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強弱和防曬有什麼關系
Ⅰ 紫外線的強弱與什麼有關
紫外線的強弱主要與臭氧層厚度有關。
其他有關因素:太陽高度、海拔高度、天氣等因素,還有臭氧層厚度(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線),還有其餘大氣成分(如二氧化碳)對紫外線的反射 。主要因素是臭氧層厚度,如果沒有臭氧層,那麼人類將沒法生存,長期暴露在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等疾病。
紫外線強度分為5級:
1級最弱,通常表現為下雨;
2級較弱,通常表現為陰天;
3級中等,通常表現為多雲,偶爾能從雲中看見一點太陽;
4級較強,通常表現為晴天;
5級最強棚游,通常表現為天氣特別晴朗。
4月到9月是紫外線照射最強的季節;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紫外線照射最強的時段;正午是紫外線照射高峰。
副標題回答:紫外線與太陽光強度有關系,是夜晚的紫外線帆拍會弱許多。紫外線對人體的皮膚和眼睛的影響最為明顯。皮膚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其波長有關。波長越短,透入皮膚的深度越小,照射後黑色素沉著較弱;波長越長,透入皮膚的深度越大,照射後黑色素沉著較強。
一般工業或高科技領域使用的一些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性能,對環境也非常的有好處,但這些材料的接著性鏈轎銷、印塗性等一般都非常差。該公司提供的短波長紫外線(UV)表面清洗、表面改性技術,用清潔的高能紫外線光源,對上述材料進行處理後可得到極其清潔的表面和強力的表面接著性。
改性的基本的反應就是 UV 引起的氧化反應。UV 照射固體表面後,表面的污染物被氧化,而後被分解成 CO2和H2O 等易揮發性物質,最終揮發消失。並且表面形成有利表面接著的如OH、COO、CO、COOH 等親水性原子團,被改性的表面接著性得到飛躍性地提高。
UV 光源技術的進步保證了 UV/O3表面改性技術充分發揮其突出的優越性。UV/O3表面改性技術因能處理得到極高的清潔度與表面接著性,在固體表面處理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
(1)紫外線強弱和防曬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紫外線位於光譜中紫色光之外,為不可見光。它能使許多物質激發熒光,很容易讓照相底片感光。當紫外線照射人體時,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防止患佝僂病,經常讓小孩曬曬太陽就是這個道理。紫外線還具有殺菌作用,醫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線消毒。
但過強的紫外線會傷害人體,應注意防護。玻璃、大氣中的氧氣和高空中的臭氧層,對紫外線都有很強的吸收作用,能吸收掉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因此能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使它們免受紫外線傷害。
為了對抗紫外線,生物體產生色素來吸收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體免受紫外線傷害。
紫外線是由原子的外層電子受到激發後產生的。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線光源是太陽,太陽光透過大氣層時波長短於 290nm 的紫外線為大氣層中的臭氧吸收掉。
人工的紫外線光源有多種氣體的電弧(如低壓汞弧、高壓汞弧),紫外線有化學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熒光作用強,日光燈、各種熒光燈和農業上用來誘殺害蟲的黑光燈都是用紫外線激發熒光物質發光的。
紫外線還可以防偽,紫外線還有生理作用,能殺菌、消毒、治療皮膚病和軟骨病等。紫外線的粒子性較強,能使各種金屬產生光電效應。
Ⅱ 紫外線大於幾需要防曬 紫外線幾級需要塗防曬
