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立蘆薈怎麼繁殖
㈠ 蘆薈怎樣種植
蘆薈又稱油蔥、草蘆薈、龍角,為百合科蘆薈屬。
蘆薈是多年生草本多漿肉質植物,原產於非洲、美洲熱帶和地中海沿岸,我國雲南也有野生。我國大部地區,特別是北方為室內栽培。
近些年來,我國受世界蘆薈熱的影響,以及受其具有美容、葯用價值的誘惑,正在迅速走進百姓家庭。家庭養好蘆薈,必須按其生長習性加以栽培,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一、蘆薈的種類
蘆薈屬有800多個品種,其中有葯用和食用價值的只有幾種,市場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木立蘆薈
這種蘆薈的外形像直立的樹木,葉片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形小齒,灰綠色,葉肉肥厚多汁。主莖基部叢生側枝,夏秋在主莖頂端抽生紡錐形花,花為紅色、黃色或有赤色斑點。木立蘆薈在日本廣泛栽培,據說二戰後日本用它來塗治原子輻射灼傷很有效,傷口癒合快而且不留痕跡,故而得到廣泛栽培與鍾愛。
2、庫拉索蘆薈(另名蕃拉蘆薈)
這種蘆薈莖短,葉片著生於莖的頂部,葉片長30-70厘米,莖部寬達4-15厘米,前端尖,邊緣也有步齒,葉片灰綠色,比木立蘆薈的顏色更深。花黃色,用分株法繁殖。美國大量栽培。
3、中國蘆薈(別名元江蘆薈) 它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比庫拉索蘆薈的端更尖,葉色呈淺綠色,有白色斑點,花粉紅色或黃色,市場上比較多見。
二、蘆薈的生長習性
蘆薈葉莖出簇生,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開花,有黃或粉紅、赤色小點。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中,因此,葉片具有良好的儲水功能,乾旱時也不枯死,耐乾旱怕積水,喜光怕陰濕,耐高溫怕寒冷。在陽光下放置兩個月也不會枯死,而在-1℃時就要受凍害,在高溫下曝曬仍能生存,只是停止生長。但中國蘆薈幼苗則不喜光,尤其怕強光照。
三、蘆薈的栽培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銷濕即要,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沙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於春季3-4月進行,插條選10-25厘米長的壯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兩葉片,放置乾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乾硬,形成堅硬膜後植於摻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濕即可,放半陰的環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後可全天見光,但不能強光直射,兩月後重新上盆單獨栽植。
分盆繁殖可於3-4月進行,將過密,帶根植株用利刀與主根切開,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澆水,待傷口結膜後再澆透水。管理同成株。 蘆薈又稱油蔥、草蘆薈、龍角,為百合科蘆薈屬。
蘆薈是多年生草本多漿肉質植物,原產於非洲、美洲熱帶和地中海沿岸,我國雲南也有野生。我國大部地區,特別是北方為室內栽培。
近些年來,我國受世界蘆薈熱的影響,以及受其具有美容、葯用價值的誘惑,正在迅速走進百姓家庭。家庭養好蘆薈,必須按其生長習性加以栽培,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一、蘆薈的種類
蘆薈屬有800多個品種,其中有葯用和食用價值的只有幾種,市場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木立蘆薈
這種蘆薈的外形像直立的樹木,葉片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形小齒,灰綠色,葉肉肥厚多汁。主莖基部叢生側枝,夏秋在主莖頂端抽生紡錐形花,花為紅色、黃色或有赤色斑點。木立蘆薈在日本廣泛栽培,據說二戰後日本用它來塗治原子輻射灼傷很有效,傷口癒合快而且不留痕跡,故而得到廣泛栽培與鍾愛。
2、庫拉索蘆薈(另名蕃拉蘆薈)
這種蘆薈莖短,葉片著生於莖的頂部,葉片長30-70厘米,莖部寬達4-15厘米,前端尖,邊緣也有步齒,葉片灰綠色,比木立蘆薈的顏色更深。花黃色,用分株法繁殖。美國大量栽培。
3、中國蘆薈(別名元江蘆薈) 它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比庫拉索蘆薈的端更尖,葉色呈淺綠色,有白色斑點,花粉紅色或黃色,市場上比較多見。
二、蘆薈的生長習性
蘆薈葉莖出簇生,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開花,有黃或粉紅、赤色小點。
