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补水怎么补
⑴ 运动前中后如何补水
1运动前如何补水
运动之前应该多喝水,可以在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这样能够让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另外如果是进行的运动并不是十分剧烈的话,可以适当减少饮水量,如果是在夏天消耗大的时候,可以将喝水量适当增加,以自槐巧己不感觉口感缺水为宜。
2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中水分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水分流失速度加快,一般我们认为应该15~20分钟补充一次水,每次以100毫升左右为宜。一般运动中可以喝淡盐水,如果是哪明毁运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话,可以喝运动型饮料,帮助补充体力。运动中喝水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大量喝水,很容易加重心脏、肾脏负担。
3
运动后如何补水
运动结束后心跳恢复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补水一定要注意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李备度平缓的前提下,节奏尽量和心跳保持一直,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这样才能让心脏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
4
运动前中后不宜喝汽水
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饮用汽水,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等气体,一是很容易加重口渴感,不能有效为身体补水的同时还可能会使胃部产生胀气感,不利于运动健康。
⑵ 运动时应该应该怎样正确补充水分
1、常规补水
跑前少量补水:在跑步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出汗,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为了避免水分的流失,运动者可以先喝少量的水,约200毫升,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开始跑步。
跑步途中补水:需要根据运动强度、体力消耗和自我疲劳程度进行有效补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内,饮用150毫升温水。不过标准不做统一,因为每位跑者情况不同,所以摄水量也不同。只要供水量大致与出汗量相等即可,让身体始终保持水分平衡状态。
忌口渴再补水:跑步时补水要积极主动,一定不能觉得渴了才想到喝水。此时,身体已经进入缺水状态,对身体的损害也已经形成,所以跑者应该在运动的时候尽快补充水分。
养成早起适量补水:有晨练习惯的跑者,早上起床后可能不会感到口渴。其实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身体会分泌出一部分汗水,此时身体已逐渐进入缺水状态,此时应先喝点温水,然后再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者喝的水主要是开水和含糖量低的糖水。有需要的跑者,还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更容易融入人体内部。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这些饮料可以为人们在运动中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不过适度饮用是有益的,最好不要喝太多,甲鱼就是养成了喝运动饮料的坏习惯,现在每天一瓶不喝就难受,不要学习甲鱼这样的坏习惯。这些饮料的糖和盐含量过高,容易对人体造成吸收负担。一般来说,运动时糖的浓度应该保持在3%~6%,而盐的浓度应该在0.2%左右。另外,一些碳酸饮料,由于会在体内产生气体,所以不适合在运动过程中饮用。也有部分跑者习惯在运动前喝葡萄糖以补充水分和能量。对此专家认为,这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2、通过表面皮肤为人体补充水分
喝水是一种常见的补水方法,但也可以通过皮肤为人体吸收水分,也许这样的做法不被很多人理解。通过皮肤为人体补水的方法非常简单,将水浇在皮肤表面。在很多马拉松比赛中,经常看到运动员把整瓶矿泉水倒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冷却身体表面;另一方面则是,补充身体适量的水分。将水直接泼在身上不是即兴行为,而是要有针对性。适合肌肤补水的部位,这其中包括头、颈、大腿前部等,水温尽量控制在10~18℃。
它还能为身体节省大量的水分,防止身体失水。这是因为在体表充满水分后,可以代替汗液的功能,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身体不再需要过多的汗液分泌。这对保持人体水分,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保持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这种补水的方式主要是针对职业运动员。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由于训练量和强度并不高,所以就没有必要采用这种补水方法。
⑶ 运动锻炼时候怎样补水
②运动中
运动时补水,也有许多讲究。如果一次性补充过多,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加重身体负担,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身体缺水后再补充,可能导致机体轻度脱水、运动疲劳提前出现。科学的建议是:当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每运动15~2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主要为纯水,少量搭配运动饮料;当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主要为低渗、等渗的运动饮料,少量搭配纯水;每小时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升。
③运动后
虽然在运动前、中都进行了科学补水,但是在运动后,身体体温会在一段时间内才降下来,故因身体温度原因,体内水分仍有持续散失。此时补水的依据,比较简单的方式是:观察自己的尿液。如果尿量充足,颜色较浅,那么机体属于水平衡状态,可以不用单独补充;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尿量偏少,则需要增加补水量,一般建议在运动后2小时内须及时补充纯水。
总的来说,夏季运动需要的水分比其他季节更多,补水建议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30分钟左右的大强度流汗较多的运动,建议既补纯水也补等渗运动饮料。
