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白嫩膚 » 蘆薈的拉丁名是什麼

蘆薈的拉丁名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22 20:13:32

❶ 蘆薈要怎麼養好

現在大多數人家裡面多多少少都可以見到蘆薈的身影,因為簡單容易養活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蘆薈品種非常多,常見的有中華蘆薈、木劍蘆薈、庫拉索蘆薈和不夜城蘆薈等,用於工業化生產的蘆薈多是庫拉索蘆薈,這種蘆薈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庫拉索地區,是現在種植面積最廣應用最多的蘆薈品種了。而我們通常在家居領域見到最多的蘆薈則是中華蘆薈和不夜城蘆薈,又來作為觀賞盆栽。

如果將蘆薈養在氣候比較濕潤並且炎熱的南方室外可以不用打理。蘆薈能夠很自然地在南方環境下正常生長。如果是養在室內則可以隔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蘆薈需要養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然容易出現黃葉、化水的情況。蘆薈本身含水豐富,澆水過多容易爛。所以澆水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頻率,等到盆土幹了再澆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在北方乾燥寒冷的季節蘆薈應該怎養護?首先要知道蘆薈是不耐寒的,溫度過低極容易凍傷。所以北方秋冬季節應該往室內挪動栽種。並且在這些季節裡面為了避免凍傷根系要停止澆水。夏季可以適當增加澆水的頻率,一周一次要澆透並且保證盆土不積水,否則蘆薈很容易就爛根了。蘆薈養得好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光照。蘆薈的最佳生長溫度在15-35℃,所以春夏兩季是蘆薈生長最旺盛的季節要給足光照,不然就容易出現葉片變黃、褐色斑枯。栽種在室內的盆栽,可以移到向陽的窗檯下或者放到室外接受陽光的洗禮。冬季溫度比較低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時候也可以移至室外,接受2-3小時的光照,記得及時移迴避免凍傷蘆薈。

❷ aloe蘆薈的英文介紹

中國蘆薈的學名(拉丁文)是:aloe
vera
l.
var.
chinesis
(haw.)
berger
蘆薈的英文名是aloe,這是正確的.網路詞典往往比較粗糙,我這是外研社的漢英詞典校正的.

❸ 蘆薈(天門冬目阿福花科植物)詳細資料大全

蘆薈(學名: Aloe vera (Haw.) Berg):為單子葉植物綱 、阿福花科(又稱日光蘭科、獨尾草科)、蘆薈屬的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又名庫拉索蘆薈 、中華蘆薈、油蔥、洋蘆薈、翠葉蘆薈、美國蘆薈等。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於莖頂,葉常披針形或葉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刺。花序為傘形、總狀、穗狀、圓錐形等,色呈紅、黃或具赤色斑點,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連合成筒狀。

蘆薈(即庫拉索蘆薈)是蘆薈屬中少數可食用的物種之一,其製品被廣泛套用於食品、美容、保健、醫葯等領域。但蘆薈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婦、嬰幼兒不宜食用。普通人每日食用庫拉索蘆薈凝膠不宜超過30克。對蘆薈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紅腫、粗糙等現象,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可引起急性腎炎。

「蘆薈」一詞有時也被用作對蘆薈屬植物的泛稱。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 :蘆薈
  • 拉丁學名 :Aloe vera(Haw.) Berg
  • 別稱 :油蔥、洋蘆薈、庫拉索蘆薈、美國蘆薈、翠葉蘆薈、華蘆薈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亞綱 :百合亞綱
  • 目 :天門冬目
  • 科 :阿福花科(又稱日光蘭科、獨尾草科)
  • 亞科 :阿福花亞科
  • 族 :蘆薈族
  • 屬 :蘆薈屬
  • 種 :蘆薈
  • 分布區域 :非洲南、北部地區,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島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病害防治,蟲害防治,主要價值,食用價值,保健價值,美容價值,中醫葯,不良反應,毒理作用,植物學史,蘆薈文化,產業現狀,蘆薈花語,相關物種,

形態特徵

常綠、多肉質的草本植物。莖較短。 蘆薈與其花序 葉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條狀披針形,粉綠色,長15-35厘米,基部寬4-5厘米,頂端有幾個小齒,邊緣疏生刺狀小齒。 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稍分枝;總狀花序具幾十朵花;苞片近披針形,先端銳尖;花點垂,稀疏排列,淡黃色而有紅斑;花被長約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彎;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長,花柱明顯伸出花被外。

生長習性

1 、土壤: 蘆薈以透水透氣性能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2 、光照 :喜光,耐半陰,忌陽光直射和過度蔭蔽。 3 、溫度 :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 20 — 30 ℃,夜間最佳溫度為 14 — 17 ℃。低於 10 ℃基本停止生長,低於 0 ℃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 4 、水份:蘆薈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幹放數月不死。蘆薈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澇。 5 、生態環境: 蘆薈的生態環境(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風。 6、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蚯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地理分布

蘆薈原產於非洲熱帶乾旱地區,分布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印度和馬來西亞一帶、非洲大陸和熱帶地區都有野生蘆薈分布。在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狀態的蘆薈存在。蘆薈的野生品種至少有300種以上,其中非洲大陸就有250種左右,馬達加斯加約有40種,其餘10種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繁殖方法

(1)分生繁殖是蘆薈的主要繁殖方法。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作分生繁殖時溫度條件最為適宜。春秋分生繁殖的蘆薈新苗返青較快,易成活,只要土床保持良好的通氣透水狀態,蘆薈分生苗很快可以恢復生長。在分生繁殖過程中,具體操作可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由蘆薈莖基或根部的吸芽長成的,帶有幼根的幼株直接從母體剝離下來,然後移栽到苗圃或生產田中。另一種方法是用分株刀具將母株萌發出的幼苗與母株分離,但不要撥出來,仍讓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長一股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形成獨立的根系,達到完全自養狀態,再將幼苗作帶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時澆一遍定植水。如果蘆薈幼苗彩切離,再帶土移栽的方法,基本上無「緩苗期」。蘆薈幼苗生長快,在春夏秋季都可以隨時進行,但比較費時間。 (2)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殖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種和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迅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地採取塑膠覆蓋保護或蔭棚遮蔭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發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蘆薈 - 分株繁殖 (3)移盆蘆薈不是生長特別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蘆薈在春天時傾翻他們的盆或已停止增長。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有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