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中,因此,葉片具有良好的儲水功能,乾旱時也不枯死,耐乾旱怕積水,喜光怕陰濕,耐高溫怕寒冷。在陽光下放置兩個月也不會枯死,而在-1℃時就要受凍害,在高溫下曝曬仍能生存,只是停止生長。但中國蘆薈幼苗則不喜光,尤其怕強光照。
三、蘆薈的栽培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銷濕即要,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沙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於春季3-4月進行,插條選10-25厘米長的壯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兩葉片,放置乾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乾硬,形成堅硬膜後植於摻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濕即可,放半陰的環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後可全天見光,但不能強光直射,兩月後重新上盆單獨栽植。
分盆繁殖可於3-4月進行,將過密,帶根植株用利刀與主根切開,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澆水,待傷口結膜後再澆透水。管理同成株。
㈡ 蘆薈怎麼種
蘆薈是多年生草本多漿肉質植物,原產於非洲、美洲熱帶和地中海沿岸,我國雲南也有野生。我國大部地區,特別是北方為室內栽培。
近些年來,我國受世界蘆薈熱的影響,以及受其具有美容、葯用價值的誘惑,正在迅速走進百姓家庭。家庭養好蘆薈,必須按其生長習性加以栽培,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一、蘆薈的種類
蘆薈屬有800多個品種,其中有葯用和食用價值的只有幾種,市場上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木立蘆薈 這種蘆薈的外形像直立的樹木,葉片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形小齒,灰綠色,葉肉肥厚多汁。主莖基部叢生側枝,夏秋在主莖頂端抽生紡錐形花,花為紅色、黃色或有赤色斑點。木立蘆薈在日本廣泛栽培,據說二戰後日本用它來塗治原子輻射灼傷很有效,傷口癒合快而且不留痕跡,故而得到廣泛栽培與鍾愛。
2、庫拉索蘆薈(另名蕃拉蘆薈) 這種蘆薈莖短,葉片著生於莖的頂部,葉片長30-70厘米,莖部寬達4-15厘米,前端尖,邊緣也有步齒,葉片灰綠色,比木立蘆薈的顏色更深。花黃色,用分株法繁殖。美國大量栽培。
3、中國蘆薈(別名元江蘆薈) 它是庫拉索蘆薈的變種,比庫拉索蘆薈的端更尖,葉色呈淺綠色,有白色斑點,花粉紅色或黃色,市場上比較多見。
二、蘆薈的生長習性
蘆薈葉莖出簇生,狹長披針狀,邊緣有刺狀小齒,夏秋開花,有黃或粉紅、赤色小點。蘆薈原產於熱帶沙漠中,因此,葉片具有良好的儲水功能,乾旱時也不枯死,耐乾旱怕積水,喜光怕陰濕,耐高溫怕寒冷。在陽光下放置兩個月也不會枯死,而在-1℃時就要受凍害,在高溫下曝曬仍能生存,只是停止生長。但中國蘆薈幼苗則不喜光,尤其怕強光照。
三、蘆薈的栽培管理
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
1、溫度、光照 蘆薈多喜光照,在生產季節最好放室外通風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夏季炎熱的季節要適當遮光,冬季應放在高於5℃向陽的地方即可安全過冬。
2、澆水 蘆薈最怕長期積水,土壤過濕則根部缺氧而腐爛枯死,平時向葉片噴霧或淋水,保持銷濕即要,待盆土過干時澆水。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乾燥,否則在低溫陰濕的環境下極易爛根爛葉。
3、土肥 蘆薈適應性廣,但栽植土壤疏鬆、肥沃、保水、透氣,以沙質壤土為好。一般採用腐葉土和粗砂各半再摻點腐熟的馬糞、糞干,雞鴨糞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長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則生長更好,不宜施過濃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爛根。
4、換盆 每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應在春季4月進行,其他季節也可但管理不當易枯死。換盆可換大一號的盆,將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時剔除爛根。盆墊瓦片,上墊2-3厘米爐灰渣、石子、磚塊等作排水層,上墊一層培養土,然後放正植株,周圍填滿新土,輕輕墩實,澆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於春季3-4月進行,插條選10-25厘米長的壯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兩葉片,放置乾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乾硬,形成堅硬膜後植於摻有少量培養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濕即可,放半陰的環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後可全天見光,但不能強光直射,兩月後重新上盆單獨栽植。分盆繁殖可於3-4月進行,將過密,帶根植株用利刀與主根切開,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澆水,待傷口結膜後再澆透水。管理同成株。
