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边长痘痘如何艾灸
A. 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
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
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现今生活中,许多人会被自己脸上的痘痘所困扰。而消除痘痘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有些人会使用艾灸来治疗痘痘。下面介绍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
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1
现在不注意健康饮食的人们是越来越多,这样就让很多的青少年当中都出现了痘痘,一旦出现不光是会直接的影响到患者的脸部美观,而且还会感觉到奇痒难耐。
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话越早治疗越好,那么在刚出来的时候使用艾灸的话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为痘痘就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饮食不节的增多,青少年中出现痤疮的人越来越多,痤疮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青年男女脸面的疾病。
对于这种毛病,治疗时间越早越有效果,在刚出现时,使用艾灸来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利用艾灸治疗面部痤疮,所取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肺俞、足三里、大椎、三阴交等六个,主要是调节肝经和肺经,因为肝火易上冲发为痤疮,而肺与皮肤相关,所以艾灸以上穴位对于这种毛病会起到治疗效果。
(1)艾条悬起灸:
每次选3—4个穴位,每次每穴灸10一15分钟。隔日1次或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2)艾炷发泡灸:
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施灸,每次2—3个穴位,每穴4—5壮。隔2—3日施灸1次。
艾灸治痘痘的具体方法2
导致脸上长痘痘的原因有很多,上火长痘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下巴长痘痘会因为肝火旺盛所致。而日常作息时间不规则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以及日常心理和精神压力大,饮食不恰当等都会导致上火引起痘痘的滋生。
长痘痘的几种类型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长痘痘大概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他们分别是:
1、肺经风热型: 此类型的患者常伴随过敏性鼻炎,且痘痘大多数在额头,看上去除了有许多粉刺,还会有小颗红色的丘疹。
2、脾胃湿热型: 这种类型的患者常伴随便秘、口干舌燥等问题,且痘痘多长在两颊及鼻头,丘疹色红明显且易有脓肿。
3、肝肾阴虚型: 这类型患者常伴随内分泌失调或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且痘痘大多长在下巴及人中处,丘疹颜色会比较暗沉、体积比较大。
在中医看来,笼统的来说,长痘最常见的原因,与肺胃郁热有关。“郁热”即有湿又有热,相当于是夏季里的桑拿天,给人一种很不畅快人感觉。
如果肺胃内积聚太多湿气和热气,时间久了得不到外泄,湿热之气便会上蒸到我们的面部,痘痘便开始蔓延了。
脸上长痘痘的原因
第一大原因:内分泌失调
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男人的话是雄性激素占主导地位,女人的话则是雌性激素占主导地位。
通常这种激素是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不过外界的因此导致这种激素紊乱的话,就很容易出现皮下的毛囊分泌的油脂过多。
进而造成毛孔堵塞,皮肤堆积大量的毒素和油脂,这个时候痘痘就容易出现了。这是大部分人长痘痘的原因。
第二大原因:不良饮食习惯
有句话说,唯时光和美食不能辜负。很多女人嘴巴比较馋,对于美食都是难以抗拒的,平时逛街、聚会啊都免不了要吃各种美食。汉堡,薯条,烧烤,麻辣烫更是家常便饭。
还有很多人,晚上肚子一饿,动不动就吃去宵夜。有句话说,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膏。虽然没有这么可怕,但是过多的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痘痘迟早是要找你的。
第三大原因:护肤品的因素
爱美是人的天性,很多女人为了给皮肤最好的清洁和养分,总是不惜花下大把银子购买昂贵化妆品。
但是如果你青春期不长痘, 在使用护肤品化妆品后, 开始长痘了, 那么, 护肤化妆品致痘的嫌疑就很大了。
很多人会问, 既然这些护肤品能在市场上销售, 就应该都是安全的啊, 怎么会导致长痘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 护肤化妆品里的化学成分会进入皮肤, 如果无法代谢掉, 就很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细胞组织, 从而产生刺激痘痘的产生。
护肤品导致的痘痘, 在医学上叫做接触性皮炎, 只要停用一切护肤品化妆品, 一段时间后, 皮肤会自动修复好(至少得一个月)。
第四大原因:作息习惯不好
很多人工作忙碌,往往要很晚才睡觉,当然也有很多人本身的生活习惯就不好,每天一定要到很晚才睡觉,是典型的“夜猫子”。
这样的人,多半会出现“肾阴虚”的问题,“阴虚则火旺”,火热瘀积于面,加上气象干燥,影响了皮脂腺的渗出,油脂不能即时渗出,毛孔堵塞,就会长出很多痘痘来。
祛痘三步法
第一步:艾灸中脘、足三里、丰隆、胃俞、脾俞穴、天枢。
为什么取这几个穴位呢?
