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蘆薈怎麼養的
㈠ 蘆薈怎麼養
你好!
蘆薈的養護方法:
1、花盆選擇
如果蘆薈植株比較大,盆比較小,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如果蘆薈植株比較小,盆比較大,每次給蘆薈澆水之後,盆土不容易干,時間長了會出現爛根現象。因此養殖蘆薈,要選擇一個大小適宜的花盆。
2、光照條件
蘆薈是一種喜光耐熱的植物。光照供應充足,對蘆薈的生長有益。每天要給蘆薈提供的光照不能少於7個小時,夏季要適當遮蔭,防止蘆薈被曬傷。
3、土壤選擇
蘆薈喜歡透水性、透氣性良好、不易板結的中性疏鬆土壤,可以選用腐殖土、粗砂、園林土按照4:2:2的比例混合。
4、溫度要求
蘆薈養殖環境最好在15-30℃之間,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如果低於0℃植株很容易死亡,而高於30℃也容易枯萎,夏季需要噴水增加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從而降低溫度。
5、肥水管理
蘆薈澆水不要太頻繁,不幹不澆。盛夏時可保持3-5天澆一次的頻率,且盡量在日落以後。冬天澆水頻率適當降低,且最好在中午澆水。春秋澆水頻次和時間不限,觀察植株狀況而定。蘆薈施肥主要為磷酸鈣或者復合肥。溫度高生長快時多施肥,反之少施肥。蘆薈病蟲害少,一般不需要殺蟲葯。
㈡ 小蘆薈怎麼養殖
小蘆薈怎麼養殖
小蘆薈怎麼養殖,蘆薈是比較常見的植物,這是懶人家裡必種侍虛的植物,生命力十分旺 盛,,幹了澆點水就行,但是想要將蘆薈花養得茂盛,還是有很多技巧的,以下來了解小蘆薈怎麼養殖。
小蘆薈怎麼養殖1
配置好盆土
小蘆薈怎麼養殖,首先我們需要為其配備好適宜的盆土,花盆和土壤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通透性,對於花盆方面,建議選擇泥土盆或者瓦盆進行養護。在土壤方面,建議用腐葉土、田園土、河沙土進行調配,也可以直接去市場上購買專用的營養土進行老慧燃養護。
控制好光照
養殖小蘆薈我們還需要為其控制好光照,因為它的生長是離不開適宜的光照的,但它也怕強光直射,特別是在夏季,需要做好相應的遮陰措施。在其他季節,建議盡量多給予它散射光照,可以讓它有一個更好的生長。
控制好溫度
除了控制好光照之外,我們還需要為小蘆薈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溫度,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5℃左右,溫度在低於10℃或者高於35℃的時候就會影響到它的生長,所以在養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夏、冬兩季,提前做好相應的降溫以及保溫措施。
澆水方法
養殖小蘆薈,澆水也是必須要保證的,蘆薈本水水分的含量就比較高,我們在為其進行澆水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澆水,在正常情況下,保持盆土處於一個微微濕潤的狀態即可,我們可以根據盆土的干濕度來澆水,切忌積水現象的發生。
施肥方法
除了澆水之外,養殖小蘆薈,施肥方法也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小蘆薈的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多施。建議使用濃度低,含量均勻的復合肥進行,注意控制好施肥量,忌施濃肥、生肥。施肥配合澆水一起進行效果會更好。
蘆薈生根快的方法
蘆薈又被稱為油蔥,屬於阿福花科植物,人們通常會用葉插的方法來繁殖蘆薈,那葉插蘆薈怎麼生根最快呢。要想讓蘆薈生根快,繁殖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正確的方法,通常可以在春秋季進行葉插,這兩季葉插存活率很高。
葉插時最好在健壯的植株上截取葉片,截取時要選擇厚實的葉片,之後需要將葉片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蘆薈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要想讓蘆薈生根快,葉插的土壤最好將腐葉土、煤灰、園土、珍珠岩混合配製土壤。