栽培技術

蘆薈喜溫怕冷,當氣溫降低至15℃時即停止生長,降至0℃以下時開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區須大棚種植或室內盆栽。蘆薈是熱帶、亞熱帶喜光植物,生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空氣。同時,蘆薈又是熱帶沙漠肉質植物,忌積水、潮濕、不通風透氣。蘆薈適合在透氣性強、滲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 一、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將土適當施以廄肥或堆肥,耕細耙平,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然後作寬0.8-1m,長視地形而定的畦。過濕過粘事的土壤不宜栽種。 二、分株育苗 分株繁殖於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將蘆薈每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線的地下莖,即可定植。芽插繁殖是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5-10cm的新芽,放在陰涼的地方,夏季4-5小時,冬季1-2日,待切口稍乾,扦插在搭有蔭柵的苗床上。插後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三、定植 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0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為50cm×50cm或40cm×50cm,每畦種2行,每穴栽1株。定植時將根舒展,覆土壓緊,如土壤乾燥時需淺水定根,並用小樹枝做臨時遮蔭。 四、田間管理 (一)淋水排水 夏季天熱時必須淋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宜過於潮濕,注意排除積水,以免爛根。 (二)鬆土除草 生長期間要勤除草和鬆土,雨季除草要將除下的雜草清除出園外,堆漚作肥。旱季除草,要將除出的雜草覆蓋根際。在除草的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 (三)施肥 為了促進植株的生長,要及時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結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過磷酸鈣50kg。

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蘆薈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葉枯病、白絹病及細菌性病害。 蘆薈銹病 症狀:肉質葉上產生黃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 *** 後呈紅褐色,粉狀。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後呈黑褐色。 蘆薈銹病 病原物:Uromycesaloes(Cooke)Magnus,又稱蘆薈單胞銹菌。 侵染途徑: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隨病株殘體留在土壤表面越冬。 發生條件:銹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日平均氣溫27℃-32℃,天氣多雨,濕度大,銹病會嚴重發生。 防治方法: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 蘆薈褐斑病 症狀:蘆薈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墨綠色的水漬狀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凹陷,呈灰褐色或紅褐色,邊緣有水漬狀壞死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會產生成堆的黑色顆粒,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發生嚴重時病斑密布,導致葉片腐爛。 防治方法: 1、選栽抗病品種。 2、加強田間管理。科學施肥,均衡氮、磷、鉀肥。做好通風透氣,降低田間濕度。 3、清除菌源。及時清除田間發病較嚴重地病株、病葉,將其深埋,並對發病區土壤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 4、葯劑防治。苗期噴灑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5-20天噴1次,1年內噴3-4次。 蘆薈葉枯病 症狀:多從葉尖或葉緣產生褐色小斑點,後擴展為半圓形乾枯,病斑皺縮,中央灰褐色,邊緣具水漬狀暗褐色的環帶,後期病斑上生小黑點排列呈同心輪紋狀。 發生規律:南方地區全年發病,經常可見到,比炭疽病輕,該菌以菌絲體在土壤中越冬。菌絲體在土中可存活2~3年,靠雨水或昆蟲傳播。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防止該病向無病區擴散。 2、選用庫拉索、中國蘆薈、木立蘆薈等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3、採用組織塊繁技術,提供無病優質種苗。 4、蘆薈忌濕怕冷,注意科學用水,合理施肥,注意磷鉀配合使用,增強抗病力。 5、發病初期噴灑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100倍式波爾多液、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家庭盆栽蘆薈,對病害宜採取預防為主,在病害發生前選擇抗病品種和優質無病害種苗,其觀賞價值已下降。病害預防:在病害未發生前,或已發病的植株去除帶病部位後,將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銅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於蘆薈葉面,可有效預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病害治療。病害發生後,用內吸傳導的治療劑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鏈黴素、農用鏈黴素、春雷黴素、井岡黴素等直接施用,能殺死蘆薈體內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蟲害防治

防治病蟲害上要採用科學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葯,達到既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又能使產品農葯殘留量不超標。在防治上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適時早防。 農業防治 蘆薈開始採收前分別於「立春」及「立秋」前晴天清除舊母莖,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園,消滅潛伏於枯枝落葉和土壤中的病蟲源。清園要將舊母莖和新長出來畸形、病蟲傷的嫩莖割除,搬離田間集中燒毀;同時噴灑除草劑清除田間雜草,並扒開蘆薈蔸頭的沙土,把殘留莖清除干凈,經陽光暴曬1-2天,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靈各0.5Kg,辛硫磷1Kg混合加水500-600Kg淋澆蔸頭,然後覆蓋5-6cm客沙,消滅病蟲源;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若筍園土壤偏酸性,可施入適量的石灰粉調節土壤酸鹼度;注意防旱排澇,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不可採收過度,避免造成植株早衰。 葯劑防治 葯劑防治要掌握好防治關鍵期,對莖枯病等病害應抓住發病初期進行防治,保護好母莖萌發至成熟前這段易感病期:對害蟲要抓住幼蟲孵化高峰期至幼齡期防治。清園後,幼莖剛長出時就開始噴葯防治莖枯病,噴施葯劑要堅持到莖葉老化。葯劑要經常輪換使用,不長期使用單一葯劑,以免產生抗葯性而影響葯效。 母莖生長期:適當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如大生M-45可濕性粉劑或65%好生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65%代森銨水劑800-1000倍液防治莖枯病和褐斑病;防治害蟲要在幼蟲1-2齡噴葯,用5%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600-8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少量樂果、或2.5%溴氰菊酯乳油600-800倍液混合敵百蟲或安打3000倍液防治夜蛾科害蟲:用10%大功臣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防治蚜蟲和薊馬;發生蟎類和紅蜘蛛可用殺蟎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採收期:應推行生物防治,可用12%敵力康1000倍液或3%克菌康800-1000倍液等生物制劑防治莖枯病;用菜碩星600-800倍液、或白僵菌或蘇雲金桿菌1000倍液、或米滿1500倍液防治斜紋夜蛾等蛾科害蟲;用阿維菌素類生物農葯防治蚜蟲和薊馬。對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和夜蛾科成蟲可用糖醋液(糖3份,醋3份,酒1份,水10份加敵百蟲0.1%)於傍晚置於田間誘殺成蟲。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早在1918年,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就確認蘆薈(Aloe vera,即庫拉索蘆薈)可食用。如今,庫拉索蘆薈凝膠製品已經被廣泛套用於飲料、果凍、優酪乳、罐頭等食品的製作中。

