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護膚問題 » 牛蒡子成分護膚品怎麼樣

牛蒡子成分護膚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4-30 12:47:16

1. 牛蒡是什麼它有什麼功效

牛蒡這類中葯材雖說在生活中不常見,但是它的作用和效果還是非常多的,如果使用恰當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非常好的。因此,對於牛蒡它的葯材信息大家也是比較關注的,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牛蒡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2.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牛蒡子是一種中葯名,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大名但卻不了解它具體有什麼功效作用,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希望有所幫助。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1

牛蒡子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①《別錄》:明目補中,除風傷。②《葯性論》: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 [詳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外用:煎水含漱。

牛蒡子介紹

【別名】

惡實(《別錄》),鼠粘子(《本草圖經》),黍粘子(《珍珠囊》),大力子(《衛生易簡方》),蝙蝠刺(《綱目》),毛然然子、黑風子(《青海葯材》),毛錐子(《貴州民間方葯集》),粘蒼子(《遼寧主要葯材》),鼠尖子、彎巴鉤子、萬把鉤(《江蘇植葯志》),大牛子(《山西中葯志》),牛子(《陝西中葯志》)。

【漢語拼音】

niu

【成份】

含牛蒡甙、牛蒡酚A、B、脂肪油等。

【加工採集】

8~9月果實成熟時,分批採集。曬干,打出果實,除去雜質,再曬至全乾。生用或炒黃用。

【葯材鑒別】

瘦果呈長扁卵形,長約6毫米,中部直徑約3毫米。外皮灰褐色,有數條微突起的縱紋,中間一條較明顯,全體有稀疏的斑點,又似緻密的網紋、一端略窄,微彎曲,頂上有一淺色小點;另一端鈍圓,稍寬,有一小凹窩。縱面稍隆起,邊緣光圓而厚。外皮較堅硬,陪困破開後種仁兩瓣,灰白色,富有油性。無臭,味微苦。以粒大、飽滿、外皮灰褐色者佳。

主產河北,吉林、遼寧、浙江、黑龍江等地。此外,四川,河南、湖北、陝西等地亦產。以東北產量較大,浙江所產品質較優。

【葯理作用】

1、對腎病變的作用:取5周齡的Wistar系雄性大鼠腹腔注射l0mg/kg的氨基核苷(PA),每10天次,連續6天;引起腎病變後反復給予牛蒡甙及甙元。結果表明,牛蒡甙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並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標,顯示抗腎病變作用。但甙元腹腔注射無作用,但經口服給葯則顯未效果。2、抗菌作用:牛蒡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星形奴興氏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均有抑製作用。3、其它作用:牛蒡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對離體家兔子宮及腸管呈抑製作用。牛蒡甙能引起蛙、小鼠及兔的強直性驚厥,對蛙下肢及兔耳管呈擴張作用,牛蒡甙元有抗癌活性。

【炮製】

炒用。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

①《別錄》:"明目補中,除風傷。"

②《葯性論》:"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

③《食療本草》:"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④《本草拾遺》:"主風毒腫,諸痿。"

⑤《醫學啟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潤肺散氣。"

⑥李杲:"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⑦《綱目》:"消斑疹毒。"

【性味】

辛苦,涼。

①《別錄》:"味辛,平。"

②《本草拾遺》:"味苦。"

③《醫學啟源》:"《主治秘要》:辛,溫。"

④《葯品化義》:"辛,性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外用:煎水含漱。

【宜忌】

《本草經疏》:"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歸經】

歸肺、胃經。

【備注】

(1)本品疏散風熱,且能利咽,臨床應用以風熱表症兼有咽喉腫痛者為宜,常配合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牛蒡子散風熱而透疹,對麻疹初起、疹出不暢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蟬蛻、薄荷等同用。牛蒡子散風熱,宣肺氣,祛痰而止咳蘆差念,故外感風熱,咳嗽不暢痰多慶孫者,往往用為要葯,可配荊芥、桔梗、甘草等同用。牛蒡子配黃連、板藍根等又能清解熱毒,對熱毒瘡癰有一定療效。 (2)牛蒡子辛苦而寒,主要有透發與清泄兩種功效,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解熱毒。但本品透發的力量較弱,並無發汗作用,故在用於感風熱或透發麻疹時,須與薄荷同用,始能收透發之效。至於它的清泄熱毒的作用,則較顯著,無論咽喉紅腫,痄腮腫痛,瘡癰腫毒以及痰熱咳嗽等症,都可適用,常與銀花、連竅等配伍。牛蒡子疏散風熱的作用,與薄荷相似,常配合同用,唯牛蒡清熱解毒之功較優,薄荷解表發汗之力較強。由於它性寒滑利,能滑腸通便,故脾虛腹瀉者忌用;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也不宜應用。