㈢ 蘆薈的養殖方法
養殖方法
1、蘆薈生長需要充足光照,不能太陰暗。
2、土壤:盆土要疏鬆、透水排水能力強,最好是有足夠的肥力。
3、水分:寧干勿濕,干透澆透,不能有積水。
4、溫度:給它5-25℃的生長環境,可忍受短時間的零度。
5、出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止,萌發新芽時可通過摘心的方法調整株形。
(3)木立蘆薈怎麼繁殖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蘆薈喜溫怕冷,當氣溫降低至15℃時即停止生長,降至0℃以下時開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區須大棚種植或室內盆栽。蘆薈是熱帶、亞熱帶喜光植物,生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空氣。同時,蘆薈又是熱帶沙漠肉質植物,忌積水、潮濕、不通風透氣。蘆薈適合在透氣性強、滲水性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需肥量不大,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微量元素肥料。
食用價值
早在1918年,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就確認蘆薈(Aloe vera,即庫拉索蘆薈)可食用。如今,庫拉索蘆薈凝膠製品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飲料、果凍、酸奶、罐頭等食品的製作中。
保健價值
蘆薈蘊含75種元素,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有著明顯的保健價值,被人們榮稱為「神奇植物」、「家庭葯箱」。
㈣ 龍爪菊怎麼養殖
1、土壤要求
適於盆栽蘆薈的土壤。蘆薈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應能滿足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並能綜合調節水、肥、氣。因此,盆栽植物應選擇具有一定蓄水性、保水性、保肥性、透氣性和適宜酸鹼度的土壤,以保證蘆薈的良好生長發育。
2、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營養物質,特別是氮、磷、鉀肥,還需要其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盆栽蘆薈肥料是常用的有機和無機肥料。有機肥營養成分綜合,肥效慢,主要用作基肥。
3、澆水
蘆薈具有很強的耐旱性,但如果長期不澆水,會抑制蘆薈的生長,使其葉片乾燥無汁,使其利用價值大大降低。合理澆水是盆栽蘆薈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在春秋兩季,當氣溫在15-25攝氏度之間時,澆水次數可適當增加,一般每5-6天一次。
4、換氣和土壤疏鬆
用於盆栽蘆薈,尤其是溫室。由於密度高,室內空氣成分會發生很大變化,尤其是在冬季。注意通風換氣,保證空氣質量,有利於蘆薈的生長發育。另外,在冬季溫室二氧化碳缺乏的情況下,為了促進蘆薈的生長,必須適當補充一些二氧化碳。
(4)木立蘆薈怎麼繁殖擴展閱讀:
龍爪菊的形態特徵:
木立蘆薈莖高可達1~2米,莖上長側芽,其形像樹。葉輪生,寬3~4厘米,長30厘米左右,厚1~1。5厘米。秋冬開橙紅色花。生長兩年以上,單葉重40克左右。
花葶從葉叢中抽出;花多朵排成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花被圓筒狀,有時稍彎曲;通常外輪3枚花被片合生至中部;雄蕊6,著生於基部;花絲較長,花葯背著;花柱細長,柱頭小。蒴果具多數種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龍爪菊
㈤ 蘆薈怎麼種植以及食用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蘆薈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土: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長,0℃時,生命過程發生障礙,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5℃,濕度為45—5%。
