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指數超過多少塗防曬
『壹』 防曬霜的防曬指數多少才好
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SPF值,即防曬系數,一個防曬指數可等同於抵擋20分鍾日曬,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陽光15分鍾而不被灼傷,那麼使用SPF15的防紫外線光用品,便有約225分鍾(15分鍾×SPF15)的防曬時間。
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
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
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
一般超市裡防曬產品一般都是在SPF指數為15-30的。
另外,防曬指數SPF只是表示防曬霜抵擋中波紫外線UVB的能力,防曬指數後面的+號,表示抵擋長波紫外線UVA的能力,一個+號可抵擋四個小時
『貳』 國家規定的防曬指數不能超過多少
國家規定的防曬指數不能超過30。我國在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當所測防曬化妝品產品的SPF值高於30,且減去標准差後仍大於30,最大隻能標注SPF30+,而不能標注實測值。
(2)紫外線指數超過多少塗防曬擴展閱讀:
防曬產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線UVA和UVB對皮膚的損害。
在完全不使用防曬的情況下,在陽光中待多久的時間,皮膚才會稍微變成淡紅色;然後將所需的時間與SPF的值相乘,即可得出防曬品的保護時間,即防曬品上所標示的SPF值即為其所提供的保護指標。
『叄』 紫外線指數是什麼防曬系數是什麼
紫外線指數是指當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時(一般是在中午前後,即從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的時間段里),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
紫外線指數變化范圍用0-15的數字來表示,通常,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熱帶、高原地區、晴天時的紫外線指數為15。當紫外線指數愈高時,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紅斑損傷程度愈加劇,同樣地,紫外線指數愈高,在愈短的時間里對皮膚的傷害也愈大。
防曬系數(SPF)是以具體數值表示產品防禦中波紫外線的能力,是評價防曬化妝品保護皮膚避免發生日曬紅斑/曬傷能力的防護指標。SPF是防曬指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SPF值越大,防日曬紅斑/曬傷效果越好。
紫外線危害:
近年來,由於平流層臭氧遭到日趨嚴重的破壞,地面接受的紫外 線輻射量增多,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為此,世界各國的環境科學家 都提醒人們應該十分注意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當皮膚受到紫外線的照射時,人體表皮層中的黑色素細胞開始產 生黑色素來吸收紫外線,以防止皮膚受到傷害。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 會引起大量黑色素沉積在表皮層中,成為永久性的「曬黑」痕跡。
人們現在都已經普遍地認識到,過多地遭受紫外線輻射後容易引 起皮膚癌和白內障。
有資料報道,皮膚癌的發生率,在澳大利亞是10萬人中有800 人;在美國是10萬人中有250人;在日本據估計目前大約是10萬 人中有5人,日本的環境和醫學專家警告人們,或許不久,日本也會 達到歐美和澳大利亞這樣的皮膚癌的發生率的,出現這種危險的狀況 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在中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皮膚癌發生率 的確切估計和報道,但是,國外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對此是必須 給予充分重視的。
此外,紫外線輻射還會促使各種有機和無機材料的加速化學分解 和老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會因紫外線的照射而生長受到影響甚至 死亡;紫外線輻射對包括人在內的各種動、植物的生理和生長、發育 帶來嚴重危害和影響。
紫外線輻射按照其波長的不同,可以劃分成UV-A(315 ~ 400nm)、UV-B(280 ~ 315nm)和UV-C (280nm以下)三個波段。由於大氣臭氧層對UV-A的吸收很少, 所以UV-A輻射量的變化基本上同臭氧層的變化沒有關系;
而UV-C 則同UV-A完全相反,它幾乎完全被臭氧層所吸收,所以它基本上不到 達地面;而UV-B的輻射量同臭氧層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 可以通過對UV-B的直接測量和分析來研究大氣臭氧層的變化和紫 外線輻射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紫外線指數;網路-防曬系數
『肆』 紫外線指數多少需要防曬
『伍』 紫外線指數多少算高
15級。紫外線系數最高為15級,紫外線指數用0-15的數字來表示。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在熱帶、高原地區,晴天無雲時的紫外線指數為15。紫外線指數值越大,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紅斑損傷程度愈加劇。紫外線指數越大,也表示在愈短的時間里對皮膚的傷害愈強。
