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为什么会有洞
❶ 您好,跟您请教下。我养的芦荟,前一个星期左右换的盆,现在怎么叶子上有小洞洞,是怎么回事呀
Magnolia您好!
芦荟换盆宜在春秋两季,前一个星期左右换的盆正值寒冷,对芦荟有很大影响,如是连土移盆没松动根系只须增添新营养土,没什么问题,如是松动了根系只要没有浇水,只需压紧新土问题也不会很大,芦荟耐旱、喜光、喜阳、喜通风,怕阴暗、怕潮湿、更怕严寒,0下1一2度便会冻死,千万保护好它过冬,但又不宜搁置空调暖室,不通风会无精打采。冬季不宜施肥,每月只要浇一次水,特别是冬、春季如果有太阳尽量让它晒,促使它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份继续生长。
至于个别叶片上有小洞无关紧要(可能是你自己没注意弄伤的),叶片有厚厚角质和苦味任何害虫都不敢侵犯它,同时它本身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过几天就会结痂没事。
下图片是我培植的库拉索芦荟。顺祝快乐安康!
❷ 我的芦荟一共只有两片叶子,这两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圆形黑色,就像烂了一样
你所描述的
圆形黑点,因为未见到具体的症状,无法准确判断病害的种类,据我
推测可能是褐斑病。该病发生在叶片上,初期为墨绿色水渍状小点,
不易引起注意;以后逐渐扩展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央有凹
陷,呈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可穿透叶片,但不会穿孔,在叶片正面
产生成堆黑色小点,即为病原菌。此病常与炭疽病掺杂在一起,主要
区别在于:炭疽病斑中央灰白色、凹陷、边缘暗褐色,甚至出现穿孔。
它多发病于6月至10月间,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最易染病,特别是
高温天气骤遇暴雨更易发病。其防治方法是:在栽培上一是要防止盆
土内积水。二是要保持通风透气的环境条件,夏季将其置放于比较凉
爽的半阴环境中,切忌暴晒后淋雨。药物防治可于发病初期洒40%的
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至700倍液,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至7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叶片一次,
连续2次至3次,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你可参照选用其中的一、二种
农药试一试。
http://www.cdhmw.com/zsyd/readwz.asp?id=3136
❸ 芦荟叶上有眼怎么回事
芦荟叶子上有眼,可能是虫害造成的,要注意防护。
芦荟是常绿植物,叶片肥厚多汁,为长条状,边缘为锯齿状。切面为半圆形,植株较矮,茎部短。
1、土壤:
芦荟喜欢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肥沃土壤,建议每月可施用一次微生物菌剂,这样就可以保证土壤的营养充沛,才能长得特别快。
2、阳光:
芦荟怕暴晒,喜欢半阴的环境,尽量避免夏季的太阳光直射,也不要长时间放在阴凉位置,适当晒晒太阳有利于叶片生长。
3、温度
芦荟不耐寒,冬季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室内养护,或是有温暖阳光的地方。
4、浇水:
浇水要适量,浇水过多,容易导致芦荟长势缓慢,甚至烂根。因为积水会让芦荟无法呼吸,得不到养分,盆土干燥后再浇水。总之,另可让它干点,也别太潮湿。
❹ 我养的芦荟有个叶子烂了个洞这几天那叶子一直萎缩,请问怎么办吖~·~
芦荟喜温暖,不耐寒。盆栽生长很快,一般不用施肥。夏季应将芦荟放置阴凉通风处,
你说的情况多半是由于浇水过多引起的,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芦荟耐旱怕涝,如果常常有雨淋和盆土太湿积水的情况,就会产生烂根、烂叶。
要养好一盆芦荟关键是切忌造成积水!
你可扒开根部土层看看,是否有烂根现象,如果不是很严重,可削去腐烂部分,放荫处晾两天,待切口处稍稍收干后,重新栽回盆中,栽后放阴凉通风处,不要浇水,每天只用出水较细的喷壶往叶面喷点水即可。
如果根部已全部腐烂,则该植株就没救了。看看原根部有没有萌发的小蘖芽,如有就重新栽植。栽植后的管理同上,不要浇大水,只要保持盆土潮湿即可。
芦荟生长很快,一年就可长成大植株。
❺ 芦荟叶子有个凹陷的黑洞,有的叶子背面有烂的裂痕怎么解决
芦荟炭疽病
主要症状:
芦荟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茎部也可受害。多发生于老龄及有伤口的叶片上,可导致叶片折弯、干缩,影响生长。高温高湿、园圃郁蔽有利于发病;盆土过湿,园圃疏于清沟排渍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率增加;日常管理操作及运输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机械伤口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适当控制氮肥施用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避免淋水过度;过冬温室内温度应保证12℃以上。
2、割除病叶并集中深埋;少量病斑可局部切除,随即在伤口处涂药保护。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3、病害流行季节选喷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0%代森锰锌或25%施宝克600倍液等+新高脂膜防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工程系 晓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