【植物形態】

牛蒡,又名:鼠粘草(《別錄》),夜叉頭(《救荒本草》),蒡翁菜、便牽牛(《綱目》),餓死囊中草(《醫林纂要》),象耳朵、老母豬耳朵、疙瘩菜,老鼠愁、鼠見愁。

二年生草本,高1~1、5米,上部多分枝。根生葉叢生,莖生葉互生;葉大,有長葉柄,表面有縱溝;葉片廣卵形或心臟形,下部的葉長40~50厘米,寬30~40厘米,在莖上部的葉逐漸變小,先端鈍圓而具一小尖頭,基部心臟形,邊緣稍帶波狀或呈齒牙狀,上面深綠色,光滑,下面密生灰白色短絨毛。頭狀花序叢生,著生於枝端,排列成傘房狀,直徑2~4厘米;花梗長3~7厘米,表面有淺溝,密生細柔毛;總苞球形,由多數覆瓦狀排列之苞片組成,苞片披釗彬或線形,基部密接,先端延長而成針狀,末端鉤曲,著生多數簡狀兩性花;花冠先端5淺裂,裂片呈狹長三角形,下部連合成筒狀;雄蕊5,生在花冠筒內上部,與裂片互生,花絲分離,花葯連合成筒,圍繞在花柱四周;子房橢圓形,下位,1室,頂端圓盤狀,盤上著生分離的白色冠毛,花柱細長,柱頭2分叉。瘦果略呈彎曲之長倒卵形,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全國各地。一般為栽培品。

本植物的根(牛蒡根),莖葉(牛蒡莖葉)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臨床應用】

預防猩紅熱

取牛蒡子炒研成粉,過篩儲存備用。2~5歲每次1克,5~9歲每次1、5克,10~15歲每次2克,成人每次3克,每天3次,飯後用溫開水送服,共服2天。流行期間,除服葯預防外,仍應注意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等。臨床觀察344例,發病者7名;服葯後12天內未發病者,計327例,佔98%。一般在接觸後3日內服葯預防效果較佳,6日後服葯的預防效果不佳。如再次接觸需重新再服1次。服葯中未發現不良反應。

【葯用部位】

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實。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2

本產品為菊科綠色植物牛蒡的`果子。其性辛、苦,寒。歸肺、肝膽經。作用為消防疏散風寒風熱,宣肺透疹,祛毒利咽。用以風熱感冒,咳嗽有痰,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瘡瘡毒。泡服:常見使用量6~12g。

1、牛蒡子用過多時候令人呼吸不暢。牛蒡子的主要成分牛蒡甙,歷經葯理學試驗提醒可造成神經中樞激動,過多能致驚厥,吸氣加速,進而抑止吸氣。

2、牛蒡子用不對會加劇泄瀉。牛蒡子含有油品,其性滑利,有導瀉功效。如被用以氣虛而大便溏瀉者,則會加劇泄瀉,因而氣虛而大便溏瀉者謹慎使用。

3、會造成 牛蒡子過敏症狀人體出現不適感的病症。關鍵在服食牛蒡子後30分鍾會出現胸悶氣短、氣短、頭昏、嘔吐、皮膚丘疹、血壓降低,但它是極少數會產生的狀況。

4、牛蒡子中所帶有的牛蒡苷能造成蛙、小白鼠、兔強直性驚厥。吸氣很弱,隨便健身運動消退,最終轉到麻木情況,這時心臟並未終止心搏。

生產副作用與副作用疫苗

1.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本產品成份牛蒡苷,葯理學試驗提醒可造成小動物神經中樞激動,過多能致驚厥,吸氣加速,進而抑止吸氣。

