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海藻菜是什么颜色
‘壹’ 干海草怎样凉拌好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把海草做成凉拌的吃,实际上,这种吃法是值得推荐的,味道也非常不错,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所以虽然食材大同小异,但做出来的美食味道区别会很大。
一、凉拌海草的做法
原料:干海草。
调料:
醋、日式酱油、鸡精、麻油、白芝麻、花生、芥末酱(可不用)、木鱼花。
做法:
1、干海草用水泡开后洗净,放入滚水中煮1-2分钟,捞起切段。
2、白芝麻炒香。花生用油炸后放凉变酥,压碎。
3、所有调料与海草拌匀即可。
二、冰爽凉拌海草的做法步骤
1、海草芽提前一小时用清水泡发,因为买的是半干带盐的,多换几次水去除咸味。
2、泡发好的海草,冲洗干净
3、然后放在热水中加入适量料酒烫一下,去除异味,用凉开水略泡,滤干水分待用。
4、将沥干水分的海草放在一个大碗里
5、加入生抽、糖
6、鸡精,蒜末、油辣椒,芝麻油和橄榄油适量拌匀
7、芝麻油尽量多一些拌匀,芝麻烘干,红椒丝飞水滤干
8、放入冰箱冷藏吃的时候撒入少许芝麻和红椒丝即可。
三、凉拌海草/更多做法
1.海草洗净。
2.用热水烫一下,成绿色就可以了。
3.把烫好的海草捏去水分放剁好的蒜泥。
4.再放花生末(花生用豆浆机打的有点碎最好自己擀一点)。
5.家里一点芝麻。
6.搬匀就可以了。
四、凉拌海草的做法
1、洗干净海草,泡上半个钟。
2、调酱料。
3、煮开水。
4、在热水中煮30秒。
5、放到冷水中。
6、捞起,淋上酱料。
‘贰’ 请问加工过的干海藻是什么颜色的
一般有的会是接近黑色或者蓝色。为了海藻的卖相更好,一般在加工中会加入食用色素,一般为黑色或者蓝色。
如何选择干海藻:
1、必须选择正规的海藻面膜生产厂商,这是首要条件。好的海藻,一般是颗粒饱满均匀,而且呈黑褐色或是暗红色,如果是质量差的海藻,会有三种颜色,没有多余杂质,没有太多的碎海藻。
2、好的海藻吸水性非常好,而且能够快速分泌出大量的胶原蛋白,一般说来,只要加一点水,稍微搅动两下,一分钟后就会吸干水,而且析出很多骨胶原,而且海藻干成一团后再加水,还能再次析出。而差的海藻,则不会快速吸水,像水泡沙子一样。
‘叁’ 白色干海藻菜要煮熟吗
要煮熟。干海藻菜是海藻类植物,其中含有细菌等对身体不好的物质,直接生吃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情况的发生。
‘肆’ 水产市场里卖的,一种像头发的海草叫什么
好像是一种叫做“羊栖菜”的藻类。
羊栖菜是一种不常见的海藻,主要产自日本及韩国对开的海域。市面出售的羊栖菜一般都是短而粗的干碎条,颜色接近黑色,因此,外形跟黑海带、昆布、裙带菜、紫菜等各类海藻不同
注意:
羊栖菜可能天然含有大量的砷,尤其是毒性较高的无机砷。另一方面,外国的研究发现,其他种类的海藻(例如昆布)所含的砷主要是毒性较低的有机砷,而且含量远较羊栖菜的含量为低。其中一项研究更发现在其他种类的海藻中,没有一种检测到含有无机砷。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除羊栖菜外,各类海藻虽然含有砷,但都可安全食用。
‘伍’ 干海藻的保质期多久
干海藻放冰箱里,能存放1年。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海蒿子分布于辽宁、山东的黄海和渤海沿岸;羊栖菜分布于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沿海。
形态特征
1、大叶海藻:皱缩卷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长30至60cm。主干呈圆柱状,具圆锥形突起,主枝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自主枝叶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初生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至7cm,宽约1cm,全缘或具粗锯齿;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润时柔软;水浸后膨胀,肉质,粘滑。气腥,味微咸。
2、小叶海藻:较小,长15至40cm。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叶条形或细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
生长环境
生长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区域—海洋与陆地交接的地方,在这里海浪的冲击力比较缓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加上阳光充足,无论是红藻或褐藻,虽然颜色不同,都含有叶绿素,可以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它们行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更是动物们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缤纷热闹,海藻的功劳实不可没。
‘陆’ 海藻菜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海藻菜
英文名:sargassum
【异名】蒋(《尔雅》),落首(《本经》),海萝(《尔雅》郭璞注),藫(《别录》),乌菜(《罗源县志》),海带花(《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或海蒿子的全草。 植物形态 (《漳浦县志》),又名:玉海草、灯笼藻、胡须泡、药茶、鹿尾菜。
多年生褐藻,肉质,黄色,高7~40厘米。
气囊和生殖托均腋生;气囊纺锤形,长5~10毫米;生殖托圆柱形或椭圆形,长5~15毫米,成丛腋生。
生于低潮浅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
分布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 多年生褐藻,暗褐色,高30~100厘米。
固着器扁平盘状或短圆锥形,直径可达2厘米;主轴圆柱形,幼时短,但逐年增长,两侧有呈钝角或直角的羽状分枝及腋生小枝,幼时其上均有许多短小的刺状突起;叶状突起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和线形均有,长者可达25厘米,短者只2厘米,宽者可达2.5厘米,有不明显的中脉状突起,并有明显的毛窠斑点,狭者只1毫米,无中脉状突起,也无斑点,全缘或有锯齿。
在线形叶状突起的腋部,长出多数具有丝状突起的小枝,生殖托或生殖枝即从丝状突起的腋间生出。
气囊生于最终分枝上,有柄,成熟时球形或近于球形,顶端圆或有细尖状凸起,表面有稀疏的毛窠斑点。
生殖托单生或总状排列于生殖小枝上,圆柱形,长3~15毫米或更长,直径约1毫米。
生于低潮线下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
分布辽宁、山东等沿海地区。
【采集】夏、秋季由海中捞取或割取,去净杂质,用淡水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