對於紫外線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吧,它是傷害我們皮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那麼你知道紫外線大於幾需要防曬呢?下面跟著我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防曬小常識吧。
紫外線大於幾需要防曬
紫外線指數大於2的時候,最好就可以選擇一些防曬措施對皮膚進行保護,根據具體的紫外線指數,選擇合適的防曬霜或者防曬工具。
紫外線幾級需要塗防曬
一般2級以上就應該需要防曬了。紫外線強度一般用0-15表示。通常規定,夜間紫外線指數為0,在熱帶或高原地區、晴天無雲時,紫外線最強,指數為15。紫外線指數值越大,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危害越大,也表示在較短時間內,對皮膚的傷害愈強。有時又可將紫外線指數分為5級發布,即指數值為0、1、2時,為1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紫外線量最小,對人體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紫外線指數為3、4時,為2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量比較低,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紫外線指數為5、6時,可稱3級,表示紫外線輻射為中等強度,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程度的傷害;紫外線指數為7、8、9時,可視為4級,表示紫外線輻射較強,對人體危害較大,應注意預防;外出應戴太陽帽、太陽鏡或遮陽傘,也可塗擦一些防曬霜(SPF指數應大於15)。當紫外線指數≥10時,可視為5級,表示紫外線輻射最強,對人體危害最大,人們應減少外出時間,由此可見,2級以上就應該使用防曬霜了。
預防紫外線的方法有什麼
1、防曬霜,假如你在外面,那麼你就要塗抹防曬霜。如果你在海邊游泳塗抹一次是不夠的,即使你的防曬霜可以防水。
2、即使陰天,你仍然要塗抹防曬霜。如果你感覺塗抹防曬霜很麻煩,不想每天塗抹專用的防曬霜,您就購買含有防曬指數的日常保濕霜,保護您的面部。
3、炎熱的季節人們穿的比較少,特別是追求美的時尚女性。盡管如此,如果您在夏季的旅行、海灘漫步、爬上等野外時,請您穿上專為防曬准備的服裝。
4、太陽鏡不但可以防止太陽的眩光,它還可以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的照射。因此,你不要只在開車和海灘遊玩時佩戴,無論何時出門都要戴上太陽鏡。
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
紫外線直接照射,會讓皮膚變黑,因為皮膚里的黑色素會增加,這個其實是皮膚自身出於保護的機制,防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因為過度照射紫外線,會引起人體細胞突變,也會引起皮膚癌。黑色素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保護也是有限的。另外,紫外線還會破壞肌膚自身的年輕態,導致衰老,引起皺紋,也就是常說的光老化。
Ⅲ 夏天陰天需要防曬嗎 陰天紫外線強還是晴天紫外線強
紫外線其實是一直存在的,無論是陰天下雨還是大太陽都是需要防曬的,很多人想偷懶,覺得陰天就沒什麼紫外線了,是不是就可以不防曬了。
夏天陰天需要防曬嗎
也需要防曬,其實紫外線一直都存在,不注意還是會被曬傷。
1、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舉例來說,雖然冬季太陽光顯得比較溫和且北方多霧,但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 20%,仍然會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線照射。
2、事實上讓我緩晌早們皮膚曬黑或者曬傷的紫外線從日出到日落,一整天都存在,全年無休,不僅會穿透窗簾,雲層甚至陰天或者雨天,你也無法避開它。
3、防曬主要阻隔或吸收的的紫外線類型有UVA(長波紫外線)、UVB(中波紫外線)和UVC(短波紫外線),不同的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有所差異。