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才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蛆蚓糞肥更適合種植蘆薈。
繁殖方法: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無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穩定保持品種的優良特徵。
食用蘆薈僅幾種 多服蘆薈會中毒
蘆薈有500多個品種,但可以入葯的只有十幾種,可以食用的只有幾種。華蘆薈、上海農學院培育的上農大葉蘆薈等可作為食物食用,而作為觀賞植物的蘆薈一般不能入葯、食用,如不夜城蘆薈、翠花掌。作為蔬菜食用的蘆薈,依然有一定量的限制,而且必須去皮。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楊建榮教授提醒說,目前的研究表明,蘆薈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確有其獨特療效。然而,不同品種的蘆薈,葯性、葯效有很大差別,不同體質的人使用蘆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蘆薈含有的蘆薈大黃素有「泄下通便」之效,吃多了導致腹瀉。體質虛弱者和少年兒童過量食用,可出現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紅腫、皮膚粗糙等現象,甚至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蘆薈能使女性內臟器官充血,促進子宮運動,孕、經期婦女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導致流血或嚴重出血。患有痔瘡出血、鼻出血的患者,也不要服用蘆薈,否則,會引起病情惡化。
中醫用葯規定,蘆薈內服一般不宜超過5克,中毒量為9-15克,毒症狀多在8-12小時內出現,輕者多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惡心、嘔吐、劇烈的腹瀉、腹痛、里急後重及出血性胃炎等,嚴重者則由於對腎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中毒後可引起急性腎炎,出現少尿、蛋白尿、血尿等泌尿系統症狀,若孕婦服之過量則容易引起流產。
食用蘆薈在國外已成高檔菜餚
蘆薈為百合科,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起源並主要分布於非洲大陸,我國雲南省的元江有野生資源。目前我國引進種植的蘆薈大都用於製造葯品和化妝品,食用的很少,而在國外特別是美國,早已成為美味佳餚。
蘆薈的食用部分為具有多漿汁的肉質葉片,含有很豐富的營養物質,如大量的B族維生素、纖維素、治癒激素、11種游離氨基酸、21種有機酸、鋅、鍺、硼等18種微量元素、葉綠素、抗氧化酶等生理活性和酵素物質,以及果酸、多糖、單糖,並含有蘆薈酊、蘆薈米酊、蘆薈烏爾辛等抗菌、抗禦潰瘍等葯效成份,作為民間用葯已有4000年的歷史。近年來,把蘆薈用作蔬食已成為熱潮,在一些國家用蘆薈做成的高檔菜餚,諸如蘆薈沙拉、蘆薈紅燒牛肉、墨魚蘆薈炒番茄、蘆薈三文治等成為一些名餐廳中的熱門貨。美國目前是種植和使用蘆薈最多的國家,甚至在我國的海南島也有美國的蘆薈種植基地,並進入我國南北各方市場。
盡管蘆薈有500多個品種,但可以食用的在我國只有開普蘆薈、庫拉索蘆薈、中華蘆薈、木立蘆薈和花葉蘆薈等少數幾種,其實,食用蘆薈很簡單,去皮後再切片或絲,用開水泡一下浸在清水中,隨時都可以和其它葷菜一起燒煮食用。
㈥ 問:木立蘆薈(日本蘆薈)開花時間
蘆薈原產地的生態環境
蘆薈的原產地在非洲的亞熱帶荒漠地帶,主要是南非荒漠。這一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徵是乾燥、降水量很少。年降水量一般不超過250~300mm。同時,空氣濕度低,一般相對濕病只有12%~30%。日照強,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的數十倍。夏季溫度高,平均可達40℃。此外溫度的年較差和日較差也都很大。
蘆薈是以葉多漿抗旱的肉質植物。通過體內薄壁組織里儲存大量水分,減低蒸騰水數量來適應嚴重乾旱。它有特殊的光合作用機制,被稱作景天酸代謝(CAM途經)。在夜間開放氣孔,CO2進入體內形成蘋果酸儲存於細胞中的液泡內;白天有光照時氣孔關閉防止水分逸散,蘋果酸則被運輸到光合作用的場所放出CO2參加光合作用。由於這種特殊的代謝途徑,蘆薈植株體內含有大量的五糖,使其葉汁具有較高的粘液,從而具有很好的保水力和耐熱性。抗旱能力極強。
蘆薈的生長習性
1、喜溫暖耐高溫,怕寒冷,當氣溫在-10℃時植株開始受凍。但在覆蓋條件下,能忍受-30℃的短暫霜凍。
2、喜光耐旱,不耐陰,忌積水。將植株挖出放在陽光下1~2月仍不會枯死,但積水過多則導致爛根爛葉,過於曝曬則停止生長。
3、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土,忌重粘性土。在乾旱、貧瘠土壤中能正常生長,但葉瘦色黃或呈灰色。在蘆薈的幾個葯用品種中,其生物特性、生態習性均有差異。中國蘆薈耐旱、耐貧瘠能力最強,萌櫱率最高,木立蘆薈耐寒力最強,皂質蘆薈抗病力最強。
