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對蝦育苗池多大放多少苗
㈠ 養南美白對蝦一畝應放多少苗
根據蝦池條件和餌料供應情況確定放養量,一般放養密度為3到5萬尾/667平方米。
池塘選擇:
1、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蝦池面積2000到3300立方米,水深為1.5到2.0米,池底為泥沙底質,保水性能好.
2、蝦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圍池堤,高度為1.0米,以防南美白對蝦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敵害進入。進水口設60目篩絹網過濾,出水口設40目篩絹網攔蝦外逃。
(1)白美對蝦育苗池多大放多少苗擴展閱讀:
增強白對蝦抗病能力:
1、早期壯苗:
(1)在華南沿海輪含,養蝦戶習並桐岩慣於蝦苗長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蝦配合飼料,有的蝦苗投入20天後才喂飼料,利用蝦池肥水的基礎餌料生物養蝦。
(2)這對於南美白對蝦來說是很不科學的,蝦苗剛從苗場放入蝦池養殖,如果營養跟不上,就會給整個養殖過程帶來病害的威脅。
(3)如果在蝦苗入池後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動物性餌料,可以提高蝦苗對外界刺激的應絕御激能力,顯著提高蝦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
由於南美白對蝦食量大,投餌量可按其生活習性進行調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間投65%。每星期加喂兩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飼料中以提高蝦體的抗病力。
3、後期催肥:
在中期的養殖基礎上,加大投餌量,特別是在對蝦攝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強高效優質配合飼料的投喂,並增加投喂次數,適當提高蝦塘的池水鹽度,促進對蝦蛻殼和硬殼,這樣可以提高商品蝦的質量,增加養蝦的經濟效益。
㈡ 南美白對蝦放苗與壯苗的管理技術有哪些呢
1 放苗密度
為了提高蝦苗的成活率,減輕養成期的管理壓力,首先確定放養的密度,放養密度大小取決於塘大小、水深、換水條件、增氧設施、養殖方式、種苗大小、餌料供應、產量與衫備規格、其他設備與管理技術水平和經驗等方面。建議:水深1.3~1.5米的,投6~8萬尾/畝;大於1.5米深的投8~12萬尾/畝;工廠化養殖可投20~30萬/畝(不在本文探討范圍)。但從長遠考慮,放苗量太多,會加劇池塘老化,蝦個體大小不均,容易造成缺氧,並會增加染病機會,苗的成活率也會降低等。
① 放養蝦苗後,每7~8天用高穩C250克/畝·米+開胃解毒靈500克/畝·米潑灑,連用4次(即28天)。
②苗齡28~30天時,用紅白清400~500克/畝·米,開水浸泡2小時全池潑灑,以後間隔15天再潑灑一次,預防細菌和病毒性病害的發生。
㈢ 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技術
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技術分享如下:
1、生態特性。
南美白對蝦為熱帶型蝦,生存水溫為6——40℃游模,生長水溫為15——38℃,最適生長水溫為22——35℃,低溫適應能力稍差,水溫低於15℃攝食活動受到影響,9℃以下出現死亡。該蝦抗環境變化能力強,能在鹽度0.5‰——3.5‰的水域中生長,經淡化處理,能在純淡水中養殖。溶解氧要求5毫克/升以上,最低忍受能力為1.2毫克/升。pH值適應范圍為7.0——8.5,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不能過高。
2、淡化處理措施。
放苗前在池塘內一角用薄膜或五彩布圍一定面積,水深在50厘米左右,然後用鹽鹵或粗鹽把水調至與育苗場相似的鹽度。根據我們實踐,每60平方米水面按50千克粗鹽進行調至鹽度差異±1‰,然後把采購蝦苗放入暫養,自然淡化7——10天後把圍攔薄膜或五彩布撤掉,進行正常飼養。
3、苗種放養。
