正讓對方喜歡的禮物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你平時在生活中細心地觀察和揣摩,比如平時注意她對商品的評論,暗中了解她對什麼在乎,曾留意過什麼,對什麼念念不忘等等,只要用心,線索總是會有的。

365種不一樣的感動,每一種感動都花不到一百塊。用心製作的溫馨小卡片、世上獨一無二的水杯、意外的驚喜、特訂的愛心便當……我想當你的愛人如果收到這些,應該也會好好感動一場吧!「其實,世界是座游樂園,人們小時候就知道;只是長大後就忘了。」

二、興之所至的舉動會令人們感受到坐過山車般的刺激和驚險。

在這種彷彿活在童話世界裡的幻覺里,我們可以安全地冒險、大膽地想像、盡情地稚氣,在這樣的環境里,人們會對面前這個人更加的依賴和信任,可以靜靜地感受著對方的膽量和對自己的用心。

而在這種夢幻般的氛圍中,我們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兩個人之間相互吸引的力量,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深深的陷在這種難以置信的驚訝和驚喜之中,情緒的激發非常強烈,進而對對方加倍打分。

當然這種瘋狂的內容最好跟對方的喜好、工作,而且要根據對方的性格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通過這種類似瘋狂的方式表達著對女主角的贊同和欣賞,這是令女孩們無比感動的點:男人愛自己並非只是因為外貌或身材,而是因為自己的思想。

但這種瘋狂的行為要看女孩能不能接受,對於比較保守和矜持的女孩,這種做法可能會令她感到尷尬和不知所措。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那種帶著些野性和自由主義精神的女孩。

其實不論哪種製造浪漫的方式,都只是一種手段而已,目的在於讓心愛的她感受到自己的用心和愛。

三、兩人世界最浪漫。

最浪漫的時刻是什麼時候?當然是兩人世界的時候,那時的你眼中只有我,我的世界只有你。而兩人世界時,做得最多的,莫過於傾聽訴說。倆人依靠著對方,坐在沙發上、草坪上,或是相擁地躺著,靜靜地聽彼此聊聊身邊發生的趣事,工作學習的情況,有什麼煩惱一起解決,有什麼開心一起分享,偶爾相視一笑,偶爾佯裝生氣,給你不痛不癢的一拳。

這其實就已經製造出浪漫的氛圍,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對方,在閑聊中增進感情。當然這樣的情景最忌諱的就是一方滔滔不絕,只顧著講自己的,而另一方對你講的內容又缺乏興趣。所以話題最好是彼此都感興趣的,充分發掘兩人的交叉點,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對方感覺出你是關注她的。

與女生獨處時,特別是和心儀但不是很熟悉的女生獨處時,要盡量選擇女生熟悉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她充滿快樂和溫暖回憶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可以讓女生覺得安全和安心。然後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最好是晚上,有昏黃的路燈作為映襯,在這個朦朧的氛圍下人們最容易放鬆警惕而開始自我的揭露和展示。

當女生聊起從前的往事時,要表示積極的`關注和贊揚,時不時地表現出「啊,這么厲害的~~」這種驚訝的表情,這會讓女生有成就感而更願意說出自己的事。在談話的過程中,要適當的表現一下自己的聰明才智,適當的暴露一下自己的經歷但不要過分地想要在女生面前說自己有多輝煌、多了不起,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謙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還可以引起女生的好奇心,保持她對你的好感。

當問到女生喜歡的男生類型時,要裝作不經意的詢問,而不要太過直接的問,這樣容易讓女生產生戒心,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並且破壞了本來很和諧的氛圍。一定要有一技之長,這個獨特的技術要讓女生覺得很有意思,並且她也可以參與到其中,成為你們兩人特殊的記憶。不要一直不停地說話,跟女生約會時要讓女生多說,這樣她才會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關注,她或許也想了解你的過去,但她絕對不想只是成為聽眾。

女生了解他人的方式更多的是從言行的方式而不是內容上,因此多注意一下自己的儀表和行動,表現得紳士大方,就算你什麼都不說或者說得很少,都會讓女生產生好感。當然,如果能夠在恰當的時候加入一些恰當的充滿意境的語言,那簡直可以讓氣氛浪漫到爆~

七夕製造浪漫方法

七夕情人節策劃之:旅遊篇

麗江:那一盞蓮花河燈的情調

在麗江古城過七夕,可能沒有華麗的燭光晚餐,卻可以牽手愛人去放河燈,點亮各色的蓮型河燈,看夜色下的河燈漸行漸遠,仿若你們一路走來的模樣。那時候,不管是深情表白還是舊日重溫,在麗江都能找到最適宜的風景。

