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是用什麼種的
1. 蘆薈用什麼種植
花盆或者其他常見的園藝盆缽,裝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過濕過粘的土壤不宜栽種。有賣園藝土壤的,比如蛭石、珍珠岩等。蘆薈可以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不能過濕,否則易扦插傷口腐爛
2. 蘆薈用什麼種
種子 蘆薈本是熱帶植物,生性畏寒。但也是好種易活的植物。當然,要使蘆薈長得快,繁殖多,必須根據蘆薈的特點,精心培植。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
適時澆水是炎熱夏季特別要注意的。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獲得更高的產量。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生長旺盛期土壤中養分不斷被株體吸收,如 及時追肥就會影響蘆薈生長。有機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蘆薈生長受了影響後再施肥,這樣就來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過多,不要沾污葉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沖洗。種植三年左右的蘆薈就可採摘了。三年以上的葉子葯用價值更高。采葉時一般要從植株下部開始,成熟的葉片順熱肅下,不要傷害植株,並晝保持中體完整。因蘆薈葉中水分佔96%以上。破損的葉體中的汁液流出,對其營養是個損失。另外破損的葉子也不易保存,還會影響其它葉片存放。
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澆水,可採取噴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較乾燥也沒有關系,否則很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注意盡量讓蘆薈多見陽光。室內盆栽蘆薈可以放到避風向陽的地方。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點以後,3下午點以前進行日曬。
3. 蘆薈怎麼種植
養殖方法選苗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並帶有四根以上的自生根。
盆選用花盆盆質要求:可使用泥質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花盆大小:蘆薈可定植於14~20厘米盆徑的盆中。
盆土配製蘆薈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較耐鹽鹼。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園土:腐葉土:沙=4:4:2;泥炭土:腐葉土:沙:珍珠岩=4:3:2:1。
4、秋季保證充足的光照,適當澆水。蘆薈不耐寒,氣溫下降後應及時移人有光照的封閉陽台內或房間內,注意控水,使盆土干而不燥。
5、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最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10天後再逐漸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春、秋季節放在陽台或室外窗檯上接受陽光直射則生長健壯;夏季移至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冬季放室內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溫不低於10℃為宜。
6、蘆薈要求全年接受充分的陽光。在春季最好移出室外,擺在南面的陽台上,或置於南窗的窗檯上,但要避免雨淋。蘆薈雖然不喜過濕,但在生長期間,特別是強光照射下,需要充足的水分。若要促進植株向四周伸展,可以把中心部生長過密的葉子均勻地切去一些,這樣做也不使植株在強光照射下,由於葉子的密度過大而出現霉爛。
4. 我家種的是蘆薈是什麼品種
應該就是普通的蘆薈(中文學名 蘆薈),拉丁學名Aloe vera,又名庫拉索蘆薈,可以對比資料中的拉丁名,和蘆薈其實是同種植物。
5. 我家種的蘆薈是什麼品種,怎麼用
這個是庫拉鎖蘆薈。
神奇的庫拉索蘆薈 7大美容功效
美白:蘆薈中天然蒽醌甙是天然的美白加和防曬成分,能有效阻止紫外線刺激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的生成及沉著,因而具有良好的提亮膚色、去除黃氣、美白效果。
祛斑:蘆薈含有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和維生素,能有效穩定黑色素活性酶。能分解抑制酶的活性,促使已形成的黑色素快速分解、代謝,阻止黑色素再度形成,達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抗衰老/祛皺:以蘆薈多糖類為核心的超氧化歧化酶(SOD),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細胞老化,治療慢性過敏的重要作用。並使細胞加速分裂,賦活,能夠迅速滲入人體肌膚的基底層;同時促進皮膚細胞的活化,延緩細胞老化,恢復皮膚的彈性和緊致。
創傷修復癒合:蘆薈多肽以及氨基酸具有消炎、止痛、修復皮膚創傷的作用,還可以治療皮膚炎症,對粉刺、雀斑、痤瘡以及燙傷、刀傷、蚊蟲叮咬等亦有很好的癒合療效。
天然防曬及修復:天然粘多糖具有吸收和隔絕紫外線作用,能夠阻隔太陽光線包括紅外線(770nm)、可見光(400~770nm)和紫外線(400nm)。防治皮膚曬紅、曬傷及褐斑的形成,並具有抗x射線的作用,同時有阻止皮膚癌變功效。蘆薈多糖具有曬後修復的功能,通過蘆薈多糖能夠促進組織皮層纖維的增長,提供細胞養分,幫助細胞修復,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有效修復曬傷的肌膚。
保濕、補水:蘆薈在向皮膚深層滲透的同時能夠在皮膚的表層形成一層很薄的透氣膜,阻擋皮膚水分的蒸發,滲入皮膚後的多糖成分、氨基酸類物質具有非常明顯的補水、滋潤和柔化效果,增強角質層的吸附性和結水性,使失去彈性的皮膚和乾燥的角質層迅速達到活化、水分充盈的效果,恢復皮膚原有的光滑、柔潤和良好的彈性。
殺菌消炎、祛痘:天然蘆薈多肽可增強人體肌膚的抵抗能力,深層清潔皮膚,抑制細菌生長,對皮膚炎症,尤其對青春痘、粉刺有很好的療效。能迅速修復受損肌膚細胞,疏通閉塞毛孔,有效祛痘及修復祛痘後殘留的疤痕。蘆薈酊是抗菌性很強的物質,能殺滅真菌、黴菌、細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滅病原體的發育繁殖。
6. 蘆薈怎麼種啊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厘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厘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准,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日常護理:
一、澆水 蘆薈盆土要保持濕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沖,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7. 蘆薈是用什麼繁殖
蘆薈繁殖技術有兩種,
播穗:采自莖或主莖長出的分枝,以具有4-6片葉,高6-10厘米的分枝為主要插穗來源。主莖頂端也可切下10-15厘米作插穗。插穗剪後不能立即插植,否則容易自切口處腐爛,一般在剪穗後放置3-5天,待切口充分干縮後再插植。插穗的大小與生根有一定關系,一般以6-10厘米的分枝扦插,生根時間短,成活率高,好管理。
插床:插床可採用溫室繁殖池、塑料大棚平畦、露地平畦、陽畦或花盆均可。扦插基質選用腐殖土(菜園等肥沃土壤)加沙、疏鬆透氣,排水良好。
扦插方法和時間扦插前先向基質(即插床沙土)澆少量水,先用竹桿插一個小洞,然後將蘆薈插穗插入,並壓實。扦插時間最好是春季4-5月,溫室內可常年進行。
扦插後的管理溫度在20℃以上,一般30天左右即可生根。溫度低於20℃生根慢,過低則不易生根。扦插後至生根前,水分管理特別重要,插後不要立即澆水,2-3天後,只向葉面噴少量水。插床明顯缺水乾旱時,適當澆水。若澆水過多,發生積水,插穗易腐爛。扦插後遇連陰雨或大雨,要在插床上覆蓋防雨塑料棚,防止雨淋。插穗生根後適當澆液肥,培育壯苗。
另外,分株繁殖法最簡單,主要用於美國蘆薈、華蘆薈和皂質蘆薈等不長主莖和分枝,但能從基部長出許多分櫱苗。方法是把獨立帶有自生根的小子株分出來移栽在苗床中,然後澆水,但盡量不傷害母株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