保健價值

蘆薈蘊含75種元素,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有著明顯的保健價值,被人們榮稱為「神奇植物」、「家庭葯箱」。 抗衰老 蘆薈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質),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 *** oetin等多糖類為核心成分,粘液類物質是防止細胞老化和治療慢性過敏的重要成分。 粘液素存在於人體的肌肉和胃腸黏膜等處,讓組織富有彈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黏膜就會喪失了彈性而僵硬老化。構成人體的細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細胞就會逐漸衰弱,失去防禦病菌、病毒的能力。另外,粘液素還有壯身、強精作用。 促進癒合 對人工創傷鼠背蘆薈有促進癒合功效,對人工結膜水腫的兔蘆薈可縮短治癒天數。蘆薈漿汁制劑對皮膚創傷、燒傷以及x線局部照射均有保護作用。 強心活血 蘆薈中的異檸檬酸鈣等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軟化硬化動脈、降低膽固醇含量、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環暢通,減少膽固醇值,減輕心臟負擔,使血壓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免疫和再生 蘆薈素A、創傷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復原的作用,有消炎殺菌、吸熱消腫、軟化皮膚、保持細胞活力的功能,凝膠多糖與愈傷酸聯合還具有癒合創傷活性。

美容價值

蘆薈中含的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增白作用。翠葉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鮮葉,即庫拉索蘆薈,它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濕、消炎、漂白的性能。還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傷痕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小皺紋、眼袋、皮膚鬆弛,還能保持皮膚濕潤、嬌嫩,同時,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蟲咬等亦有很好的療效。對頭發也同樣有效,能使頭發保持濕潤光滑,預防脫發。 蘆薈葉片的橫截面

中醫葯

功效 瀉火;解毒;化瘀;殺蟲。主目赤;便秘;白濁;尿血;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閉經;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葯理作用 殺菌作用,抗炎作用,濕潤美容作用,健胃下泄作用,強心活血作用,免疫和再生作用,免疫與抗腫瘤作用,解毒作用,抗衰老作用,鎮痛、鎮靜作用,防曬作用。 葯用禁忌 性味:苦,寒。孕婦忌服,脾胃虛弱者禁用。 葯方選錄
  1. 《丹溪心法》:當歸龍薈丸,治肝膽實火之眩暈,脅痛,驚悸,抽搐,譫語發狂,便秘溲赤。
  2. 《外科正宗》:蘆薈消疳飲,治小兒走馬牙疳,身熱氣粗,牙齦腐爛,氣味作臭,甚則穿腮破唇者。
  3. 《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蘆薈肥兒丸,治小兒肝疳,面目爪甲皆青者,其人目生眵淚,隱澀難睜,腹大青筋,身體贏瘦,燥渴煩急,糞青如苔。
  4. 《太平聖惠方》:蘆薈丸,治小兒疳積,面目萎黃,頭發成穗,鼻癢口乾,脘腹虛脹,青筋暴露,四肢壯熱。
  5. 《普濟方》:蘆薈丸,治傷中,赤白帶下。
  6. 《外科正宗》:蘆薈丸,治下疳潰爛作痛,又治婦人陰蝕瘡作癢,及小兒肝積發熱,口舌生瘡,牙齦蝕爛。
  7. 《太平聖惠方》:蘆薈散,治小兒鼻疳,癢痛不止者。
  8. 《證治准繩》:蘆薈散,治口舌生瘡。
  9.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更衣丸,治腸胃燥熱,大便不通。
  10. 《葯性論》:殺小兒疳蛔。主吹鼻殺腦疳,除鼻癢。
  11. 《海葯本草》:主小兒諸疳熱。
  12. 《開寶本草》:主熱風煩悶,胸膈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療五疳,殺三蟲及痔病瘡痿。解巴豆毒。
  13. 《本草圖經》:治濕癢,搔之有黃汁者;又治NI齒。
  14. 《得配本草》:散瘰癧,治驚癇,利水除腫。
  15. 《本草再新》:治肝火,鎮肝風,清心熱,解心煩,止渴生津,聰耳明目,消牙腫,解火毒。7.《現代實用中葯》:為峻下葯,有健胃通經之效。
  16. 《本草經疏》:蘆薈,寒能除熱,苦能泄熱燥濕,苦能殺蟲,至苦至寒,故為除熱殺蟲之要葯。其主熱風煩悶,胸脅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涼風,療五疳,殺三蟲者,熱則生風,熱能使人煩悶,熱除則風熱煩悶及胸膈間熱氣自解。涼肝故明目。除煩故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熱所化也,五疳同為內熱脾胃停滯之證;濕熱痔病瘡痿,亦皆濕熱下客腸臟,致血凝滯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熱之力。
  17. 《本草匯言》:盧會,涼肝殺蟲之葯也。凡屬肝臟為病,有熱者,用之必無疑也。但味極苦,氣極寒,諸苦寒葯無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補,因內熱氣強者可用,如內虛泄瀉食少者禁之。
  18. 《本經逢原》:蘆薈,入厥陰肝經及沖脈。其功專於殺蟲清熱。沖脈為病,逆氣里急及經事不調,腹中結塊上沖,與小兒疳熱積滯,非此不除。同甘草為末,治頭項頑癬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氣甚穢惡,若胃虛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奪食泄瀉,而成贏瘦怯弱者多矣。
  19. 《要葯分劑》:近世以蘆薈為更衣葯,蓋以其清燥滌熱之功也。
  20. 治白濁:鮮蘆薈葉,擠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燉溫,飯前服,日兩次。《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
  21. 治血尿:蘆薈葉五錢。生搗汁,加白糖一兩,米泔水沖服。(廣西)
  22. 治咳嗽痰血:蘆薈鮮葉五錢至一兩。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廣東中草葯》)
  23. 治輕度湯火燙傷:鮮蘆薈葉,以冷開水洗凈,擠汁遍塗傷部,日敷二至三次。(《福建民間草葯》)
  24. 去瘀散毒:蘆薈葉和鹽搗爛,敷瘡即穿。(《嶺南采葯錄》)
  25. 治胼胝初起:鮮蘆薈葉浸尿半天,加熱敷貼;或取鮮葉焙焦,加些黃酒,搗爛加熱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葯》)
  26. 燒燙傷-蘆薈妙方:新鮮蘆薈葉1片(可根據傷面大小酌情加減),以冷開水洗凈,擠汁遍塗傷部,每日敷2-3次。具有瀉火,涼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燒燙傷。
  27. 刀傷擦傷蘆薈妙方: 蘆薈 葉適量,用熱水消毒,洗凈,切開,用分泌液塗於傷處。適用於刀傷、擦傷。輕者數次可止血止痛。重者先洗凈傷口,再塗以蘆薈膠狀物,用消毒紗布、綳帶包紮固定。當膠狀物干後再滴入 蘆薈汁 。約7-10天即可治癒。
  28. 蜂螫傷蘆薈妙方:鮮蘆薈葉適量,搗爛敷於患處。適用於蜂螫傷
  29. 外傷出血蘆薈妙方:蘆薈50克,研成細粉,裝瓶備用。取蘆薈粉少許,撒於傷口處。適用於外傷出血。