2.腸胃副作用:牛蒡子含有油品,其性滑利,有導瀉功效。如被用以氣虛而大便溏瀉者,則會加劇泄瀉。

3.過敏症狀:吳樹忠報導牛蒡子致過敏症狀1例,病人女,45歲,患類風濕性心瓣膜病已5年,服中葯材後主動病症明顯改進。之後又因左胸悶痛不適感,並有咽癢、痰黏、便秘來診,脈診結代,遂守原方減掉桂枝、祿特科技,加牛蒡子15克泡服。吃葯後約30分鍾,時感胸悶氣短、氣短,並有喉嚨堵塞感,隨後頭昏,嘔吐,皮膚陸續出現丘疹,發癢難耐,即送醫院門診。體檢:血壓12/8千帕,脈率110次分。馬上輸氧,50%葡萄糖液40ml添加地塞【米松】5mg靜注,30分鍾後病症慢慢減輕。隔日又服原方,服後約三十分鍾又出現所述反映,經抗過敏治療後病症快速轉好。病人未服別的葯品及蛋白質類致敏食材。遂將原方揀去牛蒡子,再泡服後未出現過敏的症狀。

牛蒡子的功效與副作用3

服用牛蒡子對我們健康是有好處的,首先對牛蒡子來說,由於牛蒡子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氣虛腹瀉的患者服用之後會導致病症更加嚴重,是我們服用牛蒡子的時候要注意的,容易導致產生腹瀉的情況,同時如果癰疽已潰爛,不便秘的的患者忌用,這時候我們也是不適合服用牛蒡子的,這同樣是大家服用牛蒡子需要小心的。而且如果有過敏性皮膚或者濕疹的患者服用之後會發生過敏反應,這是大家對牛蒡子應該小心的。我們還要注意,由於牛蒡子性寒,孕婦服用之後對胎兒的發育不利,是大家服用牛蒡子必須要注意的。

由於牛蒡子是性寒的一種中葯材,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還能潤腸通便,對我們腸胃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而且牛蒡子主要可以治療因熱盛引起的喉嚨腫痛,大便不暢的病症。如果我們有以上病症,可以短期食用牛蒡子,但是牛蒡子是不能長期服用的。因為牛蒡子本身性寒,如果長期服用會引起腹瀉,所以大家應該對牛蒡子有了解,我們不能產期服用牛蒡子,不過合理的服用牛蒡子還是不錯的。

牛蒡子對大家健康健康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可以利用牛蒡子來促進健康,但是在服用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問題,上面介紹的這些情況大家應該小心,我們服用牛蒡子的時候是容易產生一定副作用,因此我們不能盲目服用牛蒡子,大家應該謹慎對待。