南美白對蝦放養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粗放:一般每667平方米放苗1萬——1.5萬尾,產量約100千克。精養:每667平方米放苗3萬尾左右,產量約200千克。
4、投餌時間與數量。
南美白對蝦養殖前期每天投餌2次:上午8點鍾,下午20點鍾;養殖中期每天投餌3次:上午8點鍾,下神遊緩午19時,夜間23時;養殖後期每天投餌4次: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19時,夜間0時。投餌數量,前期為蝦重的8%——10%;中期為6%——8%;後期為4%——5%。在塘邊均勻潑撒,夜間投餌量占日投餌量的50%。
5、調節水質。
南美白對蝦池塘水色以黃褐色為好。養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後期40厘米左右。養殖期間每周追發酵雞、豬、牛糞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2.5——3.5千克。
6、病害防治。
南美白對蝦一旦發病,非常難治,為此要以預防為主。主要方法為:用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每10——15天使用1次,用量為0.1克/立方米,全池均勻潑灑;治療:用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1次,其用量為0.2克/立方米,若病磨碧情嚴重,隔2天稍換部分水後,再使用1次,其用量為0.1克/立方米。
7、收獲與捕撈。
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為65——80天,規格60——70隻/千克,便可上市出售。捕撈方式,可採用蝦籠網具起捕,也可干塘抓捕。
㈣ 南美白蝦苗每畝投放多少適宜
前期准備 1、整塘清淤。在冬季,清除池底雜草和過多淤泥,修整池塘,曝曬池底,使池塘底部乾裂。 2、消毒殺菌。放苗前一個月左右,每畝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或茶籽餅50千克進行清塘消毒,殺滅病菌、魚卵等。清塘葯物尤以生石灰為佳。 3、蝦池進水。當清塘葯物的葯性消失以後,以及放養前10天左右,即可進水。但蝦池進水前,還要觀察池塘有否絲狀藻類產生,若有則池塘先進水10厘米左右,握吵再用清苔凈進行全池潑灑,以殺滅絲狀藻類。這樣可達到更好的肥水效果。進水時還必須做好: 在進水口設置濾網。濾網採用60目錦綸網布或尼龍篩絹製成直筒網片,網長為2米以上,具體視進水泵口徑大小而定。 把握進水尺度。首次進水以40—50cm為宜,以利施肥培養餌料生物,以後再逐漸提高水位,到放養時水位達到80—100厘米。 4、培養餌料生物。在養蝦塘內培養繁殖餌料生物(基礎餌料),是解決蝦苗進池後的適口餌料,加速對蝦生長的一項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蝦塘的自然生產力,降低養蝦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由於基礎餌料生物具有繁殖快、培養方法簡易可行和營養效果明顯的優點,因而成為養殖程序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生產環節。實踐表明,如果基礎餌料豐富,蝦苗入池後成活高,生長快。蝦池肥水的方法為: 用有機肥肥水:使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發酵,用量視池塘底部環境狀況而定,一般每畝用量為25公斤左右,具體用量視池塘肥瘦程度而定。但使用前最好用石灰進行拌和殺蟲與消毒,以免產生蟲害。 碳氨、磷肥肥水:用量為20公斤左右,碳氨與磷肥之比為3:1。 復配好的有機肥料肥水:如集凱南美白對蝦專用有機肥。用量為為每畝20—40公斤,與復合肥結合使用,效果則更快更好。 其它品種:如市場上有售的生物肥料、活性肥水劑等。 說明:一般來講,有機肥、化肥、生物肥料等有機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最好。具體用量視池塘的基本狀況、肥瘦程度和水源水質等而定。 肥水後,水色呈黃綠水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厘米為好。 