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脚上长满痘痘怎么办
1. 小鸡脚耻甲上长了小疙瘩怎么办
你好考虑是疱疹,病菌感染有炎症,过敏刺激等原因引起的
指导意见:
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喝酒吃辣的,
2. 我家的鸡得了鸡痘怎么治疗啊
鸡痘治疗方案: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磷杆清4代,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
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撒上一些消炎药,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3. 男人的小鸡上长痘痘怎么回事
症状表现。考虑皮下的结节,毛囊腺炎症引起。因为孩子感觉不痛也不痒,目前先不处理,待观察,如果不断变大且有疼痛瘙痒感,则需要口服消炎药或将它剥离。
4. 鸡痘怎么治疗
(1)定期预防接种 常用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疫苗。6~20日龄雏鸡,将痘苗200倍稀释,于翅内皮肤刺种一下;20~30日龄小鸡,疫苗100倍稀释刺种一下;30日龄以上鸡,100倍稀释刺种两下。小鸡的免疫期为2个月,大鸡为5个月。一般在10~20日龄和蛋鸡开产前各接种1次。刺种后3~7天检查刺种部位,应红肿结痂形成绿豆大小的坚硬结节或毛囊肿胀反应,否则应重新接种1次。
(2)发病后的措施 发病后,隔离病鸡,轻者可用免疫鸡、痊愈鸡血清0.5毫升肌肉注射治疗,重者扑杀病鸡并用过氧乙酸或百毒杀带鸡进行消毒。对健康鸡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病鸡可采用对症疗法,剥除痂皮,伤口处涂擦紫药水或碘酊。口腔、咽喉处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眼部可挤出蓄积的干酪样物,用2%的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的蛋白银即可。全群鸡用盐酸恩诺沙星原粉1克加水20千克,溶解后,每天饮服2次,连用5天,防止细菌感染。也可按每只鸡用25毫克的病毒灵(吗啉胍)拌料供全群使用。
5. 小鸡生鸡痘吃什么药
家禽小鸡长鸡痘,应该怎么才好?各位,鸡痘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深秋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按专家的说法,家禽小鸡一旦得上这个病,后果很严重,直接影响肉鸡胴体品质和死亡,如果患病数量多,或者屠宰不收,或者降半价收购,养殖户损失惨重。
具体使用时,可将疫苗按1.5-2倍量。(1000羽加3-5ml生理盐水)混合好。然后用刺种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各位,鸡翅膀那里有一个最薄的三角区,只有一薄层皮,就往那个地方刺鸡痘,既对小鸡的影响最小,同时又简单,便于操作。另外,请注意,每只鸡只要刺一次就行了。肉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6. 小鸡长痘痘怎样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朋友,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湿疹,也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最好是去皮肤科检查一下,确诊后再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祝您健康!
7. 小鸡仔出痘怎么办
禽痘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是鸡痘和鸽痘。禽痘感染的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其它易感性较低。根据病变和症状的表现,禽痘可分为皮肤性、白喉性和混合型。痘疹可发生于皮肤、口腔和咽喉部的粘膜。发生在皮肤的,称为皮肤型;发生于口腔和喉部的,称为白喉型;两者兼有的,称为混合型。此病广泛流行世界各地,多为幼鸡和幼鸽患病,白喉型和混合型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皮肤型较缓和。 禽痘的病原是痘病毒。目前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四种类型:鸡痘病毒;火鸡痘病毒;鸽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等。关于其它类型有鹦鹉痘病毒,和燕八哥痘病毒。自然条件下,每一型病毒只对同种宿主有致病性,各种禽痘病毒彼此之间在抗原上有一定的区别,但通过人工感染也可使异种宿主致病。 禽痘病毒是一种比较大的DNA病毒,呈砖型或长方形,大小平均为258nmX354nm.在患部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和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见有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原生小体,这就是禽痘的病原体。 本病幼鸡易感性较大,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但成鸡在换羽和产蛋盛期及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易感造成发病和严重死亡。禽痘的传染常通过健康家禽和病禽直接接触而发生,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禽痘病毒散播的形式之一。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吸血昆虫,特别蚊虫吸允病鸡的血液后,(带毒时间长达10~30天)再叮咬健康鸡而造成传播。所以夏秋是本病流行主要时期。我国南方例外。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一)干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二)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于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 传播途径: 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虽然鸡痘由病毒引起,但传播却相当缓慢。 病 症: (一)干燥型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后期则迅生长变为黄色,最后才转为棕黑色。2 ~ 4 周后,痘泡乾化成痂癣。本病症状于鸡之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但也可出现于腿部、脚部以及身体之其他部位。 (二)潮湿型鸡痘会引起呼吸困难、流鼻涕、眼泪、脸部肿胀、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之溃疮。 解剖病变: 在潮湿型鸡痘中可发现位于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疮现象。这些粘膜上的溃疮很难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遗留出血裂口。溃疮往往成长而形成干酪状伪膜。肺部偶而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 预防措施: 鸡只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法接种。若鸡只处于危险地区,应尽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龄 )。若补充鸡群于二日龄接种温和鸡痘疫苗 ( 小痘 ),则 6 ~ 12 周龄须再次以沙氏鸡痘疫苗 ( 大痘 ) 补强接种。 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蠓和鸡虱、鸡螨等。 3、及时隔离病鸡、甚至应淘汰,并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