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要怎么补水
1. 脾虚湿重怎么办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够运化水湿。当脾虚时,对水湿的运化作用减弱,湿邪内生,日久还可积聚化热。所以,湿气也有寒湿与湿热之区分,分别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偏于寒湿者
这类人多表现为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厚、腻,口淡,平时更容易感山稿耐觉到冷,喜食热饮等。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健脾益气、温阳利湿的方法,如服用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
饮食上可以吃一些利水除湿的中药材和食物,如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砂仁、陈皮、鲤鱼等。同时还可以适当食用少许辛辣、温热的食物。
偏于湿热者
这类人多表现为舌苔黄、厚腻,口苦,比较容易出汗,皮肤易发瘙痒,易生痤疮逗春、粉刺,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等。
此时,我们治疗的重点为清热利湿,中药治疗可以选用葛根芩连丸、三仁汤、六一散、平胃散、连朴饮等。
饮食方面可以食用苦瓜、西瓜、番茄、绿豆、黄瓜等消暑解毒之品。西瓜可以利湿消暑;番茄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止渴之功;绿豆能够清热解毒;黄瓜可以利水消暑等。
最后,除上述方法外,我们还要注意食物种类多样化,适当吃一些具有清热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苦瓜、豆类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猕猴桃、桃等,少吃燥热易上火的食物。敬差同时也要注意补水,不要过于贪凉,多喝白开水、适当的食用牛奶、粥、汤等流食,尽量避免用凉水洗澡等。
总之,脾虚湿气重时,我们除了采用上述方法祛湿外,还可以配合一些健脾的药物,如山药、白术、苍术、厚朴、陈皮等。
2. 白开水里加3种“料”,不但补水还有几个额外好处
如今很多人工作繁忙,工作节奏快,对于 养生 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如此,身体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形成亚 健康 状态,甚至引发更大的疾病。那么,怎样才能在日常饮水同时达到 养生 的目的呢?很简单,水里放这几种药材就可以!
一、 枸杞
经常熬夜或者喝酒应酬的人士,很容易伤肝伤肾,想要在百忙中达到养肝护肾的目的,可以考虑在开水里放点枸杞。枸杞是常见的一味药材,其味甘性平,归肝经、肾经和肺经,具有治疗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虚劳咳嗽、消备档肢渴引饮的功效,如有以上症状,可以尝试适量喝点枸杞水。枸杞泡水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的,外邪实热,阴虚精滑、时时泄泻、 脾虚有湿 、元阳气衰者忌服。
二、黄芪
现在很多人平时都缺乏运动锻炼,或者一到夏天就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血管疾病。如有以上问题,可以考虑用黄芪泡水来改善身体素质。 黄芪泡水可以起到补虚、固表的作用,能避免经常性感冒,同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应激、改善心肌供血和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要注意的是,饮用黄芪水前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是什么体质,阴虚阳亢型体质、湿热型体质、热毒炽盛型、血热型体质、等阳性体质都不适合服用黄芪,具体临床多表现为口干苦、尿黄、失眠多梦、心烦热燥、喜寒、便干或溏、舌苔黄腻、脉浮数等,如果你是有这些症状的人士,应避免饮用黄芪水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 红枣
红枣是常见的药材,其所含有的 环磷酸腺苷 ,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改善心肌营养、消除疲劳,因此对防治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有良好的作用。红枣还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等作用。因此用红枣泡水能起到很好的 养生 作用。要蠢锋注意的是,月经期间有眼肿仿世或腹胀、 脚肿 现象的女性不适合吃红枣或和红枣水,会导致水肿情况会更严重;体质燥热的妇女不适合在 月经期 喝红枣水,以免造成 月经量过多 。
白开水里放点“料”,能起到 养生 保健的作用,但“是药三分毒”,服用时应注意控制分量,没必要一整天都在喝药材泡水,适当喝一到两杯即可起到 养生 作用,同时要注意了解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服用该药材,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