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里的醋酸是什麼
Ⅰ 化妝品中的乙酸脂是什麼
括植物性油脂和動物性油脂。油脂主要成分為脂肪酸和甘油組成的脂肪酸甘油酯。
植物性油脂分三類,乾性油、半乾性油和不幹性油。乾性油如:亞麻仁油、葵花籽油;半乾性油如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不幹性油指的象橄欖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用於化妝品的油脂多為半乾性油,乾性油幾乎不用於化妝品原料。常用的油脂有:橄欖油、椰子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沙棘油、鱷梨油、石栗子油、歐洲堅果油、胡桃油、可可油等。
動物性油脂用於化妝品的有水貂油、蛋黃油、羊毛脂油、卵磷脂等,動物性油脂一般包括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他們和植物性油脂相比,其色澤、氣味等較差,在具體使用時應注意防腐問題。水貂油具有較好的親和性,易被皮膚吸收,用後滑爽而不膩,性能優異,故在化妝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營養霜、潤膚霜、發油、洗發水、唇膏及防曬霜化妝品等。蛋黃油含油脂、磷脂、卵磷脂以及維生素A、D、E等,可作唇膏類化妝品的油脂原料。羊毛脂油對皮膚親和性、滲透性、擴散性較好,潤滑柔軟性好,易被皮膚吸收,對皮膚安全無刺激;主要作用於無水油膏、乳液、發油以及浴油等。卵磷脂是從蛋黃、大豆和穀物中提取的,具有乳化、抗氧化、滋潤皮膚的功效,是一種良好的天然乳化劑,常使用於潤膚膏霜和油中。
1、蠟類
蠟類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脂肪醇構成的酯。這種酯在化妝品中起到穩定性、調節黏稠度、減少油膩感等作用。主要應用於化妝品的蠟類有:棕櫚蠟、小燭樹蠟、霍霍巴蠟、木蠟、羊毛酯、蜂蠟等。
棕櫚蠟精緻產品為白色或淡黃色脆硬固體,具有愉悅的氣味。主要成分為蠟酸蜂花醇酯和蠟酸蠟酯。在化妝品中主要提高蠟酯的熔點,增加硬度、韌性和光澤,也有降低粘性、塑性和結晶的傾向。主要用於唇膏、睫毛膏、脫毛蠟等製品。
小燭樹蠟是一種淡黃色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固體。精緻產品有光澤和芳香氣味,略帶黏性。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蠟酯、高級脂肪酸、高級醇等。應用於唇膏等淀狀化妝品中。
霍霍巴蠟是一種透明無臭的淺黃液體。主要為十二碳以上脂肪酸和脂肪醇構成的蠟酯。其特點不易氧化和酸敗,無毒、無刺激,易於被皮膚吸收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濕等作用。因此,廣泛應用於潤膚膏、面霜、香波、頭發調理劑、唇膏、指甲油、嬰兒護膚用品以及清潔劑等用品。
木蠟又叫日本蠟,為淡奶色蠟狀物,具有酸澀氣味,不硬,具有韌性、可延展和黏性。其主要成分為棕櫚酸的甘油三酯,為植物性脂肪或高熔性脂肪。易於與蜂蠟、可可脂和其它甘油三酯配伍,易被鹼皂化形成乳液。用於乳液和膏霜類化妝品中。
蜂蠟又叫蜜蠟,它具有熔點高的特點,因此自古為冷霜原料,還是製造發蠟、胭脂、唇膏、眼影棒、睫毛膏等美容修飾類化妝品的原料。此外,它具有抗細菌、真菌、癒合創傷的功能,還用在香波、洗發劑、高效去頭屑洗發劑等。
羊毛酯是羊的皮質腺分泌物,該產品為黃色半透明油性的粘稠軟膏狀半固體。有有水以及無水之分。主要成分為各種脂肪酸與脂肪醇的脂,屬於熔點蠟。它具有較好的乳化、潤濕和滲透作用。具有柔軟皮膚、防止脫脂和防止皮膚皸裂的功能,可以和多種原料配伍,是一種良好的化妝品原料。廣泛用於護膚膏霜、防曬製品以及護發酯品種,也用於香皂、唇膏等美容化妝品中。
2、烴類
烴是指來源於天然的礦物精加工而得到的一類碳水化合物。它們的沸點高,多在300℃以上,無動植物油脂的皂化價與酸價。按著其性質和結構,可分為脂肪烴、脂環烴和芳香烴三大類。在化妝品中,主要是其溶劑作用,用來防止皮膚表面水分的蒸發,提高化妝品的保濕效果。通常用於化妝品的烴類有液體石蠟、固體石蠟、微晶石蠟、地蠟、凡士林等。
液體石蠟又叫白油或者蠟油。是一種無色透明、無味、無臭的黏稠液體。廣泛用在發油、發蠟、發乳、雪花膏、冷霜、剃須膏等化妝品中。