不良反應

蘆薈並非人人宜食,不同體質的人食用蘆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孕婦、嬰幼兒不宜食用。體質虛弱者和少年兒童過量食用,易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皮膚粗糙等現象,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可引起急性腎炎。蘆薈食用安全性已經引起學者及管理者的廣泛關注。蘆薈的活性成分中有一種是蘆薈甙,蘆薈甙是蘆薈瀉素的代表成分,存在於葉皮內表面附近黃色黏液中。蘆薈甙被氧化後的生成物有致癌和腎損傷的危險性。 根據《食品衛生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2009年9月1日起,蘆薈產品中僅有庫拉索蘆薈( Aloe vera )凝膠可用於食品生產加工。庫拉索蘆薈凝膠來源於庫拉索蘆薈葉片的可食用部位凝膠肉,是以庫拉索蘆薈葉片為原料,經瀝醌清洗、去皮、漂燙、殺菌等步驟製成的無色透明至乳白色凝膠,可用於各類食品,每日食用量應不大於30克。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必須標注「本品添加蘆薈,孕婦與嬰幼兒慎用」字樣,並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庫拉索蘆薈凝膠」。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包裝主視頁面或食品名稱可選擇僅標注「蘆薈」字樣,標識內容不應誤導消費者。企業應在企業標准中對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的每日食用量作出規定。若無法確保消費者蘆薈日攝入量在安全范圍內,應在包裝上標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語。

毒理作用

蘆薈注射液(每1ml含生葯0.1g),分2個劑量組0.05ml/kg和0.1ml/kg肌肉注射,連續6月給於家犬。開始給葯後每15天觀察並測定血象、谷丙轉氨酶、全血尿素氨及肌酐,並稱體重。以後每月測1次。實驗結束後剖解觀察各主要臟器並鏡檢。結果均正常,未見實質性病變。高劑量及低劑量組個別犬可見局部肌肉壞死。

植物學史

關於蘆薈的最早記載見於古埃及醫書《艾帕努斯·巴皮努斯》。考古發現蘆薈曾被置於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膝蓋之間。書中不僅記載 了蘆薈對腹瀉和眼病的治療作用,還有包含了蘆薈的多種處方。這部書寫於公元前1550年,也就是說,在3500年前蘆薈就已經被當作葯用植物了。這之後,由於馬可多利亞帝國,蘆薈被傳到了歐洲。公元前1世紀,羅馬皇帝的御醫蒂俄斯可利蒂斯著有醫書《克利夏本草》,書中有針對不同病症使用蘆薈的具體處方,並把蘆薈稱作為萬能葯草。 另外,在《新約聖經》中也記載了,人們埋葬耶穌的時候,將香根芹與蘆薈混合以後塗在其身體上。 蘆薈的效用,此後在歐洲得到了廣泛的承認,12世紀時,被記載於德國的葯局方里了,這也是蘆薈首次在一個國家的法令里得到承認。 蘆薈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在中國,人們把它稱為「蘆薈」,被稱為中醫醫祖的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里也出現了蘆薈。在這部書中蘆薈不僅僅被認作是有用的植物,而且還有「色黑、樹脂狀」的記載,據此可以推斷,當時中國所使用的是從歐洲傳來的、將汁熬干形成的塊狀物。
蘆薈傳到日本是在鐮倉時期或室町時期,江戶時代(1603-1867)稱為蘆薈(註:現日本人稱之為阿羅艾),即日本的蘆薈是從中國傳播過去的。江戶時期貝原益軒所著《大和本草》,小野蘭山著《本草綱目啟蒙》里得到證實,這些書里有關蘆薈的插圖。 這一時,葡萄牙的傳教期士也將蘆薈帶到了日本,據說是木劍蘆薈。這以後隨著基督教的布教,有些地方用蘆薈的根部繁殖法使之得到了推廣。 澳大利亞墨爾本植物園中栽種的蘆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各地的學者開始發現蘆薈的葯理作用。公元1971年,日本醫學學者發現了蘆薈對癌症有抑製作用以來,人們對蘆薈的熱情便迅速高漲起來了。這以後,蘆薈還擁有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稱「不需要醫生」。