水質管理 蝦池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南美白對蝦生長和生存,養蝦就是養水。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質,使蝦的生活環境良好,則蝦體質健康、生長迅速。水環境污染物質超過對蝦忍耐程度,輕者會引起生長不佳與慢性中毒,以及導致生理機能減低,誘發疾病,活動行為異常,中毒死亡等。因此,明汪水質管理在養蝦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水質的好壞,受水源、氣候、水中生物、殘餌及生物排泄物等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不僅是單一作用,而且也有綜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對每一個影響因素必須加以注意控制,使水質安定良好,促使對蝦健康生長。具體做好: 1、控制好水色:南美白對蝦養殖的理想水色是黃綠色或茶褐色。養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間,中後期控制在30厘米左右。視水質肥瘦情況每隔7-10天加註新水一次,最好每10-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劑來改善水質,減少水體有機生物含量,降低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和有機物耗氧量。 2、調節好PH值:南美白對蝦最適宜的PH值為7.8-8.6,偏低用生石灰進行調節,最好不要超過9.0。 3、改良好底質:隨著蝦的生長,飼料的增加,特別是南美白對蝦養殖到中後期,則底部環境相對較差,則需要進行底質改良。若水質過濃或過清,往往底部環境較差,則需要投放一些底質改良劑來改善底部環境,以減少對南美白對蝦產生的不良影響。 4、關注池塘溶氧:在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過激皮仔程中,隨著蝦體的生長,對水中溶氧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在養殖前期視水質狀況採取間隙性開啟增氧機。以後隨著蝦的生長應逐漸延長開機時間,以保證池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必要時應投放底部增氧劑,以增加整個池塘水體的溶解氧。 5、適時開動增氧機:放苗一個月以內,通常在陰雨天及加水時開機2~3小時,可以更好培育良好水質;一個月後,每日晴天中午和夜間開機 2~4小時,隨著蝦的生長,逐步延長開機時間。陰雨天、水質不好等天氣應延長開機時間或24小時開機,這樣有利於保持水質穩定、良好,防止白對蝦缺氧浮頭。 6、做好水質測定:主要的測定指標為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和透明度等。一旦某1個指標出現問題,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㈤ 養殖白對蝦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amei,原產於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迄今為止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三種優良蝦種之一(另兩種為早孫悔中國對蝦和斑節對蝦)。南美白對蝦與中國對蝦酷似,成蝦最大體長可達23厘米,外形特徵為:額角短,不超出第一觸角柄的第二節,第一觸角內外鞭等長,皆短小;大觸須青灰色,心臟暗黑色,步足白堊色;頭胸甲短,與腹軀之比為1:3;雌蝦不具納精囊。其自然棲息區的生活條件為泥質海底,水深0-72米,水溫25-32℃,鹽度28‰-34‰,PH值為 8.0±0.3。
現將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技術和病害防治方法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放養前的准備工作
1.1 蝦池