4、當皮膚接受紫外線過度暴曬後,會損傷表皮細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壞皮膚的保濕功能,使皮膚變得乾燥,讓真皮層中的彈力纖維受損,使細紋產生,在強烈照射下,還會造成肌膚發擾雀炎、灼傷。有異常情形時,則會變成色素性的皮膚癌等。
陰天紫外線強還是晴天紫外線強
晴天紫外線強,但是也是要很好的防曬工作。有兩種主要的易對皮膚造成傷害的紫外線,UVA和UVB,一般情況下,防曬霜里的SPF值指的是防曬霜防護UVB的能力,這種紫外線會導致皮膚被曬傷,但是UVA同樣也會導致皮膚老化並使得皮膚深層細胞受損,因此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所有紫外線的傷害,應該選擇同時能夠防範UVA和UVB的防曬霜。
1、紫外線和溫度並沒有任何的關系,紫外線主要取決於皮膚距離太陽的距離,相比於炎熱的高溫,如果在晴朗的時候,登山或者去其他海拔較高的地方,其紫外線的輻射要相對強很多。有研究曾證實,海拔每謹樑上升100米,紫外線的輻射就會增強10%。
2、不少愛美人士,會有這樣的認識,為了隔離紫外線,將防曬塗得越厚越好,殊不知,防曬如果塗抹的過厚,會阻礙皮膚的呼吸,導致皮膚的代謝不暢,進而會產生痘痘及粉刺等問題。塗抹防曬應以覆蓋皮膚表層0.1MM的厚度為宜,除此之外,外出期間,在戶外還應記得每隔40-80分鍾塗抹一次。
3、晴天紫外線比陰天強。因為紫外線是太陽輻射的,而在陰天雲將大量的紫外線反射回去,所以晴天比較強。
打防曬傘還需要塗防曬霜嗎
1、夏天用的遮陽傘可以遮蔽一半的光線但是起不了完全防曬的作用。因為可見光和紫外線可以通過其他地方的反射間接的到達你的皮膚,20%由水反射,15-25%由沙子反射,因此要養成一年四季都使用防曬霜的習慣。
2、其實,不只是夏季,春秋冬季節,哪怕是陰天,紫外線的強度可都不能小視。雖然一時看不出來,但是黑色素在我們體內慢慢累積,時間一長就會對肌膚有影響。塗抹防曬後一定要每天卸妝。
3、遮陽傘有一定的防曬效果,但還是會有一部分紫外線通過反射照射到皮膚上,所以只打傘是保證不了防曬效果的,還是要塗防曬霜才行。
4、如果長時間處於陽光強烈的戶外,超過半個小時,即使打遮陽傘也建議塗抹防曬霜。如果是冬季陽光不強烈不超過1個小時只打遮陽傘就可以了。
防曬的注意事項
1、生活中需要防曬的地方很多,比如長期在電腦前工作,需要對面部皮膚做一定的防護措施。陽光中的紫外線,即使在薄霧、陰天和有雲層的天氣,也照樣存在,因此時時都要注意防曬。
2、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一些防曬好習慣。例如,不分夏冬陰晴,出門前一定要塗防曬品。在炎熱的夏季,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之間外出。
3、一般的防曬用品防汗程度為30分鍾,防水程度為80分鍾,如長時間在陽光下,應該反復多次塗擦防曬品,最好隔1小時擦一次。
4、敏感肌膚對於防曬產品中添加的一些功效性的成分的耐受性較差,錯誤地使用就有可能導致敏感肌膚受損情況更加嚴重。所以如果你是敏感肌膚,在挑選防曬產品時應當對成分更加註意。
5、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些情況:再怎麼瘋狂地防曬/用美白精華,皮膚依然黃黑黃黑的。有沒有想過,導致你皮膚暗黃本身的原因其實只是你經常熬夜導致的氣色不佳,而不是曬黑的。
Ⅳ 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
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
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紫外線和防曬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紫外線比較強,所以人們要做好防曬,其中有很多人在做防曬的時候都會選擇防曬霜,下面分享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
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1
紫外線知多少
紫外線根據波長可以劃分為長波UVA、中波UVB和短波UVC三種。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
UVA造成皮膚損傷老化