蘆薈文化

產業現狀

2006年,全球庫拉索蘆薈種植面積約為23589公頃,其中美洲大陸的種植面積最為廣闊,約為19119公頃,佔全球種植面積的81%;澳大拉西亞(指亞洲和大洋洲的地區),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鄰近的太平洋島嶼的種植面積為4170公頃,佔世界種植面積的18%;非洲大陸由於受地理和蘆薈生長技術等因素的限制,蘆薈種植面積僅為300公頃,佔世界種植面積的1%。

蘆薈花語

蘆薈的花語是自尊又自卑的愛。花占卜是你總是背負著一個很大的包袱,裡面裝滿感情的困擾,令您精神受損,消沉而無生氣。其實您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勇於承受挑戰和壓力,只要您有堅定的意志,一定可以沖破心理障礙,重現昔日的光采。 蘆薈中的「蘆」字原意是黑的意思,「薈」則是聚集的意思。其名字的由來是因為,蘆薈的葉子的汁液是黃褐色的,遇到空氣會氧化成黑色,因而取名蘆薈。

相關物種

蘆薈屬約有500-600多個物種,形態多樣。2010年後的一系列系統發育研究將廣義蘆薈屬中的部分物種移出,並分成了5個新的小屬(綾錦蘆薈屬 Aristaloe 、什錦蘆薈屬 Gonialoe 、樹蘆薈屬 Aloidendron 、蔓蘆薈屬 Aloiampelos 、摺扇蘆薈屬 Kumara )。 在拆分前的廣義蘆薈屬中,既有二歧蘆薈、皮爾蘭斯蘆薈這樣可高達十餘米的樹狀種,也有翡翠殿、琉璃姬孔雀這樣株徑不到10厘米的小型種,還有。葉序方面,大多數廣義蘆薈屬物種的葉片均為互生,排列成蓮座形;但摺扇蘆薈屬( Kumara spp.)和喜鈣蘆薈( Aloe calcairophila )等物種的葉則為二列對生。不同種蘆薈的葉面質感也不盡相同,有些蘆薈葉表覆有細膩的白霜(柏加蘆薈、雪嶺蘆薈 A. falcata ),有些則光滑無粉,或具有粗糙的紋理感(美麗蘆薈 A. bellatula )。一些物種的葉表還布有顯著的白色斑紋(斑馬蘆薈、索馬里蘆薈等)或縱紋(卡拉蘆薈 A. kara *** ergensis 等)。 蘆薈屬物種的花顏色也十分豐富,以淡紅色和正紅色最為常見,也有黃色(斑痕蘆薈 Aloe maculata 、 圓錐蘆薈 A. conifera 等)和白色(白花蘆薈 A. albiflora、 喜鈣蘆薈 A. calcairophila 等);有些物種的花序還會呈現漸變色效果,例如皮刺蘆薈,花序下部已開的花呈黃色,而上部未開的花呈紅色;不同種蘆薈花冠管的長寬比、花序的長度和花排列的疏密度也可能有差異。另外,還有一些形態十分特殊的蘆薈,例如具有鱗莖的 A. richardsia e、 花序被絨毛且花呈綠色的 A. tomentosa 等。 以下列舉了一些在人工栽培中較為多見的物種: 海虎蘭 海虎蘭又名翠綠蘆薈,是細莖蘆薈(現歸入蔓蘆薈屬)與索科德拉蘆薈( Aloesuotrina )的雜種。易分枝。 海虎蘭 木立蘆薈 木立蘆薈是蘆薈屬中分布第三廣的物種,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部的特有種,在南非、馬拉威、莫三比克、辛巴威等國有分布。因其灌叢狀的植株型態,在其原產地常被作為圍欄種植在牲畜圈舍的四周。扦插繁殖比較容易。 開普蘆薈 木立蘆薈 開普蘆薈成株高度可達2-3米,通常不分枝。老葉枯萎後不會脫落,而是堆積在莖幹上。幼株的葉刺相比成株更為顯著。原產地植株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多石山坡上。 不夜城蘆薈 開普蘆薈 不夜城蘆薈又名剛健蘆薈,是常見的室內裝飾綠植,木立蘆薈與抱莖蘆薈( Aloe perfoliata )的雜種。外觀上結合了木立蘆薈翠綠光亮的葉色和抱莖蘆薈的株型葉形。 不夜城蘆薈

❹ 仙人掌和蘆薈的學名和拉丁名

仙人掌: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蘆薈:Aloe vera (Linn.) N. L. Burman var. chinensis (Haw.) Berg.

註:植物學中的「學名」指的就是拉丁種名,包括屬名、種加詞和定名人三部分。

❺ 蘆薈是什麼品種

中國蘆薈為百合科的一種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中國蘆薈含蒽醌類物質較少,所以是理想的食用蘆薈薈種,已載入中國葯典,其葉汁可美容,也可治療燙傷等。


中國蘆薈

中國蘆薈的根為須根。莖短,直立。葉簇生頂部,螺旋狀排列,有時為二列排列。葉子肥厚,葉片披針形。葉長30-80厘米,葉寬3-16厘米,葉厚2.5-6厘米,葉子先端漸尖,基部略抱莖。葉片淺綠色,有時有淺白色斑點大而明顯,隨著葉片的生長,斑點逐漸消失,葉緣有刺狀齒。花為總狀花序,高40-80厘米,花疏散,呈黃色,有時為紫色或帶斑點,外有膜質苞片。花被筒狀,中部以上6裂,雄蕊6枚,子房上位。果為蒴果,三角形,長約0.8厘米。花期7~8月。