首先是艾灸中脘穴提高脾胃功能,在中医古籍《甲乙经》中,就曾记载“ 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之语。
体内毒素排清了,自然皮肤水灵灵。其次,艾灸足三里也是艾灸中的传统疗法,不仅能够“百病皆治”,还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凡胃肠道疾病,不论虚实寒热之证,都可针灸足三里调治。
而艾灸丰隆、胃俞、脾俞穴则是为了帮助脾胃祛湿、化热。因为我们吃进来的所有东西,要想转化成能量,都要经过脾胃这一关。
如果脾胃阳气不足,就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它们最怕的就是湿热,湿热过重,脾胃压力骤增。这时候最需要艾灸这三个穴位来振奋脾胃阳气,化解纠缠的湿热。
最后艾灸的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可以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对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着的功效。
第二步,加灸患处“阿是穴”(中医穴位名,它没有固定的位置,也没有具体名称。
指位于痛处局部,按这有快、痛、敏感等特殊反应的点)。
艾灸时可用艾条对准面部痤疮疼痛部位,或者有痘印部位施灸,距离皮肤1~2厘米,灸至局部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艾灸时随时吹灰,保持火旺。
中医讲究“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艾灸患处阿是穴直接对病灶刺激,对祛除痘印效果极佳。
也有患者提问说:“颜面五官不是禁灸吗?”这个不要担心,面部不可以操作的是直接灸法,而普通的温灸则没有关系。
艾灸最简单的操作准则就是“ 哪儿痛灸哪儿”,很多患者一自己艾灸就紧张,害怕找错穴位,很胆战心惊。
其实没有必要,如果不是皮肤溃烂或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可以放松心态去艾灸,哪怕找不准穴位,只要在痛处施灸,都是有效果的。
第三步,生活中的辅助治疗。
平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熬夜次数,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少吃辛辣、酒精等快餐食品,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每天起床后喝杯淡盐水,早餐再喝杯牛奶,可以促使大肠菌产生乳酸,促进肠蠕动,达到排出体内毒素的目的,这一步要长期坚持。
灸完一次后,当即她就觉得身体轻松了不少。当治疗到第三周,脸上的痘痘就开始消了,整个皮肤也在慢慢恢复,比没熏之前的状态好多了。
艾灸就是这样神奇,虽然很多人都把它视为保健方式的一种,其实,艾灸在治病、养生、养颜方面都有独到之功。
艾灸祛痘取穴
1、肺经蕴热型
取穴: 太溪,肺俞,大椎,曲池
主要症状: 在粉刺刚刚出现的时候,在粉刺周围就会有红肿疼痛的情况,同时还会造成大面积的面部瘙痒,这是湿毒郁结在肺部,进一步表现在皮肤上造成的。
除此之外,肺经蕴热证还会伴随着经常性的口干舌燥、小便发黄、大便干燥等症状,在脉象上则表现为脉象浮数。
2、血瘀痰凝型
取穴: 气海,胆俞,关元,中脘,血海,三阴交,肝俞
血瘀痰凝证的表现形式相对严重,面部的痤疮因为时间长久,质地变得坚硬难以消除,用手按压的时候还会伴有痛感。
同时还会有痛经,月经量少,经期痤疮加重等状况,出现这种症状的女性朋友舌苔暗薄,这是长期慢性的患者常特有的表现。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这里还有一种相对通用的艾灸方法,可以帮助那些 不能够明确判断自己属于是哪种情况的朋友有效地治疗面部痤疮问题。
取穴: 子宫、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中极、三阴交
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腰腹部穴位进行艾灸的时间不能够少于30 分钟,而在足三里,三阴交等位置进行艾灸的时间则要控制在15 ~20 分钟左右,艾灸的时间不能够太长。
当我们感觉到一处穴位有炙热的感觉之后就可以交换到下一个穴位,彼此循环,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艾灸开始时最好一天一次或二次,连续1~2周,感觉症状减轻后,可以改为二天一次,或三天一次,直到后面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
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心急。尤其初次接触艾灸的人会出现“返病”现象,这个时候也不要怕,坚持艾灸,就会看到效果了。而且艾灸在无意之中,还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
以前也有朋友谈到过,在治疗妇科疾病的时候,无意中治愈了自己的黄褐斑,正是在调整内分泌的时候,无形之中改善了自己的皮肤状况。
脸上长痘痘吃什么调理
1、黑木耳
对于脸上总是反复长痘痘的情况,日常饮食方面一定要更加注重起来。平日可多吃黑木耳,黑木耳蕴含大量的植物胶。
此类物质很有吸附能力,能将体内残留的毒素吸附,清洁血液。经常食用效果最佳,有助于缓解脸部有痘痘的情况。
2、梨子
梨子富含维生素C,具有护理美白、清洁和解毒等作用,经常吃梨子能清热解毒、滋补养阴、降血压以及润肺祛痰和解毒等功效。对滋润保湿和修复皮肤问题很有作用,很适合敏感肌肤和痘痘肌肤的人群。
3、蘑菇
蘑菇富含粗纤维和木质素等营养成分,此类物质在肠道内易于消化,有助于维持肠内水分,从而吸附多余胆固醇以及糖分,将多余的毒素和杂物排出体外。对防治皮肤干燥,减少痘痘很有帮助。