3. 牛蒡子作用與功效,有什麼副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名醫別錄》。《綱目》:惡實,其實狀惡而多刺鉤,故名。其根葉皆可食,人呼為牛菜。術人隱之,呼為大力也。牛蒡,古人種子,以肥壤栽之,翦苗溝淘為蔬,取根煮曝為脯,雲甚益人,今人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莖,高者三、四尺,四月開花成叢,淡紫色,結實如楓梂而小,萼上細刺百十攢簇之,一梂有子數十顆。其根大者如臂,長者近尺,其色灰黲。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拼音名】Niu Banɡ Zǐ
【英文名】Great Burdock Achene
Achene of Great Burdock
【別名】 惡實、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風子、毛錐子、粘蒼子、大牛了、牛子、土大酮子、萬把鉤、鼠尖子
【來源】
葯材基源: 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ctiumlappa L.
採收和儲藏:7-8月果實呈灰褐色時,分批採摘,堆積2-3d,曝曬,脫粒,氯將,再曬至全乾。
【原形態】牛蒡 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壯,肉質,圓錐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帶紫褐色,有縱條棱。基生葉大形,叢生,有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長卵形或廣卵形,長20-50cm,寬15-40cm。先端鈍,具刺尖,基部常為心形,全緣或具不整齊波狀微齒,上面綠色或暗綠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絨毛。頭狀花序簇生於莖頂或排列成傘房狀,直鏈態梁徑2-4cm,花序梗長3-7cm,表面有淺溝,密被細毛;總苞球形,苞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鉤曲;花小,紅紫色,均為管狀花,兩性,花冠先端5淺裂,聚葯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花葯黃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圓盤狀,著生短剛毛關棚運冠毛;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灰褐色,具縱棱,冠毛短刺狀,淡黃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栽培。野生者,多生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和村鎮附近。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0-25℃發芽率70%-90%。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墳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播種期南方於秋季8-9月;北方於春季3-4月;夏季赤可播種。如遇乾旱,出苗不易整齊;秋如果太晚,第2年則不能開花結實。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為主。播種前將種子放在30-40℃溫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開穴,穴深10cm,裕內施腐熟廄肥或堆肥,填一薄層細土,播5-6粒種子,澆水,覆土3-5cm,稍加鎮壓。每1hm2用種量15-30kg。播後10d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田間管理 待苗有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補苗,6-7月中耕除草,結合施糞肥1-2次,現蕾前重施1次磷、鉀肥。冬季采培土閉枯,保苗越冬。抽莖後培土壅根,防止倒伏。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發病初期噴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褐斑病,5-6月發病,可噴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另有花葉病為害。蟲害有食子蟲、蚜蟲、紅蜘蛛,以及銀紋夜蛾、地老虎等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 瘦果長倒卵形,兩端平截,略扁微彎,長5-7mm,直徑2-3mm。表麵灰褐色或淡灰褐色,具多數細小黑斑,並有明顯的縱棱線。先端較寬,有一圓環,中心有點狀凸起的花柱殘跡;基部狹窄,有圓形果柄痕。質硬,折斷後可見子葉兩片,淡黃白色,富汕性。果實無臭;種子氣特異,味苦微辛,稍久有麻舌感。
以粒大、飽滿、色灰褐者為佳。
顯微鑒別 瘦果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大小不等的類方形薄壁細胞,壁彎曲,多破裂;外被角質層。中果皮厚薄不勻,細胞壁稍厚,棕黃色或暗棕色,微木化;於棱脊處常有小形維管束。內果皮狹窄,為棕黃色的頹廢細胞層,細胞界限不清,為1列草酸鈣方晶所充填。種皮最外為1列棚產太細胞,多扭曲,排列緊密,長75-120μm,直徑10-30μm,壁甚厚,層紋明顯;營養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常頹廢不清。胚乳細胞數列,內含脂肪油。子葉細胞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並含有細小的草酸鈣簇晶,偶見小方晶。
【化學成份】果實含牛蒡甙(arctiin),水解生成牛蒡甙元(arctigenin)及葡萄糖(glucose)[1]。又含羅漢松脂酚(matairesinol)[1],絡石甙元(trachelogenin)[2],倍半木質素(sesquiligenan)AL-D及 AL-F[1]。種子含牛蒡甙[3],牛蒡酚(lap-paol)A、B[4]、C、D、E[5]、F、H[6]。又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成分有:花生酸(arachic acid),硬脂酸(stera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7]。
【葯理作用】
1.對腎病變的作用:取5周齡的Wistar系雄性大鼠腹腔注射l0mg/kg的氨基核甘(PA),每10天次,連續6天;引起腎病變後反復給予牛蒡甙及甙元。結果表明,牛蒡甙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並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標,顯示抗腎病變作用。但甙元腹腔注射無作用,但經口服給葯則顯未效果。
2.抗菌作用:牛蒡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星形奴興氏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均有抑製作用。
3.其它作用:牛蒡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對離體家兔子宮及腸管呈抑製作用。牛蒡甙能引起蛙、小鼠及兔的強直性驚厥,對蛙下肢及兔耳管呈擴張作用,牛蒡甙元有抗癌活性。
【鑒別】理化鑒別 (1)取脫脂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溫浸1h,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1取濾液2ml,加入1%三氯化鋁的乙醇溶液,則呈藍綠色。(檢查木脂素類)2取濾液2ml,加入等體積的3%碳酸鈉水溶液,於水浴上煮沸3-5min,放冷,加入重氮化試劑,則溶液呈紅色。(檢查木脂素類)(2)取本品粗粉5g,加稀鹽酸水溶液(pH1.0-2.0)10ml。浸泡過夜,濾過。取濾液3份各2ml,置3隻試管中,分別加碘化汞鉀試劑、碘化餓鉀試劑、硅鎢酸試劑各1滴,則分別產生白色、棕紅色及白色沉澱。(檢查生物鹼)(3)取本品粉末少量,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綠色螢光。
【炮製】
1.凈制:揀去雜質,篩去泥屑。
2.炒制:取凈牛蒡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黃色並略有香氣,取出,放涼。
3.酒制:《雷公炮炙論》:凡使惡實,采之凈揀,勿令有雜質,然後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後焙乾,別搗如粉用。
【性味】味辛;苦;性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主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湯含漱。
【注意】本品能滑腸,氣虛便溏者忌用。《本草經疏》: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泄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附方】1.牛蒡湯(《證治准繩·幼科》),用治小兒傷風,發熱煩躁,鼻塞氣喘,痰嗽驚啼,及諸瘡赤紫,丹毒,咽喉腫痛。2.牛蒂甘桔湯(《外科正宗》),用治頤毒表邪已盡,耳項結腫,微熱不紅而疼痛者。3.梔子清肝湯(《醫部全錄·頭門》),用治少陽經虛,肝火風熱上攻而致的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穴等處,或寒熱晡甚,胸滿口苦舌干。4.啟關散(《普濟方》),用治風熱客搏上焦,懸壅腫痛。5.牛蒂解肌湯(《瘍科心得集》),用治頭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痛。6.治頭痛方(《方脈正宗》),用治頭痛連睛,並目昏澀不明。7.治風熱癮疹方(《養生必用方》)。8.治喉痹方(《廣濟方》)。9.治咽膈不利方(《本草衍義》)。
【各家論述】
1.《別錄》:明目補中,除風傷。
2.《葯性論》:除諸風,利腰腳,又散諸結節筋骨煩熱毒。
3.《食療本草》: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4.《本草拾遺》:主風毒腫,諸痿。
5.《醫學啟源》:消利咽膈。《主治秘要》:潤肺散氣。
6.李杲: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氣。
7.《綱目》:消斑疹毒。
8.《本草經疏》:惡實,為散風除熱解毒之要葯。辛能散結,苦能泄熱,熱結散則臟氣清明,故明目而補中。風之所傷,衛氣必壅,壅則發熱,辛涼解散則表氣和,風無所留矣。藏器主風毒腫諸痿;元素主潤肺、散結氣、利咽膈、去皮膚風、通十二經絡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癮疹、痘瘡,尤獲奇驗。
9.《葯品化義》: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熱毒。味苦能清火,帶辛能疏風,主治上部風痰,面目浮腫,咽喉不利,諸毒熱壅,馬刀瘰癧,頸項痰核,血熱痘,時行疹子,皮膚癮疹,凡肺經鬱火,肺經風熱,悉宜用此。
10.《本草求真》:牛蒡子,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瘡瘍癰腫、痘疹等症,無不用此投治,然猶未繹其義。凡人毒氣之結,多緣外感風寒,營氣不從,逆於肉里,故生癰毒。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氣下行,復能散風除熱,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症,無不藉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則中氣有損,且更令表益虛矣。至於脾虛泄瀉為尤忌焉。
11.《本草正義》:牛蒡之用,能疏散風熱,起發痘疹,而善通大便,苟非熱盛,或脾氣不堅實者,投之輒有泄瀉,則辛泄苦降,下行之力為多。潔古作溫,景岳又謂其降中有升,皆非真諦。《別錄》稱其明目,則風熱泄而目自明。補中者,亦邢熱去而正自安。除風傷者,以風熱言之也。其根莖,則瀕湖《綱目》謂之苦寒,《別錄》主治,皆除熱通利之意。蓋其功力,本與子相近,而寒涼疏泄之性過之,皆以清熱泄導為治,凡非實火,未可妄投。凡肺邪之宜於透達