中文學名:中國蘆薈

拉丁學名:Aloe chinensis Berger

別稱:唐蘆薈、中華蘆薈、蘆薈、油蔥、象鼻草、斑紋蘆薈、草蘆葦、龍角

二名法:Aloe chinens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屬:蘆薈屬

種:中國蘆薈

❻ 蘆薈對我們人體有什麼用

蘆薈,拉丁名為Aloe,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植物。遠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用它治病。我國從唐代對蘆薈的葯用就有記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蘆薈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近代研究表明蘆薈的葉子中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如蘆薈多糖、蘆薈酊、蘆薈烏辛。蘆薈酊具有抗菌性、抗真菌性;蘆薈米酊具有抗腫瘤性、破壞癌細胞的作用;蘆薈烏辛能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蘆薈中還含有蒽醌類物質,如蘆薈甙、異蘆薈甙、B—蘆薈甙、蘆薈大黃素等。蒽醌及蒽醌甙在生物體內是高度活性物質,它參與生物化學過程。在蘆薈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活性酶,維生素A、B1、B2、B6、B12、B2H,過氧代酶、澱粉酶、蒜氨酸酶、纖維素酶。還含有多種有機酸和樹脂。
由於蘆薈葉中含有豐富的有效物質,因而具有醫療、保健和美容等多種功能。
1、有殺菌作用。它可以殺死真菌、黴菌、綠膿菌、結核菌、大腸桿菌和病毒等,對產生抗葯性的菌也可以殺滅。
2、具有抗潰瘍和細胞賦活作用。可以使潰瘍或傷口盡快癒合。
3、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擴張毛細血管作用。
4、有增強內臟功能,穩定和促進內分泌作用。
5、有鎮痛作用。對神經痛、痛風和筋肉痛,內服外用都有效。是對神經的安定作用,不是麻醉作用。
6、有利尿作用。可有效消除心臟病、腎炎等引起的浮腫。
7、具有抗癌和破壞異常細胞作用。蘆薈治癌素——A具有強烈生理活性,可增加NK—細胞,大量撲殺生物體內的癌細胞。
8、可增強胃功能,增強體質,同時具有緩瀉作用,可治療便秘。
9、具有解毒作用。蘆薈本身無毒無害,它可以分解體內有害物質。同時,對放射性引起的燒傷性皮膚潰瘍,具有很好的療效。
10、蘆薈可以使皮膚收斂、柔化、保濕、消炎、增白、可防皺紋、治粉刺。