長波UVA,波長介於320~400納米,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穿透玻璃,甚至9英尺的水;且一年四季,不論陰晴、朝夕都存在。日常皮膚接觸到的紫外線95%以上是UVA,因此它對肌膚的傷害最大。
UVA能透過表皮襲擊真皮層,令皮膚中的骨膠原和彈性蛋白受到重創;且真皮細胞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很少量的UVA便能造成極大傷害。
久而久之,皮膚產生松馳、皺紋、微血管浮現等問題。同時,它又能激活酪氨酸酶,導致即時的黑色素沉積和新的黑色素形成,使皮膚變黑、缺乏光澤。UVA會造成長期、慢性和持久的損傷,使皮膚過早衰老,所以又被稱為老化射線。
UVB引起皮膚即時曬傷
中波UVB,波長介於290~320納米,會令表皮具保護作用的脂質層氧化,使皮膚變干;進一步則使表皮細胞內的核酸和蛋白質變性,產生急性皮炎(即曬傷)等症狀,皮膚會變紅、發痛。嚴重時,比如長時間的曝曬,還容易導致皮膚癌變。此外,UVB的長期傷害還會引起黑色素細胞的變異,造成難以消除的太陽斑。
UVC不影響皮膚健康
短波UVC,波長介於200~290納米,在到達地面之前就被臭氧層吸收了首余,因此其對皮膚的影響可以忽略。
科學和臨床試驗的文獻表明,UVB引致的皮膚損害是即時和嚴重的,UVA對皮膚的損傷則是長期慢性的。因此理想的防護品應該安全性高、刺激性小,更關鍵是同時具備抵禦UVA和UVB的功能。
SPF抵禦UVB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廣為大家熟悉,緊跟其後的數值被稱為防曬系數或防曬倍數,用於評估防曬產品抵禦UVB的和芹稿效果。SPF值的.高低從客觀上反映了防曬產品對紫外線UVB防護能力的大小。測定SPF值時,在選定的一塊皮膚上塗抹防曬品,另一塊皮膚則不塗任何產品。然後用UVB分別照射直至兩塊皮膚都出現紅斑,並記錄兩種條件下不同的紫外線照射時間,其比值就是該防曬品的SPF值。
SPF值計算公式
SPF=塗抹防曬品皮膚的MED/未塗抹防曬品皮膚的MED*
* MED(Minimal Erythema Dose)最小紅斑量,指引起最輕微可見紅斑(泛紅)所需的紫外線最低劑量(J/m2)或最短照射時間。
可以看出SPF值越大,抵禦UVB的能力越強。一個SPF值為15的防曬產品,可理解為能使皮膚的抗曬紅、也就是抵禦UVB的能力提高了15倍。
PA抵禦UVA
對於UVA防護效果的評價,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測定方法。有些國家參照SPF值的測定方法使用「人體斑貼實驗」測定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值,然後轉換成PA分級方法來表示防曬品對UVA的防護效果。測定時使用UVA光源,分別照射皮膚直至出現黑化或色素沉著,記錄並對比時間。
PFA值計算公式
PFA=塗抹防曬品皮膚的MPPD值/未塗抹防曬品皮膚的MPPD值*
* MPPD(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ation Dose),黑化或色素沉著量。指引起可見黑化或色素沉著量所需的紫外線最低劑量(J/m2)或最短照射時間。
與SPF的定義類似,一個PFA值為5的防曬產品,可理解為能使皮膚的抗曬黑、也就是抵禦UVA的能力提高5倍。
但通常來講,抗UVA的防曬系數會以PA來表示,這是一種分級式的表示方法。它將測定出的PFA值按照一定的對應關系,轉換成PA.PA後面緊跟+號,+號越多,代表抵禦UVA的能力越強。喚孝
紫外線與防曬的相關知識2
如何選擇防曬霜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在購買防曬霜前做一次准確的皮膚測試。油性肌膚應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乾性肌膚應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無嚴格規定,用乳液狀的防曬霜則適合各種皮膚使用。
了解不同防曬霜的適用人群
不同的防曬產品有不同的適用對象,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鍾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現象,則說明自己對這種產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此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產品。如果還有反應,則最好放棄該品牌的防曬霜。