三亞:陪你直到「天涯海角」

縱然有迷人的熱帶海濱風光、天海交際的醉人浪漫,也不能媲美「天涯海角」、「海枯石爛」的海誓山盟。一路聆聽美麗的愛情傳說、享受醉人的椰風海韻。三亞濃郁的海濱氣息,在七夕這樣的日子,似乎更容易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聽說這里渾然天成的絕色美景,是任何高級的婚紗攝影館也造不出來的。

黃山:鎖愛「情人谷」

它有個很俗的名字----情人谷。黃山腳下的這里處處顯露著山水中的濃情蜜意。哪怕就按著名稱數過去:鴛鴦池、愛亭、玉環池、相思亭、情人橋、情緣亭。..。..更別說迎門一塊石碑上刻有各流派各字體書寫的「愛」,人稱「百愛圖」。

最讓情侶津津樂道的卻是「同心鎖」。有同心鎖的地方不少,但最有名的莫過於黃山。系好同心鎖,鑰匙繫上紅絲帶,用力拋向懸崖之中,雲海山河氤氳中兩心為一。

杭州:處處濃情,濃情處處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用來形容七夕時,走在西湖邊的感覺再合適不過了。

杭州和愛情有關的地方有幾十個:許仙白娘子的斷橋相會、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化蝶之林、才女林徽因的豆蔻神情、郁達夫和王映霞……那些不得不說的愛情故事和傳說,從西湖、長橋到蔡官巷、風雨茅廬,處處都述說著動人心扉的雪月風花。

不論你走在杭州的哪條街道上,隱約都能看到聽到和「愛」相關的細節,哪怕是一股清泉、一段小橋,都會讓人覺得眼前的幸福如斯珍貴。

七夕情人節策劃之:吃飯篇

笑口常開

這道甜品名字平常,可酸酸甜甜別有一番滋味。去掉棗核的金絲小棗,包裹著和了麵粉的糖,蒸熟了,放涼了,那味道吃起來,有棗青澀的酸和白砂糖細膩的甜,在味蕾里裹著舌尖慢慢散開,有一種類似初戀的味道朦朧了心---「那時你我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我們並肩坐在樹下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天津麻花

十八街的麻花可不是一般的麻花,光那份特別被稱天津三絕之一,絕對實至名歸。大大的麻花根根條條擰在一起,糾纏錯結,總似分不清哪根對哪根。這是什麼愛情呢,大約是網路時代的速食愛情吧?你是你,我卻不知是你,我非我,你卻偏道是我!如此這般糾纏難辨,是是非非,麻花的兩端卻無視繁雜,偏偏緊緊粘在一起,亦如愛情。

拔絲蘋果

切好的蘋果肉放在滾燙的糖漿里一過,撈出來黃澄澄的一大盤。趁熱用筷子夾起一塊,還沒冷卻的糖漿就被拔成一絲一絲晶瑩的弦,總也不斷。這時用果肉蘸上配菜端上來的涼開水,糖漿絲遇冷變脆,放進嘴裡,外邊是甜而清脆,里邊卻是恰到好處的熱而柔嫩。

內蒙奶茶

有人說沒住過蒙古包沒喝過牧人奶茶不算真正去過內蒙。但很多遊人卻不能忍受內蒙古奶茶霸道的奶腥味,每每總在當地牧拳的盛意下難以推辭。而當地人總是善解人意地說,喝多了就習慣了,喝多了會喜歡上它。

彷彿總是這樣,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早些年老人們的愛情大抵如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方還沒見過面,稀里糊塗就拜了堂,至於感情,只能在每一日瑣碎的生活中慢慢培養。可不經意間滋生的那種與歲月同沉澱,和時光共白頭的相濡以沫,足夠讓如今一些心浮氣燥的愛情男女望塵莫及了。

七夕情人節策劃之:送禮篇

一表真情

雖然有點老套,但對於想和你共度一生的人來說,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有分分秒秒想念你的意思,表也叫「鍾」,故有「鍾情於你」的含義。時尚女表—閃亮的表盤立體而突出,最流行的金色成了它的亮點。並且表盤上有一個「心」型,特別體現心心愛戀的愛意正濃。

永恆愛情對鏈

永恆愛情對鏈是為情侶特別設計,心形鏈墜嵌入環鏈墜中,讓心在環的溫暖懷抱中,帶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送給心愛的人都是一份相當別致的禮物。

情比金堅

情人節送什麼禮物?金玫瑰代表永恆的愛情,永久開放。愛她就送給她這枝永不凋謝的金玫瑰吧!代表著您的情深意濃,您的款款深情定會讓她驚喜感動!千足金箔,真心金意!

為你出了這么多的七夕情人節策劃的點子,你應該知道七夕情人節怎麼過了吧,選一個適合你們的為她過一個浪漫的溫馨的七夕情人節吧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77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9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62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12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9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22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93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5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