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妆技巧 » 民国妆怎么化妆

民国妆怎么化妆

发布时间: 2022-01-31 16:20:40

⑴ 古代人怎么化妆

举个春秋时候的例子
1.画眉
画眉是我国古代女性传统的化妆术之一。屈原《楚辞·大招》中:“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之句, 说明早在战国时代,爱美的女性就开始用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了。早期时,女性画眉所用的“黛”是用一种叫石黛的青黑色矿石,加入麝香等香料制成的。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时,波斯人所制的螺子黛传入宫廷,被后妃们珍爱,这种黛又被称为蛾绿,隋炀帝喜欢看宠妃吴绛仙画眉,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地痴看。宋朝时流行西域传入的青雀头黛,晏几道《六么令》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远山”是西汉初期流行的眉式,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宋代画眉时尚是汉代时尚的复古。
我国历史上流行过很多种眉式,其中最普遍的是蛾眉。《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比喻她的眉毛象蛾须一样弯曲而细长。《中华古今注》说,三国魏时,宫人“作蛾眉,惊鹄髻。”其形广短,色淡微。为当时妇女所崇尚,直至唐、宋、明、民国都很流行。蛾眉甚至被赋予了很多深意,如屈原《离骚》写“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即以蛾眉指出众的美女。古时“蛾”与“娥”通解,南唐后主李煜失国后曾写“垂泪对宫娥”,与在位时欣赏女性之眉而作的《长相思》:“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螺蛾。”相比已是全然两种心情了。
《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了一个当时的民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可知“广眉”是由宫廷流行到民间的一种眉式,后来《太平御览》中又把“广眉”比作“半额”,根据文字的意思猜测广眉大约是一种很粗的画眉样式。东晋葛洪着《西京杂记》中形容卓文君眉若远山、脸若芙蓉,“远山”也是一种汉代常见的眉式,汉成帝妃赵合德就是这样的远山黛,远山可能是一种淡远、细长的眉毛画法,宛如水墨画里一泓秋水后面遥远的连山。《中华古今注》载,汉梁冀妻孙寿创新妆样式,改惊翠眉为愁眉。愁眉的样式为颜色浓重、细长曲折、眉梢上翘,据说是继承文君的远山眉而来。《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时人称之为“仙娥妆”。唐代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女子纷纷效法,称其为新妆,诗人徐凝描述这一场跟风的潮流为:“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2.粉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嫁给了与她同样爱好吹箫的萧史。萧史会仙术,不但会用箫声引来凤凰、仙鹤,还会用水银炼成粉,取名飞云丹,给弄玉扑面化妆,让美丽的弄玉更加白皙出众。这一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美眷住在秦穆公为他们筑的凤凰台上,几年后的一天,有人看见二人分别乘着龙凤成仙而去。这个故事的结局太理想化,实际上这小两口可能是被他们天天接触的水银毒死的。可古人神往神仙的生活,宁愿相信他们是成仙了。传说自然不能当作信史,但从中可以得知古人对美的求索是多么热切。
粉在我国的历史由来已久,《韩非子》中:“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形容邻家姑娘美丽到“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都说明粉在女性化妆中的重要作用。古代不仅是爱美的女子喜欢傅粉,很长一段时期里男子亦然。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汉惠帝时侍中都爱傅脂粉。《魏略》中说曹操的养子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晋人裴启《语林》中也记载:“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面绝白,魏文帝疑其着粉,后正夏,唤来,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随以朱衣自拭,色转皎洁,帝始信之。”六朝时期的男子傅粉之习成风,几个南朝皇帝因爱此风被称为傅粉郎君。
3.胭脂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粉。”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而且带回了大量的异域文化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由这两种说法看来,胭脂应该始自匈奴,后来又传到汉地的。东汉时班固出使西域回来说过:“匈奴名妻曰阏支,言可爱如燕支。”现在甘肃永昌县与山丹县之间,还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知是不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名字?
战国宋玉《神女赋》写“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唐岑参《醉戏窦美人诗》中 “朱唇一点桃花殷。”说的都是女性红唇之美。

⑵ 民国新娘化妆步骤

就跟一般的化妆步骤一样啊,只是细节修饰出复古的妆容

⑶ 民国时期女性会普遍化妆吗

民国时期女性会普遍化妆。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以合体为主,开始展现女子的美。据民国时期的报纸记载,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