配好土壤後最好將盆土放在陽光下暴曬消毒,葉插前可以在葉片根部抹點生根粉或草木灰,能加快葉片生根的速度。葉插完成後最好將植株放置在半陰通風的環境中養殖,之後可以適當的往植株上噴水,有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
蘆薈生長速度較快,養殖得當時葉片一個月左右便能生根,這時可以將植株移植到光照充足的環境中養殖。蘆薈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後期養殖時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0~30度,晚上最好將溫度控制在14~17度,不能使溫度低於10度。
小蘆薈怎麼養殖2
蘆薈是否怕曬
蘆薈是怕曬的,在強光環境下暴露較長的時間,其葉片上會出現斑點,且顏色變得暗淡,所以在養護蘆薈時,每天只能為其提供六小時的光照,而且也可以為蘆薈提供營養碧旁均衡的無機肥,以及未遭受污染的河水,讓植株生長的健康。
1、蘆薈怕曬
蘆薈是怕曬的,雖然蘆薈屬於喜陽植物,但是不能長期在強光環境下暴曬,否則會出現葉片上長斑點,葉色暗沉的現象,所以在養護蘆薈時,只能在上午為其提供六小時的光照,在午後,則需要將蘆薈移入散光環境中。
2、補充水分
蘆薈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較大,在養護時,就需要每隔三天為其澆灌一次水分,浸濕全部的土壤,但是在夏季,溫度較高,水分蒸發較快,此時需要每天為蘆薈澆水兩次,分別在清晨和傍晚,讓植株更好的生長。
3、科學施肥
蘆薈適合生長在較為肥沃的環境中,在養護的過程中,也可以為其提供腐熟的有機肥,提高蘆薈的生長速度,也可以為蘆薈提供,礦物質含量豐富的氮磷鉀混合肥,讓植株可以吸收均衡的營養,生長的更加旺盛。
4、定期換盆
蘆薈生長需要足夠的生長空間,如果是盆栽種植的蘆薈,需要每隔一年為其更換一次盆土。在為蘆薈更換盆土時,可以將植株從土壤中挖出,使用剪刀將生長過密的根須剪去後,再將其栽種在新的盆土中即可。
小蘆薈怎麼養殖3
蘆薈杵插栽培步驟
1、我們在對蘆薈葉片進行杵插的時候要選擇健康的蘆薈葉片,在摘的.時候,最好摘取長度有8cm左右的葉片,太短的話不容易成活。在摘下來後我們還要把蘆薈的傷口晾乾,這樣在杵插的時候不容易腐爛。
2、之後我們要把曬乾的蘆薈葉片斜著杵插在沙質的土壤中,並且最好只杵插蘆薈葉片的3/1的部位就好了。最後我們還要放一些能夠讓蘆薈排水通透的物質放在土壤中,便於排水。
3、在杵插蘆薈葉片之後,我們就要及時的把蘆薈放在一個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生長,在開始的時候不要急著給蘆薈澆水,在栽種4-5天左右的時間後我們在對蘆薈進行澆水就好了。
蘆薈怎麼分株
蘆薈進行分株繁殖,要在4~6月將其幼苗用片狀木棍從母株上分離,保證其根部帶有較多根系,之後根部消毒浸水,配製好2:1的灰煤渣和腐殖土,將其根系舒展擺放在土壤上,覆土藏根後再撒上細沙,澆水養護控制溫度在20℃,7天即可生根。
1、分離幼苗
對蘆薈進行分株多在4~6月進行,此時氣候適宜蘆薈生根成活率高。准備好一個片狀的木棍,選好要分離的幼苗,一手抓著幼苗,一手用木棍從根部將其與母株分離,最好幼苗根部要帶有較多根系。
2、消毒處理
從母株上分離下來的幼苗傷口處要進行殺菌消毒,用多菌靈或者是百菌清加水稀釋後對其塗抹。之後將幼苗根系直接浸泡在干凈的清水中,讓其吸收足夠的水分,以便其移栽後能更好生根成活。
3、配製基質
在蘆薈怎麼分株中要為其配製適合生根的基質,一般要選擇肥沃並有著較好透氣性的土壤,可以將泥炭土和腐殖土加上河沙按照2:1:2配製,也可選擇灰渣土和腐殖土按照2:1比例混合,將其用水澆透。
4、幼苗扦插
將處理好的蘆薈幼苗取出,直接擺放在盆土中間,注意此時它的根系要呈現一個舒展的姿態,避免根系糾纏。之後慢慢往花盆中填土,將其根系掩埋以後,再在上面用一層較薄的細沙覆蓋,從而使其更好生根。
5、後期養護
扦插完成以後要注意做好後期養護工作,將栽種小苗的花盆擺放在弱光的散射區域,並要定期對土壤進行澆水,保持其一直處於濕潤的狀態,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7天後會長出新根,之後可正常養護。