4、海藻
海藻所含碘、蛋氨酸以及胱氨酸等营养成分,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很有帮助,同时也能维持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令皮肤健康有光泽。
此外,还可改善皮肤水油失衡状态,其中所含的维生素有助于维持上皮组织健康,进而减少痘痘和色素等问题肌肤的引发。
B. 长痘痘的人可以艾灸吗
可以的,在涌泉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长痘部位艾灸,能缓解长痘的情况。
C. 长痘痘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对痘痘调理有一定的效果。
长痘的原因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或毒素堆积所导致的,利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能达到清热解毒,平衡体内阴阳的效果,从而对痘痘肌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
不同部位长痘艾灸穴位
额头长痘:艾灸百会,大椎,合谷,太冲,涌泉穴。
两颊长痘:艾灸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中脘,神阙,命门,足三里,三阴交。
下颚长痘,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
悬灸尺泽,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到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悬灸梁门,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到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雀啄灸
取尺泽,肺俞,内关,胃俞,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施灸,艾条距离皮肤0.5-1厘米,按照先灸头部穴位再灸背部穴位的顺序施灸,每穴10-15分钟,灸到局部红晕温热为止,每日1次,10日为一个疗程,间隔3-5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D. 脸上老是起痘痘艾灸什么穴位
脸上长痘痘很是让人苦恼,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呢?想要了解痘痘如何除掉,我们就先了解痘痘是如何来的。
痘痘一般指痤疮,也叫青春痘。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因为导致长痘的因素很多,艾灸治疗痘痘应该怎么取穴呢?
如果您是因为胃肠不好,导致的营养不良导致脸上长痘痘,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耳鸣、食欲不振、翻胃、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主治疾病: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失眠、头晕、膝痛、脚气等。
如果您是内分泌紊乱导致脸上长痘痘,可以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子宫穴、归来穴、三阴交穴。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主治疾病:主治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阑尾炎、盆腔炎等。
【归来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仰卧,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压有酸胀感即是。
主治疾病: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等。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疾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闭经、难产、产后血晕、遗精、阳痿、阴茎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病等。
如果您是情绪变化,睡眠不好导致脸上长痘痘,可以艾灸大椎穴、神门穴、涌泉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热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风疹等。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高血压等症。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子宫脱垂、下肢痉挛、下肢瘫痪、失眠、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阳萎、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
无论哪种因素导致,都必须加灸患处,因为患处艾灸是直接对病灶的刺激,患处艾灸十分必要,且有极好的效果。以上穴位每天1次,每穴的灸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