油性皮膚:
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不堵塞毛孔。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物理性防曬類的產品慎用;
痘痘型:
與油性皮膚相同,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劑型、無油配方的防曬霜,但是當痘痘比較嚴重,發炎或者皮膚破損,就要暫停使用防曬霜,出門時候只能採用遮擋的物理方法防曬;
乾性皮膚:
一定要選用質地滋潤,並添加了補水功效以及增強肌膚免疫力的防曬品,現在很多防曬品已經增加了防曬以外的補水、抗氧化功效;
敏感性皮膚:
安全起見,推薦選擇專業針對敏感性膚質的護膚品牌的防曬品,或者產品說明中明確寫出「通過過敏性測試」、「通過皮膚科醫師對幼兒臨床測試」、「通過眼科醫師測試」、「不含香料、防腐劑」等說明文字,最好選擇物理性防曬品。
另外,若平時有服用降血壓葯或減肥葯、鎮定劑者,應使用防曬系數較高的防曬品,因有服用此葯劑者皮膚容易對光過敏,故要提高防曬系數。
Ⅳ 防曬和防紫外線有什麼區別
分析如下:
1、防曬=防紫外線,沒有什麼不同。
2、防曬主要是防,UVA區,長波紫外線;UVB區,中波紫外線。
3、防曬是指為達到防止肌膚被曬黑、曬傷等目的而採取一些方法來阻隔或吸收紫外線。
4、UVA區和UVB區,都是紫外線區域。
5、UVA區,長波紫外線,它是令皮膚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層,使皮膚曬黑。
6、UVB區,中波紫外線,它可到達真皮層,使皮膚被曬傷,引起皮膚脫皮、紅斑、曬黑。
7、一般的防曬方法:塗抹防曬產品、使用防曬衣等物品、食用防曬食物等。
(5)紫外線強弱和防曬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防曬科普:
防曬系數
SPF 是防曬系數(又叫防曬指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表明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據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來確定的。皮膚在日曬後發紅,醫學上稱為「紅斑症」,這是皮膚對日曬作出的最輕微的反應。最低紅斑劑量,是皮膚出現紅斑的最短日曬時間。使用防曬用品後,皮膚的最低紅斑劑量會增長,那麼該防曬用品的防曬系數
SPF 則為:
SPF=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後)/最低紅斑劑量(用防曬用品前)
SPF 值越高,防護時效越長。一般人沒有任何防備地站在陽光下面暴曬,15 分鍾皮膚開始出現紅斑,如果你選擇的是 SPF20 的防曬霜,你在日曬下的安全時間就是 15×20=300 分鍾。
日曬會造成光老化,使皮膚產生黑斑、雀斑等等。防曬產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線
UVA 和 UVB
對皮膚的損害。若要找出防曬品對你提供多長的保護時間,則應先知道你在完全不使用防曬的情況下,需先在陽光中待多久的時間,你的皮膚才會稍微變成淡紅色;然後將所需的時間與
SPF 的值相乘,即可得到防曬品的保護時間。
SPF 雖然是防曬的重要指標,但並不表示 SPF
值越高,保護力就越強。例如 SPF15 有 93% 的保護能力,而 SPF34 卻只有 97% 的保護能力,但是,SPF
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分泌與呼吸。根據皮膚科專家的研究,最適當的防曬系數是介於 SPF15 到 SPF30 之間即可。
外部防曬
1.遠離強紫外線。正午的時候,請遠遠離開太陽的籠罩,每天早上 10
點到下午 2
點,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被大氣層過濾掉的比率最小,所以紫外線的強度是一天當中最強的。因此,不管是學校老師或是家長,在替小朋友規劃戶外活動時,最好能夠避開這段時間,大人也應該少在這一段時間外出。