蝦池建設必須兼顧經濟、實用、安全和操作方便等因素。南美白對蝦養殖池面積一般為10-15畝,長方形,池深2.5-3米,砂質底,用加厚塑料薄膜鋪池底防滲,並在薄膜上加蓋約30厘米細砂壓固和營造蝦生長的底棲環境,配增氧機0.75千瓦/畝。增氧機除了保證蝦塘有充足的溶氧量以及施肥、施葯後可攪拌均勻的作用外,還能使池水以一定的流速形成環流而使污物集中在池的中央,盡可能多的為蝦生長創造潔凈的棲息場所。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公斤/畝或漂白粉8公斤/畝消毒蝦池。
1.2 水質條件
水質是直接影響對蝦成活率、生長速度和產量的原因。確定水質的優劣,可用「一觸、二嘗、三聞、四觀」法。即用手指捻水,滑膩感強的不是好水;口嘗苦澀不堪的不是好水,咸而無異味的是好水;鼻聞有腥臭味的不是好水;眼觀水中浮游生物種類組成缺乏,水色異常(發紅、變暗),泡沫量大且帶雜色的不是好水。正常海水的泡沫為白色,泡沫量越大,表示海水富營養化越陸正嚴重。
飼養南美白對蝦的優質水,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透明度35-60厘米,氨氮低於0.2毫克/升。
1.3 生物餌料培養
清塘後至放苗前 10天左右,進水 50厘米,施有機肥和化肥培養基礎餌料生物,施化肥為尿素3公斤/畝,過磷酸鈣0.5公斤/畝,使水色呈黃綠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左右, pH值8.0左右、施肥量要根據蝦塘底質的肥瘦來靈活掌握。總之,在蝦苗入池前要培養足夠的基礎餌料生物。因為基礎餌料生物適口性好、營養全面。是任何人工餌料所不能替代的。基礎餌料生物是提高蝦苗成活率、增強蝦苗體質和加速蝦苗生長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餌料生物特別是浮游植物對凈化水質,吸收水中氨氮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減少蝦病危害,穩定水質起到重要作用。
2. 合理放苗
2.1 放養健康優質的蝦苗
南美白對蝦放苗規格一般為0.8-1.0厘米,選擇苗種時要挑選健壯活潑、體節細長、大小均勻、體表干凈、肌肉充實、腸道飽滿、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游泳時有明顯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動)、軀體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濁)、全身無病灶(附肢完整、大觸鞭不發紅、鰓不變黑)的苗。最有效的辦法是使用抗離水試驗:從育苗池隨機撈取若干尾蝦苗,用擰乾的濕毛巾將它們包埋起來,10分鍾後取出放回池中,如蝦苗存活則是優質苗.否則是劣質苗。 連綿陰雨天氣要勤開增氧機,多巡塘。一句話,預防為主,冶療為次。
2.2 合理的放苗時間
南美白對蝦最適生長水溫為25℃-30℃,在此水溫范圍內放蝦苗養殖,生長速度快,攝食量大,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如生活在偏低水溫的環境中則攝食量小,體質弱,生長慢,從而養殖成活率低。因此放苗時水溫不能低於16℃,溫差不能低於5℃。南美白對蝦在我國南方4-5月份放苗較合適,北方6-7月份放苗較合適。
2.3 合理的放養密度
合理的養殖密度是養殖獲得高產的保證之凱盯一。高密度養殖的蝦塘放苗密度可適當加大,一般每畝放苗7-8萬尾,條件好的蝦塘可增至每畝12萬蝦苗。
3. 養成管理
3.1 餌料的選擇
高精養殖的南美白對蝦飼養以使用人工配合飼料為主,不宜投喂冰鮮餌料,因為南美白對蝦養殖水溫高,冰鮮餌料在水中易變質,且浸出物較多,對水質污染嚴重。飼料的顆粒大小也應該根據蝦的不同生長階段來選擇,顆粒過小或過大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在養殖前期應使用0.05-0.5毫米的飼料,養殖中期應使用 0.5-1.5毫米的飼料,養殖後期應使用1.5-2.0毫米的飼料。
3.2 投餌方法
高精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由於密度大,必須在放苗的當天或第二天開始投喂,否則會抑制後期的生長。投餌時應該做到:少量多次,勤投少喂;腐敗變質的餌料不喂;傍晚後和清晨前多喂,中午烈日高照時少喂;投餌1.5小時後,蝦空胃率高時(30%以上)應適當多喂;水溫太低(低於15℃)或太高(高於32℃)時少喂;天氣惡劣時少喂;對蝦大量蛻皮時少喂,第二天多喂;池內競食生物(脊尾白對蝦)多時少喂;水質好時多喂,水質不好時少喂;對蝦出現浮頭時少喂或不喂。
