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有种子吗怎么能大面积种植呢
1. 芦荟种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
(1)种子繁殖。芦荟可用种子播种育苗,但是一般较难取得种子,因芦荟不易自花授粉结实,需行人工授粉处理,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同时由于芦荟播种后的小苗生长缓慢,从幼苗到成株约需3年,所以生产上少用种子繁殖。
播种期:一般于春季采收种子后,于当年秋季播种。如春季播种,土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
播种方法:用苗盘或苗床播种育苗,床土宜用干净的河沙或山沙,也可以用草炭2份,蛭石1份;或草炭、蛭石、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后作培养基质使用。播种前先浇底水,然后点播或条播,在较低温度的季节播后用玻璃板或塑料膜覆盖,保温保湿。温度宜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
苗期管理:播种后约30~60天出苗,齐苗后应及时撤去覆盖物。水分的管理以苗盘或床土“见干见湿”为宜。小苗长高约2厘米左右时,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少量勤喷。苗高5厘米左右时进行分苗,株行距为6~8厘米;苗高10厘米以后,移植花盘或定植于大田。
(2)分株、分芽繁殖。二三年生的芦荟具有旺盛的分株、分蘖能力,但因品种不同而异,以中国芦荟的分蘖能力最强,刚分出的小苗也能分蘖新株,一年种1株可分生20~30多个分蘖苗,树芦荟除植株基部能萌发新株外,其叶腋处也能产生幼芽;花叶芦荟则很少能在叶腋处产生幼芽;库拉索芦荟分蘖力较中国芦荟弱;开普芦荟的分株、分芽能力更弱,它的种苗主要靠组织培养来繁育。芦荟的分株、分芽取出扦插,成活率高,由成苗到成株周期短,方法简单,成本低,是芦荟繁殖种苗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
①扦插时期:芦荟发生分芽时期主要在春、夏、秋三季,冬季较少,扦插时期以春、秋两季最为适宜。家庭中培植可随时进行。
②扦插用的基质:用清洁的河沙加1份腐叶土、1份珍珠岩,或草炭、蛭石、珍珠岩各1份混合组成的多孔混合基质。
③扦插方法:将分蘖芽或叶腋处的分芽取下,置放于阴凉处,待伤口稍干后插植,置放的时间春秋季2~3天,夏季半天至1天。芽的大小都可扦插,但以有6片叶,最大叶长8~12厘米的芽插后发根生长快。如果在扦插前1周把母株上的分蘖芽轻轻扭转约半圈,培上土,使它与母株略分离,长出新根二三条后,取下插植,则更易生长。扦插的深度为约入土0.5~1厘米,勿将心叶埋入基质中。插植的株行距6~8厘米,或用小盘插植,一般1株。
④插植后的管理:插植后即喷透水,并把歪倒的扶正培土,以后见土干后再喷水,苗床上空气湿度以75%~85%为合适,温度在10~30℃之间,最低不能低于8℃,最高不宜超过35℃,否则易烂苗。光照强度不宜太大,要适当遮阳,夏季育苗遮光率宜在70%~80%之间,高温时要经常喷雾降温。小苗生根后,可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一般2个月左右可以出圃种植。
2. 想养盆芦荟花,芦荟有种子吗如何移植啊
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法:在3-5月从老茎上切下嫩枝,放置几天,待切口干后,即可种植。
2、分株繁殖法:在4-7月或9-10月份,从母株与子株的根部分开,然后扦插。
3、种子繁殖:芦荟长到3-4年即可开花结籽,种子收成后应立即播种,否则难以发芽。播种期以15-20℃最佳。避免在早春,晚秋及炎热的夏天播种。
4、组织培养繁殖法:以芦荟的茎尖、根尖、芽尖作原质体,经试管无菌繁殖培养,再生根移植,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而且不受季节限制。更可达脱毒苗生产之目的。
病虫害防治:
芦荟在生长期间,很少有病、虫为害,但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需注意:
1、介壳虫:常发生于皂质芦荟,其它芦荟品种发生较少。
防治:严重时可用药物防治。50%的1605乳油,稀释1000倍液喷雾。幼苗期可用50%的三硫磷,稀释3000倍液喷雾。
2、红蜘蛛:在天旱时易发生,严重时期在5-7月、8-9月份也有危害。
防治:在冬季时节,消除田间杂草。当红蜘蛛大量暴发时,可用40%的乐果2000-2500倍液喷洒,每隔3-4天喷一次,可连续打几次药。
3、棉铃虫:在棉铃虫的幼虫期发生危害时,可采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600倍液或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4、白根病:即在芦荟根部上带有白色粉末状,防治方法同红蜘蛛一样。
5、根腐:根腐病,一般是因为土壤过于潮湿而引起的芦荟根部腐烂,应及时将健康的未腐烂的茎切下来,待切口干后,再重新种下。
3. 芦荟种子怎么播种 芦荟种子如何播种
1、播种芦荟种子的时候,应该挑选较为饱满的种子,选好后先不要进行种植,把它用温水浸泡一下,等到种子出芽之后种植比较好。
2、种植的时候,要把干净且透气的土壤准备好,接着把出芽后的种子放到土面,之后覆盖上薄土,把它放到阴凉的位置进行养护,保持温度在15-25℃即可。
4. 芦荟的种植方法