凡士林又稱礦物脂,為白色和淡黃色均勻膏狀物。主要為C16-C32高碳烷烴和高碳烯烴的混合物。具有無味、無臭、化學惰性好、粘附性好、價格低廉、親油性和高密度等特點。用於護膚膏霜、發用類、美容修飾類等化妝品,如:清潔霜、美容霜、發蠟、唇膏、眼影膏、睫毛膏以及染發膏等。在醫葯行業還作為軟膏基質或者含葯物化妝品重要成分。
固體石蠟由於對皮膚無不良反應,主要作為發蠟、香脂、胭脂膏、唇膏等油脂原料。
地蠟在化妝品中分為兩個等級,一級品熔點在74℃-78℃,主要作為乳液製品的原料;二級品熔點在66℃-68℃,主要作為發蠟等的重要原料。
3、合成油脂原料
指由各種油脂或原料經過加工合成的改性的油脂和蠟,不僅組成和原料油脂相似,保持其優點,但在純度、物理形狀、化學穩定性、微生物穩定性以及對皮膚的刺激性和皮膚吸收性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已廣泛用於各類化妝品中。常用的合成油脂原料有:角鯊烷、羊毛脂衍生物、聚硅氧烷、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脂等。
角鯊烷為深海紋鯊魚肝油中取得的角鯊烯加氫反應製得,為無色透明、無味、無臭、無毒的油狀液體,主要成分為肉豆蔻酸、肉豆蔻脂、角鯊烯、角鯊烷等。角鯊烷具有良好的滲透性、潤滑性和安全性,常常被用於各類膏霜類、乳液、化妝水、口紅、護發素、眼線膏等高級化妝品中。
羊毛酯衍生物為一系列羊毛酯的衍生物。包括:羊毛醇、羊毛脂酸、純羊毛蠟、乙酸化羊毛蠟、乙醯化羊毛醇、聚氧乙烯氫化羊毛脂等。羊毛醇為淡黃色至淺棕色蠟狀固體,略有氣味,不溶於水,比羊毛脂要好,廣泛用於各類化妝品中,如嬰兒製品、乾性皮膚護膚品、膏霜、乳液等。羊毛脂酸對皮膚具有良好的滋潤作用,常用於剃須膏。純羊毛蠟有較好的穩定性,易於吸收,潤膚較好,故此,主要用於乳化製品,如膏霜和油膏。乙醯化羊毛蠟性能溫和,安全可靠,再乳液、膏霜類護膚產品和防曬化妝品中產品常常使用,與礦物油混合,用於嬰兒油、浴液、唇膏、發油和發膠等化妝品。聚氧乙烯氫化羊毛脂是氫化羊毛脂與環氧乙烷加成反應製得的乳白色帶微氣味的蠟狀固體。穩定性高,吸水性好,適於燙發劑、雙氧水油膏等,還用於唇膏、護發素和各種膏霜及其乳液製品。
聚硅氧烷又稱硅油或硅酮。它與其衍生物是化妝品的一種優質的原料,具有生理惰性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無臭、無毒,對皮膚無刺激性,有良好的護膚功能。具有潤滑性能,抗紫外線輻射作用,透氣性好,對香精香料有緩釋放作用,抗靜電好,具有明顯的防塵功能;穩定性高,不影響與其它成分匹配。常用的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環狀聚硅氧烷等。聚二甲基硅氧烷由於具有較好的柔軟性,在化妝品中常取代傳統的油性原料,如石蠟、凡士林等來製造化妝品,如膏霜類、乳液、唇膏、眼影膏、睫毛膏、香波等。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為無色或淺黃色透明液體,對皮膚滲透性好,用後膚感良好,可增加皮膚的柔軟性,加深頭發的顏色,保持自然光澤,常用在高級護膚製品以及美容化妝品中。環狀聚硅氧烷黏稠度低,揮發性好,主要用於化妝品中,如膏霜類、乳液、浴油、香波、古龍水、棒狀化妝品,擬汗產品等。
作為化妝品原料的脂肪酸有多種,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異硬脂酸、油脂等。脂肪酸為化妝品的原料,主要和氫氧化鉀或三乙醇胺等合並作用,生成肥皂作為乳化劑。月桂酸又叫十二烷酸,為白色結晶蠟狀固體,在化妝品中,一般將月桂酸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三乙醇胺中和生成肥皂,作為製造化妝品的乳化劑和分散劑,它起泡性好,泡沫穩定,主要用於香波、洗面奶及剃須膏等製品。肉豆蔻酸和月桂酸應用范圍一樣,主要用在洗面奶及剃須膏的原料。棕櫚酸為膏霜類、乳液、表面活性劑、油脂的原料。硬脂酸、油脂是膏霜類、發乳、化妝水和唇膏以及表面活性劑的原料。
脂肪醇作為油脂原料,主要為C12-C18的高級脂肪醇,如月桂醇、鯨醇、硬脂醇等作為保濕劑;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等可以作為黏度劑、降低劑、定性劑和香料的溶劑在化妝品中使用。月桂醇很少直接用在化妝品中,多用作表面活性劑;鯨醇作為膏霜、乳液的基本油脂原料,廣泛應用於化妝品中。硬脂醇是制備膏霜、乳液的基本原料,與十六醇匹配使用於唇膏產品的生產。