防曬科普
防曬系數
SPF是防曬系數(又叫防曬指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
皮膚在日曬後發紅,醫學上稱為「紅斑症」,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輕微的反應。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麼該防曬用品的防曬系數SPF則為:
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
SPF值越高,防護時效越長。一般人沒有任何防備地站在陽光下面暴曬,15分鍾皮膚開始出現紅斑,如果你選擇的是SPF20的防曬霜,你在日曬下的安全時間就是15分鍾×20=300分鍾。
日曬會造成光老化,使皮膚產生黑斑、雀斑等等。防曬產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線UVA和UVB對皮膚的損害。
若要找出防曬品對你提供多長的保護時間,則應先知道你在完全不使用防曬的情況下,需先在陽光中待多久的時間,你的皮膚才會稍微變成淡紅色;然後將所需的時間與SPF的值相乘,即可得到防曬品的保護時間。
SPF雖然是防曬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表示SPF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例如SPF15有93%的保護能力,而SPF34卻只有97%的保護能力,但是,SPF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分泌與呼吸。根據皮膚科專家的研究,最適當的防曬系數是介於SPF15到SPF30之間即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紫外線
『陸』 紫外線過敏,防曬霜指數應該用多少的比較合適
你好,對紫外線過敏,那麼選擇防曬霜的指數還是一樣根據太陽的強度來定的,紫外線強那麼防曬指數要高,相反則適當就行。而紫外線的強度是與地區以及環境有關系的。所以需要具體的了解才能更清楚。
『柒』 紫外線指數防曬系數
紫外線指數是指,當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時(一般是在中午
前後,即從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的時間段里),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
光線中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紫外線指數變化范
圍用0-15的數字來表示,通常,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熱帶、
高原地區、晴天時的紫外線指數為15。當紫外線指數愈高時,表示
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紅斑損傷程度愈加劇,同樣地,紫外線指數
愈高,在愈短的時間里對皮膚的傷害也愈
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簡稱,所謂SPF是防止日曬時間所標示的指數,
由於人體肌膚性質個有不同,對紫外線的防禦程度也不一樣.SPF是用顯示防曬品對保護肌膚隔離紫外線時間的程度.
以SPF15為例,若你在未使用防曬品時,肌膚暴曬在太陽底下10分種就會曬紅,則SPF15可以保護肌膚在10(分鍾)*15(SPF)=150分鍾後才回曬紅.所以同系數的防曬品對每個人的保護時間長短不同,最重要的還是要常補擦.
一年四季要防曬,這已人所共知。夏日要防曬,更是人人稱...一般來說,最低等防曬品的防曬指數為SPF2~6,中等防曬品為SPF6~8,高等防曬品為SPF8~12,SPF值在12~20范圍內的產品
『捌』 紫外線多少需要防曬
紫外線並非夏季的陽光所獨有,而是每天都存在,只不過從每年的3月份開始,紫外線的量逐漸增加。數據顯示,一年中,3月至4月紫外線已達盛夏的90%,5月至8月為全年度紫外線量的高峰期。即使在冬季,紫外線的量也有夏季的1/3。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靜介紹,紫外線強度受太陽高度、緯度、雲量、海拔高度、天氣、地面植被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紫外線指數等級。
「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方法,紫外線強度一般用紫外線指數(UVI)來度量。」王靜說。紫外線指數是衡量某地中午前後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損害程度的指標,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損害是根據「紅斑效應參照譜曲線」制定的。
說起紫外線指數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它最先由加拿大大氣環境服務局以及美國環境保護署會同國家天氣局提出並發布使用,後來在歐美各國逐步推廣。1995年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氣象組織(WMO)、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和非核輻射防護國際委員會(ICNIRP)的認可,加以標准化命名。
紫外線的監測與預報是氣象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常規天氣預報相比,它在資料採集、分析研究、預報製作、產品開發等方面所涉及的范圍更廣、內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