可见民国时期女子服饰的时尚潮流的更新非常快,大家印象中的民国女子服饰以旗袍和学生装为主,是通过影视剧。但是如果你以为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只有这两种,那就错了。

民国时期的上海可谓是全国的服饰中心,有各式各样的女装,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响。当时引领世界潮流的巴黎的当季女子服饰。人们对服装的审美也不一样,而我国民族文化对服装的变化带来影响。

需知:

如同岁月过境的温柔再次扑面,女子的圆润灵动、娇羞深刻、服饰的考究及配饰的精致,传统国风与西洋风的相得益彰,书卷气与华贵范儿的大放溢彩,仿佛都在告诉人们“民国女子有多会穿衣”,那样的时尚里,沉淀着复古的气息。

蕾丝勾勒的旗袍图案,看起来繁复,不过搭配白色丝绸底,尽显雍容,女子的妆容也十分粉嫩,再配以羽毛的扇子,超级灵动。建国初期,物质极度匮乏,经济基础决定了当时的女性没有过多的钱财投入到对外在的考量上,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心思花在自己身上。

⑷ 民国时期学生装主题妆面演讲妆面以什么为主

没怎么看懂你的意思。如果你问的是打扮的话。民国学生装一般网上或者专卖店有的卖的。
民国女生流行两条长麻花辫或者短发(不到脖子,到耳根那种,《金陵十三钗》那个做的比较还原)。
学生一般不化妆,如果要民国的妆容画法,一般民国女人流星抹很厚的粉,把眉毛剃掉重新画细长弯黑的眉毛,眼线好像也是拿碳笔画(民国老电影里面都这样)。

⑸ 民国时期的女的怎么化妆

据记载,纣王爱将凝固的花汁给宠妻爱妾染指甲和化妆面容,因这种化妆品最早源于燕国,所以后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远在汉代,中国女子已广泛使用口红。从二千多年前的前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妆箱中,除有发绺、梳子和香粉外、还发现有燕脂。
眉笔在古代又名“黛”,历史也颇悠久。据文献记载,侍奉前汉宣帝的京都知事张敞最爱为其妻用黛画眉。后汉初期,长安地区的女子盛行画“宽眉”,当时用的是青蓝色眉笔。到了唐代,则流行画蛾须(触角)眉。
唐代还流行“红妆”、“朱脸”和“红脸”,这是女子在化妆前先在脸部抹上白粉,再涂上红色胭脂。
古代给人专门化妆的没有。新娘要不是自己化妆。要不就是自家的长辈化妆。大家闺秀,官宦之家,还可以是贴身丫鬟和仆妇。再说了,平头百姓就是爱美,那个不是自己动手。那年头也没那么多要用化妆面孔的地方。

⑹ 古装化妆怎么化

敷粉

中国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随后又发展出铅粉、紫粉、珍珠粉、干粉、水银粉、檀粉、香粉等丰富的妆粉。东方女子追求肌肤白皙,妆容时先在脸上敷粉。这类粉末最主要成分是铅,所以又称铅华。诗云: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除铅华,各朝也调配自己独特的妆粉。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称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玉簪粉。
施朱

伴随着敷粉,女子往往还要施朱,即在脸颊上施一定程度的红色妆品,使面色红润。这种妆品便是为人所熟知的胭脂。《中华古今注》曰:“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据史书记载,“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可见胭脂对妇女面部化妆的重要。
画眉

中国传统妆容不重眼妆,但极重眉妆。早在周代《楚辞·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的描述,说明用黛画眉之俗,由来已久。《诗经》有“螓首蛾眉”,汉魏时期出现了“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唐代眉妆更是长、阔、浓的集锦之作,宋明时期的眉妆又重新兴起纤细秀丽的长蛾眉。
点唇

中国古代女子点唇的历史由来已久,先秦文人宋玉笔下《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词句。刘熙《释名·释首饰》一书中便记载了点唇所用的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点唇的式样千变万化,不拘一格,总的来说以娇小浓艳为美,俗称“樱桃小口”。
额黄

“额黄”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而得名,也称“鹅黄”“贴黄”“鸦黄”等。唐代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载:“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五代牛峤《女冠子》词:“鹅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北朝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载誉归来后,也不忘“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些诗词中提到的便是额黄妆。
《木兰诗》里叙述木兰恢复女儿身份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额黄妆。

