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应该采取什么的补水
‘壹’ 运动时应该应该怎样正确补充水分
1、常规补水
跑前少量补水:在跑步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出汗,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为了避免水分的流失,运动者可以先喝少量的水,约200毫升,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开始跑步。
跑步途中补水:需要根据运动强度、体力消耗和自我疲劳程度进行有效补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内,饮用150毫升温水。不过标准不做统一,因为每位跑者情况不同,所以摄水量也不同。只要供水量大致与出汗量相等即可,让身体始终保持水分平衡状态。
忌口渴再补水:跑步时补水要积极主动,一定不能觉得渴了才想到喝水。此时,身体已经进入缺水状态,对身体的损害也已经形成,所以跑者应该在运动的时候尽快补充水分。
养成早起适量补水:有晨练习惯的跑者,早上起床后可能不会感到口渴。其实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身体会分泌出一部分汗水,此时身体已逐渐进入缺水状态,此时应先喝点温水,然后再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者喝的水主要是开水和含糖量低的糖水。有需要的跑者,还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更容易融入人体内部。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这些饮料可以为人们在运动中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不过适度饮用是有益的,最好不要喝太多,甲鱼就是养成了喝运动饮料的坏习惯,现在每天一瓶不喝就难受,不要学习甲鱼这样的坏习惯。这些饮料的糖和盐含量过高,容易对人体造成吸收负担。一般来说,运动时糖的浓度应该保持在3%~6%,而盐的浓度应该在0.2%左右。另外,一些碳酸饮料,由于会在体内产生气体,所以不适合在运动过程中饮用。也有部分跑者习惯在运动前喝葡萄糖以补充水分和能量。对此专家认为,这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2、通过表面皮肤为人体补充水分
喝水是一种常见的补水方法,但也可以通过皮肤为人体吸收水分,也许这样的做法不被很多人理解。通过皮肤为人体补水的方法非常简单,将水浇在皮肤表面。在很多马拉松比赛中,经常看到运动员把整瓶矿泉水倒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冷却身体表面;另一方面则是,补充身体适量的水分。将水直接泼在身上不是即兴行为,而是要有针对性。适合肌肤补水的部位,这其中包括头、颈、大腿前部等,水温尽量控制在10~18℃。
它还能为身体节省大量的水分,防止身体失水。这是因为在体表充满水分后,可以代替汗液的功能,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身体不再需要过多的汗液分泌。这对保持人体水分,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保持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这种补水的方式主要是针对职业运动员。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由于训练量和强度并不高,所以就没有必要采用这种补水方法。
‘贰’ 运动时应如何补水
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的总饮水量不超过600毫升,这样既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致因为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胃肠的负担。也可以采用运动前饮水的方法,在运动前1小时补水300毫升。
运动后补水也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由于水分流失的同时,体液也在流失,体液包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也随之流失。因此也可以选择补充些运动饮料(稍加盐的凉开水或低糖饮料也可)。但是饮料的含糖量不能过高,因为糖的浓度过高,会使饮料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时进入体内。
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治运动中出现拉伤,崴脚的情况。
运动的时间控制:运动常常人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错误的,运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50分钟内为最佳。所以注意运动的时间控制,否则会使肌肉酸痛。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运动时如何正确补水?、人民网-运动后该怎么补水
‘叁’ 运动中补水的原则是什么
运动中补水的原则是维持平衡。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维持人体内环境的温度,就会有大量的水携带着热量以及电解质排除体外形成了汗液。补水是应适当补充一下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水不可过甜或过咸。
补充水分应该分为前、中、后三阶段,运动前补充500cc左右的水,运动中每10-15分钟间断补充100cc- 150cc的水,运动后尽量补充。由于水分从摄取,到被人体吸收,需要为时20-30分钟的时间,因此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反而会使的饮用的水集中在胃里,不能真正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运动中补水的方法
第一,运动前要喝够水。运动前两小时,需补充500m的白开水,目的是让机体内充分发生水合作用”,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调动肾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将体液平偷和渗选压词节到最佳状态,补水量以自已不感觉口渴。
第二,在运动过程中喝水。如果出汗量较大,就要喝浴盐水,补充运动中丢失的钠离子,保持体内水盐代谢平衡,维持细胞内液和外液的稳定。一般在每升水中加0.15g食用盐,水温维持在15~22℃。
如果运动时间超过一小时,则应该在补充盐水的同时,适当补充含糖的水,维持血糖浓度,延缓疲劳的发生。所以,在运动时,即使不感到口渴也最好在每运动20分钟就喝一两口水,这样既能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又能维持体夜平衡。
第三,运动后要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达到国家标准的“运动”或“功能”饮料,这样能有效促进糖原的恢复达到快速消除疲劳的目的。
‘肆’ 运动时会口渴,健身运动中应该如何补水呢
运动时会口渴,健身运动中应该如何补水呢?