脂肪酸脂多為高級脂肪酸與低分子量的一元醇脂化生成。其特點與油脂有互溶性,且黏度低,延展性好,對皮膚滲透性好,在化妝品中應用較廣。硬脂酸丁酯是指甲油、唇膏的原料;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可用在護發、護膚以及美容化妝品中;硬脂酸異辛酯主要用在膏霜製品中。
粉質原料
粉質原料主要用於粉末狀化妝品,爽身粉、香粉、粉餅、唇膏、胭脂以及眼影等原料。在化妝品中主要起到遮蓋、滑爽、附著、吸收、延展作用;常用在化妝品中的原料有無機粉質原料、有機粉質原料以及其它粉質原料。
這些原料一般均含有對皮膚有毒性作用的重金屬,應用時,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國家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的含量。
(一)無機粉質原料
化妝品中使用的無機粉質原料有:滑石粉、高嶺土、膨潤土、碳酸鈣、碳酸鎂、鈦白粉、辛白粉、硅藻土等。
1、滑石粉
滑石粉為天然硅酸鹽,主要成分為含水硅酸鎂。特性為色白、滑爽、柔軟,對皮膚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主要用作爽身粉、香粉、粉餅、胭脂等各種粉類的化妝品的重要原料。
2、高嶺土
高嶺土又叫白陶土,主要成分為含水硅酸鋁,為白色或淡黃色細粉,對皮膚的黏附性能好,有抑制皮脂及吸汗的性能,在化妝品中與滑石粉配合使用,有緩解消除滑石粉光澤的作用,主要用作粉條、眼影、爽身粉、香粉、粉餅、胭脂等各種粉類的化妝品的重要原料。
3、膨潤土
在化妝品中,主要用於乳液製品的懸浮劑和粉餅等。
4、鈦白粉
為無臭、無味、白色、無定形微粒細粉末,具有較強的遮蓋力,對紫外線透過率較低,因此,應用於防曬化妝品中,也用於粉條、眼影、爽身粉、香粉、粉餅、胭脂等各種粉類的化妝品的重要遮蓋劑。
(二)有機粉質原料
有機粉質原料有硬脂酸鋅、硬脂酸鎂、聚乙烯粉、纖維素微珠、聚苯乙烯粉等,主要用於爽身粉、香粉、粉餅、胭脂等各種粉類的化妝品中作吸附劑。
其它粉質原料主要有:尿素甲醛泡沫、微結晶纖維素、混合細粉、絲粉以及表面處理細粉。
膠質原料
膠質原料是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在水中能膨脹成膠體,應用於化妝品中會產生多種功能,可使固體粉質原料黏和成型,作為膠合劑,對乳狀液或懸狀劑起到乳滑作用,作為乳化劑,此外還具有增稠或凝膠化作用。
化妝品中所用的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分為天然的和合成的兩大類。天然的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有:澱粉、植物樹膠、動物明膠等,但質量不穩定,易受氣候、地理環境的影響,產量有限,且易受細菌、黴菌的作用而變質。合成的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性質穩定,對皮膚的刺激性低,價格低廉,所以取代了天然的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成為膠體原料的主要來源。它又分為半合成的與合成的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常常使用: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以及瓜耳膠及其衍生物。合成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常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稀酸聚合物等。這些作為粘膠劑、增稠劑、成膜劑、乳化穩定劑在化妝品中使用。
表面活性劑
從化學結構看,表面活性劑一端為疏水基,另一端為親水基。表面活性劑有去處污垢,增稠、發泡、潤濕等功能,目前已經廣泛用於工農業生產,被化工界稱為工業味精。現今全世界表面活性劑年產值已經達到1600萬t,這些表面活性劑是化妝品中普遍使用的原料。表面活性劑有三種特性:去污作用,生產清潔類化妝品利用該特性;乳化作用,生產膏霜類、以及香波類用的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濕潤滲透作用,如染發劑、燙發劑均勻接觸皮膚,面霜、唇膏用於塗展。
