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太大葉子太長怎麼辦
㈠ 蘆薈長勢太旺,怎麼修剪它
蘆薈不叫修剪,叫砍頭。
1、用准備好的刀要鋒利快,把刀用酒精消毒。接著沿著蘆薈葉子的基部開始切除,切口要保持放平,不要劃傷根莖。之後剪掉下下面葉子。
2,剪掉下部的葉片後,整個植株會令人感到高一些,不似下部葉片較多時沉悶。當蘆薈生長過於旺盛,可以將繁雜的葉片剪掉,在嫩根剛發芽時期,將葉芽下處剪除,這樣可以適當抑制生長速度。
3、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拓展資料: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1、澆水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2、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㈡ 蘆薈長的太高了怎麼辦
1、砍掉莖部
在砍掉蘆薈莖部之前,可以先把下面不想要的老葉子扒掉一些,只留下觀賞性強、健壯的葉子。這樣好選擇砍的部位,免得砍完以後過一段時間下面的老葉子乾枯,又會變成長脖鹿。扒掉葉子選好位置就可以砍了,砍的時候用鋒利一點的工具,讓傷口比較整齊。別用個銼刀銼半天,傷口像狗啃的一樣。
2、晾乾傷口
蘆薈砍掉一截莖部以後,不要馬上重新栽種,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三到五天,把傷口自然晾乾。如果遇上陰雨天,或者非常潮濕,可以先用多菌靈浸泡傷口處半小時,然後再晾傷口,避免細菌感染導致腐爛。注意是陰涼通風處,不是放到太陽下曬。蘆薈生命力非常強,放三五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3、准備盆土
在蘆薈晾乾傷口的期間,就可以准備盆土了。栽種蘆薈的盆土要疏鬆透氣性好,最好摻點河沙,更合蘆薈的胃口。忌用粘性強的土壤栽種蘆薈,容易爛根,到時候就又要扒出來處理。土壤准備好以後潑點水,讓土壤變得潮濕,注意是潮濕,不是很濕,捏起來不成團,摸上去有點濕的那種。
4、栽種
晾乾傷口的蘆薈就可以栽種了,栽種時不要種得太深,種下三五厘米,按壓根部土壤,讓其和根部充分貼合。如果蘆薈偏向一邊比較嚴重,可以在偏的那邊墊塊石頭、木塊之類的,盡可能栽種直,成活後注意轉動花盆,就能長得比較好看。
5、養護
蘆薈栽種好以後再不要澆水,放到陰涼通風處養護,期間盆土幹了再澆,不要總是澆。等蘆薈的葉子開始變硬有光澤時,就是根須長好了,這時候逐漸見光,進入正常養護。
蘆薈莖部砍掉以後是很好生根的,或者莖部本身就有氣生根,栽種以後氣生根會轉化成土生根,然後開始生長。
㈢ 蘆薈長得太高了怎麼處理
蘆薈太高了,可以取一把鋒利的剪刀,進行殺菌消毒,避免植株被截斷後被病菌感染,再用剪刀直接將蘆薈的頂端葉片截斷,然後將修剪過後的植株放置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進行養護,並且還可以把剪下來的那截葉片插入土壤中進行種植。
㈣ 請問我家的蘆薈已經有十來年了 葉子都長的很大 旁邊都是刺 花盆已沒法滿足了 換盆有沒有需要注意的
要分櫱換盆。具體就是說,要把一棵分成兩棵甚至更多棵——看起來是一株,如果真的長十幾年的話,其實在地下和靠近地面的部分已經分成幾棵了。 換盆的時候能分開就分開,這樣以後長得比較快。
換盆的前幾天不要澆水,等土基本干透,然後一手扶住蘆薈根部,一手托住花盆,旋轉一杯八十度,晃動——整棵蘆薈就會脫盆而出。 此刻,你要注意了,要兩只手一心一意的扶好到出來的土塊,然後輕輕的把原來的盆拿掉,考慮到你還在扶著蘆薈,肯定沒有多餘的手來拿掉花盆——沒關系,辦法我已經替你想好了:辦法1、直接再旋轉一百八十度,讓花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體運動。然後,彭的一聲......在震驚之餘你意識到....啊!你獨自一個人就完成了蘆薈舊居的強拆工程,你就是一個拆遷辦阿! 方法2、喊鄰居張大媽火速過來幫忙,張大媽不在就喊對門李大媽。但是,記住,千萬不能喊張大偉同學——他絕對不靠鋪! 看到你雙手托著蘆薈,騰不出手來,他會直奔你家冰箱。。。。。辦法3、輕輕的把蘆薈和花盆躺倒放在地上,然後取走花盆。
換土的時候要把靠近原來花盆壁的舊根清除掉,同時除去部分舊土—— 這部分,一般來說,都是已經幹掉的根。然後,捧起蘆薈(雙手捧著長著蘆薈的土塊),放在盛著一小半營養土的大花盆裡,放好扶正,加土,按實,澆水——澆水的時候發現塌陷部分接著加土,如果蘆薈歪斜,請扶正。最後,洗手收工!