3.3 池塘管理 池塘內要定期使用水質消毒劑和投放有宜菌種,主要有消毒王、沸石粉、生石灰和光合細菌等。
3.4 日常觀測
要堅持每天早、午、晚巡塘,觀測水質變化和測量各種水質因子,檢查蝦活動和攝食情況,堅持對蝦的體長、體重的測量工作並做好原始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收獲
應根據對蝦的生長情況,市場行情,水溫變化情況和最近的天氣情況而定。
5.病害防治
南美白對蝦在養殖時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從池塘、水質、苗種、餌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關,杜絕疾病的發生。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苗後定期進行水體消毒。放苗 30 天後消毒一次,以後每隔 15-20天消毒一次。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維生素C、恩諾沙星等,以增強對蝦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蝦病應立即查明原因對症下葯。目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南美白對蝦的疾病主要有:營養性疾病、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5.1營養性疾病
5.1.1 黑鰓病
通常是由水質惡化及飼料中缺少維生素C引起。其症狀為蝦鰓組織變黑、鰓絲萎縮糜爛。防治可用0.8mg/l臭氧復合劑全池潑灑,同時飼料內添加0.2的穩定型維生素C,連續投喂7-10天。
5.1.2 軟殼病
病因是由於投餌和換水量不足,池水pH升高及有機質下降,水體內形成不溶性磷酸鈣沉澱,對蝦不能利用磷而引起。症狀為蝦殼變軟,體色發白,蝦因脫殼困難而死亡。防治時可適當加大換水量,改善養殖水體的水質,潑灑降氨靈0.5-0.8mg/l及硝化細菌0.5-1.0mg/l或在飼料內添加磷酸二氫鈣,其添加量為0.5%-1.0%,連續投喂5-7天。
5.2 寄生蟲性疾病
5.2.1 纖毛蟲病
病因由於鍾形蟲、聚縮蟲、單縮蟲或累枝蟲等寄生所致。症狀為蝦的鰓、體表、附肢上出現一層黑色絨狀物,鰓部變黑,病蝦呼吸困難。防治:(1)可全池潑灑纖毛凈1.2mg/l,10天後再潑灑一次。(2)全池潑灑硫酸鋅3-4mg/l,5天後再潑灑一次。(3)以上兩種葯用過後再全池潑灑0.2 mg/l的二溴海因一次。(4)若纖毛蟲很多,可用1.2mg/l的鰲合銅潑灑一次。
5.3 細菌性疾病
5.3.1腸炎病
病原是多種桿狀細菌。體長3-6cm的對蝦易患此病,病蝦肌肉發白,腸道變粗,外觀腸道顏色較深,解剖後發現腸道無食物。腸壁上有大量黑色素細胞沉積,使腸道呈黑色,有的腸壁內出現糜爛現象,多數病蝦中後腸腫脹。防治措施:(1)每100kg餌料添加100g復方呋喃唑酮,連續投喂5-7天,病情嚴重時可加倍使用。(2)全池潑灑0.5mg/l的溴氯海因或0.2mg/l的二溴海因,同時投喂二醯甲喹,添加量為每公斤飼料lg,連續投喂4-5天。
5.3.2 紅腿病
病原為副溶血弧菌,鰻弧菌和溶藻弧菌。病蝦附肢變紅,尤以游泳肢最明顯。頭胸甲鰓區呈淡黃色,血淋巴稀薄,凝固慢或不凝固,病蝦在水面緩慢游動或旋轉或上下垂直游動。防治措施:全池潑灑二氯海因0.6-0.8mg/l。同時內服環丙沙星,添加量為每公斤飼料0.3g,連續投喂3-5天。
5.4 病毒性疾病
5.4.1紅體病(又稱桃拉綜合症)
病原為TSV病毒。病蝦不攝食,肝胰臟腫大、變白。體表色素擴散,尾、足發紅。通常表皮、鰓、附肢及腸有壞死性損傷。幼蝦一般急性死亡,成蝦一般死亡較慢。防治措施:(l)用0.2-0.3mg/l的二溴海因全池潑灑兩天,然後全池潑灑枯草桿菌0.2mg/l,光合細菌2mg/l,沸石粉20mg/l。
㈥ 高位池養殖南美白對蝦1畝應放多少苗
這個問題要根據蝦塘類型、蝦苗含枯淡化方式、淡水還是海水來回答:
先說蝦塘類型:普通土塘:A海水土塘7至9萬苗,自己淡化應按10萬尾/畝,從蝦苗標粗廠引進則看你是否養殖多造蝦一般低溫階段3萬、5萬不等,高溫7萬即可,;B淡水土塘5至7萬苗,自己淡化應按照8萬尾/畝,從淡水淡化標粗廠引進則5.5萬尾/畝為好。