一、运动前补水
为了避免在运动中或者运动后脱水,我们可以在运动逐渐前半小时喝水。
一次喝很多的水。运动中大量出汗,饮水量大,运动后5分钟要立即补水,但不可以一次喝足,要分批食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可超出200mL,2次饮用水间距最少15分钟。此外饮用水速率要慢,不能过猛。
把握补水的机会
运动前,要做保护性补水。运动前15~20分钟补水400~700mL,可以防止运动中脱干,并让人们在运动时感觉舒服。保护性补水要少量多餐摄人,每一次100~200mL。假如在酷热的天气状况下开展室外运动,饮水量可再提升200~300mL。
运动时要适当补水。要选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补水,使身体持续获得水分的填补。补水量要依据流汗量的几个而定,一般情形下,每钟头补水总产量不适合超出800mL,在运动中可以每过15~20分钟补水100~300mL,或每跑2~3千米补水100~200mL。
运动后充足补水。运动候补水量的多大可依据重量降低量明确,如运动前后左右重量相距1kg,那么补水量应是1.5kg,即1500mL。此外,除开喝水还能够用蔬果汁、水果汁、牛乳等来补水。
‘伍’ 运动锻炼时候怎样补水
②运动中
运动时补水,也有许多讲究。如果一次性补充过多,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加重身体负担,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身体缺水后再补充,可能导致机体轻度脱水、运动疲劳提前出现。科学的建议是:当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每运动15~2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主要为纯水,少量搭配运动饮料;当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主要为低渗、等渗的运动饮料,少量搭配纯水;每小时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升。
③运动后
虽然在运动前、中都进行了科学补水,但是在运动后,身体体温会在一段时间内才降下来,故因身体温度原因,体内水分仍有持续散失。此时补水的依据,比较简单的方式是:观察自己的尿液。如果尿量充足,颜色较浅,那么机体属于水平衡状态,可以不用单独补充;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尿量偏少,则需要增加补水量,一般建议在运动后2小时内须及时补充纯水。
总的来说,夏季运动需要的水分比其他季节更多,补水建议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30分钟左右的大强度流汗较多的运动,建议既补纯水也补等渗运动饮料。
(2)30分钟以上的持续性运动或运动量过大时,建议以等渗运动饮料为主,辅助补纯水。
(3)主动补水,运动前少量补,运动中多次适量补,运动后,多次足量补水。
(4)不要喝冰水,水和运动饮料常温为宜,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5)不建议喝汽水、咖啡类饮料、茶;汽水可能会导致更加口渴、脱水,咖啡和茶有利尿功能,不利于体液恢复。
(6)在进行日常运动时,等渗或低渗运动饮料就能满足补水需求,不建议随便补充高渗运动饮料,因其容易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
(7)运动后的膳食需要进食蔬菜、水果、优质肉类,保证身体的营养摄入。
‘陆’ 运动中补水的原则
运动补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和及时补水。
运动中出汗会带走“额外”的水份(用以散热),让你流失比一般状态下更多的水,所以运动中的水份补充更重要,可以在运动中途休息的时候进行补充。
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运动的持续时间长度和剧烈的程度,以及个人出汗量为依据,每次补充100~200毫升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盐水,可让身体在保持最佳的带水状态的同时,及时补充因大量排汗而流失过多的钠、钾等电解质,帮助延缓疲劳、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喝水方式
不论是运动前中后,切忌大口喝水,喝水急,有可能会咳嗽直呛到肺部,也不要喝太凉的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运动后不宜多喝浓茶或咖啡,适当喝点淡茶或一小杯咖啡也许问题不大,但量过多会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使体内水分流失更快。
以前补水大多会用水瓶,但是水瓶喝水缺点就是在运动缺水的情况下会忍不住大口,而专业运动员会推荐使用水袋,既能一边运动一边喝水,还能通过咬嘴吸吮,控制一次性的饮水量,对身体更有好处。现在市场上更有双仓的水袋,可以装入水和功能饮料,让人在运动中既能补水又能补充电解质。
‘柒’ 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
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
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进行运动锻炼适量的出汗,是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减肥、控制血压的,但是在运动的时候也要学会补水,下面分享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一起来看下吧。