㈢ 蘆薈該怎麼養
1、花盆土壤選擇
每個植物在養植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到這一點,對於蘆薈花盆的選擇,一定是透氣性要好的,這樣可以增加土壤內部的氧氣,泥盆是最佳的選擇,可以避免蘆薈爛根。
對於土壤,不能用酸性的,土壤里加點營養成分是最好的,這才能更好的促進蘆薈生根發芽,還有些花友喜歡從外面挖一些泥土,來作為栽培的土壤,其實不建議這樣,這樣的土壤看上去肥沃,會導致一些害蟲。如果真想使用,一定要先對其消毒。
2、澆水要適量
給蘆薈澆水,一定要根據時候來看,溫暖的時候半個月澆一次就可以,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多澆幾次,一定要澆透,不能讓盆子里留有大量的積水,根就會導致腐爛,導致蘆薈爛死。
肥料的選擇也是需要關注的,在蘆薈的生長前期需要選擇氮磷鉀肥料,在後期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有機肥,糞便,可以給它更多的營養,能夠使蘆薈長得更好。
3、控制好光照
蘆薈生長需要充分的陽光,所以光照是影響它生長的必要條件,剛栽種的蘆薈早上見見太陽就可以,不用過多照射,等它適應之後,再逐漸加大光照時間。
夏天不要過於暴曬,可以放在半陰光照均勻的條件下,蘆薈的葉片才會長得肥厚,整整齊齊的,最好選擇秋天養護它,增加一定的光照,或者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有利於它進行光合作用,讓植株生長更健壯。
4、施肥
蘆薈是耐貧瘠的植物,所以對於它的施肥一定要充足,施一些緩釋型的肥料也可以,會讓它吸收養分的同時,底部會長出小芽,想讓植株長得大一些,要經常的掰一掰它底部的小芽。
蘆薈的植株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補充一些微量元素,也需要氮磷鉀肥,可以隔上半個月給它的植株施一次肥,避免葉尖乾枯發黃的情況,秋天養護溫度是比較適宜的。
5、放置在通風條件下
蘆薈比較怕積水潮濕,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風,經常通風可以減少病菌的滋生,並且在養護的過程中也要及時修剪不利的枝葉,以免滋生蟲害,休眠期的時候多放在光照的地方。
㈣ 蘆薈怎麼養
養殖蘆薈,首先要選擇適宜的花盆和盆土,泥盆最為適宜,使用排水透氣性良好的土壤,還要給予其充足光照,創造適宜的溫度,注意適當澆水,每個月施肥一次。另外,要防止紅蜘蛛、根腐病和褐斑病的侵蝕。若是想要繁殖,有分生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
一、養殖環境
1、紅蜘蛛
紅蜘蛛是蘆薈常見的一種病蟲害,在夏季時多發,當發現蘆薈已經被紅蜘蛛侵蝕的時候,要用40%的樂果20002500倍液噴灑,每隔3天噴灑一次,連續使用4次之後即可好轉。
2、根腐病
在養護蘆薈的過程中,要是通風不當也會導致蘆薈產生根腐病,這個時候要及時的將蘆薈連根拔起,然後切除其腐爛的根系,消毒之後,換盆土重新栽種。
3、褐斑病
蘆薈的了褐斑病之後,整片葉子都會慢慢的變成褐色,極大程度的影響了生長,還十分影響美觀,這個時候應該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噴灑,連續3次之後即可清除。
㈤ 小蘆薈怎麼養
1、首先要選適合蘆薈的泥土
我們在選擇泥土時,可以使用透氣、透水好的沙質泥土作為培養土,在培養土裡面加入少量的復合肥,就可以把蘆薈移植在其中了。我們若李碼不是自己培種,而是選擇從商家手中購買,那我們就完全不需要考慮土壤的問題,因為商家已經給我們配好了適合蘆薈的泥土。
但商家給我們配好的泥土,其中的養料只夠兩個月到三個月。在這段時間,我們是不可以添加養料的,以免燒傷植物根部;但過了這兩三個月之後,一定要添加肥料,使我們的小蘆薈長得更好。
2、如何控制對蘆薈的用水