高位池養殖:部分海水淡水,30萬尾/畝即可。如果自己淡化應在40萬尾/畝。
大棚養殖:4萬爛前尾/畝為好,淡水3萬尾/畝為好。
工廠化養殖:50萬尾/畝至60萬尾/畝,自己淡化還應增加,看自己的養殖水平了。
正常情況是:自己淡化的成活率為60%至飢老清70%,蝦苗標粗廠引進,除去運輸距離的遠近和蝦塘的可適應性,成活率一般90%以上。
㈦ 如何養好白對蝦
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蝦池面積2000——3300立方米,水深為1.5—2.0米,池底為泥沙底質,保水性能好,蝦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圍池堤,高度為1.0米,以防南美白對蝦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敵害進入。進水口設60目篩絹網過濾,出水口設40目篩絹網攔蝦外逃。
養蝦池塘要清淤、修整、曝曬,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後全池潑灑消毒。雙季養殖,每季都要進行清淤、曬池、消毒,半個月後放苗。放苗前7天左右,進水50—80厘米,加鹽500—600千克/667平方米,溶解後全池潑灑,把鹽度調到3‰—5‰,然後施尿素2—3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
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水質變化,檢查對蝦攝食活動、生長情況,加強管理,同時做好記錄。定期在池中潑灑生石灰10—20毫克/升和「三合一」水質凈化劑1千克/667平方米。同時定期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維生素、大蒜素、氯黴素等,以增強蝦的抗病能力,預防蝦病的發生。
(7)白美對蝦育苗池多大放多少苗擴展閱讀:
如何增強白對蝦抗病能力:
1、早期壯苗:在華南沿海,養蝦戶習慣於蝦苗長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蝦配合飼料,有的蝦苗投入20天後才喂飼料,利用蝦池肥水的基礎餌料生物養蝦。如果在蝦苗入池後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動物性餌料,可以提高蝦苗對外界刺激的應激能力,顯著提高蝦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由於南美白對蝦食量大,投餌量可按其生活習性進行調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間投65%。每星期加喂兩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飼料中以提高蝦體的抗病力。
3、後期催肥:在中期的養殖基礎上,加大投餌量,特別是在對蝦攝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強高效優質配合飼料的投喂,並增加投喂次數,適當提高蝦塘的池水鹽度,促進對蝦蛻殼和硬殼,這樣可以提高商品蝦的質量,增加養蝦的經濟效益。
㈧ 水產養殖南美白對蝦蝦苗標粗一平方放多少苗
標准5000每畝.米,高密度養殖可以放到20000畝,米。
㈨ 南美白對蝦淡水大棚養殖技術是什麼
南美白對蝦淡水大棚養殖技術是:
1、設施用材:主要構件有立柱、橫梁、錨固梁、鋼絲拉繩、塑料薄膜、網片等。用水泥桿或水泥樁加鍍鋅鋼管作立柱,鍍鋅鋼管或加元鋼焊接作橫梁,鋼筋混凝砼作錨固梁,鋼絲繩作牽繩,塑料薄膜作覆蓋,尼龍網野吵作保護,做成「人」字式或圓弧型鋼絲網架大棚。
2、搭建方法:主要有三種搭建方法,即有框架大棚搭建、無框架大棚搭建和傘式鋼索保溫棚搭建。
3、配套設施:池底鋪設4路Ø15mm-20mm PVC材質氣管,進氣口由中部接入。池兩頭進水,中間設溢水管排水,預先鋪配脊脊設的排水管道孔徑根據總進水量考慮。
南美白對蝦的大棚養殖要點:
1、種苗選擇
放養良種種苗選擇體質健康活潑,活動能力強,規格均勻一致,不帶病的優質良種蝦苗,苗種規格5毫米-6毫米。在放苗時,要特別注意鹽度,池塘鹽度不能低於育苗池鹽度1以上。放苗前要用充分發酵過的有機肥與生物肥料、光合細菌等進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厘米—40厘米再後放苗。
