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化妆用什么
Ⅰ 如今伪娘横行,原来古代的男人也化妆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容技术,浓妆淡抹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之一,其实,在古代,男子化妆也并非稀罕事,古代男儿也爱美,他们画起妆来,比女子也不遑多让。
熏香的香味相当持久。即便是熏香的炉子灭了,香味还是数日不散士人佩带香囊仍然非常普遍,东晋名将谢玄年轻的时候就“好佩紫罗香囊”。明朝 男人爱美其实比女人还甚,或者说打扮的比女人还漂亮,比如说锦衣卫,锦衣锦衣,名副其实,上面堆满了金织刺绣,连衣的裙子,下面一双皂靴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出了名的爱化妆,尤其爱用护肤品。《万历野获编》里的“士大夫华整”记录,张居正府上“膏泽脂香,早暮递进”。早晚都要用护肤品,这和现代人的护肤节奏相当一致。
Ⅱ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不止女为悦己者容,魏晋男子也钟爱化妆
每个人对于其他人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是相貌和穿着,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为了让自己更美一些,化妆就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这其中以女生为最。
在现代,追求美丽的外表并不仅仅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同样对于外貌有很高的要求,因而许多男人也会选择化妆让自己变得好看一些。
只是,一些人认为当代的男人不应该化妆,他们认为男人化妆就是娘炮,并举例出古代的男人就没有化妆,那么事实是如此吗?
其实男人化妆不仅在现代有,古代也有,魏晋南北朝的的男子就喜欢化妆,而且他们的化妆技术还很不错。
古代化妆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据我国考古挖掘出来的化妆工具与黏有朱砂的研磨工具可以证实,商朝时期就已经有女子化妆,在《古今注》中也有提到过商朝时期的女子,就已经开始化妆。
最开始,化妆的只是女子,女子化妆除了为了让自己好看一些,也有想取悦自己心爱之人的原因,毕竟女为悦己者容。
且最初女子化妆所用的化妆品,并没有所谓的胭脂水粉,只有一些铅粉和朱砂 ,但就是这两样东西,在商周二朝时期也仅有贵族女子才能用得起。平常百姓化妆只能用烧焦的木炭描画眉毛,或者用柳叶花朵装点自己的发饰,而金银首饰和铅粉朱砂,只有在贵族女子身上才能看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化妆也并不仅仅只是女子的特权,男人也喜欢化妆, 毕竟男子也喜欢美丽的外表,因而对于化妆,男子是并不排斥的,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娘炮。
只不过古代男子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导致没有化妆的时间,再者,古代男子是以事业为主要,这就使得古代男子化妆的人数远远少于女子,但并不代表没有。
经过了秦汉时期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化妆的男子开始增多,随着化妆品种类的增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化妆技术有的甚至不亚于女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贵族男子为了让自己更加好看,会将自己的胡子剃掉,用熏香熏衣,这是最为直观的为了追求美的表现。
不过用熏香熏衣,使得每年许多的贵族男子都会花费许多的钱财,因而曹操在《魏武令》中提到:
不仅是贵族男子会在穿着上打扮,皇帝也不例外,《晋书》记载: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对于美丽外表的追求程度并不弱于女子。
“一白遮百丑”并不仅适用于现代,在古代也非常行得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除了穿着打扮上下了功夫之外,还会选用糊粉来让自己的肌肤更加白暂。
商周时期女子用铅粉和朱砂用来点缀自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同样会用铅粉来打扮自己,糊状的铅粉又叫糊粉,也可以叫做水粉。糊粉的作用就是让皮肤变得白亮一些,把糊粉涂抹在皮肤上就可以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脸部化妆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 ,涂粉 ,也就是涂糊粉,让自己的皮肤变得白一些。
第二步, 涂抹朱砂,朱砂可以涂抹在眼角 ,距离眼睛有一些距离,让眼角变得更加鲜艳。
第三步, 用“玫瑰膏子”,玫瑰膏子是用玫瑰制作成的胭脂 ,这个是用来修饰眼角部位的。
第四步 ,涂抹红粉 ,红粉是在白粉的基础上用以修饰的,根据个人喜好,喜欢鲜艳一些的,自然可以多涂一些,喜欢白暂一些的,可以少涂一些。
第五步, 画眼线 ,古代人对于眼线的喜爱并不是很深,因此许多人画眼线时只是随意的画一下就可以了。
第六步, 描眉,描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最为重视的一个步骤, 不仅仅是男子重视,女子也极为重视,最常见的眉形是水弯眉、月眉等。
口泽之所以从脸部的打扮上分开区分,是因为口泽可以单独打扮。