蘆薈喜歡的土壤是含有較多水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持蘆薈生長泥土處在濕潤的狀態。我們也不要給它過多的水分,使得盆內的水分發生堆積,讓植物根部發生腐敗。蘆薈也不需要像其他植物一樣,需要對它的葉面進行噴水,只需要對其根部進行少量澆水即可。不用每日噴水,這就讓我們減少了工作量,在養蘆薈的過程中省心不少。
3、蘆薈盆栽植物擺放的問題
蘆薈這種植物已經適應了熱帶、亞熱帶這樣的氣候,在它生長期的時候需要很多的陽光及空氣,所以我們要把蘆薈放在通風,並且有陽光照射的地方。當然到了深冬與秋季,在這兩個季節的傍晚,一定要記得將蘆薈收回至屋內。
這兩個季節晚上的溫度,在我們大陸一般都是會低於零度的,前面我們已經講到了,蘆薈低於零度時會發生凍死這種情況的,我們一定要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4、如何給蘆薈補充養料
蘆薈這種植物對養料的需求不是特別巨大,在平時之中只需施上一些薄肥就可以了。在肥料的選擇中,可以使用有機肥,若蘆薈長勢不夠旺盛的情況下,也可以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因蘆薈對養料的需求量不大,所以多加的養料,只會隨著雨水流失掉。
5、蘆薈的再繁殖
一盆蘆薈不能夠滿足我們需求時,我們就可以考慮利用母體,再種植一盆蘆薈。在分株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蘆薈從泥土中取出來,發現它的新芽並從根部將其切下,使兩邊都有較多的蘆薈根支。這時候再分別用小陶盆種植即可。在分完株之後,一定要記得給土壤澆水,這樣有利於新株的快速生長,提高存活率。同時也可以給母體進行少量的營養補充,以促進它傷口的修復再生。
6、病害的預防
蘆薈這種植物,雖然抵抗力較強,但也有幾大病蟲害要注意防治;蘆薈銹病是蘆薈最主要的病種之一,當發生蘆薈銹病時,我們只能將盆中的泥土再次更換。並將蘆薈的根部清洗干凈進行再種植。蘆薈褐斑病也是蘆薈要面臨的嚴重病種之一,哪緩哪發生蘆薈褐斑病時,會使蘆薈的葉面會發生腐敗變質,嚴重的可能會引發植物的哪衡死亡。發生這種病變時,我們需要保持土壤較為乾燥,同時施用百菌清,使用頻率保持在一周一次,每次重復噴灑一至兩次即可。
㈥ 蘆薈怎麼養
現在大多數人家裡面多多少少都可以見到蘆薈的身影,因為簡單容易養活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蘆薈品種非常多,常見的有中華蘆薈、木劍蘆薈、庫拉索蘆薈和不夜城蘆薈等,用於工業化生產的蘆薈多是庫拉索蘆薈,這種蘆薈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庫拉索地區,是現在種植面積最廣應用最多的蘆薈品種了。而我們通常在家居領域見到最多的蘆薈則是中華蘆薈和不夜城蘆薈,又來作為觀賞盆栽。
如果將蘆薈養在氣候比較濕潤並且炎熱的南方室外可以不用打理。蘆薈能夠很自然地在南方環境下正常生長。如果是養在室內則可以隔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蘆薈需要養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然容易出現黃葉、化水的情況。蘆薈本身含水豐富,澆水過多容易爛。所以澆水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頻率,等到盆土幹了再澆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在北方乾燥寒冷的季節蘆薈應該怎養護?首先要知道蘆薈是不耐寒的,溫度過低極容易凍傷。所以北方秋冬季節應該往室內挪動栽種。並且在這些季節裡面為了避免凍傷根系要停止澆水。夏季可以適當增加澆水的頻率,一周一次要澆透並且保證盆土不積水,否則蘆薈很容易就爛根了。蘆薈養得好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光照。蘆薈的最佳生長溫度在15-35℃,所以春夏兩季是蘆薈生長最旺盛的季節要給足光照,不然就容易出現葉片變黃、褐色斑枯。栽種在室內的盆栽,可以移到向陽的窗檯下或者放到室外接受陽光的洗禮。冬季溫度比較低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時候也可以移至室外,接受2-3小時的光照,記得及時移迴避免凍傷蘆薈
㈦ 蘆薈怎麼養