在古代,额黄妆是未出阁的少女常用的装束,所以在民间,“黄花闺女”成了少女的代称,而且沿用至今。

斜红

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其形象古怪,立意稀奇,有的还故意描成残破状,犹如两道刀痕伤疤,亦有作卷曲花纹者。南朝梁简文帝《艳歌篇》中曾云:“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
花钿(diàn)

专指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也称“额花”“花子”等。花钿图案繁复多变,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状如扇面,有的又和桃子相仿。其中以梅花形最为多见,这便是承继于南朝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五代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酒泉子》词:“眉字春山样,凤钗低袅翠寰上,落梅妆。”均咏的是此种梅花形花钿。
面靥

又称妆靥。靥指面颊上的酒窝,因此面靥一般指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古代的面靥名称叫“的”(也称“勺”)。指女子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载:“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面靥的形状也并不只局限于圆点,而是各种花样、质地均有。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
不过在古代,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这些化妆品,平民老百姓连吃饱都成问题,别说美容化妆了,所以化妆一般都是有钱人的活动。

⑺ 古代女人怎么化妆

古代女人化妆最常用的三样宝贝:
1、妆粉。昔人擦的粉质料多选自“米粉”,除了米粉之外,还有铅粉。一般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吸干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体的外形,使用的时分就能涂成个明白脸。固然有毒,但女人为了“一白遮百丑”似乎连命也搭上了,不吝天天服用微量的砒霜达到从里到外的美白效果。正在脸上搽粉古代称傅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连续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
2、黛粉。正在战国时,还没有特定化眉毛的质料,女人们都用柳枝烧焦后涂正在眉毛上。随后出现了“黛”,一种躲青色矿物。描画前务必先将黛放正在石砚上磨成粉状,然后加水调和。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多见的一种化妆要领,孕育发生于战国时期。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方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昔人爱美之心的浓重。
3、胭脂。这东西从商朝就有了,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喊“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卖腮红使用。后来人们正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加进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密密的脂膏,今后胭脂的脂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除了上述常用的三种宝贝,另外还有不少配饰妆的特技,比方:花钿,额黄

⑻ 民国男戏子怎么化妆

用手化妆。。。

⑼ 民国的女子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民国的女子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在历史上你知道民国的女子是怎么打扮自己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以合体为主,开始展现女子的美。据民国时期的报纸记载,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可见民国时期女子服饰的时尚潮流的更新非常快,大家印象中的民国女子服饰以旗袍和学生装为主,是通过影视剧。但是如果你以为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只有这两种,那就错了。民国时期的上海可谓是全国的服饰中心,有各式各样的女装,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响。当时引领世界潮流的巴黎的当季女子服饰。人们对服装的审美也不一样,而我国民族文化对服装的变化带来影响。

上衣下裙子,第一个就是学生装,民国时期的学生装一般是蓝色上衣和黑色裙子,展现了民国年轻女子的清新活泼,和她们崇尚自由的风气。民国时期连衣裙的种类也非常多,主要特点是收腰或是有束腰带,袖子也有多种,有长袖、泡泡袖、喇叭袖等。领子也有方领、圆领、水手领等多种样式,下裙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从民国时期女子的照片来看,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多种多样,和清朝时期截然不同。旗袍的美不仅是它自身就存在的,很大一部分是穿旗袍的女子赋予它的。我们东方的女子本就是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就是这样独特的气质当然会与旗袍有着完美的融合了。更别说是穿上这样一款复古雅致的两件套旗袍装了,真是美的让人移不开眼啊。

经过以上大概的讲述你明白了吗。

热点内容
蕊肤雅面膜一般敷多久 发布:2023-08-31 22:03:54 浏览:1179
质地较浓防晒霜怎么使用 发布:2023-08-31 22:00:02 浏览:986
专业化妆师如何贴双眼皮 发布:2023-08-31 21:58:43 浏览:858
鸡蛋清加什么美白祛斑最快 发布:2023-08-31 21:58:35 浏览:803
资生堂樱花美白淡斑精华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550
孕妇喝什么美白饮最好 发布:2023-08-31 21:55:12 浏览:1485
玛西化妆品怎么样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65
为什么护肤品一旦停了就严重 发布:2023-08-31 21:50:21 浏览:1029
补水什么时间做 发布:2023-08-31 21:47:15 浏览:1023
为什么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晒 发布:2023-08-31 21:45:25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