2、苗種放養
早茬苗放養:3月下旬即行放苗,密度在10萬尾左右/畝。7月底以前可根據市場行情隨時起捕上市。晚茬苗放養:8月上旬前放苗,密度在5萬尾—6萬尾左右/畝,在棚內水溫降至16℃—17℃可及時起捕,如能利用地熱或電廠余熱等資源則可盡量延遲上市。
3、投餌
由於前期肥水較好並具有豐富的天然餌料,故蝦苗一般長至4cm—5cm前不需投餌。當觀察到養殖池內枝角類、橈足類等生物餌料急劇減少時即可開始投喂南美白對蝦專用配合飼料。一般日投餌兩次。可在每一大棚內設幾個固定投餌台,投餌後2小時進行檢查以無殘餌為宜。
4、水質調節
根據養殖季節的不同,適時加註新水和進行水質調節。一般養殖前期每天加水5厘米~1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達到2米水位後,才開始逐步換水,每天換水量10厘米左右。
以後逐步增大到15厘米—20厘米。養殖後期水色過濃的池塘換水量增大到30厘米左右,盡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5、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觀察對蝦吃食、活動情況,及時處理病死蝦;定期監測水質,對飼料台、工具進行消毒;嚴格控制養殖無關人員進出入養培滲殖區域。
6、收獲
春季蝦長到70天左右(5月下旬)達到60頭左右就可用地籠網疏苗賣蝦,隨著蝦的增長逐漸疏苗出蝦;秋季一般在10月上旬根據蝦大小、密度開始用地籠網疏苗賣蝦。可以一直養到水溫15-16℃,時間一般在11月中下旬,出蝦完畢。
㈩ 白對蝦投料量參照表,附養殖技術及管理
回答體長為1厘米:蝦的頭數為33333(條/斤)左右、放苗日齡為2天時,蝦的投料比一般是13%,一般每10萬尾蝦苗的日投喂量是195克左右。體長為10厘米:蝦的頭數為38.46(條/斤)左右、放苗日齡為89天時,蝦的投料比一般為3.0%。
一、白對蝦投料量參照表
1、當蝦的體長為1厘米:蝦的頭數為33333(條/斤)左右、放苗日齡為2天時,蝦的投料比一般是13%,一般每10萬尾蝦苗的日投喂量是195克左右。當體長為10厘米:蝦的頭數為38.46(條/斤)左右、放苗日齡為89天時,蝦的投料比一般為3.0%,每10萬尾蝦苗的日投喂量是78.1斤左右。
薯虛仔2、在白對蝦養殖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料台的觀察來檢查蝦的狀況,料台還能及時的發現對蝦生長的問題和飼料投喂量是否充足,通過料台可時及時做出調整和處理,做到合理投喂,這樣就能避免盲目性的投餌。
3、合理的投料不僅可以有利於對蝦的生長,還可以縮短蝦養殖的時間,降低後期耗底的風險,這樣養殖的成本降低了,還提高了養殖利潤。所以,在對蝦養殖管理中,確定投料量非常重要。
二、白對蝦的養殖技術及管理
1、白對蝦的養殖技術
(1)如果養殖時使用的是大棚那麼在4月中旬放養比較合適,外池放養時間在5月上旬最為適宜。放苗時溫度在20°C以上最好,如果遇到長期的陰雨天,氣溫偏數汪低、光照少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合適的時間再放養。
(2)要掌握好魚塘消毒時間,比如苗床在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後譽祥如果還沒有到葯性就消失,這時如果上水放苗,就會造成鈣離子和氯離子葯害蝦苗。
(3)養殖時要注意蝦苗在過一段時間後,必須將大的蝦和小的蝦區分開。如果將大蝦和小蝦混合在一起會導致大蝦攻擊小蝦,甚至會以小蝦為食。
2、白對蝦的管理
(1)要經常進行池塘水色的調控,理想的池塘水色是由綠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或茶褐色,可以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在早期還應該施放有機肥,追肥量要根據池塘水體透明度、PH值、水色等確定。
(2)每天早上、中午、晚上要進行三次巡塘,觀察水色變化和對蝦是否有浮頭現象。可以藉助燈光觀察和撈網檢查兩種方法檢查對蝦的活動情況、生長狀況,如果出現異常應調節投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