1、土壤:養殖 蘆薈 時,需要使用園土、細沙、珍珠岩混合配製成栽培土壤。2、澆水:蘆薈不耐潮濕,最好每隔7-10天澆一次水。3、追肥:蘆薈生長期要追施4-5次腐熟的有機肥料。4、光照:保證蘆薈每日接受5-7個小時的光照,促進其合成葉綠素。
蘆薈如何養殖
1、土壤配比
蘆薈耐熱不耐寒,進入冬季後要移入室內養護,並將溫度控制在5℃以上避免凍害。春秋季多接受溫暖直射光,夏季遮蔽強光,冬季延長每日光照時間。
㈧ 怎麼養小蘆薈
1、光照,蘆薈生長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它不耐庇蔭,必須在全光照環境下進行栽培。
2、土壤,蘆薈對盆土的要求沒晌沒疏鬆,透水排水能力強,對盆土的肥力要求不是太高,有足夠的肥力當然是更好,沒有肥力或者肥力不足它也能生長。
3、水分,蘆薈養護需要寧干勿濕,干謹氏透澆透。因為它是肉質植物,所以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比較耐乾旱,但是怕積水。
4、溫度,蘆薈生長室溫是在5到25度之間,短暫的零度它是可以忍耐的,長時間的結冰會造成寒害。
5、防治病蟲害,養護時通風不良會發生紅蜘蛛、蚧殼蟲等危害,還會有葉斑病、炭疽病一些病害的發生。發生時要盡早的去防控,在剛發生時像蚧殼蟲就把它擦掉,紅蜘蛛用合適的殺蟎劑;病害建議在換季時多噴灑保護性的殺菌劑枯納。
㈨ 蘆薈怎麼養殖
蘆薈怎麼養殖
蘆薈怎麼養殖,很多人家裡會養殖一些寵物又或者是植物,而植物最常見的就是蘆薈了,因為蘆薈非常好養殖,而是肉嘟嘟的深受人們的喜愛的,那麼以下是關於蘆薈怎麼養殖。
蘆薈怎麼養殖1
一、盆土
養殖蘆薈盡量是用塑料盆、陶瓷盆或是泥質的花盆。它喜歡生長在肥沃的土壤裡面,並且排水性要強,不然有水分積存後無法排出,就會引起植株的根系變腐爛。
二、水分
蘆薈生長對於水分要求並不嚴格,因此盆土裡面保持微微的濕潤就可以不要太潮濕。春天可以5-7天澆一次水,夏天可3天左右澆次水,秋冬天氣溫度低的時候可半月澆次水,最好是讓土壤保證乾燥的狀態。
三、光照
它生長是需要陽光的,春秋兩個季節可直接被陽光照射;夏天就要為它遮蔭了,或者是放到有風的半陰涼處;冬天的太陽通常比較弱,因此要放在光線足夠充足的地方。
四、施肥
養殖蘆薈不能長時間不施肥,在栽培時要在土壤中加入足夠的基肥,在溫暖的春天可追施3-4次液肥。在夏天和秋天最好不要給它追肥,容易導致葉片的距離變大,莖節變得過長。
蘆薈怎麼養殖2
一、光照
蘆薈是喜光的植物,春秋季的光照對它的生長非常有利,要讓它多曬曬太陽。在夏季,陽光過於強烈,尤其是中午的陽光,要及時採取遮陰措施,不能暴曬。冬季時要將它移到有光照的地方,可以全天接受光照。
二、土壤
養殖蘆薈要用排水性能好且含營養量高的沙質土,可以用腐葉土,珍珠岩,泥炭土和細沙按照3:1:4:2的比例進行混合配製。
三、澆水
蘆薈本身就是含水量很高的植物,因此平時不用多澆水,等土壤干透再澆就行。另外,要注意夏季,這時溫度過高,蒸騰作用太強,要適量澆水補充水分。
四、溫度
蘆薈怕冷,最好能提供給它15度到35度的生長環境,冬天的溫度也要保持在5度以上,不然它很難生長。
蘆薈怎麼養殖3
以下是蘆薈的詳細養護方法:
蘆薈葉片肥厚,純綠色或帶有斑紋,長披針形,先端尖,葉緣多刺或全緣,簇生於莖上,呈螺旋狀排列。總狀花序從葉叢中抽生,直立向上生長,花梗高出葉片,花橙紅色,很美麗。盆栽多於秋、冬開花。蒴果三角形,成熟後開裂,露出種子。
蘆薈原產南非等地,我國雲南南部的元江地區也有野生分布。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鹽鹼。
不耐寒,冬季室溫不得低於5℃,生長適溫為20~30℃。耐旱力強,生長期宜稍濕,休眠期宜干。不耐陰,在蔽蔭的環境下多不開花,陽光充足時葉美花多,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下蘆薈怎麼養。
1、蘆薈養殖的花盆選用
(1)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
(2)花盆大小:蘆薈可定植於14~20厘米盆徑的盆中。
2、蘆薈養殖的盆土配製
蘆薈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較耐鹽鹼。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園土:腐葉土:沙=4:4:2;泥炭土:腐葉土:沙:珍珠岩=4:3:2:1。