2.選擇防曬霜的 SPF 值和PA。一般夏天的早晚、陰雨天,SPF 指數低於 8 的產品即可;中等強度陽光照射下,指數達 8 至 15 較好;在強烈陽光直射下,指數應大於 15。除了 SPF 指數,還要注重能阻擋肌膚曬黑的 PA,一般選擇 PA++ 就可以。
3.正確使用防曬霜。出門前十分鍾塗抹防曬霜,並達到每平方厘米 2
毫克的塗抹量,效果最好。使用防曬霜前先清潔皮膚;如果是乾性皮膚,適當抹一點潤膚液。塗防曬霜時,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部位。在陽光猛、暴曬時間長的日子裡,每兩個小時補擦一次防曬霜。即使做好了防曬措施,但如果陽光很強烈,夜裡最好還要使用曬後護理品。
4.穿戴要講究。外出時穿著可以防禦紫外線的衣物,最好穿著淺色的棉、麻質地服裝。不管是何種質地,只要紗織細密,達到一定厚度,就可以遮擋紫外線。選擇寬沿帽,除了可以保護臉部,還可一並將耳朵和後面的脖子部位遮蔽。給自己選擇一款具有能防紫外線功能的墨鏡。墨鏡以中性玻璃、灰色鏡片最佳,過深的墨鏡反而容易讓眼睛接受更多的紫外線,不是正確的選擇。
5.兒童也要防曬。如果你的孩子未滿 6 個月,最好的辦法是夏天不要讓他直接暴露在太陽下。如果確實需要外出,最好穿戴上適合的衣服和帽子,並且使用遮陽傘。6 個月以後,就可以全身塗防曬霜了,陽光容易曬到的部位如耳朵、鼻子、頸背和肩膀要多塗一些。
Ⅵ 紫外線等級怎麼分紫外線等級和對應防曬霜怎麼用才正確
紫外線等級或指數是對太陽產生的紫外線(UV)輻射強度的公認標准測量。基於特定時間和特定地理位置,紫外線指數現在已成為大多數日常天氣預報的一部分。那麼,紫外線等級怎麼分?紫外線等級怎麼分
紫外線分為5個等級。當紫外線指數值0到2,一般為陰或雨天,此時紫外線強度最弱,預報等級為一級;指數值3到4,一般為多雲天氣,此時紫外線強度較弱,預報等級為二級;指數值5到6,一般為少雲天氣,此時紫外線強度較強,預報等級為三級;指數值7到9,一般為晴天無雲,此時紫外線強度很強,預報等級為四級;指數值達到或超過10,多為夏季晴日,紫外線強度特別強,預報等級為五級。
Ⅶ 防曬霜對紫外線的阻擋能力很強嗎
不能說特別強,因為紫外線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影響,而防曬霜只能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免受紫外線的傷害,並不能完全阻擋紫外線。
Ⅷ 防曬的重要性看看紫外線的殺傷力吧
當皮膚接受紫外線過度暴曬後,會損傷表皮細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壞皮膚的保濕功能,使皮膚變得乾燥,讓真皮層中的彈力纖維受損,使細紋產生。在強烈照射下,還會造成肌膚發炎、灼傷。有異常情形時,則會變成色素性的皮膚癌等。所以防曬並不只是為了防止變黑,防曬是非常重要的。
1、日曬傷
曬傷是由於皮膚對日光的耐受性差,長時間受強烈的日光照射後,局部發生的急性炎症性反應。引起本病的光線為中波紫外線(波長290-320nm)。主要發生於夏季,多見於戶外作業及旅遊者,膚色白皙者易發生。
具體表現為:
(1)、日曬後發病;
(2)、基本損害為日曬部位出現大片的紅斑,邊界清楚。嚴重者可發生水泡、大胞;
(3)、有燒灼痛或刺痛;
(4)、好發於面、頸、肩、四肢等外露部位。
2、曬斑
曬斑是皮膚對強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反應。於暴曬處發生紅斑,水腫,甚至水皰,常發生於春末夏初皮膚被曬黑之前。
曬傷後,紅斑於暴露強烈日光後迅速發生,個體反應差異較大。某些淡膚色人於數小時內即在露出部位出現猩紅色斑,境界明顯,水腫,並可形成水皰,皰壁緊張,內容為淡黃色漿液;而某些深膚色人中,反應有時需到下一次暴露時才出現。一般先有局部熱或灼熱感,繼之皮膚牽引灼痛,嚴重者往往不能安睡,甚至衣服,床單與之接觸也難以忍受。輕者紅斑於1-2日逐漸消退,遺留淺表脫屑和色素沉著。彌漫性水腫伴皮膚綳緊樣腫脹常持續數天,繼之糠秕樣脫屑,嚴重者並有眼瞼紅腫、結膜充血以及寒戰、發熱、惡心和心動過速,甚至中暑,休克等全身症狀,需一周左右始可恢復。此外急性曬傷也可作為一激發因素,促使單純皰疹、紅斑狼瘡、遲發性皮膚卟啉病等病的發生、復發和加劇。
並發症:強烈日曬後出現紅斑、水腫、水皰,伴灼痛。急性期後,皮膚逐漸出現色素沉著。
3、曬傷嚴重者皮膚糜爛灼痛