㈤ 蘆薈長的太大怎麼辦😱能讓他停止嗎
蘆薈長得太大了,想讓它停止生長。
可以考慮把蘆薈剪去,從而讓它重新發芽。
剪下來的葉子枝條可以扦插。
現在溫度適宜,這是蘆薈旺長的季節。
㈥ 蘆薈長太高了怎麼辦
蘆薈比較好成活,有的品種會長的很高很大,我們可以用消毒過的鋒利的刀片或者剪刀將葉片截斷,保留自己喜歡的高度即可,不過建議保留20-30cm,下面的植株會繼續生長,長出新芽,裁掉的部分可以重新栽種或者用來護膚、食用。
一、時間
蘆薈不耐寒,冬天的時候不要進行截斷、扦插等操作,蘆薈安全過冬至後氣溫回升,在春末進行操作是最佳時間。這時候的蘆薈馬上要進入生長旺盛期,截斷的部分會很快發新芽,被截掉的部分生根也會更快,成活率更高。
二、操作方法
1、取一把鋒利的刀子或者剪刀,進行殺菌消毒,防止後期截斷的葉片產生病害潰爛。從根部往上20公分的地方將蘆薈葉片截斷。剩下的部分正常養護,一到兩個周給水一次,很快就會重新生長。有的外觀伸展太大,可以用繩子圍個圈綁起來,控制橫向生長范圍。
2、將被截掉的葉片晾乾,晾一夜即可。傷口沒有汁液溢出之後插到乾燥的土中,一定要是干土,不要澆水,防止爛根。可以不定時往葉面上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提供養分。等到中間的葉子長開之後說明已經成活生根了,這時候再給水即可。
㈦ 我的蘆薈葉子很長,佔地方很大,應該怎麼辦
用布條綁成一個圈,開始圈很大,慢慢縮小,把葉片收攏,讓它們豎著長。不過這樣就比較缺光,長不快。
㈧ 蘆薈葉子長的過長可以剪掉葉尖部分嗎
可以,但是要注意陽光照射和不要沾水
一、施用時間
在蘆薈生長最快的時候,即它所消耗的養分最多的時候,則是最佳的施肥時機。通常蘆薈的生長周期在春夏之間,此時溫度適宜,陽光溫和,生長速度極快。此時,則可將蘆薈施肥,每隔半個月施肥一次,可使蘆薈生長最快。
二、化肥選擇
就蘆薈而言,選擇合適的肥料,方能提高其生長速度,在施肥時,除了提供一定的肥力外,還需要適量的微量元素,可以不噴施里貝里宴沃螯合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及時快速補充微肥。
三、肥育前兆
在土壤中肥力不足,蘆薈吸收的肥力不足,此時蘆薈就會釋放一些「信號」,提醒人們盆栽肥力不足。如果蘆薈出現干癟或葉尖部位乾枯、發黃,這說明土壤中的肥力已不足以支撐蘆薈的生長,此時就要及時補肥。
四、適當增肥
蘆薈補肥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在換盆時補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有機肥料,起到底肥的作用,起到最簡單的補肥作用。
另一種是直接在自身土壤的基礎上進行追肥,這種方法也比較簡單,直接在遠離蘆薈的盆土的地方,挖幾個小孔,把自己發酵的餅肥等,埋入其中,已經達到了補肥的效果。這個方法不宜多用,一個月至多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