蘆薈只要生長條件適宜,一般生長2~5年生時就可以開花,不同的品種及營養條件會導致其開花年齡變異很大。蘆薈的開花時間也因品種變異很大。開花後即進入結果期,約需2個月的時間種子才能成熟。由於引種地區的氣候條件與原產地差異很大,所以很多種類蘆薈的種子不能成熟。加之蘆薈種子繁殖需要較長時間,延長了生產周期,因此,蘆薈用種子繁殖極其少見,除非進行優良品種選育,進行雜交時才使用。一些蘆薈的地下莖有分株能力,可長出新蘆薈苗,如木蘆薈、皂草蘆薈等,可用於繁殖用。同時,蘆薈的再生能力也很強,可將其莖切斷用於繁殖。此外,蘆薈的葉腋處也可長出幼芽,用於繁殖。
蘆薈栽植2~3年時,其有效的葯用成分即可達到入葯要求,可以收藏了
㈦ 蘆薈直接掰下一片,插在花盆裡能活嗎土壤什麼的應該注意什麼呢
蘆薈單插葉片是可以存活的,具體的方法步驟及土壤注意事項如下:
1、第一步:
首先把剪刀消毒,可以用醫用酒精浸泡十分鍾,或者在酒精爐上燒紅了冷卻後使用。把蘆薈的葉片從根部剪斷,要切口平齊。然後靜置半小時,等刀口的粘液乾燥。
5、土壤注意事項:
養殖蘆薈用瓷盆也很好,一定注意不要積水,那樣會導致蘆薈死亡。
蘆薈提煉製成的蘆薈膠也有很好的曬後修復作用,還具有祛痘、補水、美白等等的美容功效。蘆薈也是很好的食材,可以做成蘆薈什錦汁等等美味,各位親們都可以動手試試哦。
㈧ 木立蘆薈怎麼繁殖 si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一、澆水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㈨ 怎樣養殖蘆薈
蘆薈喜高溫濕潤氣候,喜光,耐旱,忌積水,怕寒冷,當氣溫降至0℃時即遭寒害。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在旱、瘠土壤上葉瘦色黃,在肥沃土壤中葉片肥厚濃綠。
繁育方法: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於3~4月或9~11月,將母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接的地下莖,按行株距50厘米×50厘米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從母株上切取頂芽和側芽,長5~10厘米扦插育苗,約20天生根定植。
(1)分生繁殖是蘆薈的主要繁殖方法
通過人工的方法,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做分生繁殖時溫度條件最為適宜。春秋分生繁殖的蘆薈新苗返青較快,易成活,只要土床保持良好的通氣透水狀態,蘆薈分生苗很快可以恢復生長。在分生繁殖過程中,具體操作可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由蘆薈莖基或根部的吸芽長成的,帶有幼根的幼株直接從母體剝離下來,然後移栽到苗圃或生產田中。另一種方法是用分株刀具將母株萌發出的幼苗與母株分離,但不要撥出來,仍讓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長一段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形成獨立的根系,達到完全自養狀態,再將幼苗做帶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時澆一遍定植水。如果蘆薈幼苗採用切離,再帶土移栽的方法,基本上無「緩苗期」。蘆薈幼苗生長快,在春夏秋季都可以隨時進行,但比較費時間。
(2)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殖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迅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做扦插繁殖材料。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採取塑料覆蓋保護或蔭棚遮陽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發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移盆蘆薈生長不是特別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蘆薈在春天時傾翻他們的盆或已停止增長。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
㈩ 木立蘆薈的側芽用掐嗎
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蘆薈地上莖散有許多根點,有些倒伏的地上莖還在地表接觸處有根系發出,地上莖埋入基質中很容易成長為苗。蘆薈的莖在除去頂芽以後,側芽迅猛發生,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
一般在蘆薈生長期,採取生長充實的主莖或側枝,為了避免枝條切口被細菌感染,促進生根,在扦插枝條取下後,在通風乾燥處晾曬,待切口稍乾燥後再插入土壤中促進愈傷組織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加快蘆薈插穗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