(2)30分钟以上的持续性运动或运动量过大时,建议以等渗运动饮料为主,辅助补纯水。
(3)主动补水,运动前少量补,运动中多次适量补,运动后,多次足量补水。
(4)不要喝冰水,水和运动饮料常温为宜,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5)不建议喝汽水、咖啡类饮料、茶;汽水可能会导致更加口渴、脱水,咖啡和茶有利尿功能,不利于体液恢复。
(6)在进行日常运动时,等渗或低渗运动饮料就能满足补水需求,不建议随便补充高渗运动饮料,因其容易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
(7)运动后的膳食需要进食蔬菜、水果、优质肉类,保证身体的营养摄入。
⑷ 大量运动后如何补水
1、补水遵循积极主动和少量多次的原则。马拉松专业选手补水时,都会捏住瓶口,使单次补水量减小,并多次补给,从而达到快而有效的补水效果。所以正确的方式是保持补水速度平缓,并间歇多次进行,每次饮水量不宜超过200毫升,两次补水至少应有15分钟的间隔。
2、首选天然矿物质水或运动饮料。运动时会丢失大量汗液,其中98%~99%的成分是水,剩余的则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过多丢失体内电解质,对运动能力及健康有严重影响。因此大量运动后既要补水,也要补充矿物元素。
3、1小时以内的运动补充液体以水为主,长于1小时或在极端气候下,建议喝运动饮料。纯净水不适合作为运动时或运动后的饮用水,因为不含矿物质。
4、注意运动前的补水。天气炎热时,运动人士还应额外补充250~500毫升水。
(4)运动补水怎么补扩展阅读:
补水注意事项
1、运动后,心跳恢复需一段时间,所以不要立刻喝水,先休息10分钟左右,待心跳恢复正常后,再慢慢喝水。
2、运动前后不能喝汽水,其含有的二氧化碳会让胃部胀气,不利于运动健康。
3、运动后内脏器官也处于高温状态,喝太多冰水会引起腹泻,加剧脱水。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也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
4、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或糖尿病患者,饮用运动饮料时要慎重,另外,高血压、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饮用,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⑸ 运动后如何正确补水
1、运动前应热身: 热身的主要作用是舒展肌肉、活动关节等,运动前热身是防止受伤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业余运动爱好者来说,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热身便直接开始剧烈运动,很容易引发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腹痛等症状。 2、喝水“少量多次”最健康: 夏季气温较高,体能消耗较大,大量的运动会加速人体内水分的流失,因此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在运动前半个小时左右先喝两杯水;在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喝生理盐水。补充水分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既不要一次性喝大量的水,也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 3、运动过后勿贪凉,休息一会再冲澡 运动过后,人体的毛孔处于扩张的状态。
忌在强光下锻炼: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最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谨防中暑。 忌锻炼时间过长: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 ;2、忌锻炼后大量饮水:夏季锻炼出汗多,如这时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心脏增加负担。同时,饮水会使出汗更多,盐分则进一步丢失,从而引起痉挛、抽筋等症状。 ;3、忌锻炼后立即洗冷。
锻炼身体是为了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以求增强体质。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其本质在于有效地去发展身体,增强人的体质,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原则。根据这一点,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有渐进性原则、反复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意识性原则及个别性原则。 2.渐进性原则:进就是前进、发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变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剧的变化。渐进性原则是根据体质增强的规律对应用各种体育手段去锻炼身体的过程所确定的规矩。科学锻炼身体过程中,最本质的是运动负荷的问题,渐进不是说天天地,每次地平均增大负荷量,而是按照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根据超量负荷的要求,有计划地增大运动负荷。
⑹ 运动之后如何快速补水
1 运动后喝白开水或淡盐水
运动后喝白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在白开水中兑少量食盐喝,可以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丢失的钠元素。
2 喝水不宜太凉
运动结束后喝的水不宜太凉,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严重的甚至导致消化不良,喝温开水最好,水温在37°C左右即可,多喝温的白开水能更好的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3 喝水要少量多次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就喝水,更不宜一次猛灌水,这样容易伤害肠胃和心脏,加重这些器官的工作负担,喝水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可以在喝250毫升左右休息10到15分钟,再喝300毫升左右,这样可以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
4 补水量不宜太多
运动中补水除了要少量多次,还要注意一次不宜过量,最好不要超过800毫升,补充过量的话,容易对肠胃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过重。
⑺ 运动中该怎么补水