去年夏天,白領王小姐和朋友一起到海灘度假。在海邊曬了一天的太陽,當天晚上,王小姐的臉上就出現了紅腫、熱痛等症狀,第二天還開始脫皮。為了不影響上班時的「美觀」,王小姐按照一些美容雜志上教的「用新鮮的檸檬和黃瓜切片敷臉有美白功效」的方法,連夜到超市買來檸檬黃瓜,貼了一臉。次日早上起床,王小姐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大跳:敷過檸檬和黃瓜的皮膚不僅沒有改善,而且紅腫得更加利害了,而且還長出了一個個小皰,輕輕一碰就疼得不得了。
據皮膚科專家介紹,該科每年夏季都會收治不少被陽光曬傷的病人,其中有不少就是王小姐這種因為濫用「護膚品」而雪上加霜的。盧主任說,人體對陽光是有耐受性的,當受了超量紫外線照射後,皮膚的角質層細胞就會壞死,釋放出炎症介質,讓人體的真皮血管擴張,組織水腫,從而就會出現曬傷後皮膚紅腫、發熱等發炎症狀。這時,如果像王小姐這樣再用檸檬和黃瓜等
P H值過酸或過鹼的物質敷臉的話,反而會更加刺激本已受傷的皮膚,讓炎症加劇。
一般在被陽光過度照射後的2-6小時後,皮膚會出現發炎症狀,24小時內這些症狀就會到達高峰,輕微的是出現皮膚水腫、瘙癢,出紅斑、水泡,嚴重早辯的皮膚還會糜爛、灼痛,甚至發燒。症狀較輕的曬傷,一般1-2天就會恢復,症狀較重的則需要一周左右。
不同季節的防曬方法
【春、冬季防曬】
1.春天和冬天陽光比較柔和,紫外線相對較弱,可以選用普通防陸冊缺曬系數的防曬霜,一般在SPF15左右就足夠了。
2.除了防曬霜,你還可以試試隔離霜。因為隔離霜不但能對紫外線起到隔離作用,還能隔離彩妝、臟空氣。
3.紫外線照射不僅能產生黑色素,還有令肌膚老化的可能,因此即便你是白皙膚色的MM,每次曝曬於陽光下,應及時使用防曬產品,而且每隔2—3小時再擦一次。此外,水中一樣會曬傷,所以對於戲水或潛水愛好者來說,每次下水都需使用防曬系數高且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曬品。
4.為取得更好的防曬效果,出門前半個小時最好將防曬乳液塗沫在皮膚的各部位。
5.陽光強烈時,最好穿深色衣衫,而不是白色的。白色衣服只反射熱度,卻無法阻隔紫外線。黑色、紅色、紫色的棉質衣服是不錯的選擇。
6.為免肌膚色素沉著,盡量姿虛少吃太咸或太辣的刺激性食物;酒吧及餐廳中的熒光燈含強度紫外線,因此去以上場所也應做好防護工作。
【夏、秋季防曬】
夏秋季紫外線強烈,要加強防曬。
通常情況下,出門20分鍾前就必須擦防曬普通的防曬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皮膚吸收 擦得夠厚夠均勻更是獲得最佳防護的關鍵步驟
1.重復塗抹防曬霜
流汗或者毛巾擦拭等都會降低防曬效果,重復塗抹並不是得到新的防護,而是保持防曬效果
任何保養品,甚至只是水,只要覆蓋在防曬上便會影響防曬的功能,因此游泳或流汗後必須補塗防曬。
2.免在正午出門
UVB在正午時的輻射強度可高達早晚的150倍。 所以避免在正午出門可以起到自我保護作用
3.大方地使用防曬
防曬的保護不只取決於防曬成分和系數的高低,擦拭的厚度和均勻與否也是重要的因素。
防曬應該在護膚品之後塗抹
保濕產品具有脂溶性,如果覆蓋在防曬上,將會稀釋或溶解防曬成分,使防曬失去功能。
防曬成分可以穿透其它產品而被皮膚吸收。
陽光中的紫外線為不可見光,,依波長的不同分為3個區段:
UVA區,長波紫外線,約佔10%~20%,它是令皮膚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層,使皮膚曬黑,並導致脂質和膠原蛋白受損,引起皮膚的光老化甚至皮膚癌,其作用緩慢持久,具有累積性,故又被稱為「年齡紫外線」,不受窗戶、遮陽傘等的阻擋,即使陰天下雨也如此。
UVB區,中波紫外線,約佔80%~90%,它可到達真皮層,使皮膚被曬傷,引起皮膚脫皮、紅斑、曬黑等現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陽傘、衣服等阻隔。
UVC區,短波紫外線,它不能到達地面,因為它在通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
具體防曬系數的計算方法:
日曬會造成光老化,使皮膚產生黑斑雀斑等等。防曬產品能有效的抵抗紫外線UVA和UVB對皮膚的損害。若要找出防曬品對你提供多長的保護時間,則應先知道你在完全不使用防曬的情況下,需先在陽光中
待多久的時間,你的皮膚才會稍微變成淡紅色;然後將所需的時間與SPF的值相乘,即可的車防曬品的保護時間,換言之,防曬品上所標示的SPF值即為其所提供的保護指標。
例如:如果你在不塗防曬產品的情況下,在陽光下停留20分鍾後,你的皮膚回稍稍變成淡紅色,則防曬系數15的產品可保護你達5小時之久。
20(分鍾)*15(SPF)=300分鍾(5小時)