4. 牛蒡子的營養價值

1

牛蒡子的營養成分

牛蒡子含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酵素、牛蒡甙、蛋白質等營養元素。

2

改善便秘

牛蒡子的根部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夠促進人體腸胃蠕動,有助於改善便秘。

3

防治痔瘡宴雹

牛蒡子含有一種促進人體腸內有益菌生長的酵素,食用之後有利於對便秘的改善,而且還能防治痔瘡和直腸癌。

4

使血管變柔韌

牛蒡子的根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蛋穗羨白質可以使人體血管變得柔韌,還能把鈉從細胞中分離出來,並且隨排泄物排出體外猜祥拍。

5. 牛蒡子如同芝麻粒般大小,有哪些應用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實乾燥以後的結果,與牛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牛蒡子是屬於解表的中草葯,像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都是它的功效與作用。不僅如此,牛蒡子還可以起到預防糖尿病、腎病的作用,如果說吃了牛蒡子有輕微的拉肚子或者是上廁所頻繁,基本是屬於正常現象的。

1、用量過大 本品成分牛蒡甙,葯理實驗提示可引起動物中樞神經興奮,過量可致驚厥,呼吸加快,繼而抑制呼吸。

2、葯不對證 牛蒡子富含油質,其性滑利,有導瀉作用。如被用於氣虛而大便溏瀉者,則會加重泄瀉。這點在辨證選葯時應注意。

3、過敏反應 表現為服葯後30分鍾出現胸悶、氣急、頭暈、嘔吐、皮膚丘疹、血壓下降。但這是極個別現象。

6. 牛蒡子真的能祛痘嗎我看到有這種護膚品

牛蒡子真的能祛痘嗎?