蘆薈的用途:
蘆薈對人體主要有如下功效:
1.全面調節人體免疫力(即抵抗力),使一些慢性病不治自愈。
2.促進細胞再生,使受傷和硬化的人體組織恢復健康。
3.促進血液循環,排除體內毒素。
4.蘆薈被稱為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的寶庫,可補充人體所需的這些物質
蘆薈主要對哪些疾病有特效?
1.便 秘
●便秘雖不要命,但十分痛苦,甚至會帶來令人難堪的口臭,大便里含有大量細菌,其中2/3是雜菌和致病菌。如果24小時內不能排出體外,它大量繁殖所產生的毒素就會被人體吸收,從而帶來頭痛/食慾不振、口臭等一系列並發症,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便秘更是危險。
●蘆薈中的蘆薈素和蘆薈大黃素及霍末奈他因等既可通便,又可中和體內毒素。
●效果:通常在8-12小時內見效
●用法:選蘆薈口服液,每日1-2次,每次30-40ml,晨起空腹服用最好。便秘嚴重者,開始可增加用量,一次服用60-90ML,待排便正常後再逐步減少用量和服用次數,完全調理順暢後可停服。
2.胃病、食道炎、口腔炎
●通常說的胃病,實際上主要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多由胃酸分泌過多、酒精刺激、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原因引起,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幽門桿菌也是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食道炎則多因為酒精或過熱食 物灼傷引起,口腔炎病因較復雜。
●蘆薈中的蘆薈烏魯辛和蘆薈亞洛米酊,有較好的抗潰瘍、抗炎作用。它可以首先覆蓋潰瘍、炎症表面,保護粘膜,再通過促進細胞再生作用,從裡面長出新的組織。
●效果:胃疼時立即服用,通常可在10分鍾內止痛。症狀的徹底好轉則因人因病而異,一般需1-2個月。食道炎通常在10天左右明顯好轉。口腔炎則在一周內即有明顯效果。
●用法:選蘆薈口服液。早晚空腹服用,疼痛時另服。每次30-40ml。食道炎患者則一日三次,&127;腹服用,但服用時要慢慢咽下,盡量延長口服液通過食道的時間,口腔炎則盡量延長口服液在口腔停留的時間。
3.高血壓
●高血壓的早期,患者往往沒有什麼自覺症狀,在不知不覺中病情加重後,患者會出現頭痛,頭重、心悸、呼吸困難、肩膀酸痛、眼花耳鳴等症狀。
●高血壓產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有高血脂、血管硬化、遺傳、精神壓力等因素。目前的葯物一般通過擴張血管來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蘆薈中的活性水和蘆薈素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臟機能,蘆薈中的大量多糖體成分還可通過促進細胞再生來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功能以達到穩定地降低血壓的目的。
●效果:通常在一個月內,頭痛、心悸、胸悶、全身無力的症狀會大為改善。病情的徹底好轉則因人而異,一般需三個月至六個月。
●用法:選蘆薈口服液,一日2-3次,空腹服用,每次30-40ml。
●注意:不可突然停止正在服用的降壓葯,只能隨著病情的好轉,血管逐步恢復彈性、血壓穩定後才可慢慢減少降壓葯的用量。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通常有口渴、尿多、疲勞、乏力、頭痛、皮膚發癢、臉上長疙瘩、便秘、失眠、神經痛及貧血等症狀。重症者還會出現視力衰退和白內障。
●糖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糖尿病與免疫力缺陷有關。
●蘆薈中的阿爾波蘭素A、B有顯著降血糖作用,蘆薈又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所以蘆薈對糖尿病有神奇的、穩定的功效.
效果:通常在一個月內,口渴、疲勞等症狀可大大改善,甚至消失,血糖值和尿糖值都會明顯下降。但要根本改善,一般需3個月至半年時間。
●用法:選用蘆薈口服液,每日2-3次,空腹服用,每次30-40ml。
●注意:不可突然停止正在使用的葯物,等病情完全好轉後,方可逐步停葯。
5.肝臟病
●肝臟是人體主管分解、合成的器官,是人體內的「化工廠」。肝臟的主要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蘆薈中和毒素、促進細胞再生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對肝臟各種疾病均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效果:對慢性肝病,通常在1-2周內,肝痛、作嘔、食慾不振、睏乏無力的症狀會大為改善甚至消失。但要徹底好轉,一般需3個月至半年,甚至更長時間。
●服法:一日三次,每次30-40ml,空腹服用。
注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患者、重症慢性肝炎患者。不可停用醫生指定的葯物。
蘆薈與美容:
●蘆薈的美容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傳說埃及女王克利奧佩特拉的肌膚美麗動人,就是因為長期用蘆薈美容的結果。古今中外,從民間習慣到科學實驗,證明蘆薈是以其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的功能來強化五臟六腑的功能的。同時也具有護膚,美容的功效。對此世界性蘆薈研究專家,日本添田百枝博士,闡明了如下理論:
1.在5厘米的蘆薈葉中,含有維生素B1、B2、B6等15毫克。蘆薈分子小,在腸內吸收快,對美容與健康有顯著效能。
2.蘆薈有促進皮膚再生能力,可以消除青春痘等留下的斑痕,同時使皮膚光潤而美麗。
3.將蘆薈塗於皮膚,5分鍾內就被吸收,對燙傷、凍傷、蟲咬、破裂等皮膚障礙,會產生速效。
4.蘆薈生汁,具有對皮膚的收斂作用和保濕作用。對脫發、白發、稀發,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早期,蘇聯的科學家就指出,在蘆薈中含有非常好的美容劑這一理論。義大利化學研究小組,為了證實這一理論,用蘆薈汁混於甘油-硬脂酸的雪花膏中,每天在被實驗者的臉上塗抹二次。實驗結果,原本皮膚呈乾性的臉變得光滑而濕潤,油性皮膚的人毛孔變小,減少了皮脂的分泌,使油光的臉變得干凈了,皺紋減少了,皮膚有了彈力,變得潤滑,膚色鮮艷而美麗,證明蘆薈可以使皮膚中性化。本研究結果,在義大利米蘭市召開的國際化妝品學會上發表之後,引起了世界的矚目。日本有位學者,曾詳細研究比較當前化妝品中各種添加劑的主要作用。這些添加物包括各種常用的中草葯、麥皮、米糖、各種水果皮、鳥糞、麥飯石、花粉等。蘆薈竟在保濕、消炎、抑菌、止癢、抗過敏、軟化皮膚、防粉刺、抑汗防臭等八個方面都具有較明顯的作用。因此這位學者得出結論,直到現在,還沒有比蘆薈更好的天然化妝品。
●用法:用蘆薈來美容,如果內服與外用同時進行效果特別明顯。
1.內服
女性想要擁有健康美麗的肌膚,首要條件就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比如說,當人便秘的時候,停留在體內的大便會繁殖大量細菌,而這些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會給人體的其他臟器帶來負面影響,如臉上長出腫皰,皮膚失去光澤等。而當一個人胃腸不佳時,肌膚就容易出現皰疹、濕疹等症狀。除此之外,肝功能減退也可能使皮膚出現雀斑、褐斑等。一位女性,無論其外表有多麼漂亮,只要她時常患有便秘,脾氣和臉色都會有些改變,不可能光彩照人。不管如何塗脂抹粉,也不會擁有十足的女性魅力。一般來說,胃腸、腎臟、肝臟等疾病對肌膚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說肌膚是直接反映身體健康狀態的一面鏡子。要找出肌膚的毛病,最好的辦法是先找出肌膚的問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並設法治療。前面說過,蘆薈不僅能發揮葯力治癒便秘,還能增強腸胃功能、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能力、促進細胞再生。所以服用蘆薈能排除體內的毒素,改善體質,從而美白肌膚。內服量因人而異,如果體內有某些慢性疾病,開始服用蘆薈汁時應適當增量,一般每日3次,每次30-40ml,空腹服用,待身體調整階段完成後,可減量至每天一次,早晨空腹服用30ml。
2.外用
經蘆薈專家反復研究證明,蘆薈中所含的蘆薈素、有機酸和礦物質能夠阻止黑色素的合成,並能提高膠原蛋白的合成能力。蘆薈中所含的蘋果酸、酒石酸以及維生素B1、B6、B12是使皮膚紅潤、光澤的主要原因。收斂劑及水分是任何一種化妝品都不可缺少的物質。收斂劑的功效是緊縮肌膚,水分的功用是保持肌膚適度的濕潤。蘆薈里含有大量的收斂成份及活性水,從化妝品角度來說,它是一種非常好的植物。除此之外,它還含有粘蛋白(Mucin)成份,這種成份可調節皮膚的水分和油分,使它們保持在平衡狀態。由此可知,蘆薈能從各種角度來保持肌膚的健康、美麗。
使用方法:使用蘆薈口服液。用水將臉部洗凈之後再均勻地塗上蘆薈口服液,之後如果再抹上用蘆薈做成的潤膚霜,則效果更佳。此外,蘆薈汁還可以當作護發水來使用,方法很簡單,將頭發洗凈之後塗上蘆薈口服液即可,不需要再清洗。這樣,不僅可防脫發,還有一定的定型作用。
效果:一般來說,內服與外用同時進行,大約經過兩個月至三個月,皮膚會有很明顯的改善,以臉色紅潤,皮膚細膩富有光澤為主要特徵,同時,皺紋也會減少許多。用蘆薈美容,先有一個對身體的調理過程。只有先將身體內部的毒素排出,使血液暢通之後,整體健康才能顯現出來,所以用蘆薈美容要由內到外地進行。
由於功效神奇、穩定,並具有廣泛適應性,所以蘆薈被國際上公認為最佳純天然保健品。在國家科委推動下,從1982年起國內許多部門、科研機關和企業(包括中外合資企業)紛紛投巨資對蘆薈的種植加工進行研究開發,但由於其加工技術尤其是穩定技術相當復雜,所以一直未取得突破。

