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白嫩膚 » 雲白風清秋光美上一句是什麼

雲白風清秋光美上一句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21 05:57:40

⑴ 雲淡風清上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人約黃昏,春意盎然。

意思:春天生機勃勃,韻味正濃,人在黃昏時約會。指情人約會。

風輕雲淡 (成語)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雲凈」、「雲淡風輕。後來引申表達一種寧靜,閑適,恬淡的心境。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1)雲白風清秋光美上一句是什麼擴展閱讀:

秋高氣爽:出自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形容秋天晴空萬里,天氣涼爽。示例: 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

雲淡風輕:現也可以解釋為人在經歷苦難過後表現出對世事的一種灑脫和無奈的態度,多用於感情。

⑵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望廬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彷彿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2)雲白風清秋光美上一句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像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雲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徵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

⑶ 這首關於秋天的詩句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1.描寫秋天的古詩及意思

這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秋色——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盪。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

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戰國楚·宋玉《九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南朝梁·柳渾《搗衣詩》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唐·李白《贈廬司戶》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酣:盡情飲酒。——★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唐·杜甫《秋興八首》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描寫秋天的詩:《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子夜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

2.秋詞詩句的全部意思是什麼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一隻鶴凌雲而飛起,

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賞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

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於是,秋,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里,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牽掛,

得迷迷離離。

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

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原詩兩首,所選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

」 自

於《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悲,就成了秋的一種色調,一種情緒;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我言」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盡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勝

」就是詩人對於秋景最為充分的認可。這種認可,絕非僅僅是一時的感

而是融入了詩人對秋天的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

」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雲」,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的是秋高氣爽,

白雲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雲的鶴,也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遊到了雲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一個「排」字,所蘊涵的深意,

了。也許,詩人是以「鶴」自喻,也許是詩人視「鶴」為不屈的化身。這里,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人深思,耐人吟詠。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

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讀這樣的詩,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麼悲涼的氣息,我們隨著詩人的「詩情」,藉助詩人想像的翅膀,

般馳騁於碧空之上。於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表現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

為我們後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小傳】: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

後裔。晚年任

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

年間短命的

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

3.關於秋天的詩句,要註明出處和對詩句的解釋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詞語解釋: 1.暝:夜,晚。

此指傍晚。 2.隨意:任憑。

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4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

歇:消散。 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譯文: 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

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

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一"空"字領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凈的基調。

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

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雲:"色韻清絕。

"《唐詩解》:"雅興淡中有致趣。"《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唐詩合選詳解》王雲翼雲:"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後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朴,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

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作者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

被後人稱為「田園詩人」,他還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

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

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翻譯: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

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寫作手法: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

「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

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

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

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

無怪王夫之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過分偏愛「含蓄」的讀者責難道:「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

(田同之《西圃詩說》)其實未必然。「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

4.秋天的詩句(作者、意思、)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

5.山行描寫秋天的詩句是什麼

《山行》這首詩主要描 繪 了 {深 秋 季 節 山 行時 所 見 到 的 楓 林 晚 景 。}

詩的前 兩 句 描 繪 了 秋 山 遠 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後兩 句 描 繪 了 秋 山 近 景: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准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6.有關描寫秋天的詩句,作者和出處以及詩句的意思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樹外,

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

氣勢兩相高。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⑷ 江心秋月白風清怎麼接下一句

上一句:江心秋月白風清;

下一句:山上寒雲淡天高。

上一句:江心秋月 月白風清;

下一句:山上寒雲 雲淡天高。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77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10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62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12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9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23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94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5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