口泽就相当于现代的唇膏,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口泽可以让嘴唇看起来富有光泽,不过在颜色上没有女子的鲜艳,只是看起来比较光泽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喜爱打扮的,同时也因为过于打扮,此时期的男子多为阴柔。 不过在化妆技术上,有些男子比之女子还要厉害, 因而在史书中有过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会帮女子梳洗打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喜爱化妆,跟当时朝代更迭频繁的 历史 背景有直接关系。
晋武帝上位之时,看着比较仁义,像是一位明君,不过没多久,晋武帝就荒于朝政,过上了奢侈的生活,受到晋武帝的影响,许多人也开始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些人为了能够挽回晋武帝的心思,花了许多功夫,最终却没能成功,因此这些人开始自暴自弃,想用这种方式来唤回晋朝的稳定,可惜他们的方法用错了。
时间一久,晋朝呈现奢侈荒诞的现象,男人也开始化妆,并且人数越来越多。
秦汉时期,主张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首先是佛教思想的传播,然后玄学思想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玄学思想主张放达,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玄学思想都对封建时期的政权结构进行了瓦解,于是儒学与法学开始反对玄学。
之后,玄学与佛教合流,儒学和法学对佛教进行清算,这迎来了一个时代的大动荡,加上朝代更迭极为频繁,生于这个时代的人开始过上得过且过的生活。
为了营造出朝代繁华的现象,人们用化妆来迷惑自己。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喜爱化妆的原因。
男子化妆就是娘炮,其实还要看人们对于娘炮的定义是什么。
以古代为例,古代的大多数男子化妆其实并没有用所谓的胭脂水粉,他们的化妆只是穿着更加亮丽光鲜,发饰更加整齐,眉部可能会稍微修饰一下,这是古代大多数男子化妆的表现。
在我看来,这种化妆其实并不是娘炮,只是对于美的追求表现罢了。
现代人认为男子化妆就是娘炮,其也有一些原因 。
其一,古代男子化妆更多的只是稍加打扮一下,现代男子化妆的步骤有的比之女子还要多。
其二,古代的人口数量不多,而且化妆所需的化妆品也只是贵族男子才能承担的起,平民是没有经济能力去化妆的,这使得男子化妆的数量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而现代的人口数量比之古代要多上许多,让人产生一种似乎现代男子都喜欢化妆的错觉。
其三,现代男子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好看,甚至不惜去整容。 这些种种原因才让人认为男子化妆就是娘炮。
事实上,如果一个男人化妆就认为是娘炮,那无疑有些过于果断。从没有人说过化妆只是女子的权利,所以男子化妆并没有什么过错,因而不能认为男子化妆就是娘炮。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喜欢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就如同歌剧院的人要化妆一样,但是他们不娘,他们是为了将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化妆技术起源于商朝,且当时化妆品种类极少,直到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随着西域进献的各种物品丰富了中原,加上汉朝时期的安稳发展与繁华,古代的化妆品才开始增多,且平民百姓也会简单的化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化妆技术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此时期的男子受到玄学思想的冲击,变得开始放达,从而喜欢上化妆。但过于用化妆来追求美,也让这个时期的男子显得比较阴柔。
参考文献:
《晋书》
《古今注》
Ⅲ 化妆不止是女子的专利,历史上有哪些朝代男子也会化妆
《汉书·佞幸传》中载有: “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贝带、傅脂粉。”汉代还流行帽子上插鲜艳的羽毛,脖子上傅白粉,被称为羽林郎。
历代男人也都是爱美的,但什么时候打扮、修饰就变成另类了呢?这与清朝后期大男子主义盛行有关,男人们觉得女人就该打扮给男人看,凭什么男人要给女人欣赏,自尊心受不了。
Ⅳ 4000多年前男人就开始化妆了吗古人们怎么化妆
1.最初的化妆
化妆品在我们的身边人,甚至是自己,还有周围的商店,网店等等随处可见,在一些爱美之人身上,也随处可见化妆品的踪影,但大多出现女性身上,周围的男性少有化妆的。
其实不要认为男性化妆就是一种非主流,是一种“异”,其实在数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开始化妆了。
Ⅳ 中国古代男人用什么化妆品
古代男子最爱用的护肤类化妆品是面脂和口脂,功效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面霜和润唇膏。
古人最注重的是肤色,而面脂是最为关键的保养品。面脂,用来润面的油脂,一般来自动物的身体,比如,牛的骨髓。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里写道:“合面脂法:用牛髓。”
除了可以保养皮肤,面脂还能让皮肤有光泽,显得人有精神。为了让面色更加红润,古人还会“吸毒”。《世说新语》里,何晏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原作药用的五石散,服用后会让人全身发热,短期内能迷惑人心,类似于毒品。
古代男子使用的口脂,一般都是无色唇脂,用动物油脂、矿物蜡和各种香料制成,如羊脂、麝香、甘松香、乌麻油等。《外台秘要》中详细介绍了口脂的多种配方和香型。
魏晋时期,口脂是上层社会男性化妆的必备之物。它最重要功能就是滋润双唇,防止口裂,除此还能让双唇显得更有光泽。