1、分株法:将芦荟茎叶腋间的短枝切割下来,晾干后栽种到母株的土壤中。2、扦插法:从芦荟上截取健壮的主干,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3、种后养护:浇水时要保持土壤湿润。4、注意事项:种植芦荟要选择晴天的早上或傍晚进行。
芦荟 怎么种植
1、分株法
种植芦荟一般在春季或夏季进行,可以采用分株法,使用消过毒的小刀,切割植株茎叶腋间生长的短枝,晾干切口后栽种在母株的土壤中,长出根须便能够进行移栽。
2、扦插法
使用扦插法种植芦荟时,要从健壮的母株上截取一根长势良好的主干,切割时还要保证插穗的伤口平滑,晾干后栽种到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喷洒水分保持土壤湿润,15-25天之后即可生根。
3、种后养护
水分过多不利于芦荟的生长,因此在浇水时,只需要使土壤处于微湿的状态,而植株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每隔一个月要施加一次稀释后液肥。
4、注意事项
种植芦荟最好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还要避开阴雨天,因为雨水一旦沾染切口,就会滋生细菌,栽种前可以向土壤中掺入适量的多菌灵溶液,减少感染病害的几率。
5. 芦荟怎样种植
芦荟种植方法:
1.选择花盆。
养殖芦荟,要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花盆。如果芦荟植株比较大,盆比较小,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如果芦荟植株比较小,盆比较大,每次给芦荟浇水之后,盆土不容易干,时间长了会出现烂根现象。
2.选择土壤。
土壤要肥沃、要疏松透气。花友可以自己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的构成为腐殖土、粗砂、园林土,配比为2:1:1。粗砂的比例不可以太高,因为沙质土的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差,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3.光照条件。
芦荟是一种喜光耐热的植物。光照供应充足,对芦荟的生长有益。每天要给芦荟提供的光照不能少于7个小时,夏季要适当遮荫,防止芦荟被晒伤。
4.温度湿度。
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最有利于芦荟的生长。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是最为适宜的生长温度。一旦温度低于0摄氏度,植株很快就会死亡。如果温度高于30摄氏度,植株也会枯萎。夏季,植株需要适当喷洒一些水分来提高空气的湿度,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5.施肥管理。
给芦荟施肥,主要上一些磷酸钙或者上一些复合肥。温度高,芦荟生长较快,可以多上一些肥料。温度低,芦荟生长较慢,可以少上一些肥料。
6.浇水管理。
春季温度一般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最有利于芦荟的生长。浇水次数要适当增加,一般一周浇一次水就可以。
7.繁殖方法。
芦荟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株繁殖,一种是扦插繁殖。盆栽养殖芦荟,大多会选择扦插繁殖。
6. 大芦荟的种植方法 大芦荟的如何种植
1、芦荟选苗是关键,选择一个健康的芦荟苗子是关键的一步,健康的芦荟苗,应该是叶片短而厚实,颜色深绿,并带有四根以上自生根的。
2、选盆。种芦荟的盆子最好是有机盆,盆地具有排水口。
3、土壤。选好盆后该选土壤了,种芦荟选土地的时候要选漏水的地方好的通风的,这样在今后养殖的过程中根不易腐烂。
4、上盆。这些都准备好后就可以上盆了,从山上或种植园里把你喜欢的芦荟连根拔出来,注意不要去掉根上的土,先放到有细洞洞的小盆里面,扶好,然后慢慢把周围的有机土放到小盆里面,平整土壤。注意放土要均匀,不要把石头之类的硬物放到小盆里。
7. 芦荟应该怎么种可以插活吗
1、芦荟叶子可以插活。
芦荟的叶子是可以插活的。但是,它长出根来的几率比较低。因为它的叶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如果用叶插的方式繁殖,很可能还没有等到长根就已经烂了。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它的生根几率。
2、正确方法。
(1)要选择健壮一些的叶子,大概在八厘米长。长得弱的芦荟不容易成活。
(2)选择好叶子之后,准备锋利的小刀。消毒过后才可以用,不然叶片容易感染有毒病菌。注意要斜着切,控制好角度。
(3)切下来之后,不能立即插入土壤中。要先将它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两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注意防菌,不然容易腐烂。可以用一些抗菌好的物质,比如肉桂粉等。
(4)容器也要注意选择。芦荟不喜欢积水,排水性一定要好。底部要有排水孔,并且要足够多、足够大。
(5)土壤要选择专门针对性的土壤。也可以自己配制,不要需要加入一些细砂。盆的底部要加入一些碎瓦片。
(6)将叶子朝下插入土壤之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7)插入之后,将其放在通风、光线好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7)芦荟有种子吗怎么能大面积种植呢扩展阅读:
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照:芦荟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它不耐庇荫,必须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栽培。
二、土壤:芦荟对盆土的要求疏松,透水排水能力强,对盆土的肥力要求不是太高,有足够的肥力当然是更好,没有肥力或者肥力不足它也能生长。
三、水分:芦荟养护需要宁干勿湿,干透浇透。因为它是肉质植物,所以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比较耐干旱,但是怕积水。
四、温度:芦荟生长室温是在5到25度之间,短暂的零度它是可以忍耐的,长时间的结冰会造成寒害。
五、防治病虫害:养护时通风不良会发生红蜘蛛、蚧壳虫等危害,还会有叶斑病、炭疽病一些病害的发生。发生时要尽早的去防控,在刚发生时像蚧壳虫就把它擦掉,红蜘蛛用合适的杀螨剂;病害建议在换季时多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
六、注意事项:
1、芦荟养护不建议使过大的盆,盆钵合适就可以,因为它的根系不是特别强大,过大的盆水分管理不好控制,容易造成积水烂根的现象。
2、芦荟需要充足的光照,阴暗的环境会使叶片徒长,叶片变薄株形紊乱。
3、芦荟发新芽时可通过摘心的方式调整它的株形,特别是一些枝条比较长植株要通过修剪来使株形生长比较丰满,防止柱过于紊乱出现倒伏等现象。
8. 芦荟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芦荟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是:
1、种植时间
芦荟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或者秋季的8-9月份,因为此时的温度能稳定在15度左右,且光照时间较长,能提高芦荟的存活率,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状态进行调整。
2、配制土壤
芦荟适宜生长在松软且排水性较为良好的土壤中,种植芦荟时,需要使用腐叶土、田园土和沙土以2:2: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为芦荟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3、种植方法
芦荟多采用分株的方法进行繁殖,种植芦荟时,需要从茂盛的母株中分离出一株长势良好的株苗,再将芦荟株苗栽种至土壤中,然后对其浇一次水,使芦荟的根系与土壤紧密集合,促进其旺盛生长。
4、适宜环境
芦荟是喜阳植物,养殖芦荟时,需要将植株放置在光线明亮处,促进其进行光合作用,使芦荟的叶片更为翠绿和肥厚,并且要控制浇水频次,可以等待土壤表面完全干透后再浇水,避免芦荟渍水烂根。
芦荟养护注意事项:
1、盆土基质:
一定不能全部使用黄土,纯黄土容易板结,透气性差,浇水容易造成积水,导致植株根部腐烂。一定要在盆土中添加渗水性好的基质,如锯末、河沙、燃烧过的煤渣、松针等。正常养护中如发现盆土板结时要及时的疏松土壤。
2、浇水:
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不耐涝,切忌不可频繁浇水,芦荟养护死亡90%的原因都是因为根部腐烂致死的。盆土见干在浇,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3、温度:
芦荟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15-30度,气温低于10度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气温低于0度时芦荟叶肉受冻会导致萎蔫死亡。越冬最低气温应保持在5度。
9. 芦荟种植方法与管理
芦荟的栽种方法:1、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泡在清水中催芽处理,控制温度在20℃左右;2、土壤消毒,将选取的沙质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促进根系的生长;3、入栽管理,将发芽的芦荟分别栽入土壤中,浇入水分后保持土壤湿润;4、栽后管理,每天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处理,浇水保持盆土微微干燥。
1、浸种催芽
首先选取生长健壮且粒大饱满的种子,将其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天,让表面部分吸水涨大,之后放在基质中栽培,控制温度在20℃左右,浇入水分后保持湿润,大概一周后发芽。
2、土壤消毒
芦荟喜欢在沙质土壤中生长,选用的营养土可用沙土、泥炭土和砾石的混合土,入栽之前,可在盆底放一些沙粒,以增加透气性,还要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3、入栽管理
将发芽的芦荟分别栽入土壤中,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浇入水分后保持土壤湿润,不可积水,控制温度在15~20℃左右,等长出3~5片叶子后,就可以进行移植处理。
4、栽后管理
在生长期间,每天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处理,尽量是以全日照为主,夏季强光直射的时候,可短时间进行遮阴处理,到了秋冬季节的时候,可将植株移到温室里栽培。