牛蒡子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的功效,所以它的提取物對去痘有一定的作用。

牛蒡子的活性成分是牛蒡子甙元,主要含木脂素、揮發油等,具啟鋒賀有抗菌、促進新陳代謝、誘導細胞凋亡、祛悄派角質祛痘的作用。

牛蒡子提取物具有抑菌功效

痤瘡桿菌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厭氧短桿菌,是引起粉刺痤瘡的罪魁禍首之一,而牛蒡子提取物則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實驗證明用牛蒡子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 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癖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牛蒡子煎劑(100%)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鏈球菌、痤瘡丙酸桿菌和傷寒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牛蒡子提取物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誘導細胞凋亡、祛角質

有研究結果表明利用牛蒡子提取物的治療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表皮胞外基體的新陳代謝,並基臘且顯著減少體內皺紋,牛蒡子提取物代表了表皮結構的再生目標均值,並且為發育成熟的皮膚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法。

不論是從中醫還是西醫的角度來看,牛蒡子提取物在祛痘的領域都大有作為,如果你已經在「戰痘」的過程中嘗盡了失敗的滋味,不妨嘗試一下含有牛蒡子提取物的祛痘產品,相信會有意外的驚喜。

7. 牛蒡和牛蒡子都可以祛痘嗎

牛蒡是一種葯食同源的食物,牛蒡子是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具有利咽散結,解毒消腫的功效。
牛蒡子好像和祛痘聯系不起來,但不少研究證明,牛蒡子提取物對痘痘(痤瘡)具有較好的作用。
痘痘的生長與皮脂腺的過度分泌,毛囊堵塞、細菌增殖、皮膚炎症反應等有直接關系,這幾種因素又是相互影響的,比如皮脂腺緩漏油脂分泌過多,就會堵塞毛囊,為痤瘡丙酸桿菌提供喜歡的厭氧環境,使其增殖,繼而導致皮膚炎症。
因此,想要祛痘,一定要從根本上入手。據研究,牛蒡子提取物能夠抑制皮脂腺細胞,減少油脂分泌,並且能擾態爛夠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減緩皮膚炎症反應閉銀。
當然,有效的是經過化學加工提取出來的牛蒡子提取物,單純吃牛蒡或者牛蒡子效果不大。可以去嘗試一下含有牛蒡子成分的祛痘護膚品~

8. 牛蒡子的功效是什麼

主要功效
牛蒡具有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抗癌等作用。可降血糖、降血壓、血脂、治療失眠,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效。

抗菌作用
牛蒡全植物含有抗菌成分,其中葉含抗菌成分最多,主要抗金黃色葡萄球菌。

降血糖作用
牛蒡子水提取物能顯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的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

抗衰老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人類生命在正常活動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害於身體健康,促使細胞衰老的物質——氧自由基。它們能夠促使產生脂褐斑色素——老年斑的生成和堆積。老年斑在體表的出現,表示機體中細胞已進入衰老階段。牛旁根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它能增強細胞免疫機制的活力,清除體內氧自由基,阻敬悔止脂褐質色素在體內的生成和堆積,抗衰防老,為機體提供了對抗和清除氧自由基的內護環境。

抗癌作用
牛蒡苦素能抑制癌細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也有抗癌活性,同時牛蒡子甙元還具有抗老年性痴呆作用。現代科學研究結果認為,牛蒡含黃酮甙類化合物,對惡性腫瘤具有一定抗性,其粗提取物呈選擇毒性,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細胞增殖,使腫盯稿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接近。 [9]

移除廢水中重金屬作用
牛蒡對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依次為:Pb>Cd>Hg>Ca>Zn。

其它作用
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腎炎活性
,能有效地治療凱腔急性進行性腎炎和慢性腎小球腎,做腎病治療劑。牛蒡的主要成分木酚素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對血小板結合作用,可以做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葯。 [10]

9. 牛蒡子的功效與作用 食用牛蒡子哪些禁忌

1、牛蒡子的化學成分:

本品含新牛蒡乙素、牛蒡苷、牛蒡苷元、牛蒡酚、亞油酸、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糖等成分。

2、牛蒡子的主要功效:

疏散風熱岩毀御、宣肺透疹、消腫解毒。屬解表葯下分類的辛涼解表葯。

3、使用牛蒡子的禁粗岩忌:

牛蒡子有潤腸的功效,氣虛、面色發白、大便自利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痢疾、腹瀉的者禁忌。余晌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66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3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06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59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08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6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7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89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1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