3、蘆薈養殖的澆水方法
因蘆薈莖葉中富含水分,對水分要求不高。蘆薈喜偏乾的土壤,耐乾旱,忌積水,喜乾燥的空氣環境。春季氣溫上升後,蘆薈恢復生長,可略增加水分供給,盆土以濕潤偏干為宜。夏季保持盆土濕潤,澆水應間干間濕,同時因蘆薈喜乾燥的空氣環境,應與其他喜濕潤空氣的植物分開放置。
秋季保持盆土偏干,秋季氣溫漸涼後應減少水分供應,直至保持干而不燥的狀態。冬季、春初氣溫較低時(5℃以上),蘆薈處於半休眠狀態澆水不宜多,以盆土干而不燥為宜,干透後才略澆水。
4、蘆薈養殖的施肥方法
蘆薈對肥料的要求不高,但缺肥也不利於其生長。
生長旺季可追肥4—5次腐熟的20倍液肥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
如在栽種時施入足量的基肥,生長季節可不用施肥。基肥可用腐熟的豆餅肥等有機肥。基肥的施用量為盆土的1/10。
每年春曖生長季節追3~4次液肥,夏秋不要追肥,否則莖節過長,葉片稀疏,易倒伏。
5、蘆薈養殖的光照要求
蘆薈喜歡光照,春秋季節多接受陽光直射則生長健壯;夏季置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更有利其生長。在北方,秋後應將其移入室內養護,置窗檯的向陽處;冬季置於室內光線良好、室溫不低於10℃的地方。
6、蘆薈養殖的注意事項
(1)蘆薈生長較快,應在每年春季出室時換一次盆。盆土可用腐葉土3份、園13份、河沙4份或腐葉土3份、園土2份、河沙3份、珍珠岩2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並施入少量充分腐熟的雞糞、骨粉、油渣等有機肥料作基肥。
(2)若每年換一次培養土,養分充足時,生長期間可不施追肥或少施追肥。夏秋兩季生長最快,可每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如追施10%~15%充分發酵腐熟的餅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1%磷酸二氫鉀肥水等。冬春季節可不施肥。
(3)夏季是蘆薈的.生長旺季,應注意水肥的供應。陽光較強時應適當遮去中午的光照。蘆薈不能與喜濕的植物放在一起培養。開花時不使土壤過分干即可。
(4)秋季保證充足的光照,適當澆水。蘆薈不耐寒,氣溫下降後應及時移人有光照的封閉陽台內或房間內,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
(5)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10天後再逐漸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春、秋季節放在陽台或室外窗檯上接受陽光直射則生長健壯;夏季移至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冬季放室內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溫不低於10℃為宜。
(6)蘆薈要求全年接受充分的陽光。在春季最好移出室外,擺在南面的陽台上,或置於南窗的窗檯上,但要避免雨淋。蘆薈雖然不喜過濕,但在生長期間,特別是強光照射下,需要充足的水分。
若要促進植株向四周伸展,可以把中心部生長過密的葉子均勻地切去一些,這樣做也不使植株在強光照射下,由於葉子的密度過大而出現霉爛。
7、蘆薈養殖的繁殖方法
蘆薈可用分株或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可結合早春換盆進行。方法是將植株從盆內磕出,去掉老株,選取基部分生的小苗另行上盆;栽植深度以穩固苗株為度,少澆水並將分株苗置於溫暖濕潤的地方,在保證植株不萎蔫的情況下,4~5天後向葉面、盆土表面噴水,10~15天後再澆透水。
扦播可於4~5月間進行。從老株頂端剪取長約8~10厘米葉片作插穗,切口塗抹草木灰,晾1~2天,待切口乾縮後再插入素沙中,保持盆土濕潤,約20~30天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