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怎麼讀
⑴ 粟和栗是怎麼讀,怎麼組詞
讀音:【sù】 【lì】
粟:
1、罌粟[ yīng sù ]
一種直立的一年生罌粟屬草本植物
2、粟米[ sù mǐ ]
粟米,原意泛指糧食,也指小米、稞子、黏米。
3、寒粟[ hán sù ]
亦作「 寒粟子 」。因受冷或驚恐等皮膚上形成的小疙瘩。
4、請粟[ qǐng sù ]
請求給與糧食。
栗:
1、栗子[ lì zi ]
由任何一種栗屬灌木或喬木產生的可食的甜味堅果
2、顫栗[ zhàn lì ]
顫抖哆嗦
3、栗色[ lì sè ]
栗殼的顏色。即紫黑色。
4、惴慄[ zhuì lì ]
恐懼而戰栗。
⑵ 栗讀音怎麼讀
栗的漢語拼音是:lì
和 "力"字同音
⑶ 粟姓氏怎麼讀 「粟」在姓氏中讀什麼音
粟在姓氏中讀作:sù,第四聲。
粟姓出自華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陸氏,伏羲後人。 漢有粟融,字客卿。 清有嘉慶舉人粟應宏。 中國姓氏集:清時有粟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殺改為粟姓。 此外,滿族中有粟姓。
粟姓來源:
1、改姓:漢有治粟都尉,因官以為姓。
2、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為治粟內史之誤,望出江陵。
3、魏志:有魏郡太守粟舉。
4、中國姓氏集:宋時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3)栗怎麼讀擴展閱讀:
粟姓名人:
1、粟寒生
粟寒生(1947年-2018年9月6日),開國大將粟裕次子,男,侗族,湖南會同人。受父親影響,1968年初參加解放軍,從事海上艦艇作業,曾在海軍服役多年,後轉業至交通部、中國遠洋公司,曾任遠洋公司副經理。
2、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⑷ 「栗」字做姓氏的話怎麼讀
「栗」字做姓氏讀音是lì。
會意。甲骨文象結了果實的栗樹形。本義數是木名。果實也稱栗,可食。現意思有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稱「栗子」,味甜,可食;發抖,因害怕或寒冷肢體顫動;堅實;也可作為一個姓氏。
相關組詞有戰栗、顫栗、醋栗、惴慄、栗色、栗鑿、栗暴、嘉栗、慄慄、橡栗。
(4)栗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詞語解析
1、戰栗[zhàn lì]
形容竭力剋制因過分激動而引起的顫抖或因恐懼、寒冷而顫抖,發抖、哆嗦。
2、顫栗[zhàn lì]
顫: 物體振動,栗: 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顫栗」解釋為發抖,打哆嗦。3、醋栗[cù lì]
醋栗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漿果球形,徑7~9毫米,紅色,果期7~8月,採取成熟果實,曬干。
4、惴慄[zhuì lì]
解釋為恐懼而戰栗。
5、栗色[lì sè]
指栗殼的顏色,即深棕色,像熟了栗子殼那樣的顏色。
⑸ 「栗」字做姓氏的話怎麼讀
讀音是:lì
釋義:
片語:
1、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稱「栗子」,味甜,可食。
2、發抖,因害怕或寒冷肢體顫動:戰栗。
3、堅實:「縝密以栗」。
4、姓。
1、火中取栗: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釋: 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造句:你替他去做這件事,尤如火中取栗,到頭來吃虧的是你。
2、不寒而慄: bù hán ér lì
解釋: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造句:他的詐偽終於圖窮匕見,大家不禁因此不寒而慄。
3、栗色:lì sè
釋義:栗殼的顏色。即紫黑色
造句:那匹栗色馬將要退休了。
⑹ 「栗」字怎麼讀
「栗」字讀音:lì
⑺ 栗怎麼讀
栗,讀音:[lì]
釋義:1.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稱「栗子」,味甜,可食。 2.發抖,因害怕或寒冷肢體顫動。 3.堅實。 4.姓。
⑻ 粟怎樣讀栗怎麼讀
粟
讀音:sù ,聲母是s,韻母是ù 。
部首:米
筆畫:12
五筆:SOU
基本解釋
1、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北方通稱「穀子」,去皮後稱「小米」。
2、古代泛稱谷類:重(zhòng)農貴粟。
4、姓。
栗
讀音:lì,聲母是l;韻母是ì。
部首:木
筆畫:10
五筆:SSU
基本解釋
1、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稱「栗子」,味甜,可食。
2、 發抖,因害怕或寒冷肢體顫動 。
3、 堅實 。
4、姓。
(8)栗怎麼讀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一年生。須根粗大。稈粗壯,直立,高0.1-1米或更高。葉鞘松裹莖稈,密具疣毛或無毛,毛以近邊緣及與葉片交接處的背面為密,邊緣密具纖毛;葉舌為一圈纖毛;葉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45厘米,寬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鈍圓,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地理分布
小米的主產區在中國,佔全世界產量的80%,其次是印度,中國有23個省區種植穀子,其中冀、魯、豫三省佔全國產量64.3%
小米生育期僅 80 d 到130 d 之間,具有耐旱、貧瘠土壤和耐儲藏的優勢,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