表面活性劑的種類很多,通常的按其在水溶液中離解程度分為兩類:非離子性表面活性劑和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後者分為三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兩型離子表面活性劑。
非離子性表面活性劑是在水中不解離成離子的表面活性劑,在化妝品中,品種較多,使用劑量非常大,品種主要兩大類:聚氧乙烯型和多元醇型;聚氧乙烯型有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醯胺等;多元醇型有:烷基醇醯胺、失水山梨醇單硬脂酸酯等;在化妝品中,使用的乳化劑、泡沫劑、增稠劑、分散劑都多使用非離子性表
其它原料
在化妝品中,除使用上述原料外還有以下物質:溶劑原料、香精香料、染料、顏料以及防腐劑、抗氧劑等。這些物質在化妝品中起到重要作用。
溶劑原料是液狀、漿狀、膏霜狀化妝品配方中不可缺少的一類主要組成成分,這類化妝品包括:香水、古龍水、花露水、護發素、洗發膏、睫毛膏、剃須膏、香波等,在這些化妝品中,起到溶解作用,使得製品具有一定的性能和劑型。溶劑原料包括:水、醇類(乙醇、異丙醇、正丁醇)、酮類(丙酮、丁酮)、醚類酯類、芳香族溶劑(甲苯、二甲苯)。在化妝品中,水是化妝品不可缺少的原料,通常使用的產品用水為經過處理的去離子水。乙醇是香水、古龍水、花露水的主要原料;異丙醇取代乙醇用於指甲油,正丁醇是指甲油的原料;丙酮、丁酮、醚類酯類、芳香族溶劑用於指甲油、油脂、蠟的溶劑。
Ⅱ 護膚品里的防腐劑11種是什麼
護膚品里的防腐劑11種是苯甲醇、本氧乙醇、三氯叔丁醇、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山梨酸、水楊酸、脫氫醋酸、苯甲溴銨、咪唑烷基脲。
護膚品里的一些防腐劑是會對肌膚造成過敏跟刺激的,如歐盟禁用的咪唑烷基脲、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乙內醯脲、三(羥甲基)硝基甲烷、尼泊金酯類等防腐劑成分,含有此類防腐劑的護膚品致敏率極高,並且經皮膚吸收後,會在體內積累殘留,對人體有潛在的刺激。
護膚品使用注意事項:
1、選擇適合自己皮膚的潔面產品,油性肌膚的選擇控油性能較強的潔面產品,並在後續補充水份,注意水油平衡。而乾性肌膚最好使用帶有滋潤功能的潔面產品,補充有油性的產品,注重補水,水油平衡。而定性合適與否的原則,即是潔面後,肌膚不感到緊綳。
2、使用潔面產品潔面的次數要根據當天的肌膚狀況來決定,一般而言是早晚一次。如果中午肌膚感到油脂分泌有些旺盛,可在中午增加一次。
3、潔面產品使用時,要注意恰當的手法,應該是濕面後,把潔面產品倒在掌心,揉出泡沫後,用指腹沿嘴角向眼角向按摩,額頭則沿眉心向太陽穴,由下往上、由內往外輕揉。注意眼睛上不可以使用潔面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護膚品
Ⅲ 羥基乙酸對皮膚的作用與功效
羥基乙酸用作製革助劑、水消毒劑、牛奶棚消毒劑、鍋爐除垢劑等。其外觀為無色易潮解的晶體,70%的工業品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微溶於乙醚,不溶於烴類。兼有醇與酸的雙重性,加熱至沸點時分解。用於有機合成等。通常由氯乙酸在鹼性條件水解製得。
中文名
羥基乙酸
外文名
Glycolic acid
中文別名
乙醇酸、甘醇酸、羥基醋酸
CAS號
79-14-1
分子式
C2H4O3
分子量
75.044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羥基乙酸
中文別名:乙醇酸;甘醇酸;羥基醋酸
英文名稱:Glycolic acid
英文別名:Hydroxyacetic acid; glycollic acid; Hydroxyethanoic acid; 2-hydroxyacetate
CAS號:79-14-1
EINECS號:201-180-5
分子式:C2H4O3
分子量:75.044
物化性質
熔點:10℃
沸點:265.571°C at 760 mmHg
閃點:128.665°C