在唐代,每逢腊日,皇帝就会给官吏们尤其是戍边将官送面脂和口脂,容器用玉和银做成,“腊日赐宴及赐口脂面药,以翠管银罂盛之”,以此慰劳他们。
唐高宗每次都会把中尚署上贡的口脂、面脂等,挑一些赐给他非常器重的“北门学士”。这些学士经常和皇帝一起批阅朝廷奏章,决定朝廷大事。看来,这些护肤品对当时的达官显贵来说,还是相当适用的。
(5)古代男子化妆用什么扩展阅读
古代美男子的化妆方式
古代美男子的首要标准就是皮肤白,最好能达到“肤色白皙,宛如珠玉”的程度。白不仅能遮百丑,还能让人生出爱怜之心。汉朝的美男子张苍违法被判死刑,行刑日全身赤裸趴在砧板上。监斩官王陵一看,张苍身材高大魁梧,全身皮肤白皙润泽,这样的美男子死了就太可惜了,于是请求刘邦宽大处理。张苍大难不死,最后成了西汉丞相。
但东方人肤色本来就是黄的,要想变白,只能通过涂粉来实现了。傅粉,即敷粉,从现代角度看就是打粉底。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用米粉研碎做的,另一种是把白铅化成糊状,俗称“胡粉”,也叫“铅华”。
美男子除了皮肤要白,还要“面若桃花”。白里透红,就成了古代男子化妆最极致的追求。傅粉施朱,通俗地讲就是涂上白粉底,再抹点胭脂,相当于打了腮红。
Ⅵ 古代的男子也会化妆,他们都用哪些化妆品
在现代人看来,化妆是女人的专利,如果有哪位男子也化妆,那么就有可能会打上娘炮的标签。但是在古代,男子化妆是一种流行,历史上就有相关的史料记录了男子化妆。所以古代的男子还有专门的化妆品,而且不同的朝代,化妆品也会不同。
到了唐代,男子还会像女子一样涂抹面脂类的护肤化妆品,其中就有口脂。尤其是唐代的帝王们每到腊月初八的时候,还会将面脂和口脂当做是慰问品,发放给戍边的将官。除此之外,古代的男子还有染头发、染胡须等行为,这真的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啊。
Ⅶ 考古发现中国迄今最早男性化妆品使用的是什么原料
中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考古研究——对陕西一处春秋时期遗址男性贵族墓出土的微型铜罐内残留物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残留物由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一水碳酸钙颗粒,为美白化妆品。
陕西刘家洼遗址出土以油脂为基质的美容面脂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面脂,也是先秦时期手工业发展和化妆品应用的重要考古实物证据,弥补了中原先秦时期化妆品实物的空白。
同时,刘家洼先民将牛族滑段脂应用于美容面脂等手工业的制作中,为中国古代化妆品产业兴起以及油脂在手工业中的应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7)古代男子化妆用什么扩展阅读
化妆品生产已形成产业化手工业体系:
刘家洼微型铜罐罐口长径5.5厘米、短径4.3厘米、器高5.9厘米、通高7.5厘米,在陕西兆誉、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春秋时期贵族墓葬内出土了若干类似的微型青铜容器。北让简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此前曾对此类微型青铜容器用途进行过探讨,推测其为化妆品容器。
论文通讯作者杨益民教授表示,合作团队这次最新研究,通过对刘家洼微型铜罐的科技分析既证实了相关推测,还对内含化妆品的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一是研究发现刘家洼遗址美容面脂的原料经过精心准备和处理,而同一时期,微型铜容器的广泛分布,也反映出化妆品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成为产业化的手工业体系。
二是该类微型铜容器多出土于贵族墓葬,是贵族彰显其身份的一种表现,表明贵族阶层使用化妆品,在引领“时尚”的同时,也是贵族阶层内部文化认同的外在表现。洞穴矿物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则是表明早期道家学派的方士和贵族阶层在当时可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Ⅷ 男生可以化妆吗
1、可以。现在男性化妆也并不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但是在化妆的时候,也要注意掌握好正确的步骤,因为只有掌握好正确的步骤,才能够防止在化妆之后对于皮肤造成伤害。
2、首先要对面部进行清洁,然后再开始化妆,先涂抹隔离霜。之后可以把化妆品均匀的涂抹在肌肤之上。再涂抹粉底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海绵气垫达到涂抹均匀的效果。
3、因为皮肤如果一整夜的新陈代谢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洁,就很容易导致出油或者是毛孔里面有污垢的现象。在早起之后可以正常的使用洁面乳清洗面部,这样能够达到清洁的作用能够让你肌肤一天都得到保护。合理使用护肤品也是很重要的。变质或者是放置时间长的化妆品,不但不会让使用者的皮肤得到美化还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变得更加粗糙,或者出现色泽沉重的现象,所以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商品。
4、平时在使用清洁或者保养品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不洁的手指去挖取瓶内的产品,因为这样能够产生细菌,从而导致皮肤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护肤品的时候,也要注意把留在瓶口地方的残渍用纸巾擦拭干净,再把盖子拧紧。这样储存起来不会对护肤品造成任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