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1
1、运动前怎么喝水
有人认为,运动前喝水不利于运动过程中的发挥,也有人认为,运动后马上喝水容易造成猝死或者其他的身体问题,那么运动前,究竟该如何喝水?专家表示,运动前2小时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尤其是跑步前,补水很关键。不少人常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补充,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跑步前喝水会引起胃痉挛。其实,跑前一小时应该喝少量的水。当感觉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失去了约3%体重的汗液,所以感到口渴才进行补液,需要48小时才能补充上体液丢失的量。
2、运动中怎么喝水
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千万别以为运动时想怎么喝水就怎么喝水,否则会让你的身体吃不消。运动时大量出汗,不适时补充水分会影响健康。运动中应该喝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能及时补充流失的离子,防止出现血钠症等不适反应,并将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至22摄氏度,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切忌为图痛快一饮而尽。
我们在观看网球赛或者足球赛时不难发现,运动员每次休息必定会到休息区去喝两口水,或者吃一两只香蕉进行能量的补给。运动员每一次补水,必定不会是一整瓶水灌下肚,而是喝两三口就能够满足。运动中进行补水时,需要注意根据运动强度的大小的不同,分5分钟~10分钟一次不等进行补水,每次补水量一般为100~200ml,切忌每次补水的量过大,也不赞同补水频度过高。
3、运动后怎么喝水
运动往往出汗很多,并且呼吸加快,所有这些都会使口腔、咽喉感觉干燥而口渴,特别是剧烈运动后,这种感觉更明显。非常想喝些水、清凉饮料。但剧烈运动后是不能马上饮水的,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参加运动后,出汗较多,有的人图一时痛快,马上大量喝水,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身体各部位肌肉,胃里的血液少,如果大量饮水,水积在胃里,人感到腹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而且心脏也会因为要分解进入血管里的水分,增加负担,得不到充分休息。
运动后因运动过程中大量失水,则更应该补水,但一次的量应控制在300ml以下。运动过程中的补水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剧烈运动后身体消耗较大,身体各部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待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加大饮水量,切忌饮用生水、冷水。
水分的补充切忌过度集中,大量暴饮只可解决一时的口渴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也增加了心和肾的负担。此时的补水仍然要少量多饮,并适当补盐。
运动前中后喝水注意事项
1、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2、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4、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综上所述,运动时,水分的汲取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适当的时机适量补充才行。
运动前中后期如何补水2
1、运动出汗需要补充什么
在运动出汗后最需要补充的就是水分和盐分,因为在运动中出汗的话,体内的水分、盐分、微量元素会随之流失,不及时补充容易出现脱水、肌肉痉挛的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出汗量不大,补充常见的饮料,如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碳酸饮料、果汁、绿豆汤、牛奶、运动饮料等均可。
如果出汗量大,则最好补充含有一定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盐水、菜汤等。出汗量大时不要单独狂饮白开水,以免引起低钠血症。
2、运动出汗具体补充什么
白开水
运动后最好喝白开水,白开水最宜被人体吸收,要注意如果水垢较多,要沉一会再喝。
淡盐水
运动流汗后,体内的钠盐大量流失,这时光喝水还不够,可以在水中加点盐,这样就可以让体内的电解质恢复平衡。
运动后不宜大喝冷水,会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冰水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建议补充温盐水。
绿茶
大量出汗后容易缺钾,人体会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热能力降低。茶叶的含钾量特别大,约占其比重的15%左右。夏天宜饮绿茶,其性苦寒,叶绿汤清,有清凉感,而且氨基酸含量较多,故能消暑降温。
菜汤
菜汤中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钾离子、钠离子、水溶性维生素、肌浆蛋白、游离氨基酸、肽类,大量出汗后喝一些绿叶菜煮成的汤,能帮助身体补充水分和矿物质,但是要注意汤中不要加油。