蒸汽壓:0.001mmHg at 25°C
性狀:純品為無色透明液體或無色易潮解晶體。工業品為70%水溶液,淡黃色液體,具有類似燒焦糖的氣味。
溶解性:溶於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和醚。
含量: 液體 ≥ 70 %,結晶體≥ 99.5%,不含氯離子。
產品用途
1. 作清洗劑,特點:效率高、成本低。
2. 用作電鍍添加劑。
3. 有機合成中間體與羥基乙酸、乙酯、丁酯等。
4. 用作分析試劑。
5.用作製革助劑、水消毒劑、牛奶棚消毒劑、鍋爐除垢劑等。
包裝
液體250KG/塑料桶晶體20KG/紙板桶(真空內包裝)[1]
Ⅳ 醋酸是什麼
即乙酸,化學式CH3COOH。是醋的重要成分。是一種典型的脂肪酸。有刺激性酸味的無色液體,沸點118攝氏度。可溶於水中,其水溶液成弱酸性。純品在凍結時成冰狀晶體,亦稱「冰醋酸」。用作溶劑 及製造醋酸鹽、醋酸酯、維綸等的原料。
Ⅳ 醋酸是做什麼用的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學式CH3COOH,是一種有機一元酸,為食醋主要成分。
乙酸可用作酸度調節劑、酸化劑、腌漬劑、增味劑、香料等。它也是很好的抗微生物劑,這主要歸因於其可使pH降低至低於微生物最適生長所需的pH。
乙酸是我國應用最早、使用最多的酸味劑,主要用於復合調味料、配製蠟、罐頭、乾酪、果凍等。
用於調味料時,可將乙酸加水稀釋至4%~5%溶液後,添加到各種調味料中應用。以食醋作為酸味劑,輔以純天然營養保健品製成的飲料稱為國際型第三代飲料。
(5)護膚品里的醋酸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產工藝:
1、BP Cativa工藝
BP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供應商,世界醋酸生產的70%採用BP技術。BP公司1996年推出Cativa技術專利,Cativa工藝採用基於銥的新催化劑體系,並使用多種新的助劑,如錸、釕、鋨等。
銥催化劑體系活性高於銠催化劑,副產物少,並可在水濃度較低(小於5%)情況下操作,可大大改進傳統的甲醇羰基化過程,削減生產費用高達30%,節減擴建費用50%。此外,因水濃度降低,CO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減少。
2、塞拉尼斯 AOPlus工藝
塞拉尼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產商之一。1978年,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現塞拉尼斯公司)在美國得州克萊爾湖工業化投運了孟山都法醋酸裝置。
1980年,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Plus法(酸優化法)技術專利,大大改進了孟山都工藝。
AOPlus工藝通過加入高濃度無機碘(主要是碘化鋰)以提高銠催化劑的穩定性,加入碘化鋰和碘甲烷後,反應器中水濃度降低至4%~5%,但羰基化反應速率仍保持很高水平。
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裝置的分離費用。催化劑組成的改變使反應器在低水濃度(4%~5%)下運行,提高了羰基化反應產率和分離提純能力。
3、用途
乙酸是大宗化工產品,是最重要的有機酸之一。主要可用於生產乙酸乙烯、乙酐、乙酸酯和乙酸纖維素等。聚乙酸乙烯酯可用來制備薄膜和粘合劑,也是合成纖維維綸的原料。
乙酸纖維蘇可製造人造絲和電影膠片。乙酸酯是優良的溶劑,廣泛用於油漆工業。乙酸還可用來合成乙酐、丙二酸二乙酯、乙醯乙酸乙酯、鹵代乙酸等。
也可製造葯物如阿司匹林、還可以用於生產乙酸鹽等。在農葯、醫葯和染料、照相葯品製造、織物印染和橡膠工業中都有廣泛應用。
在食品工業中,乙酸用作酸化劑,增香劑和香料。製造食醋時,用水將乙酸稀釋至4~5%濃度,添加各種調味劑而得食用醋。
作為酸味劑,使用時適當稀釋,可用於調飲料、罐頭等,如製作蕃茄、蘆筍、嬰兒食品、沙丁魚、魷魚等罐頭,可製作軟飲料,冷飲、糖果、焙烤食品、布丁類、膠媒糖、調味品等。
乙酸具有防腐劑的作用。1.5%就有明顯的抑菌作作用。在3%范圍以內,可避免霉斑引起的肉色變綠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