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苗海藻酸碘使葡萄卷叶怎么办
‘壹’ 就苗菌司海藻酸碘喷施萝卜白菜没毒吧
没毒。海藻酸碘的有效成分与含有的活性物质达66种以上,能为蔬菜提供各种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以及细胞分裂素等等。能帮助蔬菜建立健壮的根系,增进其对土壤养分、水分与气体的吸收利用,同时可增大茎秆维管束细胞,加快水分、养分与光合有机产物的运输;含有的细胞分裂素等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有效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产量、品质的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能力的提高。
‘贰’ 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
水稻进入苗床管理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苗床管理,对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抓好旱育秧苗期田间管理,着重应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下面是我带来的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调控膜温。播种至立针前,苗床管理主要任务是促使出苗和全苗。早春播种时外界气温低,在温度管理上,以密封薄膜保温为主。播种后要经常检查,有无露种或露风,如有露种或露风,应及时覆土盖种和密封薄膜,出苗之前把膜内温度控制在30-32℃,出苗后到1.5叶期间,膜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以内。揭膜后,如遇日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天气,苗床还应采取遮阴降温措施。
2、立针揭膜。早春播种覆膜,目的是增温保墒,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但是早揭膜,在气温低的地方,秧苗生长缓慢,甚至发生僵苗;晚揭膜,随着气温上升,膜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抗性差,第一叶节难分蘖。在一般情况下,揭膜最佳时间在播后5-7天,第一片完全叶展开前(呈针状,约2厘米左右)。在揭膜的当天,如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应在上午揭膜;如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
3、浇透揭膜水。在揭膜的同时,必须采取边揭膜、边浇水,而且浇透水。因为揭膜后秧苗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而根部吸水往往供应不上,容易发生青枯死苗。所以及时浇透揭膜水,以补充揭膜后土壤水分的'不足,使秧苗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4、补浇“断奶”水。秧苗2-3叶期,秧苗的忍耐力最差,卷叶至死亡的时间最短,对水分亏缺最敏感。这时期也是防治死苗,提高成苗率最关键时期。如果揭膜水不足,蒸发过多,墒情较差,必须及时补浇“断奶”水。
5、适度化控。未用壮秧剂处理土壤的秧床,特别是培育长龄大苗,分别在1叶1心和3叶1心期,喷洒250-300ppm多效唑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以利促进分蘖,矮化秧苗。
6、3叶期后控水旱育。3叶期后,苗体较大,根系逐渐发达,一般不能随意浇水,应以控水旱育为主,防止水多徒长。如遇高温干旱,中午叶片萎蔫并“卷筒”,而且夜晚叶片不展开,必须及时在傍晚浇水。但水量不宜大,次数不能多。
7、浇透“送嫁水”。栽秧前一天傍晚,用1%尿素水溶液把送嫁水同送嫁肥一次施用。这次用水很讲究,既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也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达到拔秧不费劲,又尽可能的不破坏根系为目的。移栽后尽快喷施就苗海藻酸碘,促进根系愈合生长。
拓展阅读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
水稻是我市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达到以下目的和意义:
1)通过对水稻灰飞虱及其传毒引起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能有效保证水稻产量稳中有增。
2)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能使水稻品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
3)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使水稻生产与环保相结合,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这3方面内容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和省工、省本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灰飞虱的越冬能力不断增强;受农村土地承包体制限制,许多沟边杂草没有能得到及时清理,客观上形成了灰飞虱量的增加,增加了防治的难度和成本;在灰飞虱大发生的初期,防治药种单一,导致灰飞虱的抗性不断增强;采用各种综合防治技术大幅度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防效,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推广和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综合配套措施来确保效果。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试验研究比较发现,药剂浸种;防治麦田灰飞虱,压低基数;4月下旬结合麦类后期病虫总体防治,压低了灰飞虱种群数量,减轻了秧池危害;及时收割、耕翻灭茬;稻区麦子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耕翻灭茬一块,可杀死大量灰飞虱若虫,减少有效虫源;适当推迟栽插期和增加栽插密度;狠治田外杂草。
2)水稻选择什么类型的品种,对抗御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风险的能力有所不同,是获得成功的关健之一。
3)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采取综合措施,既防治水稻病虫草害又要使水稻大米合符无公害的要求,不使用单一药剂如吡虫啉等,而是尽量两元或三元复配剂。
4)水稻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肥水运筹等。
综上所述,水稻实行综合防治技术后,经济效益非常显着,大幅度提升大米的品质,通过其它措施的不断完善,使之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通过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保证了水稻的安全生产,保证了农民的丰产丰收,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叁’ 水稻烂心,出来的谷子变形是什么病害
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
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用1%中生菌素5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培育无病壮秧;移栽前7-10天,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及时喷施就苗海藻酸碘保护。
3、水稻纹枯病
发病症状: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部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常不能抽穗,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
防治方法:打涝菌核,减少菌源;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降低田间湿度;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30%菌核净WP800——1000倍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喷施3——4次。
4、水稻胡麻斑病
发病症状: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边缘褐色,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气候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避免偏施氮肥;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施。
5、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症状:在水稻生长前期,水稻心叶及心叶下的叶片出现褪绿的黄色斑纹线,后逐渐扩展至不规则的黄色长条纹,心叶扭卷或枯死,成“假枯心”,全株枯死;在水稻生长后期,剑叶及剑叶鞘褪绿成黄色或黄白色,病穗常紧包于叶鞘内不易抽出,成枯孕穗,使水稻不能正常结实,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耕翻种植,降低灰飞虱越冬数量;路边、沟田边杂草;选用抗病品种;增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避免偏施氮肥;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每亩用50%速灭威1000倍液50千克,或2%叶蝉散粉剂2千克加水喷雾。
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防治方法:良种消毒;50%代森铵500-600倍液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抽穗期开始喷药,7天后再施1次药。
‘肆’ 进入高温多雨的夏季,蔬菜出现黄叶、长斑、卷叶,应该怎样防治
进入高温多雨的夏季,蔬菜出现黄叶、长斑、卷叶,应该怎样防治?
进入夏天高温多雨天气,家里种植的蔬菜特别容易发生黄叶、长叶斑、卷叶等现象,特别是番茄、辣椒、黄瓜、南瓜、丝瓜等,每年都发生非常严重,有些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蔬菜一旦发生,要是不及时进行预防和防治,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全株,等到大面积发生的时候,就算是再好的方法也很难恢复。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1、黄叶
蔬菜卷叶分成生理卷叶和病虫害卷叶,生理卷叶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土壤忽干忽湿、温度过高、上肥不合理、浇灌太多、肥害肥害、根系发育不全等引起。再一个便是各种各样病虫害和病害造成的卷叶。
夏季温度高,叶片水份蒸发快,在洒水时要记得浇灌挑选在早晨,不适合在下午和在下午浇灌。上肥时需要注意化肥与根系的间距,不适合隔得太近,没发醇的有机肥料和浓度值高的化肥不必施。在有效液肥的供货前提下,用芸苔素混和氨基酸叶面肥喷洒叶片,调整叶片的生长,修复生长魅力。
叶片卷归根结底是根系发育不好,在枝叶生长不良和土壤板硬的情况下,可以用腐殖酸、海藻酸、生物菌剂等具有生根养根功效的肥料进行灌根,促进根系发达,叶片自然会茂盛。病虫害引起的卷叶,要及时发现,及时采用相关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