功能饮料
运动出汗多可以喝功能型饮料。功能饮料既能够帮助补充水分、电解质,还能够帮助水分、电解质尽快被身体吸收,使体液更快恢复平衡状态。运动后喝功能饮料还能够帮助运动疲劳身体恢复。
巧克力奶
运动出汗多可以喝巧克力奶,其中含有钠、钙、水分,能够补充运动后身体所需,而且巧克力奶中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其中的蛋白质也有助于我们的机体恢复。
椰子水
运动出汗可以喝椰子水来帮助补水解渴,恢复体液平衡。椰子水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能够帮助补充运动后的身体流失的水分、电解质还能补充能量,有助于运动损伤的恢复。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可以抵抗自由基,帮助身体恢复和抗老化。同时,维生素C也是身体合成肉碱不可以缺少的元素,肉碱则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
运动后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水分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草莓等。
含钙丰富的食物
如果运动后经常出现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等症状,说明身体缺钙了,这时候可以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类、豆制品、虾皮、海带、紫菜、蘑菇、香菇、木耳等。
含钾食物
出汗时,随着汗液排出的除了钠离子,还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钾。钾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贮存于细胞内,它与细胞外的钠协同起着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作用,并且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缺钾会使得人精神疲倦、四肢酸软、食欲不振、体力下降,这时需要及时给人体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橙子、柠檬、杏、梅、薯仔、菠菜、油菜等。
3、运动出汗补水补多少
运动出汗后补液量的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一般根据出汗后体重的减少,大致可得知丢失的体液量,普通人也可以根据口渴的程度补充。补充体液都应该少量多次,即每次补充100~200毫升,不要暴饮。
4、运动出汗什么时候补水
运动的前、中、后都应补充水分。人们常习惯于运动中或运动后补液,而往往忽视运动前补液。如果想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就应该始终保持体液的平衡,不能出现脱水,哪怕是轻微的脱水也不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液。
5、运动出汗不同人群的补水原则
青少年
如果运动中出汗量大,比如在0.5~1升,可补充含有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
老年人
老年人运动量一般不大,出汗量也不多,有的`人还伴有某种慢性病,没有必要补充运动饮料,可以适量补充矿泉水、白开水、茶水、绿豆汤、牛奶等。
肥胖者
对于肥胖者,运动的目的之一是减体重,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储备。因此不要补充含能量物质的饮品。如果出汗多,可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无糖饮料。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进行锻炼应避免大强度运动,防止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应补充钠离子浓度较低的饮料,以防止钠离子摄入过多对血压的负面影响。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累计时间较长的低强度运动,帮助控制血糖;同时避免大强度的运动,防止血糖的大幅波动。如果出汗量较大,可补充低糖或无糖的饮料,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引发的损害。
6、运动出汗补水要注意什么
不要喝生水
很多人运动后喜欢对着水龙头喝生水,觉的又方便又解渴。但生水不仅凉而且不卫生,喝多了容易拉肚子。让人觉的很难受,还会引发肚子疼。
要有时间间隔的喝水
大量运动后往往口渴难耐,慌不择食的我们想一口气喝个够。这样对肠胃和心脏伤害很大,加重它们工作负担。应该喝250ML左右停10---15分钟,再喝300ML左右。这样多饮少喝,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应该沉住气一口一口的喝。
注意所喝水的温度
由于常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剧烈运动后,有时会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导致消化不良。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喜欢在运动后喝冰水,殊不知对健康危害很大。
不要喝太多的运动饮料
很多运动饮料仅能补充一些能量,但无法解决体内缺水的问题,有的越喝越渴。因此运动后补水只喝饮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