运动前后补充水分有讲究:
进行重量训练及健身时,身体水分、盐分代谢旺盛,丧失的水分很多。合理适时的补充水分不仅有助于血液能量的维持,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如果体内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的话,就会引起血液浓培裤缩、脉搏跳动加快、体温升高、运动能力下降、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
运动前
要合理的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脊宽过多会使得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影响了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使得血液较为稀释。
运动中
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在运动中及运动后必须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补充水分,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以每15分钟补充一次,每次250CC左右,每小配野简时不超过1000CC为宜,水温在8至12度之间最佳,对于降低运动时所产生的体温及预防过热较有帮助。
⑻ 运动后如何补水
运动后,建议休息10分钟左弯枯运右,再遵败毁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补水,每次饮水量最好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为15分钟左右。运动后,补水首选天然矿物质或运动饮料,这样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补充矿物元素。
运动后如何补水
1小时以内的运动后补充液体建议以水为主,运动超过1小时或在极端气候下,建埋梁议喝运动饮料。
运动前后建议不要喝汽水,其含有的二氧化碳会让胃部胀气,加重身体负担外,还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运动后内脏器官也处于高温状态,喝太多冰水会引起腹泻,加剧脱水。建议运动后不要喝过多的冰水。
⑼ 健身运动过程如何补充水分
运动过后,满头大汗几乎是每一个走下运动场的健身者的“标准配置”,特别是在从事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大运动量的体育项目的时候,体内的水分随着汗液快速流失。
健身者很快就因为脱水而感觉脱力,势必会出现由于脱水的原因而使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何科学补水至关重要。
以非常消耗体能的网球运动为例,科学的补充水分并不是从爱好者走进网球场开始,而是从进行练习或者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注意补水,并且在饮食方面要保持饮食营养的平衡,达到不口渴或有腹胀的感觉。
在运动开始前两小时,为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专家建议爱好者在此时段分多次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以便于身体的吸收和消化。
在运动过程中,爱好者也需多次少量的补充白水和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在补充身体水分时切忌大口喝水,而且水温应保持在15至20摄氏度,切勿饮用8摄氏度以下的水,容易导致胃痉挛。
在运动后,大量出汗的运动者在喝水的同时更需要补充含有钠、钾、镁、钙、磷等电解质,建议爱好者饮用矿物质饮料,原则上也是少量多次,目的是恢复运动者体内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使身体得到恢复。
(9)运动补水怎么补扩展阅读:
运动后喝水注意事项:
1、应尽量不喝各种饮料,诸如汽水之类。要喝白开水,或者绿豆汤,或1%的淡盐水等,以去热除暑,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2、忌服过冷的水。因为平时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经过运动后,可上升到39度左右,如果饮用过冷的水,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3、饮水的量。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但不能一次喝足,要分次饮用。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4、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综上所述,运动时,水分的汲取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适当的时机适量补充才行。
⑽ 运动怎样补水
运动时人体会消耗很多体力,人体的水分也会转化成汗液挥发掉。因此及时的补充水分对于保证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效果很重要。那么怎样补水才更加健康有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运动补水的知识,欢迎阅读。
锻炼前就要喝水
运动前就要喝水,尤其是做消耗体能多的运动时,以防运动时补水不及时。一般运动前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应该喝水。
锻炼强度大最好喝牛奶
对于一般运动,喝水就可以。若锻炼强度大,时间超过3小时,建议喝牛奶或巧克力奶,可以补充随汗液流失的钠和钙,还能提供能量,有助于机体恢复。如果不喜欢牛奶,喝椰汁也可以。
不必喝太多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因为食物完全可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为什么不必喝太多补充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呢?请看《运动饮料背后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这篇文章。
建议每15分钟喝水一次
每个人运动时排汗量不同,需要补充的水分也不一样,只要保证不感到口渴就行。
一般来说,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钟补充110—170毫升的水,大约10—15小口。
运动中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怎样?
会造成一系列的脱水症状。轻者有容易疲劳、口渴烦躁、胸闷、心慌、气短的感觉。严重者则会出现视物模糊、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运动水平明显下降的表现,更严重的可能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