❼ 這是什麼蘆薈是庫拉索嗎

是的,庫拉索蘆薈庫拉索蘆薈(學名:Aloe vera L. )是阿福花科蘆薈屬的多年生常綠肉質植物,原產於非洲。中文學名庫拉索蘆薈拉丁學名 Aloe vera L. Aloe barbadensis miller 別稱巴巴蘆薈、勞偉、奴會、木脂、盧會、訥會、象膽二名法 Aloe barbadensis

❽ 蘆薈的英文究竟是aloe還是aloe vera

中國蘆薈的學名(拉丁文)是:Aloe vera L. var. chinesis (Haw.) Berger

蘆薈的英文名是aloe,這是正確的.網路詞典往往比較粗糙,我這是外研社的漢英詞典校正的.

❾ 蘆薈的學名是什麼

家庭種的一般是庫拉索,上農大就是庫拉索的一個品種.一般花市不多見.建議用庫拉索代替.

上農大葉蘆薈:學名Aloe vera L. var. SCA Gu,是上海農學院植物科學系植物遺傳育種研究室從庫拉索蘆薈中選出的更適宜保護地栽培的變異品種。上農大葉蘆薈葉片被有白色蠟粉,葉色翠綠,最大葉片長可達85厘米,寬可達12厘米,葉肉肥厚潔白且無苦味。在盆栽條件下分櫱能力極弱,主莖不分枝。它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保護地集約化、產業化蘆薈生產適宜的優良變種,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生長速度快,也適宜家庭栽培。
中國蘆薈又名斑紋蘆薈。在日本觀賞植物蘆薈「千代田錦」也叫斑紋蘆薈,但實際上是與中國蘆薈不同的。

中國蘆薈外形近似仙人掌,又似龍舌蘭,在植物學上隸屬於百合科,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記載:蘆薈,多年生草本……產地不明,有人認為原產中國。

龍舌蘭在閩南的一些地方被稱為「番仔蘆薈」。閩南人有將外國來的東西稱為「番XX」或「番仔XX」的習慣。例如:「番仔火」(火柴)、「番薯」、「番石榴」、「番椒」、「番鴨」等等。在「番仔」或「番」字後面的名詞應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東西。龍舌蘭傳入中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了,這一點至少可以說明蘆薈即使是「舶來品」也早在龍舌蘭傳入中國之前就已被中國人視為自己的物品而非「番仔貨」。

中國蘆薈是庫拉索蘆薈的一個變種,其外形也酷似庫拉索蘆薈,二者所含的化學物質成分相似。有實驗指出,中國蘆薈原汁的保濕作用比庫拉索蘆薈原汁強,這對於配製化妝品來說,是有利的,但對於炮製成中葯材來說,則有不利之處。

在閩南、台灣、廣東潮汕、廣西北海地區、海南島、雲南和四川的局部地區,自古以來民間就有盆栽蘆薈的習慣,許多地方的婦女長期將它作為天然的護發珍品,因而流傳至今。除了作為美容品外,民間還積累了使用蘆薈的豐富經驗。這種盆栽的小草在南方一些地方常常可以見到,很多人都認識這種小草和它的用途。當你一提起蘆薈,上年紀的人大都記憶猶新,能夠道其一二。

在雲南南部,傣族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居民將野生的中國蘆薈作為草葯來使用,將蘆薈叫做「燙傷草」 有人被湯火燙傷,即去山上采來蘆薈葉,將表皮剖開後貼於患處,立時有冰涼感覺,並可止痛、消炎腫、防止潰瘍。燙傷嚴重時把蘆薈全株搗成漿敷貼,效果較好。更重要的是用蘆薈治療燙傷,痊癒後幾乎不留疤痕。

一九三八年刊竣的《福建通志》第二十九冊物產志草類中記載著:「龍舌草,『閩產錄異』雲:產福州,形如龍舌而肥茁,兩旁有刺,高者二、三尺,葉長者尺余,開紅花,婦女以葉津粘鬢」。這里的「龍舌草」指的就是中國蘆薈,不是龍舌蘭。而魯迅在《藤野先生在仙台》一文中提到的「蘆薈」指的倒是龍舌蘭,這位老先生在廈門住的時間不長,對閩南話不太了解,難怪出錯。

日本木立蘆薈:亦稱日本蘆薈、木劍蘆薈、樹蘆薈,因其外形象直立的樹木而得名。原產地南非開普州和德蘭士瓦州的東部、北部及羅德西亞地區。木立蘆薈在日本有大量的栽培,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近年來種植較多。木立蘆薈可從基部或莖上形成分枝,利用分枝扦插繁殖極易成活。其特點是灰綠色葉子細而長、凝膠含量少、邊緣鋸齒狀、莖像樹桿、橙紅色花,葉段面呈V字形。木立蘆薈在其原產地株高可達六米,在溫室也可達2米以上。目前在日本,木立蘆薈已投入商業化生產,他們認為木立蘆薈是最好的葯用蘆薈品種,木立蘆薈也可用於食品加工。

熱點內容
蕊膚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發布:2023-08-31 22:03:54 瀏覽:1377
質地較濃防曬霜怎麼使用 發布:2023-08-31 22:00:02 瀏覽:1049
專業化妝師如何貼雙眼皮 發布:2023-08-31 21:58:43 瀏覽:910
雞蛋清加什麼美白祛斑最快 發布:2023-08-31 21:58:35 瀏覽:862
資生堂櫻花美白淡斑精華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12
孕婦喝什麼美白飲最好 發布:2023-08-31 21:55:12 瀏覽:1539
瑪西化妝品怎麼樣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23
為什麼護膚品一旦停了就嚴重 發布:2023-08-31 21:50:21 瀏覽:1094
補水什麼時間做 發布:2023-08-31 21:47:15 瀏覽:1085
為什麼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曬 發布:2023-08-31 21:45:25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