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的區別和功效:
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相對應的,物理防曬劑主要是靠反射作用,屏蔽掉紫外線來達到防曬的目的。而化學防曬劑則是靠吸收紫外線,使其轉化為熱量再釋放出來,以達到防曬的功效。
物理防曬劑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氧化鋅在皮膚科可用來治療濕疹、皮炎等疾病,可以用於眼周等皮膚敏感處,所以以這種防曬劑為主的產品,無刺激,適合敏感膚質使用,比較安全。同時它的防曬譜比較廣,所以防曬能力比較強。但是,由於這兩種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其只能配製成油性的膏劑使用,所以這種防曬霜比較油,厚重不清爽,油性的皮膚就不適合用了。
以化學防曬劑為主的產品質地比較細膩,抹在皮膚上感覺比較清爽,更適合油性皮膚,但是缺點是有些產品可能引起過敏。而且由於它的防曬原理,防曬劑容易衰減,防曬效果會慢慢變差,閆言醫生提醒每隔三四個小時需要補抹,當然,以物理防曬劑為主的防曬霜,在出汗出油多被擦拭後也需要補抹。
Ⅸ 紫外線幾級需要塗防曬
一般2級以上就應該需要防曬了。紫外線強度一般用0-15表示。通常規定,夜間紫外線指數為0,在熱帶或高原地區、晴天無雲時,紫外線最強,指數為15。紫外線指數值越大,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危害越大,也表示在較短時間內,對皮膚的傷害愈強。有時又可將紫外線指數分為5級發布,即指數值為0、1、2時,為1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紫外線量最小,對人體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紫外線指數為3、4時,為2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量比較低,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紫外線指數為5、6時,可稱3級,表示紫外線輻射為中等強度,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程度的傷害;紫外線指數為7、8、9時,可視為4級,表示紫外線輻射較強,對人體危害較大,應注意預防;外出應戴太陽帽、太陽鏡或遮陽傘,也可塗擦一些防曬霜(SPF指數應大於15)。當紫外線指數≥10時,可視為5級,表示紫外線輻射最強,對人體危害最大,人們應減少外出時間,由此可見,2級以上就應該使用防曬霜了。
Ⅹ 夏天陰天需要防曬嗎 陰天紫外線強還是晴天紫外線強
1夏天陰天需要防曬嗎
也需要防曬,其實紫外線一直都存在,不注意還是會被曬傷。
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舉例來說,雖然冬季太陽光顯得比梁老啟較溫和且北方多霧,但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 20%,仍然會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線照橡如射。
2陰天紫外線強還是晴天紫外線強
晴天紫外線強。
紫外含襲線和溫度並沒有任何的關系,紫外線主要取決於皮膚距離太陽的距離,相比於炎熱的高溫,如果在晴朗的時候,登山或者去其他海拔較高的地方,其紫外線的輻射要相對強很多。有研究曾證實,海拔每上升100米,紫外線的輻射就會增強10%。
3夏天防曬的好處
1、注重防曬的人,臉部也不會長太多的痘痘,如果不防曬的話,光線當中的紫外線會使臉部的油脂嚴重分泌,而油脂會堵塞毛孔,從而使得痘痘長出來。
2、做好充足的防曬准備,可以預防臉上長斑,我們都知道,一般臉上長的斑都是挺難祛除的,所以美眉們都不想看到自己的臉上長著一點一點的斑。
3、營養學家的研究表明,食用紅色食物後再曬太陽,皮膚會更容易曬黑。因此,在日曬前盡量避免食用紅蘿卜、木瓜等紅色類食品;另外,黑色的食物如醬油、黑醋、咖啡等由於含有黑色素較多,多吃容易導致皮膚的色素沉澱,也容易讓皮膚變黑。在炎熱的夏季,少食用為妙。
4、曬傷了會導致一系列的皮膚問題,自己也不好受,所以出門到太陽強烈的地方要注意防曬,適度曬太陽有益健康,暴曬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